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处理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矿井废水资源化利用意义重大,需做好政策、技术、区域三大协同
中国环境报· 2025-07-22 10:05
矿井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进展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黄陵矿业研发智能水处理系统,融合混凝分离与反渗透技术,实现井下采空水就地"自净自用"[1] - 河南永城市建立"集中收储—统一处理—统筹分配"机制,推动矿井水区域协同利用[1] - 黑龙江龙煤双鸭山矿业探索将矿井废水转化为生产及生活用水[1] 矿井废水资源化利用的积极意义 - 矿井废水作为伴生资源,水量稳定、水质可控,可缓解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缺水地区水资源压力[2] - 未经处理的矿井废水直接外排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塌陷及水体土壤污染[2] - 资源化利用可保障矿区用水需求,用于生态补水,改善水生态系统[2] 政策协同建议 - 当前缺乏统一定价体系及市场化交易机制,需跨部门协同建立制度体系[3] - 建议管理部门在资源管理、法律规范、财政激励等方面协同支持[3] - 对高成本、技术复杂的特殊废水处理需政府专项扶持[3] 技术协同建议 - 矿井废水类型多样(悬浮物、高矿化度、酸性等),需分类处理(如酸性废水用石灰乳中和,高矿化度废水用反渗透技术)[4] - 需整合跨领域技术(水资源利用、生态环保、智能制造等),开发模块化、智能化处理系统[4] - 针对井下空间受限等条件,需结合现代制造与化工技术降低研发及运维成本[4] 区域协同建议 - 矿井集中区域(如黄河流域)需建立政策、技术、经济协同机制,纳入区域水资源配置体系[5] - 建议对采用先进技术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低息贷款等激励[5] - 推动跨矿区废水调配系统及使用权交易,形成"以水定产"循环经济模式[5]
国家卫健委的“八件实事”:“兜底”之后,如何“托举”?
第一财经· 2025-07-19 11:00
基层健康能力提升成效 - 全国1877家三级医院、2936家二级医院新开设儿科服务 [1] - 31个省份心理热线累计接通50万通来电 [1] - 1614个常住人口10万以上的县实现血液透析服务全覆盖 [1] - 山东省1049家医疗机构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 [1] 儿科服务升级 - 全国98%县医院和80%乡镇卫生院已提供儿科服务 [3] -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将20%专家号源下沉社区,半年上转重症患儿480人次 [3] - 建立中西医联合查房制度,16种本土膏方进入儿科常规用药,候诊时间压缩至30分钟内 [3] 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 中国精神障碍人群达2.8亿,占总人口20% [5] - 全国开通"12356"心理援助热线,日均接入125通 [6] - 开展各级心理健康讲座4664场,覆盖90万人 [6] - 山东省111个县设精神专科医院,93.5%二级以上医院开设心理门诊 [6] 血液透析服务扩展 - 中国血液透析患者达102.7万例,13年间增长4.3倍 [7] - 河南省新安县血透患者本地就诊率从0提升至92% [8] - 全国增配血液透析机4421台,新增服务人员1470人 [9] 医疗检查互认进展 - 山东省累计互认检查948万项次,节省费用3.2亿元 [10] - 互认项目从200项扩至429项,277家医院纳入京津冀鲁互认圈 [10] - 山东省37个医疗集团和178个县域医共体内部建立互认制度 [10]
至纯科技高级管理人员陆磊减持7.80万股,成交均价24.58元
金融界· 2025-07-19 08:34
公司高管持股变动 - 高级管理人员陆磊于2025年7月17日减持7 80万股 成交均价24 58元 变动金额191 69万元 变动后持股数为58 20万股 [1] - 陆磊曾任公司财务总监 副总经理 董事会秘书等职务 现任公司副总经理 拥有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背景 [1] - 蒋渊在2024年9月10日增持50 01万股 成交均价17 454元 变动金额872 87万元 变动后持股数为8646 27万股 [3] - 蒋渊在2023年8月29日增持57 01万股 成交均价26 311元 变动金额1499 88万元 [3] - 赵浩在2021年12月1日减持24 5736万股 成交均价54 033元 变动金额1327 79万元 [3] 公司主营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电子 光纤 生物工程及环保科技领域的技术开发与服务 水处理系统及洁净室厂房设计安装 机电设备销售等 [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系统集成收入28 30亿元 占比78 51% 设备业务收入6 06亿元 占比16 80% 电子材料收入1 64亿元 占比4 56% [2] 公司市值 - 截至最新收盘 公司总市值为96 37亿元 [4]
超纯科技重启IPO辅导:年入6.4亿元,董事长钱志刚等三人控股69.7%
搜狐财经· 2025-07-15 14:16
上市进程 - 公司于2025年6月23日撤回辅导备案申请,并于2025年6月25日重新提交北交所上市辅导备案材料 [4] - 深圳证监局于2025年7月7日受理备案文件,公司进入辅导期,辅导机构为开源证券 [4]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泛半导体行业超纯水处理系统集成及设备生产销售 [4] - 2015年挂牌新三板,具备完整的水处理系统集成和技术服务能力 [4] - 超纯水处理系统已具备与国际供应商竞争的实力,客户包括士兰微、华润微、比亚迪等头部企业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29亿元、4.81亿元(+12.12%)、6.39亿元(+32.85%) [4]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42.47万元、4400.34万元(+24.21%)、4873.28万元(+10.75%) [4] - 2025年Q1营收1.16亿元(+11.19%),归母净利润293.38万元(+17.33%) [4] 客户结构 - 2024年前五大客户贡献34.55%收入,合计销售金额2.21亿元 [7][8] - 第一大客户楷德电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销售7813.87万元,占比12.23% [8] - 其他主要客户包括云南建投(6.63%)、宜宾英发德耀(5.52%)、包头晶澳(5.14%)等 [8] 股权结构 - 钱志刚、王军、刘德武为一致行动人,合计直接持股66.44%(4119.22万股) [10] - 通过重庆市智水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三人实际控制69.67%表决权 [10] - 钱志刚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军任副董事长,刘德武任董事兼副总经理 [10]
