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赢睿信

搜索文档
永赢基金近一年为投资者盈利近155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9-01 16:40
行业整体表现 - 公募基金行业连续三个季度盈利且盈利规模逐季递增[1] - 2025年二季度行业整体利润达3858.7亿元实现三季连增[2] - 行业整体规模突破35万亿元[6] 投资者结构变化 - 上半年含权基金持有人户数增长被动指数及固收增强基金分别增加480万户和162万户[1] - 永赢基金持有人总户数达2438.53万近一年新增646万持有人[3] - 全行业21只产品持有人户数超10万[3] 公司盈利表现 - 永赢基金近一年为持有人实现盈利154.8亿元[1][2] - 超40只产品利润突破1亿元覆盖货币债券固收增强主动权益和被动指数等多元类别[2] - 公募产品历史累计创造回报达519.83亿元[2] 产品线盈利结构 - 主动权益类上半年盈利19.1亿元其中永赢睿信单只基金贡献6.8亿元[2] - 固收增强系列近一年盈利11.1亿元永赢稳健增强利润2.8亿元永赢易弘利润2.0亿元[2] - 固收类产品近一年盈利82.0亿元永赢中债3-5年政策性金融债指数基金贡献6.2亿元[2] - 被动指数产品上半年盈利11.5亿元永赢黄金股ETF单只产品贡献9.4亿元[2] 投资业绩排名 - 权益类基金近1/2年收益率全行业排名第7(7/166)和前1/5(32/160)[2] - 固收类基金近2/3/5年超额收益率在固收类大型基金公司中稳居前三[2] 持有人分布特征 - 永赢睿信持有人数达62.2万[4] - 固收增强产品永赢稳健增长一年持有户数76.6万永赢添添悦6个月户数30.0万[4] - 固收系列永赢开泰中短债户数67.6万永赢迅利短债户数43.6万[4] - 医疗器械ETF黄金股ETF通用航空ETF持有人户数均列同类第一[4] 产品复购率表现 - 52只产品复购率超过50%[4] - 医疗器械ETF黄金股ETF通用航空ETF永赢睿信永赢低碳环保智选复购率均超70%[4] 系统化能力建设 - 产品端坚持需求驱动完善行业主题固收+指数量化等领域布局[5] - 投研端升级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体系组建四大投研团队[5] - 科技端自研近百套系统牵星固收投研系统和明镜风险管理系统分获央行金融科技发展奖[5] - 明镜系统可识别超额风险暴露因子并提风控建议[5] 行业发展方向 - 客户盈利比和费后收益等指标成为衡量机构价值的重要标尺[6] - 提升投资者财富获得感成为行业核心驱动力[6]
多只知名基金经理产品限购【国信金工】
量化藏经阁· 2025-08-11 08:08
市场回顾 - 上周A股主要宽基指数全线上涨,中证1000、上证综指、中证500涨幅居前,分别上涨2.51%、2.11%、1.78%,创业板指、科创50、沪深300涨幅较小,分别为0.49%、0.65%、1.23% [1][14] - 有色金属、机械、国防军工行业表现最佳,周涨幅分别为5.83%、5.75%、5.24%,医药、消费者服务、计算机表现较弱,分别下跌0.79%、0.01%、0.03% [1][19] - 央行上周净投放资金11267亿元,其中逆回购净投放5365亿元,到期16632亿元 [1][22] - 国债利率除10年期外均下行,利差扩大0.60BP [1][24] 基金表现 - 主动权益、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基金上周收益中位数分别为1.71%、1.30%、1.29% [33][35] - 今年以来另类基金表现最优,中位数收益达14.99%,主动权益型、灵活配置型和平衡混合型基金中位数收益分别为12.87%、8.91%、4.51% [35] - 指数增强基金上周超额收益中位数为0.14%,量化对冲型基金收益中位数为0.27% [37][38] - 今年以来指数增强基金超额中位数为3.95%,量化对冲型基金收益中位数为1.06% [37][38] 基金发行与限购 - 上周新发基金规模397.39亿元,较前周增加,其中股票型117.59亿元、混合型28.73亿元、债券型251.08亿元 [45][46] - 摩根盈元稳健三个月持有期混合型FOF成为2025年首只"日光基"FOF产品,首发规模27.52亿元 [5][45] - 多只绩优基金宣布限购,如中欧医疗创新(葛兰管理)今年以来收益62.28%,单日申购上限设为10万元 [10] 行业与资产配置 - 有色金属行业今年以来累计收益达33.42%,国防军工、机械分别上涨23.00%、22.66% [19][21] - 央行连续9个月增持黄金储备,7月末黄金储备7396万盎司,较6月末增加6万盎司 [12] - 目标日期FOF基金今年以来中位数业绩最优,累计收益率8.49% [39]
有基金宣布:限购!
