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医惠保1号

搜索文档
监管要求“惠民保”基于年龄等定价,穗岁康未来费率会分层吗
南方都市报· 2025-08-01 19:00
政策导向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提出"强化产品管理,规范精准定价"等六点要求,强调遵循风险对价原则实现差异化定价 [2] - 《通知》明确"惠民保"商业属性,要求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保险公司自主经营,群众自愿投保,防止"类社保化" [6][7] - 政策支持保险公司探索差异化定价机制,倡导按"风险对价"原则设计产品,引导不同健康风险人群承担相应保费责任 [9] 市场现状 - "惠民保"定位于基本医保补充保险,采用商业化运作模式,2020年迎来爆发式增长但近两年增量回调 [3]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全国共推出298款地方性"惠民保"产品,134个地市正常运营,较2023年正常运营产品由211款减少为199款 [3] - 目前多数产品采取统一费率模式,如广州"穗岁康"180元/人/年,深圳"惠民保"88元/人/年 [8] 产品创新 - 德州"惠民保"2025年度已尝试差异化定价:0-59周岁79元/人/年,60周岁以上99元/人/年 [8] - 部分地区推出升级版产品,如"江苏医惠保1号"升级版258元/年,较基础版贵100元 [11] - 差异化定价有望优化参保结构,推动保险公司提升数据积累和风控建模能力 [9] 行业规范 - 《通知》要求不得搞低价无序竞争,禁止垄断性销售,不得预设赔付率或设置基金池 [11] - 共保体需建立集体决策机制,主承保公司需共享承保及理赔明细数据 [11] - 监管将加强可行性论证和风险评估,条件不成熟地区不宜盲目跟风 [12] 专家观点 - 朱俊生教授指出当前产品存在保障责任不清、定价基础薄弱、高度同质化等问题 [4] - 差异化定价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机制创新,可遏制逆向选择问题 [9] - 明确商保与社保边界有助于优化保障结构,推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12]
惠民商业保险推销,岂能派给基层干部?(干部状态新观察·为基层减负赋能)
人民日报· 2025-07-22 06:31
基层减负与商业保险整治 - 江苏省淮安市通过专项整治取消商业保险摊派任务,显著减轻村干部负担,使其能更专注于农业服务保障工作[1] - 2023年调研发现多条线部门摊派近10种商业保险给村级组织,包括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等专项险种,村干部需完成具体指标并承担数千元保费压力[2] - 商业保险推广以口头通知形式层层分解任务,虽未纳入考核但影响年度评价,形成基层压力传导机制[2] 商业保险市场现状 - 惠民商业保险作为医保补充产品,设计初衷覆盖重大疾病、意外身故等情形,但存在群众购买意愿低与基层执行过载的矛盾[3] - "江苏医惠保1号"因保费低、无门槛获市场认可,全市参保超50万人次,单案例显示其二次报销可覆盖8400元医疗费用[6] - 部分险种与需求不匹配问题凸显,需提升产品质量,如挂钩帮扶单位主动为30户困难家庭投保防返贫[6] 政策规范与长效机制 - 淮安市划定三条红线:禁止任何形式摊派、禁止村集体资金购买、禁止干部参与推销或收取佣金[5] - 建立18个乡镇监测点和举报热线,将禁令写入村级负面清单直接发放至干部手中[6] - 调整推广模式为自愿原则,村民可通过办事大厅或微信群了解信息,由保险公司直接对接需求[6] 基层治理优化 - 整改后基层工作模式转变为"不越位不缺位",干部回归本职如统筹农田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农业服务[1][6] - 制度性规范压缩政策模糊地带,通过源头治理使干部明确工作边界,提升治理效能[7]
以国企担当筑牢创新与民生保障双屏障
搜狐财经· 2025-07-08 07:18
赛事保险合作 - 公司作为"苏超"官方独家保险供应商,定制专属风险保障方案,包括赛事综合责任险、工作人员意外险等 [1] - 组建专业服务团队提供快速理赔、风险咨询、应急响应等一站式服务,体现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管理专业能力 [1] - 合作项目依托公司数字平台,展示技术深耕成果,与科创企业服务逻辑一脉相承 [1] 科技与网络安全 - 完成《网络安全综合保险条款》编写,覆盖数据泄露、系统中断、网络勒索等数字金融核心风险 [1] - 针对区块链、智能投顾等新兴业态网络安全需求,构建协同防御生态 [1] 绿色保险创新 - 推出"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量损失补偿保险",化解设备损坏及自然环境导致的收益波动风险 [2] - 创新"储能系统质量和性能保修保险"保障新型储能系统全周期运行 [2] - "绿色建筑性能保险"为超低能耗建筑项目提供能效达标风险保障,推动建筑行业绿色转型 [2] - 2024年绿色保险风险保障规模达17亿元,同比增长15% [2] 民生普惠服务 - 主承保"江苏医惠保1号"等惠民产品,惠及超百万家庭,单年度赔付最高达128万元 [2] - 长期护理保险覆盖全省8个地市,累计承保183.4万人次 [2] - 政策性农险为82.9万农户提供346.73亿元风险保障 [2] - 知识产权保险延伸至研发中断保障,为科创企业创新失败风险提供托底 [2] 发展战略 - 公司以国企担当诠释"金融为民",深化保险保障跨界融合 [3] - 未来将持续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保险力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