中海石油化学等取得污水处理系统专利,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金融界· 2025-07-11 16:57
公司专利技术 - 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与中海石油华鹤煤化有限公司联合取得"污水处理系统"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3087715U,申请日期为2024年08月 [1] - 专利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系统包含污水生化单元、中水回用单元和高级氧化单元,实现污水多级处理与资源回用 [1] - 中水回用单元通过超滤膜和反渗透膜装置将产水导入循环水系统,浓水和反洗水部分作为碳源回用,其余部分经高级氧化池处理后排放 [1] 公司背景信息 - 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本461000万人民币,主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对外投资18家企业,拥有206条专利信息 [2] - 中海石油华鹤煤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本233560万人民币,同属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对外投资1家企业,持有38条专利信息 [2] - 两家公司合计参与招投标4337次(2959+1378),拥有商标18条(12+6)和行政许可183个(90+93) [2]
隆华科技: 隆华科技集团(洛阳)股份有限公司主体及隆华转债2025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7:45
信用评级结果 - 隆华科技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A-,评级展望稳定 [1] - "隆华转债"信用等级同样维持AA- [1] - 评级结果有效期至2026年6月18日 [5]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包括工业换热节能装备、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环保水处理、靶材及超高温特种功能材料 [6]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7.11亿元,利润总额1.93亿元 [7] - 2025年3月末资产总额69.70亿元,资产负债率51% [7] 业务板块表现 - 工业换热节能装备业务收入9.94亿元,毛利率21.06%,同比下降 [6] - 靶材及超高温特种功能材料收入6.78亿元,毛利率22.12%,同比增长 [6] - 高分子及复合材料收入3.30亿元,毛利率39.89%,同比增长 [6] - 环保水处理收入7.08亿元,毛利率18.70% [6] 行业分析 - 冷却设备行业以水冷设备为主(70%),蒸发式冷却设备占比约30% [18] - 靶材行业国产替代加速,国内厂商规模较小,技术仍有差距 [24] - ITO靶材技术难度大,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 [21] 财务指标 - 2024年营业利润率22.34%,较2023年23.66%有所下降 [7] - 全部债务/EBITDA为5.69倍,较2023年5.34倍有所上升 [7] - 流动比率176.15%,较2023年174.20%略有改善 [7] 竞争优势 - 工业换热节能装备技术先进,节水节电优势明显 [26] - 靶材业务多项技术突破国外垄断,实现进口替代 [37] - 高分子复合材料产品技术含量高,应用于轨道交通和航空航天 [32] 风险关注点 - 工业换热节能装备业务毛利率下降 [6] - 应收账款和存货规模较大,对资金形成占用 [6] - 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业务毛利率 [26]
凌志装备等公司取得磁混凝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专利
搜狐财经· 2025-06-20 14:47
专利授权 - 凌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凌志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中凌水环境设备(云南)有限公司、凌志环保(临泉)有限公司联合取得“一种磁混凝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9683807B,申请日期为2024年12月 [1] 凌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1998年,位于无锡市,主营业务为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注册资本1.17亿人民币 [1] - 对外投资34家企业,参与招投标333次,拥有商标72条、专利426条、行政许可21个 [1] 江苏凌志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08年,位于无锡市,主营业务为土木工程建筑业,注册资本2.05亿人民币 [1] - 对外投资10家企业,参与招投标186次,拥有商标1条、专利273条、行政许可9个 [1] 中凌水环境设备(云南)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22年,位于曲靖市,主营业务为专用设备制造业,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2] - 参与招投标8次,拥有专利56条、行政许可4个 [2] 凌志环保(临泉)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阜阳市,主营业务为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2] - 对外投资2家企业,参与招投标9次,拥有专利128条、行政许可9个 [2]