搜狐财经· 2025-08-10 08:04
公募基金限购现象 - 近期公募市场限购现象持续蔓延 7月以来已有几十只主动权益基金发布限购公告 涵盖多只业绩排名靠前的明星产品 [1][3] - 8月9日中欧基金公告旗下中欧科创主题和中欧医疗创新两只基金将于8月11日起进行限购 前者单日单账户申购上限为100万元 后者为10万元 [2] - 中欧医疗创新近一年收益率达85.03% 在同类产品中位居前2% 基金经理葛兰曾在2021年医药板块行情走高时对中欧医疗健康采取限购措施 [2] 限购原因与影响 - 在市场情绪高涨 资金持续流入阶段 主动限购有助于控制规模 稳定策略执行 降低流动性风险 [1] - 限购是对既有持有人利益的保护 也是基金公司坚持投资纪律 聚焦长期回报的体现 [1] - 绩优基金在市场热度较高时主动限购 可保持仓位与策略稳定 避免因规模过快增长被迫调整持仓结构 [4] 其他基金限购案例 - 8月6日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宣布暂停100万元以上的大额申购 [4] - 8月2日永赢基金公告对永赢睿信进行限购 自8月4日起单日单账户申购上限为100万元 [4] - 7月国金量化多因子将单日申购限额从1000万元降至1万元 招商成长量化选股将限额从1000万元调降至20万元 [4] 基金经理观点 - 葛兰表示将保持对创新药械产业链 OTC 消费医疗等领域的重点配置 [2] - 邵洁认为中国企业在智能汽车 先进制程 自研芯片IP 下一代智能终端等高技术附加值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和赶超 [2]
公募基金“限购潮”升温,中欧基金两只明星产品宣布限购
证券时报· 2025-08-10 07:11
公募基金限购现象 - 近期公募市场限购现象持续蔓延 7月以来已有几十只主动权益基金发布限购公告 包括业绩排名靠前的明星产品 [1] - 8月9日中欧基金公告旗下中欧科创主题和中欧医疗创新两只基金将于8月11日起进行限购 分别设定单日单账户申购上限为100万元和10万元 [2] - 7月以来已有约50只主动权益基金相继发布限购公告 涵盖多只近一年业绩表现突出的产品 [3] 中欧基金限购产品详情 - 中欧医疗创新由葛兰管理 近一年收益率达85.03% 在同类产品中位居前2% 2021年医药板块行情走高时该基金曾将代销渠道单日申购上限设为10万元 [2] - 中欧科创主题由邵洁管理 专注于科技创新产业 今年以来科技主题基金持续获得资金追捧 中欧智能制造早在3月初就将单日单账户申购上限定为10万元 [2] -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由冯炉丹管理 8月6日宣布暂停100万元以上的大额申购 [4] 其他基金公司限购动态 - 永赢基金8月2日公告 对高楠管理的永赢睿信进行限购 自8月4日起单日单账户申购上限为100万元 [4] - 国金量化多因子7月将单日申购限额从1000万元降至1万元 招商成长量化选股将限额从1000万元调降至20万元 [4] 限购原因及行业影响 - 市场情绪高涨 资金持续流入阶段 主动限购有助于控制规模 稳定策略执行 降低流动性风险 [1] - 限购是对既有持有人利益的保护 也是基金公司坚持投资纪律 聚焦长期回报的体现 [1] - 绩优基金限购可避免因规模过快增长被迫调整持仓结构 控制流动性风险 减少短期资金冲击 [4] - 限购有助于投研团队深耕优质标的 帮助产品穿越周期 锁定长期竞争力 [4] 基金经理投资策略 - 葛兰在二季报中表示将保持对创新药械产业链 OTC 消费医疗等领域的重点配置 [2] - 邵洁指出中国企业在智能汽车 先进制程 自研芯片IP 下一代智能终端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和赶超 [2]
葛兰宣布,限购!
