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赢睿信

搜索文档
着眼提升持有人体验 多只基金接连宣布限购
证券时报· 2025-08-04 02:43
永赢睿信基金限购 - 永赢基金宣布自8月4日起对永赢睿信基金实施单日单账户100万元申购上限 限购目的是引导理性长期投资 维持规模稳定并提升持有人体验 [1][2] - 该基金年内已非首次限购 春节后因机器人板块热度飙升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基金也曾设置100万元单日申购上限 [2] 主动权益基金限购潮 - 近期多只主动权益基金密集限购 主要涉及红利主题基金和量化小微盘策略基金 后者年内已多次下调申购限额 [1][3] - 国金量化多因子7月24日将单日限额从1000万元降至1万元 招商成长量化选股同期从1000万调至20万元 中信保诚多策略7月28日第三次限购至每日1000元 [3] - 量化基金限购主因业绩亮眼 7月诺安多策略等6只量化基金净值创新高 二季度规模增长也促使限购以控制策略容量 [3] - 红利基金限购源于债市波动扩大利差 资金密集涌入配置"安全垫"资产 公募通过限购防范收益摊薄和资产配置压力 [3] 市场结构性机会 - 上证指数突破3600点背景下 富国基金指出科技产业趋势延续带来结构性机会 重点关注AI和创新药等科技成长领域 以及政策利好的消费和供给侧改革方向 [4] - 摩根士丹利基金长期看好三大方向:AI应用和半导体等科技成长板块 高端机械/汽车/军工/医药等中国制造领域 以及海外拓展顺利的新消费企业 [4][5]
伯克希尔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跌59%|南财早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3 07:57
今日关注 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发布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925.15亿美元,上年同期为 936.53亿美元;归属于伯克希尔股东的净收益为123.70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03.48亿美元,净利润同比 下跌59%。伯克希尔现金储备从3月底的3470亿美元小幅下降至3441亿美元,这是三年来首次减少。 宏观经济 1、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并施行《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要求平台公示收费规则,禁止 重复收费、强制收费等不合理行为。 2、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9613亿 元,同比增长3.1%,增速较1—5月份提升2.2个百分点。 3、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8月2日10时23分,2025年暑期档电影票房刷新单日破亿最快纪录。截至8月2 日16时11分,2025年暑期档(6月—8月)总票房(含预售)突破65亿。 4、据中国电子学会消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地位持续巩固,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由 2015年的7万套增长到2024年的30.2万套,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5、今年以来,我国金融业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持续增强 ...
大佬们集体出手!永赢基金高楠、睿远基金傅鹏博为何扎堆调仓“创新药”?
搜狐财经· 2025-07-21 20:46
基金调仓趋势 - 创新药板块成为明星基金经理二季度加仓的重点方向,永赢基金高楠和睿远基金傅鹏博等基金经理的产品表现亮眼 [1] - 永赢基金高楠管理的8只基金合计规模达153.26亿元,较一季度末增长近35亿元,多只产品净值涨幅超过10% [2] - 睿远基金傅鹏博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基金规模达186.66亿元,二季度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5.80%,显著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6] 永赢基金高楠的持仓调整 - 高楠的代表作永赢睿信二季度前十大重仓股出现显著调整,通信设备领域的中际旭创、新易盛和创新药领域的信达生物、三生制药新晋重仓股名单 [3] - 康方生物、百济神州等创新药企获得明显增持,而比亚迪、九号公司等退出核心持仓 [3] - 通信(TMT领域代表)、创新药、轻工制造成为其重仓的三大方向 [4] 高楠的投资策略 - 