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处理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北控水务集团(0371.HK):减值拖累净利 1H25派息同比+5%
格隆汇· 2025-08-30 11:40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营收104.59亿元同比下降7.5% 归母净利8.97亿元同比下降20.1% 低于预期主要因减值规模超预期(归母净利层面影响2.6亿元)[1] - 中期股息6.74亿元 占剔除永续债派发后归母净利比例80% 每股股息7.35港仙同比增长5%[1] - 资本开支同比下降40%至9.4亿元 自由现金流大幅提升至17.5亿元(1H24为0.4亿元)[1][3] 业务板块表现 - 水处理服务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 其中污水及再生水处理收入增3%至45.2亿元 中国区毛利率提升1个百分点至60% 因平均水价升至1.56元/吨[2] - 供水服务收入14.5亿元持平 但中国/海外毛利率分别下降2/1个百分点至41%/31% 因工业水量占比下降及电耗药耗成本上升[2] - 水治理建造服务营收同比下降57%至7.1亿元 BOT水厂建设营收降63%至4.6亿元 因主动缩减投资契合轻资产战略[2] 运营与战略进展 - 日设计产能4330万吨/日 新签约12万吨/日项目均为委托运营/再生水销售类轻资产项目[3] - 经营性净现金流19.4亿元(1H24约2.5亿元) 自由现金流17.5亿元显著改善[3] - 通过降本增效措施压降财务费用3.7亿元和管理费用1.0亿元[3] 未来展望与估值 - 微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预测至15.2/16.4/17.4亿元 调整主因子公司盈利预测更新及部分业务收入预测下调[3] - 目标价上调至3.15港币(前值2.74港币) 对应2025年18.9倍PE 维持买入评级[3] - 轻资产转型使资本开支存在进一步压降空间 化债政策推进有望改善回款 自由现金流持续改善支撑分红提升潜力[1][3]
北控水务集团(0371.HK):减值拖累利润 中期每股派息额提升5.0%
格隆汇· 2025-08-30 11:4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04.6亿元同比下降7.5% 归母净利润8.97亿元同比下降20.0% [1] - 中期每股派息7.35港仙较去年同期7.0港仙增长5.0% [1] 业务收入结构 - 运营服务收入占比86.1%同比提升10.8个百分点 建造服务收入占比6.8% 技术咨询及设备销售占比7.1% [1] - 水处理服务营收45.2亿元同比增长3.0% 国内业务毛利率60%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 [1] - 供水服务营收14.5亿元同比增长0.40% 国内业务毛利率41%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 [1] - 建造服务营收7.12亿元同比下降56.6% 主要因轻资产策略及在建项目进入收尾阶段 [2] - 技术服务及设备销售营收7.42亿元同比下降35.5% 毛利率34%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 [2] - 城市资源服务营收30.4亿元同比增长13.1% 毛利率20%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 [2] 成本与费用控制 - 确认北控城市资源资产减值损失2.59亿元对业绩形成拖累 [2] - 通过债务结构优化推动财务费用下行3.7亿元 [2] 资本开支与现金流 - 资本开支9.4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0.0% 其中4.10亿元用于收购资产 5.25亿元用于水厂建设 [3] - 自由现金流自2022年起转正 随着资本开支下行趋势持续向好 [3] 盈利展望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6.6/17.0/17.1亿元 [3] - 假设2025年分红较2024年绝对值增长3%-5% 对应16.7-17.0亿港币 [3] - 按2025年8月28日股价测算股息率为6.4%-6.6% [3]
北控水务集团(00371):减值拖累净利,1H25派息同比+5%
华泰证券· 2025-08-29 15: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3.15港币 [1][4][6]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营收104.59亿元 同比下降7.5% [1] - 归母净利8.97亿元 同比下降20.1% 低于预期11.22亿元 [1] - 中期股息6.74亿元 占归母净利比例80% DPS 7.35港仙 同比增长5% [1][3] - 资本开支同比下降40%至9.4亿元 [1][3] - 自由现金流大幅提升至17.5亿元 [1][3] 业务板块表现 - 污水及再生水处理服务收入45.2亿元 同比增长3% 中国毛利率提升1个百分点至60% [2] - 平均水价提升至1.56元/吨(1H24为1.54元/吨) [2] - 供水服务收入14.5亿元 基本持平 中国毛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至41% 海外下降1个百分点至31% [2] - 水治理建造服务营收7.1亿元 同比下降57% BOT水厂建设营收下降63%至4.6亿元 [2] 运营与战略进展 - 日设计产能4330万吨/日 