券商中国· 2025-08-09 23:11
公募基金限购现象 - 近期公募市场限购现象持续蔓延,7月以来已有约50只主动权益基金发布限购公告,涵盖多只业绩突出的产品 [2][4] - 中欧基金旗下两只明星产品中欧科创主题和中欧医疗创新宣布限购,单日单账户申购上限分别为100万元和10万元 [3] - 中欧医疗创新近一年收益率达85.03%,在同类产品中位居前2%,基金经理葛兰曾在2021年医药板块行情走高时采取过限购措施 [3] 限购原因及影响 - 在市场情绪高涨、资金持续流入阶段,主动限购有助于控制规模、稳定策略执行并降低流动性风险 [2] - 限购是对既有持有人利益的保护,也是基金公司坚持投资纪律、聚焦长期回报的体现 [2] - 绩优基金限购可避免因规模过快增长被迫调整持仓结构,同时控制流动性风险,减少短期资金冲击 [6] 基金经理观点 - 中欧医疗创新基金经理葛兰表示将保持对创新药械产业链、OTC、消费医疗等领域的重点配置 [3] - 中欧科创主题基金经理邵洁指出中国企业在智能汽车、先进制程、自研芯片IP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和赶超 [3] 其他限购案例 -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宣布暂停100万元以上的大额申购 [5] - 永赢基金旗下永赢睿信限购,单日单账户申购上限为100万元 [6] - 国金量化多因子将单日申购限额从1000万元降至1万元,招商成长量化选股将限额从1000万元调降至20万元 [6]
“不扎堆”也能赢 基金经理练就多元配置硬实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15:16
上半年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表现 - 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排名前二十的基金大部分是主题投资选手 包括创新药 北交所 机器人等单一热门赛道[2] - 创新药主题基金上半年涨势强劲 但高波动性和主题投资局限性使普通投资者望而却步[1] - 仍有不押注单一赛道的基金通过全市场研究取得稳健回报 如永赢融安和永赢睿信上半年回报率均超25%[2] 不同投资策略的基金经理表现 - 成长派基金经理高楠通过配置创新药 半导体 IT等成长板块及家居 电源设备领域获取收益[2] - 价值派基金经理蓝小康管理的中欧价值回报A上半年回报率17.44% 配置保险 银行 贵金属 工业金属等板块[3] - 周期派基金经理叶勇管理的万家趋势领先A上半年回报率26.62% 专注贵金属 油气开采 石油炼化等周期股[3] - 量化派基金经理姚加红和马芳管理的国金量化多因子A上半年回报率20.02% 持仓分散且行业多元[4] 基金行业政策影响与投资策略变化 - 证监会5月7日发布行动方案将基金经理薪酬与基金业绩深度绑定 推动投资策略更重视绝对估值[5] - 长周期考核抑制短期交易动机 预计基金换手率系统性下降 压缩风格漂移空间[6] - 基金经理更加注重资产质量及估值安全边际 降低组合波动以提升投资者真实回报[6] 下半年权益市场展望与投资机会 - 随着经济持续复苏 预计出现大量基本面共振机会[6] - 兴业基金看好杠铃策略 一头是稳定高ROE高分红资产 另一头是估值弹性较大的成长类资产如科创板[6] - 重点关注经济结构升级 消费恢复与科技 军工领域机遇 以及产能优化后的周期行业[7]
着眼提升持有人体验 多只基金接连宣布限购
证券时报· 2025-08-04 02:43
永赢睿信基金限购 - 永赢基金宣布自8月4日起对永赢睿信基金实施单日单账户100万元申购上限 限购目的是引导理性长期投资 维持规模稳定并提升持有人体验 [1][2] - 该基金年内已非首次限购 春节后因机器人板块热度飙升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基金也曾设置100万元单日申购上限 [2] 主动权益基金限购潮 - 近期多只主动权益基金密集限购 主要涉及红利主题基金和量化小微盘策略基金 后者年内已多次下调申购限额 [1][3] - 国金量化多因子7月24日将单日限额从1000万元降至1万元 招商成长量化选股同期从1000万调至20万元 中信保诚多策略7月28日第三次限购至每日1000元 [3] - 量化基金限购主因业绩亮眼 7月诺安多策略等6只量化基金净值创新高 二季度规模增长也促使限购以控制策略容量 [3] - 红利基金限购源于债市波动扩大利差 资金密集涌入配置"安全垫"资产 公募通过限购防范收益摊薄和资产配置压力 [3] 市场结构性机会 - 上证指数突破3600点背景下 富国基金指出科技产业趋势延续带来结构性机会 重点关注AI和创新药等科技成长领域 以及政策利好的消费和供给侧改革方向 [4] - 摩根士丹利基金长期看好三大方向:AI应用和半导体等科技成长板块 高端机械/汽车/军工/医药等中国制造领域 以及海外拓展顺利的新消费企业 [4][5]
伯克希尔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跌59%|南财早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3 07:57
