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赢稳健增强

搜索文档
25Q2固收+基金季报分析:一级债基规模上升迅速,港股关注度持续提升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2 18: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Q2固收+基金规模上升,权益仓位普遍降低,业绩表现受仓位影响,不同基金公司和产品表现有差异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规模变动:市场对一级债基配置价值的关注度明显提升 - 2025Q2固收+基金规模再次增加,当前共1366只基金,规模共1.37万亿,累计规模增加905.82亿元,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规模上升较快 [8][10] - 2025年Q2基金公司累计发行16只固收+基金,首发规模合计152亿元,4、5月发行冷淡,6月明显好转 [19] - 本季度在管规模靠前的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大多上升,景顺长城基金规模增加最多,为154.56亿元,个别公司如招商基金、天弘基金、安信基金规模下滑 [23] 投资特征:权益仓位下调,港股配比持续增加 - 2025Q2固收+基金普遍下调含权仓位,但对港股配置比例增加 [31] - 各类型固收+基金统一下调先进制造、周期、消费板块配置比例,增加金融地产、科技创新、医药生物板块配置比例 [36] - 2025Q2固收+基金规模前10的公司在各板块配置差异较大,如中欧基金和中银基金超配金融地产,招商基金和天弘基金低配 [38] - 2025Q2绩优固收+基金行业配置差异大,部分产品重仓银行、有色金属等行业,占比超重仓股市值50% [41] 业绩复盘:华泰保兴基金和永赢基金领跑 - 2025年Q2固收+基金收益、最大回撤中位数为1.21%、 - 1.27%,股票仓位越高业绩越好,低、中、高仓位收益中位数分别为1.12%、1.15%、1.29% [44] - 固收+基金规模靠前的公司中,华泰保兴基金和永赢基金平均收益最高,代表产品分别是华泰保兴尊利、永赢稳健增强 [45] - 2025Q2大规模固收+基金业绩表现不一,同策略中业绩靠前的有易方达增强回报等,绝对收益较高的有华泰保兴尊合等 [49] - 对2025Q2各类固收+基金收益降序排列,收益靠前的有平安瑞尚六个月持有、东海美丽中国等 [51]
大佬们集体出手!永赢基金高楠、睿远基金傅鹏博为何扎堆调仓“创新药”?
搜狐财经· 2025-07-21 20:46
基金调仓趋势 - 创新药板块成为明星基金经理二季度加仓的重点方向,永赢基金高楠和睿远基金傅鹏博等基金经理的产品表现亮眼 [1] - 永赢基金高楠管理的8只基金合计规模达153.26亿元,较一季度末增长近35亿元,多只产品净值涨幅超过10% [2] - 睿远基金傅鹏博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基金规模达186.66亿元,二季度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5.80%,显著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6] 永赢基金高楠的持仓调整 - 高楠的代表作永赢睿信二季度前十大重仓股出现显著调整,通信设备领域的中际旭创、新易盛和创新药领域的信达生物、三生制药新晋重仓股名单 [3] - 康方生物、百济神州等创新药企获得明显增持,而比亚迪、九号公司等退出核心持仓 [3] - 通信(TMT领域代表)、创新药、轻工制造成为其重仓的三大方向 [4] 高楠的投资策略 - 选股主要考虑企业的成长性及盈利兑现度,降低行业集中度,捕捉企业成长机会 [5] - 配置基本面见底、估值具备安全边际、未来存在潜在改善预期的赔率性标的 [5] - 继续加码人工智能产业链,并在国防和生物医药方向进行再布局 [5] 睿远基金傅鹏博的持仓调整 - 傅鹏博在二季度显著增加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方向的配置 [6] - 组合重点配置于电子、互联网科技、精密制造及医药板块,股票仓位超92% [7] - 光模块龙头新易盛新进前十大重仓股,胜宏科技、腾讯控股、宁德时代等科技龙头地位稳固 [7][8] 傅鹏博的投资策略 - 逆势增加出口链相关公司持仓,传统能源公司占比下降,医药板块增配覆盖创新药及受益AI带动的传统医学等细分赛道 [10] - 密切关注上市公司中报披露,寻找景气度向上的行业和公司,评估持仓公司状况并挖掘景气上行行业 [11] - 通过多种估值方法和交叉验证提高选股的赔率和胜率,保持均衡配置并优化组合结构 [11]
永赢稳健增强债券A,永赢稳健增强债券C: 永赢稳健增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7 10:49
基金产品概况 - 基金简称永赢稳健增强债券,基金主代码014088,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开放式,合同生效日为2021年12月28日 [2] -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6,969,620,867.72份,其中A类份额5,455,399,213.03份,C类份额1,514,221,654.69份 [2] - 投资目标为在控制风险前提下获取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回报,策略涵盖资产配置、股票、固定收益、可转债等多类资产 [2] - 