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汁
搜索文档
消费协作 | 2025年“藏品入沪”宣传体验系列活动在普陀启动
搜狐财经· 2025-11-13 19:40
活动概述 - 2025年“雪域珍品 飘香万家”藏品入沪宣传体验系列活动在普陀区启幕 [1] - 活动旨在将西藏特色农牧产品 非遗工艺品等引入上海市场 [3] - 现场同步举办藏品市集 设有十余个展位 展销低GI青稞产品 藏地奶茶 风干牦牛肉制品 沙棘汁等特色食品及文创产品 [3] 政企合作与品牌建设 - 西藏驻沪办已连续5年开展“藏品入沪”系列活动 不断提升藏品知名度与美誉度 [3] - “藏品入沪”品牌已成为藏沪协作的重要纽带 对助力西藏产业升级 乡村振兴和民生改善发挥积极作用 [3] - 普陀区自2013年起与西藏亚东县建立对口支援关系 因地制宜为当地产业发展注入动力 [3] 参与企业与市场推广 - 拉萨康达汽贸集团 上海冰川5100化妆品有限公司 西藏友茗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现场分享品牌故事 [3] - 活动依靠市场与企业力量推广西藏特色产品 [3] - 文旅推介官介绍西藏文旅业态 展示当地风土人情以促进推广 [3]
中国农产品精深加工“七十二变” 多元产品畅销海内外
中国新闻网· 2025-10-17 13:19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农产品精深加工行业正实现从原材料向精品化的跨越,产品呈现多元化创新并畅销国际市场[3] - 行业通过生态有机种植、精深加工与农旅融合的模式实现生态价值转化,构建完整产业体系[5] - 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科技赋能、政策引导与市场开拓正推动更多农产品从田野走向车间,从中国走向世界[7] 产品创新与市场表现 - 涪陵榨菜推出榨菜咖啡等创新产品,结合中西风味,上线不到半年时间,尤其在国庆中秋假期日均售出约150杯,深受年轻人和外国人欢迎[1][3] - 山西右玉县的沙棘产品从原浆饮料扩展到酵素、果酒、沙棘油等,形成多元生态经济,新研发的沙棘汁果汁含量高达85%并获合作意向[3] - 重庆云阳的三峡阳菊已形成5.3万亩种植规模,年加工干菊花1500余吨,综合产值超1亿元人民币,产品包括菊花面条、菊花精油等并远销欧盟、北美、东盟市场[4][5]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 产自重庆丰都的红心柚果汁因其独特口感和营养价值,符合俄罗斯消费者对健康饮品需求,获得俄罗斯客商考虑引入当地市场[7] - 三峡阳菊已获得中国、欧盟、美国、日本的有机认证,成功进入国际市场[5] - 榨菜咖啡等创新产品在产业生态大会上吸引国际关注,现场有十多人主动添加联系方式,品尝队伍排起长队[1]
天山南北,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民日报· 2025-10-10 06:22
棉花产业升级 - 新疆莎车县通过主导品种示范推广项目引进4个优良棉花品种,为种植户提供40%的良种补贴 [7] - 新品种单产普遍增加50公斤以上,主导品种种植面积从24万亩扩大至明年意向播种面积70万亩 [7] - 政策引导使全县棉花主导品种覆盖率实现突破,小麦和玉米的主导品种覆盖率也得到提升,今年一等小麦收购量比去年翻一番 [8] 林果业发展与科技赋能 - 喀什地区林果业种植面积达539万亩,其中核桃种植面积202万亩,总产量43.3万吨 [10] - 通过编印12个主栽树种栽培管理技术明白册和专家下沉指导,果农掌握修枝技术后核桃亩产提高10%以上,有果园亩产实现翻一番 [10] - 在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发展沙棘精深加工,产品包括原浆、果粉、籽油、沙棘汁、沙棘奶等,引进先进设备改进工艺 [11] 生态修复与产业协同 - 在克拉玛依市小拐乡通过草方格沙障固沙和恢复原生梭梭林治理废弃矿山,梭梭林保护了1000多亩棉花地 [11][12] - 塔城地区沙湾市成功申报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获批880万元资金,修复后废弃矿山被改造成辣椒晒场,沙湾辣椒产量占全国调味椒的1/10 [13] - 成功申报国家“十五五”首批山水工程“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区玛纳斯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13] 农村供水设施建设 - 精河县建设小型引调水工程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 [15] - 新疆建有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1310座,供水人口1244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比例达88.2% [17] - 创新采用明铺管网外加保温层和发热电阻丝的方法解决管网冷冻问题,为寻找合适水源曾打井深度超过200米 [16][17] 精准产业帮扶政策 - 实施“先干后补、多干多补、干好再补”的产业帮扶到户奖补方案,玉米单产提升3%以上的每亩补助150元,并对牛羊养殖的品种改良、饲草料、设施新建改造等环节给予补助 [9] - 今年产业帮扶精准到户项目让6万余户帮扶对象受益,在莎车县乌达力克镇戈壁产业园通过招商引资盘活多个大型设施农业产业园 [9]
贾国龙那句“西贝真不贵”,戳疼了谁?