伯克希尔哈撒韦财报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92515亿美元 同比下滑12% [2] - 归属于股东净收益1237亿美元 同比暴跌59% [2] - 现金储备3441亿美元 较3月底减少29亿美元 为三年来首次下降 [2] 宏观经济政策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 禁止重复收费和强制收费 [3] - 上半年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收入9613亿元 同比增长31% 增速较1-5月提升22个百分点 [3]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99万亿元 同比增长1231% 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3] - 广东省推出制造业贷款贴息政策 单企年度贴息上限2000万元 总规模6000亿元 [4] 资本市场动态 - 永赢睿信基金实施单日100万元限购 成立以来回报超60% 规模5016亿元 [5] - 港股7月回购规模10035亿港元 涉及73家公司 回购数量808亿股 [6] - 港交所优化IPO定价规则 摩根大通认为新规将增强市场活力 [6] - 年内178家公司申请港股上市 科技企业占比382% A+H架构案例增多 [5] 行业数据追踪 - 暑期档票房突破65亿元 刷新单日破亿最快纪录 [3] - 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从2015年7万套增至2024年302万套 连续12年全球第一 [3] - ChatGPT企业用户从6月300万增至500万 覆盖初创企业至财富500强 [7] 公司战略与融资 - 智元机器人获LG电子和未来资产战略投资 系LG首次布局具身智能领域 [7] - 富士胶片美国市场数码相机提价 部分产品涨幅达200美元 [7] - 华为商业秘密案一审宣判 14名前员工获刑 罚金总计1350万元 [7] 国际经贸环境 - 美国平均有效关税税率升至183% 为1934年以来最高 预计拖累GDP增速05个百分点 [8] - 韩国取消外国游客医美增值税退税政策 12月31日截止 [8] 区域经济转型 - 广东隐性债务连续四年清零 科技-产业-金融新三角循环初步形成 [9]
陆家嘴财经早餐2025年8月3日星期日
Wind万得· 2025-08-03 06:28
伯克希尔哈撒韦财报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925.15亿美元,同比下降1.2%,净利润123.70亿美元,同比下跌59% [2] - 现金储备从3月底的3470亿美元降至3441亿美元,为三年来首次减少 [2] - 连续第11个季度净卖出股票,2025年上半年未进行股票回购 [2] - 前五大持仓为美国运通、苹果、美国银行、可口可乐和雪佛龙 [2] 美国关税政策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拟对加拿大、巴西等国家征收10%至41%不等的对等关税,生效日期推迟至8月7日 [2] 中国小微企业贷款 - 6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99万亿元,同比增长12.31% [3] -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7.74万亿元 [3] 广东省制造业贷款贴息 - 单个企业年度贴息金额最高2000万元,贷款总规模控制在2000亿元以内,三年总规模6000亿元 [3] 长三角科技创新 - 《关于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将于9月1日起施行 [3] 香港金融人事任命 - 朱海斌被任命为助理总裁(经济研究),负责宏观经济及金融稳定研究 [4] 基金动态 - 永赢睿信基金自8月4日起单日单账户申购上限为100万元,成立以来回报超60%,规模50.16亿元 [5] - 多只红利主题基金和量化小微盘策略基金降低申购限额 [6] 上市公司分红 - 截至7月31日,数十家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至少9家为上市以来首次 [6] 量化投资 - A股量化红利策略被称为"中国的纳斯达克",境内量化私募机构加快募资步伐 [6] 港股IPO - 年内178家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科技企业占比38.2%,多家为A股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 [6] - 港交所优化IPO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定,新规提高制度包容性和灵活性 [7] 港股回购 - 7月73家港股上市公司合计回购8.08亿股,金额100.35亿港元 [7] 险资调研 - 7月110多家险资机构调研A股上市公司超800次,涉及280多只个股,计算机行业被调研88次 [7] 网络交易平台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规范平台收费行为 [8] 多晶硅行业 - 工信部发布2025年度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清单 [8] 