选股主要考虑企业的成长性及盈利兑现度,降低行业集中度,捕捉企业成长机会 [5] - 配置基本面见底、估值具备安全边际、未来存在潜在改善预期的赔率性标的 [5] - 继续加码人工智能产业链,并在国防和生物医药方向进行再布局 [5] 睿远基金傅鹏博的持仓调整 - 傅鹏博在二季度显著增加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方向的配置 [6] - 组合重点配置于电子、互联网科技、精密制造及医药板块,股票仓位超92% [7] - 光模块龙头新易盛新进前十大重仓股,胜宏科技、腾讯控股、宁德时代等科技龙头地位稳固 [7][8] 傅鹏博的投资策略 - 逆势增加出口链相关公司持仓,传统能源公司占比下降,医药板块增配覆盖创新药及受益AI带动的传统医学等细分赛道 [10] - 密切关注上市公司中报披露,寻找景气度向上的行业和公司,评估持仓公司状况并挖掘景气上行行业 [11] - 通过多种估值方法和交叉验证提高选股的赔率和胜率,保持均衡配置并优化组合结构 [11]
年内新发基金规模连破纪录;4只科创债ETF规模突破百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18 15:44
基金市场动态 - 年内新发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同比增长28.01%,其中大成洞察优势混合以24.6亿元创下年内首发规模新高,华商致远回报混合以20.82亿元紧随其后[1] - 首批科创债ETF上市首日表现强劲,华夏科创债ETF规模达142亿元,单日增幅超378%,鹏华科创债ETF规模也突破109亿元[2] - 年内已有5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清算,7月份共有6只进入清算程序[3] 基金经理持仓动向 - 永赢基金高楠在二季度集中配置TMT与创新药方向,代表作永赢睿信前十大重仓股包括泡泡玛特、中际旭创、康方生物等,新进重仓股为中际旭创、新易盛、信达生物等[4] ETF市场表现 - 市场全天震荡分化,沪指涨0.5%,深成指涨0.37%,创业板指涨0.34%,沪深两市成交额1.57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317亿元[5] - 稀土永磁概念股集体走强,稀有金属ETF基金领涨4.12%,相关ETF集体表现强势[5][7] - 游戏ETF、传媒ETF回调居前,湖北ETF领跌2.17%[6] ETF主题机会 - 游戏市场处于上升周期,DeepSeek生成能力或显著提升游戏开发效率,可关注游戏ETF等产品[8] 新发基金聚焦 - 国投瑞银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指数发起式即将发行,基金经理赵建、钱瀚过往管理指数型基金表现分化[8][9][10] - 鹏华国证机器人产业ETF即将发行,基金经理陈龙过往管理国防、证券保险等指数型基金[11][12]
“不扎堆”也能赢基金经理练就多元配置硬实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4:16
公募基金上半年业绩表现 - 上半年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排名前二十的基金大部分重仓创新药、北交所、机器人等单一热门赛道 [1][2] - 创新药主题基金和北交所主题基金因极致策略实现净值大涨但高波动性让普通投资者望而却步 [1] - 仍有不押注单一赛道的基金经理通过全市场研究和稳健框架取得可圈可点的业绩表现 [1][2] 基金经理投资策略与回报 - 成长派基金经理高楠管理的永赢融安和永赢睿信上半年回报率均超过25% 布局创新药、半导体、IT等成长板块及家居、电源设备等赔率性标的 [2] - 价值派基金经理蓝小康管理的中欧价值回报A上半年回报率17.44% 配置保险、银行、贵金属、工业金属、商用车、工程机械等板块 [3] - 周期派基金经理叶勇管理的万家趋势领先A上半年回报率26.62% 专注贵金属、油气开采、石油炼化等资源股 预测2025年大宗商品价格稳中有升 [4] - 量化派基金经理姚加红和马芳管理的国金量化多因子A上半年回报率20.02% 持仓分散度高 行业分布多元 策略模型适配性增强 [4] 行业政策与投资趋势 - 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将基金经理薪酬与业绩深度绑定 促使投资更重视绝对估值、现金流、分红能力等股东回报相关因素 [5] - 长周期考核预计降低基金换手率 压缩风格漂移空间 促进行业向健康生态发展 [5] - 基金经理王乾表示未来将更注重资产质量及估值安全边际 通过降低组合波动提升投资者真实回报 [5] 下半年市场展望 - 汇丰晋信基金周宗舟预计经济持续复苏将带来大量基本面共振机会 [5] - 兴业基金邹慧看好杠铃策略两头:稳定高ROE高分红类资产及科创板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成长板块 [6] - 国联安基金罗春鹏关注经济结构升级、消费恢复、科技、军工及产能优化后的周期行业 认为政策工具充足 经济有望韧性增长 [6]
传奇“女将”加盟永赢基金!固收“大厂”要打权益“翻身仗”?
