Workflow
柔性脑机接口
icon
搜索文档
正视中外差距 “杭州六小龙”的突破与思考
中国经营报· 2025-07-03 17:36
四足机器人行业 - 云深处科技是国内四足机器人头部企业,绝影系列产品去年交付超千台,应用场景包括电力巡检、应急消防、警用安防等[1] - 国内四足机器人最早出现于1991年,上海交通大学研制出JTUWM系列,相比国外起步较晚但应用场景丰富[2] - 电驱方案因成本低、易控制成为新趋势,云深处自研关节电机J60系列并实现轻量化,波士顿动力也从液压转向电驱[3] - 行业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取得进展,但任务规划能力和续航(不足8-12小时)仍是技术瓶颈[4] - 消费级四足机器人价格已降至1万元起,行业发展迅速[2] 脑机接口行业 - 中国多地出台政策支持脑机接口发展,北京计划2030年形成产业生态,上海目标培育5家以上核心企业[6] - 技术路径分非侵入式(娱乐/康复)、侵入式(治疗癫痫等)和半侵入式,国内在非侵入式竞争激烈,侵入式与国外有1-1.5年代差[7] - 脑虎科技突破国外垄断,研发"微创植入式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解决传统刚性电极损伤大脑等问题[7] - 行业核心人才多为中国人,但缺乏临床与AI复合型人才,中国具备医疗费用低、临床数据易获得等优势[7] 半导体与芯片 - 芯原股份是中国半导体IP授权收入最多的企业,IP种类全球第二,97%研发人员在国内[1] - 2024年新增33家IP授权客户,拥有5nm至28nm工艺节点芯片成功流片经验[8] - 2025年Q1营收3.90亿元(同比+22.49%),一站式芯片定制业务表现突出:芯片设计收入1.22亿元(+40.75%),量产业务1.46亿元(+40.33%)[8] - 先进工艺节点封锁对中国芯片行业限制大于EDA工具出口限制[1]
脑虎科技脑机接口受试者实现了对经典游戏的精准脑控操作
快讯· 2025-06-18 19:32
脑虎科技临床试验成果 - 脑虎科技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科研团队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完成256通道柔性脑机接口植入临床试验 [1] - 19岁癫痫患者成功实现通过意念精准操控《吃豆人》《坦克大战》《王者荣耀》《黑神话:悟空》等游戏 [1] - 受试者能够流畅操作哔哩哔哩、小红书等App并控制智能轮椅和智能家居设备 [1] - 临床试验全程受试者状态良好 [1] 技术突破 - 自主研发的256通道柔性脑机接口实现高精度实时运动解码 [1] - 技术应用场景覆盖游戏娱乐、社交软件、智能家居和医疗辅助设备 [1] 行业影响 - 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康复和智能交互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 [1] - 临床试验成功验证了高通道数脑机接口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1]
当科幻照进现实 脑机接口临床应用还有多远
政策支持与价格落地 - 国家医保局3月印发《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设立脑机接口相关价格项目 [1] - 湖北省医保局3月发布全国首个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侵入式置入费6552元/次、取出费3139元/次,非侵入式适配费966元/次 [4] - 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司表示希望通过价格政策推动新技术快速进入市场,带来新市场增量 [6] 技术研发进展 -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等联合研发的"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完成第三例人体植入手术 [1] - 天津大学脑机海河实验室与天津市环湖医院合作启动脑机接口综合临床试验病区建设 [1] - 上海脑虎科技宣布癫痫患者植入其柔性脑机接口后实现脑控玩游戏 [1] - 北京天坛医院脑机接口临床与转化病房5月揭牌成立 [1] 技术路线比较 - 脑机接口分为非侵入式、半侵入式和侵入式三种技术路线 [2] - 有创脑机接口已实现打字、写字和语音功能,但三项功能尚未同时完成 [3] - 无创脑机接口实现打字和写字功能,语音功能待突破 [3] - 侵入式技术信号更强但覆盖有限,无创技术更适用于全功能实现 [3] 临床应用现状 - 无创脑机接口做失能康复训练在中国已有上万案例,与传统康复相比时间缩短1/3,效果提升1/3 [8] - 全球有创脑机接口人体植入案例不足百例 [8] - "北脑一号"已完成3例人体植入手术,帮助瘫痪病人控制机械臂和言语障碍患者重建交流能力 [10] 产业化挑战 - 脑机接口临床成本每例约30万-50万元,当前收费标准仅覆盖部分服务费 [7] - 国内可研制高通道电极但系统集成面临体积过大、功耗过高等工程化难题 [9] - 长期植入存在生物相容性和信号稳定性问题待解 [8] - 电极材料验证、电器安全保障和系统功耗控制是关键挑战 [8] 临床试验规划 - "北脑一号"计划2026年启动注册临床试验,目标3年内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10] - 行业预计最快还需2-3年脑机接口才能用于临床治疗 [11] - 大规模注册临床试验需至少50例样本量,目前尚无企业开展 [11] - 药监部门对脑机接口技术的审批标准尚未确立 [12]