新签约项目设计能力12万吨/日 均为轻资产项目 [3] - 经营性净现金流预计净流入19.4亿元(1H24约2.5亿元) [3] - 财务费用压降3.7亿元 管理费用压降1.0亿元 [4] - 坚持轻资产战略 主动缩减BOT项目投资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2025-2027年归母净利预测至15.2/16.4/17.4亿元 调整幅度-1.3%/-0.2%/+1.1% [4] - 2025年EPS预测0.15元 BPS 3.11元 [4] - 基于18.9倍2025年目标PE(前值16.5倍) [4] - 历史三年PE均值11.5倍(前值10.3倍) [4] 行业与市场数据 - 市值264.23亿港币 收盘价2.63港币 [7] - 52周价格区间2.03-2.80港币 [7] - 2025年预测股息率6.42% [10]
北控水务集团(00371):2025H1业绩点评:减值拖累利润,中期每股派息额提升5.0%
长江证券· 2025-08-29 12:4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04.6亿元,同比下降7.5% [2][4] - 归母净利润8.97亿元,同比下降20.0% [2][4] - 中期每股派息7.35港仙,较去年同期7.0港仙增长5.0% [2][4] 业务结构分析 - 运营服务收入占比86.1%,同比提升10.8个百分点 [7] - 建造服务收入占比6.8%,同比下降56.6%至7.12亿元 [7] - 技术服务及设备销售占比7.1%,同比下降35.5%至7.42亿元,毛利率提升4个百分点至34% [7] - 水处理服务营收45.2亿元,同比增长3.0%,国内业务毛利率60%(+1个百分点) [7] - 供水服务营收14.5亿元,同比增长0.40%,国内业务毛利率41%(-2个百分点) [7] - 城市资源服务营收30.4亿元,同比增长13.1%,毛利率20%(-1个百分点) [7] 成本与费用控制 - 确认北控城市资源资产减值损失2.59亿元 [7] - 通过债务结构优化推动财务费用下降3.7亿元 [7] 资本开支与现金流 - 资本开支9.43亿元,同比下降40.0%(去年同期15.7亿元) [7] - 其中4.10亿元用于收购物业厂房设备使用权及无形资产,5.25亿元用于建设及收购水厂 [7] - 自由现金流自2022年起持续转正,趋势向好 [7]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6/17.0/17.1亿元 [7] - 假设2025年分红在2024年基础上以3%-5%绝对值增长,对应16.7-17.0亿港币 [7] - 按2025/8/28股价测算,股息率为6.4%-6.6% [7]
中国光大水务(01857) - 2025年中期业绩简报
2025-08-12 12:17
业绩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收入32.79565亿港币,同比减少2%[11][34] - 2025年上半年毛利13.69235亿港币,同比增加8%;毛利率42%,同比增加4个百分点[11][34] - 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5.6376亿港币,同比减少3%[11][34] - 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19.71港仙,同比减少3%;每股中期股息6.09港仙[11][34] - 2025年上半年EBITDA11.94117亿港币,同比减少0.2%[11][34] - 2025年上半年建造服务收入占比35.5%,2024年上半年占比40.4%[41] - 2025年上半年运营收入占比45.0%,2024年上半年占比38.8%[41] - 2025年上半年财务收入占比17.0%,2024年上半年占比16.8%[41] - 2025年上半年设备销售及技术服务收入占比2.5%,2024年上半年占比4.0%[4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382.12846亿港币,总负债233.91257亿港币,负债比率61.2%[3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资金回报率9.2%,派息比率31%[35] 业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新增水处理规模10000立方米/日,新增合同金额约6000万元人民币[16][1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业务遍及中国13个省市自治区,涵盖60多个区、县、市,海外布局毛里求斯等国家[1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项目投资总额约316.3亿元人民币,项目总数170个,另承接13项委托运营服务[1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设计水处理及供应总规模逾760万立方米/日[1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12个项目光伏发电设施投入运营,总装机容量约20兆瓦,每年可提供电力约2000万千瓦时[23] - 2025年上半年累计处理污水约8.35亿立方米,供应中水约2000万立方米[24] - 2025年上半年新获各类资金补贴约2750万元人民币[24] 研发与资金 - 2025年上半年新获授权知识产权3项,包含1项发明专利[29] - 2025年1 - 6月,公司分别发行三期中期票据,金额分别为15亿、10亿、7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分别为1.78%、1.90%、2.07%[30][31] 人事与策略 - 7月24日熊建平接替陶俊杰担任公司总裁并任执行董事[46] - 7月24日公司在董事会辖下设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熊建平任主席[48] - 公司将围绕规模稳增长、效益稳提升开展经营工作[51] - 公司将聚焦重点区域市场机遇、关注收并购机会等实现规模增长[56] - 公司将加速数字化运营平台建设实现降本增效[57]