搜狐财经· 2025-06-19 12:34
核心观点 - 资深金融高管洪霞从贝莱德基金离职后加盟永赢基金担任高级顾问 其在外资公募机构的丰富经验将助力永赢基金国际业务和渠道拓展 [2][3][4][6] - 永赢基金作为"城商行系"公募黑马 资产管理规模超5000亿元 在银行系公募中排名第五 核心管理层稳定且持续吸纳优秀人才 [2][12][20] - 公司发展经历三个阶段:2013-2016年股权激励尝试与阵痛期 2017-2020年规模快速增长至1898亿元 2021-2024年突破5000亿元规模 [7][12][16][20] 高管变动与人才战略 - 洪霞职业生涯深度绑定外资持股公募机构 曾主导贝莱德中国首只公募产品募集66.81亿元 创外资公募纪录 [2][6] - 公司现任总经理芦特尔任职8年 成功引进李永兴、高楠等明星经理 李永兴管理规模曾达170亿元峰值 高楠目前管理118亿元产品年化回报14.82% [14][18][20] - 近一年基金经理流动率较高 10人离任15人新聘 权益投研团队偏向成长风格导致业绩波动 [25] 业务发展与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从10.13亿元增至13.63亿元 净利润从2.22亿元增至2.55亿元 [21] - 产品结构以固收类为主(4438亿元占比88%) 权益类产品656.7亿元(12%) 部分权益产品换手率超600% [24][25] - 与同期成立的银行系公募相比实现逆袭 2024年末规模5284亿元远超上银基金(2414亿元)、鑫元基金(2200亿元)[20] 历史沿革与治理结构 - 2014年实施业内早期股权激励 28名员工出资4500万元持股22.5% 2018年员工持股全面清零 [7][8][9] - 股权结构现为宁波银行持股71.49% 利安资金管理公司持股28.51% [9] - 管理层年轻化特征显著 董事长马宇晖(1981年出生)与总经理芦特尔均为"80后" [21]
权益突围!
华尔街见闻· 2025-05-19 19:28
核心观点 - 永赢基金作为后发基金公司,通过前瞻布局、团队建设和产品创新,实现非货基金规模从2016年末不到35亿元增长至2025年一季度末3400亿元以上,九年增长近100倍,行业排名进入前18名,银行系位居前三 [2] - 公司在市场低迷、行业规模缩水的下行周期中逆势增长,权益投资业绩显著提升,涌现永赢睿信、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永赢数字经济智选等业绩耀眼产品 [1][2] - 成功关键在于高管团队年轻化(平均40+)、员工年轻化(平均30+),以及全员勤勉尽责的文化,管理层从董事长到基层均严格执行考勤制度 [7][8] - 通过精准定位产品线、创新ETF布局(如业内首只低空经济ETF)、改革权益产品体系,形成"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的完整产品矩阵 [10][22][23] - 采用"90分人才产生120分效能"策略,通过细分产品定位匹配基金经理核心能力圈,实现人尽其才 [26][28][29] - 构建包容和谐的投研文化,鼓励团队交流与内部晋升,资深基金经理带动年轻成员成长,形成非零和博弈的互利效应 [31][33] 规模与业绩表现 - 非货基金规模从2016年末不到35亿元增长至2025年一季度末3400亿元以上,九年增长近100倍 [2] - 2025年一季度主动权益规模增长162.53亿元、主动含权规模增长298.09亿元,增长规模均位居行业第一 [35] - 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规模超38亿元,通用航空ETF规模近6亿元,多只债券指数基金规模过百亿 [10] - 924行情以来,机器人、创新药、AI计算相关工具型产品业绩均为同类第一 [35] 产品战略与创新 - 首创业内首只低空经济ETF——通用航空ETF,通过前瞻性布局填补市场空白 [10] - "智选系列"定位为国家战略方向早期产业机会的工具型产品,11只产品形成长期一致定位,如永赢先进制造智选聚焦机器人板块 [15][16] - 权益产品线改革为四大类别:全市场基金(底仓配置)、主题/风格基金、智选系列(细分行业工具)、慧选系列(Smart Beta策略) [22] - 产品会制度确保产品定位从设计到销售全流程一致,智选系列工具化定位和固收+产品线体系均通过该会议确立 [12][13] 团队与文化 - 高管团队平均年龄40+,员工平均30+,全员严格执行考勤制度,管理层带头早到 [7][8] - 投研团队形成四轮驱动阵型,引入高楠等知名基金经理,内部提拔新人如单林、王文龙 [2][18] - 高楠加盟后推动权益产品线改革,强调资产波动规律与产品定位匹配,打破同质化业绩 [20][22] - 倡导极致透明的交流文化,资深基金经理(如高楠、李文宾)通过日常讨论和专题培训带教新人 [33] - 采用"90分人才发挥120分效能"策略,根据产品特性匹配基金经理专长(如低空经济基金选股能力优先,半导体基金侧重中观配置) [26][28][29] 行业地位与差异化 - 2012年后成立的公募机构中少数实现主动权益、固定收益、绝对收益、指数量化主流产品全覆盖的公司 [2] - 在指数基金领域通过创新产品(如通用航空ETF)和精准定位打开市场空间,避免与头部公司直接竞争 [10] - 权益业务在行业冰点期(22年)通过产品定位改革和人才引进实现业绩回升,部分产品进入全市场前列 [18][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