脑机接口开启产业新赛道
经济日报· 2025-06-11 06:10
四川省脑机接口产业发展 -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8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攻坚突破行动计划(2025—2030年)》,提出构建"人才+技术+产品+服务"产业生态圈,打造全国一流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1] - 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建立数字孪生脑模型,2022年成都市前沿类脑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与高校合作研发全国首套脑功能评估与孤独症辅助诊断系统,准确率超90% [1][2] - 成都市锦江区13家社区服务中心推广脑功能评估与孤独症筛查技术,预计年内服务数千名24-48月龄儿童 [2] - 《行动计划》支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开展植入式脑机接口手术,拓展工业制造、教育培训、养老服务等领域应用场景,推动纳入医疗服务价格体系 [3] 上海市脑机接口技术突破 - 上海脑虎科技研发256通道高通量植入式柔性脑机接口实现"脑控"智能设备,阶梯医疗超柔性微纳电极(直径头发丝1/100)进入注册临床试验,预计2028年产品上市 [7] - 上海市发布《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优先推进侵入式技术医疗场景落地,"项目经理人"机制助力企业1年内完成实验室到临床跨越 [8] - 中国近10年脑机接口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上海在超柔性电极、微创植入领域形成技术壁垒,复旦大学牵头发布《脑机接口专利关键技术白皮书》 [8] - 上海市医械院牵头起草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术语定义、感知与响应性能测试方法行业标准 [9]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侵入式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同步推进,预计5-10年内产品从医疗向健康管理领域扩展,未来或像手机一样普及 [4] - 研发机构聚焦构建核心技术优势,如成都市前沿类脑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实现脑电仪国产化,其脑功能分析与辅助诊断系统为自主技术 [4] - 业内建议优先为技术含量高、成本低、见效快的产品创造应用场景,形成"临床—研发—制造"产业闭环 [5]
19岁癫痫患者接入脑机接口后畅玩高难游戏
南方都市报· 2025-05-24 21:31
脑机接口技术 - 脑虎科技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涉及芯片、微电子、医疗设备、材料科学、机器人技术、医学、伦理学、神经科学及心理学等多学科整合[5] - 全球BCI技术主要分为基于硅的硬电极、血管电极以及柔性电极三种方法[5] - 脑虎科技自主研发的256通道柔性脑机接口已成功植入患者,实现精准脑控操作经典游戏和复杂游戏如《王者荣耀》《黑神话:悟空》[7] - XessOS脑机操作系统使受试者可通过意念流畅上网、操作App、控制智能轮椅和智能家居设备[8] - BCI扩展计划针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脊髓损伤、身体残疾、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慢性疼痛、抑郁症等多种适应症[10] 癌症治疗创新 - 梅奥诊所借助PET-MRI等先进成像手段和多种尖端治疗方案推动癌症治疗发展,包括妇科肿瘤学、神经肿瘤学服务和细胞疗法[13] - 梅奥诊所提供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手术、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近距离放射治疗、电子线放射治疗和全身电子束照射治疗等多种放射治疗技术[13] - 