业绩比较基准为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9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8%+恒生综合指数收益率*2% [2] 财务表现 - A类份额过去三个月净值增长率3.38%,六个月6.04%,一年12.41%,三年7.39%,均显著超越基准收益率 [6] - C类份额过去三个月净值增长率3.28%,六个月5.83%,一年11.97%,三年6.12%,三年期略低于基准 [8] - 截至报告期末,A类份额净值1.0834元,C类份额净值1.0684元 [16] 投资组合 - 股票持仓占比18.12%,公允价值1,496,515,291.86元,其中港股通投资占比7.69% [18] - 债券持仓占比77.28%,金额6,381,563,868.06元,政策性金融债占净值18.44% [18][20] - 行业配置以制造业为主(占净值11.55%),医疗保健(3.75%)和非必需消费品(2.47%)为港股重点 [20] 基金经理与运作 - 基金经理高楠拥有14年从业经验,余国豪拥有9年经验,分别负责权益和固收投资 [9][11] - 二季度操作以积极久期管理为主,权益部分通过选股和行业配置贡献超额收益 [16] - 宏观环境方面,经济供需矛盾持续,货币政策宽松带动资金中枢下移,信用利差整体收窄 [14][15] 份额变动 - A类份额报告期总申购2,406,836,389.40份,总赎回824,587,018.50份,净增长显著 [22] - 基金管理人持有A类份额10,000,350.00份,占总份额0.14% [22]
一季度千亿资金涌入“固收+”产品
中国证券报· 2025-04-30 05:43
基金规模增长 - 中欧丰利一季度净申购超57亿份,规模新增超62亿元,迈入百亿级基金行列 [1][2] - 景顺长城景颐双利一季度净申购超28亿份,规模新增超50亿元,总规模突破200亿元 [2] - 永赢添添悦6个月持有和永赢稳健增强一季度规模新增均在40亿元以上 [3] - "固收+"产品一季度总规模新增超千亿元,相比2024年下半年明显回暖 [1] 资产配置 - 中欧丰利持有A股、港股、可转债的仓位分别为8.85%、8.56%、7.13% [1][2] - 景顺长城景颐双利持有股票、可转债的仓位分别为17.99%、20.61% [2] - 永赢稳健增强一季度末股票仓位为22.18%,相比2024年末增加超6个百分点 [4] - "固收+"产品股票仓位略有提升,增配黄金、钢铁、汽车等板块 [5] 投资策略 - 中欧丰利积极参与港股投资,调节债券久期,把握可转债机会 [2] - 景顺长城景颐双利债券组合以中低久期信用债为主,股票增配食品饮料、医药、军工 [2] - 永赢添添悦6个月持有择机把握利率债和信用债机会,加大可转债、ETF仓位 [3] - 永赢稳健增强以"稳定债底,权益资产增强"策略为主,超额收益靠权益选股实现 [3] 市场表现 - 中欧丰利A份额一季度收益率为1.78%,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2] - 景顺长城景颐双利A份额一季度收益率为0.47% [2] - 永赢稳健增强A份额收益率达到2.57%,在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一 [3] - 泰豪科技、泡泡玛特一季度涨幅均超过70%,长源东谷、中孚实业等涨幅超30% [4] 行业趋势 - 一季度"含权量"较低的"固收+"产品更受青睐,银行系机构偏好一级债基、二级债基 [4] - "固收+"产品最大回撤幅度大多控制在1%以内,收益率基本维持在0.5%以上 [4] - 投资者关注基金回撤约束能力和投资策略差异性 [5]
又火了!200只“固收+”,创新高!
券商中国· 2025-04-21 07:22
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大幅回调,股票市场春节后在科技股带领下上涨,近期因"对等关税"冲击开启震荡 [1] - 截至4月18日,超六成的"固收+"基金年内单位净值增长率为正 [2][4] - 近200只"固收+"基金在4月净值创出成立以来新高 [2][4] - 富国久利稳健配置净值增长率超9%,工银聚享净值增长率超8%,格林鑫利六个月持有、兴全汇吉一年持有净值增长率超7% [4] 投资策略 - "固收+"策略有望继续斩获收益,产品规模有望持续扩容 [3][5] - 债券票息能为"固收+"策略基金提供较稳定的基础收益 [5] - 债券利率已下行至非常低的位置,债券资产未来贡献收益有限,权益资产配置成为重要一环 [7] - 一季度转债市场整体震荡上行,中证转债指数和等权指数上涨3%-4% [8] - 安信聚利增强一季度权益资产占比16.85%,转债占比32.61%,增加了偏成长方向配置 [9] - 金信民旺表示春节后科技板块情绪上涨带动转债和权益上行,转债估值被拉升至相对高位 [9] 产品管理 - 为发挥"+"的优势,多只产品新增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管理"+"的部分 [10] - 西部利得裕丰回报由盛丰衍和易圣倩共同管理,是盛丰衍首次管理"固收+"基金 [10] - 永赢稳健增强由高楠管理,截至4月3日任职回报为11.53% [10] - 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的优势在于选股能力,难点在于需重构绝对收益思维 [11] - 跨资产配置框架和绝对收益投资能力的权益基金经理更具优势 [11] 后市展望 - 经济弱企稳、技术革新、大国博弈韧性等因素为"固收+"策略基金提供良好收益基础 [5] - A股市场预计会回归以内为主,形成先稳后升之势 [12] - 港股市场基本面展望积极,但需警惕美元流动性压力 [12] - 行业配置优先消费服务板块,关注周期底部的工业、制造业,配置部分公用事业作为平衡 [12] - 固收方面重视信用品类的资质和收益率,利率部分维持中短久期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