新浪财经· 2025-09-12 13:21
事件背景 - 罗永浩9月10日发微博批评西贝几乎全部使用预制菜且价格过高 呼吁立法强制餐馆标注预制菜 引发网友共鸣并登上热搜[6] - 网友晒出30多元一份的凉皮账单 28元一杯的沙棘汁 以及西贝涨价史[6] - 公司次日召开新闻发布会 贾国龙强调起诉决心并称"西贝真不贵" 宣布开放后厨及上线"罗永浩菜单" 承诺"不好吃不要钱"[6] 消费者态度变化 - 过去消费者认为西贝分量足价格适中 明厨亮灶和"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标语建立信任感[7] - 近期凉皮价格涨至30多元 沙棘汁28元 肉菜动辄五六十甚至上百元[8] - 消费者转向性价比更高餐厅 如绿茶餐厅四个菜加饮料花费低于西贝两个菜[9] - 近两三年消费者主动减少光顾 普遍反馈"又贵又难吃" 消费决策更注重"值不值"[9] 价格争议本质 - 争议焦点并非单纯价格高低 而是创始人否定消费者感受的脱节态度[10] - 类似百果园事件和李佳琦争议 本质是缺乏共情和尊重消费者感知[10] - 消费者能接受成本驱动的涨价 但不能接受声音被无视和缺乏理解[11] - 核心矛盾在于企业判断"贵不贵"与消费者判断"值不值"的认知错位[11] 品牌信任危机 - 西贝曾通过亲民形象和踏实感建立消费者信任 甚至获得会员付费[7][8] - 当前品牌形象从"踏实亲民"转变为"高价低值" 导致消费者信任流失[9][11] - 消费者强调不再光顾主因并非价格 而是品牌踏实感消失和情感联结断裂[11] - 企业需重新建立对普通消费者生活成本和消费预期的感知能力[11]
鲁商集团援疆实践:构建“输血”与“造血”结合的长效机制
齐鲁晚报· 2025-08-23 20:28
产业援疆 - 公司通过"产业+文化"模式与新疆伊帕尔汗共建薰衣草文化产业园 集种植、研发、生产、销售、旅游于一体 成为伊犁河谷文旅融合新地标[2][4] - 项目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农牧民参与种植 依托伊犁河谷95%全国薰衣草种植资源实现标准化种植和工业化提炼[4] - 联合山东省药科院 上海交通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平台 筹建国家精油重点实验室 推动薰衣草活性成分在医药 日化领域应用创新[6] 消费帮扶 - 在第十五届喀交会上集中展示玻尿酸系列产品 古佳红酒 舌尖系列预制菜等200余款产品 吸引40个国家地区181家境外企业和1120家国内企业洽谈合作[7] - 通过冷链运输将新疆英吉沙鲜杏4天直达山东商超 损耗率从25%降至10%以内 建立常态化直供通道实现溢价空间直接流向杏农[11] - 开展"大仓东移好品西进"全国联采 通过银座集团源头直采西梅等农产品发往内地 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帮扶网络[9][13] 供应链优化 - 构建"一盘货"供应链体系 解决新疆农产品路途远 运输成本高问题 通过一级链路直接连接产地与消费市场[11] - 通过"四进"活动将50余款新疆优质农产品直接送进机关食堂和社区 包括灰枣 核桃 葡萄干 沙棘汁等特色产品[13] - 线上依托鲁商生活平台实现新疆好品产地直发 线下通过多产业协同直播和直采直供模式缩短流通环节[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