质子束放射治疗相比常规放射治疗具有更高精准度和安全性,特别适用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等更具侵略性的肺癌类型[13] - 梅奥诊所成功完成首例喉移植手术,借助3D打印技术制作的植入物使患者在术后立即恢复说话功能[15] 糖尿病防控体系 - 中国有过亿糖尿病患者,但知晓病情并接受规范治疗的不足一半,综合控制达标率低于5%[18] - 糖尿病管理存在过度关注血糖控制而忽视血脂管理的误区,高血压、高血脂和血糖异常共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风险[18] - 建议构建包含内分泌医生、营养师、心理师等在内的三级分级诊疗体系,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20] 创新药与再生医学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生物医药企业携前沿成果亮相,展现跨境协同创新的"湾区速度"[21] - 珠海岐微生物的1.1类创新中药QA108针对干性老年黄斑变性研发,已进入国内三期临床试验阶段,计划同步向内地与澳门药监局提交注册申请[23] - "器官修复再生系统"成为医疗器械展区焦点,已与深圳某研发企业达成技术适配合作[25] - 截至2024年底,合作区已集聚生物医药大健康企业近400家,覆盖中医药、化妆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医疗服务等领域[25]
科幻之光如何照进现实
经济日报· 2025-05-21 06:49
技术突破 - 上海阶梯医疗展示受试者通过植入脑机接口设备玩"马里奥赛车"游戏视频 操作速度可媲美普通人触屏操作 [1] - 阶梯医疗成为全球第二家进入临床阶段的侵入式脑机接口公司 产品有望2028年上市 [1] - 阶梯医疗研发粗细仅为头发丝百分之一的柔性电极 生物相容性和信号稳定性显著提升 [1] - 脑虎科技研发256导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 实现从单点突破到通用技术跨越 [1] - 多家企业在材料科学 微纳加工等基础方面构建技术堡垒 [1] 政策支持 - 上海出台《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 通过项目经理人主导机制打通科研成果转化全链条 [2] - 北京 深圳等地相继布局脑科学未来产业 [2] 产业化挑战 - 脑机接口企业缺乏健全技术链和完整人才链 产业化能力较弱 [2] - 技术标准制定进程滞后于技术迭代速度 安全评估标准和伦理规范存在空白 [2] 发展路径 - 以市场为导向驱动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和新质生产力生成 [3] - 引导高校设置交叉学科培育复合型人才 [3] - 构建"政产学研医金介用"协同创新机制 攻关共性技术 [3] - 鼓励校企共建科研创新平台 承接重点攻关任务 [3] 治理框架 - 推动脑机接口标准化及标准化组织建设 [4] - 推动医疗器械基础标准 方法标准制定 [4] - 开展监管科学研究 防范隐私数据泄露风险 [4] - 完善科技伦理审查机制 制定临床试验伦理标准 [4] - 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 推动中国技术方案转化为国际标准 [4]
意念操控新纪元:阶梯医疗开启脑机接口临床应用里程碑
经济观察报· 2025-05-12 11:43
(原标题:意念操控新纪元:阶梯医疗开启脑机接口临床应用里程碑) 经济观察网讯 2023年5月8日,上海阶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一段实验视频引发全球科技界与医学界的强烈关注。视频中,一位因高压电击事 故失去四肢的受试者,仅凭植入大脑的柔性脑机接口设备,成功完成了《马里奥赛车》游戏中的漂移、加速等复杂操作。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脑 机接口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的关键跨越,更让全球首次见证了"意念操控"技术在真实场景下的可行性。作为全球第二家进入临床阶段的侵 入式脑机接口企业,阶梯医疗的突破背后,是材料科学、神经工程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 一、技术突破:柔性电极与无线传输的革命性创新 受试者张伟(化名)的案例堪称医学奇迹。2022年遭遇高压电击后,他失去了双上肢与双下肢功能,生活完全依赖护理。今年3月,他在上海瑞金 医院接受了阶梯医疗的脑机接口植入手术,两根各长3厘米的柔性电极被精准植入运动皮层M1区。术后第7天,系统就捕捉到了清晰的脑电信号模 式。 "最困难的是建立'神经编码-操作指令'的映射关系。"康复治疗师王芳透露,团队开发了一套基于强化学习的自适应算法,能根据受试者的实时脑 电特征动态调整解码模型。经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