商业秘密案件 - 尊湃侵犯华为商业秘密案一审判决,14人被判刑,罚金总计1350万元 [8] 保险赔付 - 九地区保险机构接到暴雨受灾报案6.5万件,估损18.8亿元,已赔付5.2亿元 [8] 电影票房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破65亿,《南京照相馆》累计票房11.62亿 [9] 跨境电商 - 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32万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出口1.03万亿元 [10] 机器人大会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展出1500余件展品,首发新品超100款,数量为去年近2倍 [10] 北斗产业 -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规模从2020年4033亿元增至2024年5700亿元,年底将超6000亿元 [10] RWA平台 - 全球首个RWA注册登记平台将于8月7日上线,由香港Web3.0标准化协会发起 [11] 争产纠纷 - 香港高等法院就宗馥莉与"宗家三兄妹"的18亿美元争产纠纷案件作出聆讯裁定 [12] 类脑计算机 - 浙江大学发布Darwin Monkey类脑计算机,支持超20亿个脉冲神经元 [12] 美团新项目 - 美团筹备"校园mini仓"项目,覆盖校园高频需求,实现即时下单快速送达 [13] 机器人融资 - 智元机器人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投资方为LG电子和未来资产集团 [14] 苹果动态 - 苹果CEO库克表示AI革命意义重大,可能超过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技术 [14] 特斯拉事故 - 特斯拉被判为2019年Model S致命车祸承担部分责任,需赔偿2.43亿美元 [14] 富士胶片 - 富士胶片自8月1日起上调部分产品在美售价,涨幅最高达15% [15] 美联储人事 - 美联储理事库格勒将于8月8日离职,可能影响美联储主席继任进程 [16] 美国经济 - 纽约联储主席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至约1% [16] 美国关税 - 截至7月31日,美国对进口商品征收的平均有效关税税率达18.3%,为1934年以来最高 [16] 韩国医美政策 - 韩国将从明年起取消医美项目10%的增值税退税政策 [16] 英国经济 - 与去年7月相比,英国人整体的年总支出减少110亿英镑 [17] 德国啤酒 - 2025年上半年德国啤酒销量首次跌破40亿升,同比下降6.3% [17] 日本诈骗 - 今年上半年日本诈骗金额达597.3亿日元,为去年同期2.6倍 [17] 投资观点 - 吉姆·罗杰斯仅持有中国股票,已清空所有美国股票 [18] 货币政策 - 中金固收认为下半年政策重心将从财政转向货币政策 [19] - 国盛证券认为恢复征收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是因债券投资已具规模,财政寻求资金结构调整 [19]
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仅两成获净申购,汇添富创新医药居榜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20:30
不过,二季度,基民用脚投票之下,基金的悲喜并不相通。一边是"回本杀"下,八成主动权益基金遭净赎回;另一边是一批基金成 了"吸金王"。 今年获得资金青睐,并实现规模明显增长的主动权益产品,大多具备风格鲜明、定位清晰的特点,比如聚焦于特定行业,如机器人、医 药、军工等,又或者是投资于红利、科创、小微盘等主题风格产品。 加速赎回 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 庞华玮 2025年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交出了一份矛盾的成绩单:一边是二季度基金净值继续上涨,另一边是基民加速赎回。 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被加速赎回。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据Wind数据统计,2025年二季度,在主动权益基金(注:剔除新发基金影响,选择"基金成立超过1年",即基金在 2024年二季度之前成立)中,普通股票型基金被净赎回了4.75%,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分别被净赎回3.22%、 6.31%、3.27%,相较于2025年一季度的0.80%、2.07%、2.20%、2.62%,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的赎回速度加快了。 不过,尽管比一季度加快赎回,但比起上述基金2024年四季度净赎回的6.20%、5.76%、10.63%、8.00%,二季度赎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