金科环境股价下跌2.89% 新设AI科技公司引关注
金融界· 2025-08-06 01:03
股价表现 - 8月5日股价报收24.22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72元,跌幅2.89% [1] - 当日成交量为54500手,成交金额达1.34亿元,换手率为4.43% [1] 公司概况 - 属于环保行业板块,总部位于北京 [1] - 是一家专注于水处理领域的高科技企业 [1] 业务动态 - 近期参与成立了金科智水(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1] - 新公司经营范围涵盖人工智能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及智能机器人研发等新兴科技领域 [1] 资金流向 - 8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89.97万元 [1] - 近五日累计净流出345.57万元 [1] 估值指标 - 当前公司总市值29.82亿元 [1] - 市盈率为64.49倍 [1]
城发环境:城市服务市占率居河南头部 将前瞻性布局产业融合新赛道
证券时报网· 2025-05-16 14:12
业绩表现 - 2024年度营业收入66.11亿元同比上升1.36% 主营业务收入63.9亿元同比上升2.39% 占比96.66% 净利润12.29亿元同比上升4.16% 归属净利润11.41亿元同比上升6.18% [1] - 2024年末总资产307.08亿元同比上升5.42% 资产负债率68.88%呈下降趋势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31%较上年降低1.04个百分点 [1] - 2025年一季度利润总额3.79亿元同比增长21.16% 净利润2.97亿元同比增长19.08% 营业收入15.36亿元同比增长13.19% 毛利率39.57%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19.36%同比增长0.96个百分点 [2] 业务发展 - 固废处置 高速公路 环境卫生 水处理业务均实现增长 环境卫生和水处理业务增长源于2024年新项目转运营 固废处置因生产指标提升 [2] - 当前固废业务为公司发展基本盘 计划依托静脉产业园布局打造"大固废"产业生态 提高一站式环境综合处置能力 同时加大垃圾发电项目并购力度 [4] - 水务业务方面成功打造信阳供排一体化试点 计划加快整合省内供水污水项目 未来一两年将快速发展 [4] - 城市服务业务收入利润连续三年翻倍 收购傲蓝得后市场份额在郑州 无锡 济宁取得突破 省内市场占有率已达头部 预计今年营业收入将大幅增长 [4] 战略收购 - 以4.77亿元收购傲蓝得环境85%股权及1.2亿元债权 取代宇通重工成为实际控制人 [2] - 傲蓝得2023 2024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6.68亿元和6.06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7358.47万元和7320.41万元 [2] - 收购傲蓝得将为公司注入新盈利增长点 增强环卫业务体量和市场拓展能力 协同提升存量资产质量 并为后续业务拓展提供支撑 [3] 未来规划 - 将业务划分为基石 成长 探索和存量业务 计划做大基石业务 发展成长业务 培育探索业务 转化存量业务 [3] - 前瞻性布局环保装备制造 飞灰利用 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场景 碳交易等新赛道 按照"小规模试水 分轮投入"原则探索新商业模式 [5] - 已取得东锅城发控股权 计划将其打造为环保行业配套装备企业 正在研发锤式挤压机等新产品 [5]
拿地五年后退地 上海洗霸吞下3600万元损失
证券时报网· 2025-05-09 20:58
土地退回事件 - 公司全资子公司拟退回上海市嘉定区嘉定新城F01C-01地块土地使用权,预计减少利润总额3642万元,同时收回土地出让金1.02亿元 [1] - 该地块面积8867平方米,2020年5月以1.28亿元竞得,原计划分三年投入2.1亿元建设环保科技产业园 [1] - 退回原因包括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地下市政管网未清理以及办公物业市场不景气 [2] - 预计损失3642万元中包括土地直接成本2943万元(定金、契税及印花税)和已支出的设计、勘察及施工费用699万元 [2] 财务影响 - 3642万元损失占公司2024年净利润4295.41万元的85% [1][2]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51%至982.85万元,营业收入下滑17% [3] - 业绩下滑部分归因于去年同期承接的高毛利海上风力发电场及配套低碳产业园项目工程技术咨询服务业务 [3] 战略调整 - 公司将聚焦水处理服务主营业务,缩减工程施工业务参与度 [3] - 计划布局新能源先进材料业务领域以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3] - 截至2024年底,先进材料业务投入较大但尚未形成稳定规模化收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