青岛崂山: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的科产融合创新型强区
中国经济网· 2025-06-11 11:34
崂山区科技创新发展 - 崂山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主动融入青岛科创大走廊建设,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的科产融合创新型强区 [1] - 强化源头创新"强引擎",打造科技创新策源示范区,贯通"0→1→N"转化链条,塑造成果转化崂山样板 [1]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锻造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1] 企业技术创新案例 - 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化班组和AR系统实现电解槽核心部件的高精度制造和实时质量检测 [1] - 青岛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自主设计蝶阀加浆斗装置,将硝苯地平缓释片制粒环节的加浆速度从1小时缩短至12分钟,效率提升80% [2] 科技创新支撑数据 - 2024年崂山区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79% [2]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87.67% [2] - 技术合同成交额占GDP比重达8.99%,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80件 [2] - 全区汇聚3所高校、14家科研院所,科技中小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0家 [2] - 拥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5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家,省瞪羚企业71家,独角兽企业9家,上市企业15家 [2] 产业布局与发展规划 - 发挥实验室体系战略支撑作用,支持两个国创中心高质量发展,培育打造省级服务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 [3] - 计划新增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0个,设立产业创新项目组群,加强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 [3] - 目标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领域突破行业关键技术10项以上 [3] - 推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医药医疗等优势产业数智升级 [3] - 促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3] - 前瞻布局太赫兹、海洋电子信息、深海开发等未来产业 [3]
【铜川】水环境治理典型经验获全国推广
陕西日报· 2025-06-03 06:59
水环境治理成效 - 铜川市水环境治理工作经验获生态环境部推广,成为全国26个典型经验之一[1] - 石川河岔口国考断面连续4年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水质改善率位居全省第一[1] - 汛期污染强度同比下降47%,改造雨污分流管网60.43公里[1] 治理机制与基础设施 - 建立5项工作机制(定期调度、巡查联动、预报预警、驻厂监管、部门协作)并制定水生态环境巩固提升行动方案[1] - 建成北市区污水处理厂应急调蓄池、南市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系统[1] - 完成北洛河、石川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分级分类排查整治,率先划定54个乡镇(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 生态修复与水资源利用 - 实施丹阳、牡丹园等片区雨水调蓄与生态修复工程,新建雷家沟、龙潭、王家坪水库[2] - 桃曲坡水库常态化补给沮河下游生态水,提升河道水生态功能[2] - 累计建成40公里再生水管网,缓解水资源短缺[2] 监测与联防联控 - 与相邻区县建立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2] - 10个站点组成的水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实现全域水质实时监控[2]
从“采乌金”到“植绿金” 能源大省的绿色突围
中国新闻网· 2025-05-30 20:31
绿色开采技术 -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东曲矿应用绿色充填技术,已置换78万吨煤炭资源,地表沉降控制在3毫米内[3] - 杜儿坪矿采用"110工法"无煤柱开采技术,累计安全采出30万吨煤柱资源[3] - 晋邦德煤业通过5G传感器实时监测沿空留巷应力变化,多回收34万吨资源[3] - 马兰矿使用高水材料巷旁充填技术,在10604工作面实现1630米留巷长度,多回收10万吨煤柱[3] 固废资源化利用 - 屯兰矿每日2400吨煤矸石通过智能分选转化为水泥原料[4] - 官地矿生态制砖厂每年消耗万吨矸石生产百万块砖,每块砖消耗10公斤矸石[4] - 西山煤电年处理1500万吨矸石,累计投入11.2亿元治理10座矸石山并建成6座生态公园[4] 智慧水务系统 - 屯兰净化水厂智能加药系统年节约药剂费用超百万元,5座矿井实现每小时1700立方米矿井水处理能力[5] - 官地矿污水厂采用陶瓷膜设备使悬浮物去除率达98%,药剂成本降至0.1元/吨[5] - 西山煤电智慧水务平台实时监控42座污水厂,年处理达标水量2250万吨,累计减排COD超55吨[7] 行业转型成效 - 山西煤矿企业通过绿色开采、固废利用和水处理技术革新,形成可复制的资源型地区转型经验[2][7] - 技术突破包括毫米级充填、5G应力监测、智能分选等,推动传统矿山向绿色生产模式转变[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