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法莫替丁注射剂
icon
搜索文档
十一批集采降幅较大但影响或有限,4Q板块催化剂有望改善投资情绪
交银国际· 2025-10-31 22:02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领先” [1] 报告核心观点 -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虽降幅较大但对覆盖公司业绩影响有限 基本面依旧强劲向好 [4][8] - 10月港股医药板块回调主因情绪回落和资金获利了结 预计11月起行业催化剂增多 投资情绪有望企稳回升 [4] - 建议关注创新药及CXO等细分赛道投资机会 [4] 行情回顾与市场表现 - 报告期内(2025/10/22-10/29)恒生指数上涨2.2%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0.9% 跑输大市 在12个指数行业中排名第12位 [4][10] - 子行业表现分化 CXO板块表现最佳(+4.6%) 生物药板块表现最弱(-2.3%) [4][10] - 个股方面 药明合联(+7.7%)、欧康维视生物-B(+6.9%)、三叶草生物-B(+6.8%)涨幅居前 [10] 第十一批集采分析 - 第十一批国家集采共纳入55种药品 全部拟中选 全国4.6万家医药机构参与报量 445家企业794个产品投标 272家企业453个产品获拟中选资格 中选率为57% [8] - 计划于2026年2月开始执行 [8] - 竞争最激烈品种为二羟丙茶碱注射剂(48家投标)、头孢唑肟注射剂(41家投标)、法莫替丁注射剂(38家投标) 按首次报价计算平均降幅(以限价计)分别为90%、41%、85% [8] - 原研产品共26个 仅2款中选 分别为B.Braun Melsungen的复方电解质注射剂(Ⅱ)及晖致制药的尼麦角林口服常释剂型 按首次报价测算降幅分别为40%、54% [8] - 覆盖公司中 科伦药业、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和翰森制药分别有12、11、6、1个品种拟中选 预计对整体收入贡献较小 业绩影响有限 [4][8][9] 机构持仓分析 - 10月以来内资通过港股通持股比例小幅下降 截至10月28日为21.9% 较9月末减少0.5个百分点 配置比例下降1.0个百分点至5.8% [36] - 外资持股比例相较于9月末持平 配置比例下降0.4个百分点至4.9% [36] - 本周内资重点增持医疗器械/材料企业及“AI+医疗”概念、民营医院标的 外资则加仓创新药及CXO企业 [4][39] - 内外资加大创新药布局的大方向不变 [4] 板块估值水平 - 港股医疗保健行业各子板块市盈率TTM存在差异 互联网医药板块最高(46.4倍) 流通板块最低(7.4倍) [19] - 其他主要子板块估值:处方药板块27.6倍 中药板块10.0倍 生物药板块12.9倍 器械板块18.6倍 CXO板块26.2倍 医院板块8.7倍 [19] 投资建议与关注方向 - 创新药领域推荐关注三生制药、德琪医药(短期催化剂丰富)、先声药业、和黄医药、传奇生物(被明显低估) [4] - CXO领域推荐关注药明合联等受益于下游高景气度和融资边际回暖的细分赛道龙头 [4]
医药行业周报:十一批集采降幅较大但影响或有限,4Q板块催化剂有望改善投资情绪-20251031
交银国际· 2025-10-31 19:27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行业投资评级为“领先” [1] 核心观点 -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虽降幅较大,但对覆盖药企业绩影响有限 [4][8] - 10月港股医药板块回调主因情绪回落和资金获利了结,基本面依旧强劲向好 [4] - 预计从11月起,行业催化剂增多,投资情绪有望企稳回升 [4] - 继续推荐关注创新药和CXO等细分方向 [4] 行情回顾与市场表现 - 本周恒生指数上涨2.2%,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0.9%,跑输大市,在12个指数行业中排名第12位 [4][10] - 子行业表现分化:CXO板块上涨4.6%,表现最佳;生物药板块下跌2.3%,表现最弱 [4][10] - 个股方面,药明合联周涨幅达7.7%,位列涨幅榜首;圣诺医药-B周跌幅达17.3%,位列跌幅榜首 [10] 机构持仓动态 - 10月以来,内资通过港股通持有医药股的比例小幅下降0.5个百分点至21.9%,配置比例下降1.0个百分点至5.8% [36] - 外资持股比例相较于9月末持平,配置比例下降0.4个百分点至4.9% [36] - 本周内资增持医疗器械/材料企业及“AI+医疗”概念股,外资则加仓创新药标的,内外资操作方向呈现相反态势 [4][39] 第十一批集采分析 - 第十一批国家集采共纳入55种药品,全部拟中选,中选率为57%,计划于2026年2月开始执行 [8] - 竞争最激烈的三个品种平均降幅较大:二羟丙茶碱注射剂降幅90%,头孢唑肟注射剂降幅41%,法莫替丁注射剂降幅85% [8] - 覆盖药企中,科伦药业、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和翰森制药分别有12、11、6和1个品种拟中选,预计对整体收入贡献较小 [4][8][9] 板块估值水平 - 港股医疗保健行业各子板块市盈率TTM存在差异:互联网医药板块最高,为46.4倍;流通板块最低,为7.4倍 [19] - 其他主要子板块估值:处方药板块27.6倍,生物药板块12.9倍,中药板块10.0倍,器械板块18.6倍,CXO板块26.2倍,医院板块8.7倍 [19] 重点公司估值与评级 - 报告覆盖的多数公司获得“买入”评级,例如科伦博泰生物目标价549.00港元,潜在涨幅30.2%;荣昌生物目标价109.00港元,潜在涨幅29.0% [46] - 部分公司获“中性”评级,如药明生物目标价34.00港元;百时美施贵宝获“沽出”评级,目标价33.10美元 [3][46]
华润双鹤:部分药品拟中选全国药品集中采购
新浪财经· 2025-10-29 17:56
华润双鹤公告,公司及部分下属子公司参加了第十一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部分产品拟中选。拟中选药 品包括甲氧氯普胺注射剂、美索巴莫注射剂、法莫替丁注射剂和吡拉西坦口服常释剂型。其中,甲氧氯 普胺注射剂拟中选价格为0.68元/支,美索巴莫注射剂拟中选价格为9.78元/支,法莫替丁注射剂拟中选 价格为0.42元/支,吡拉西坦口服常释剂型拟中选价格为7.87元/瓶。 ...
超400家企业竞标,不再单纯追求最低价中标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7 09:28
2025.10.27 本文字数:1240,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二羟丙茶碱注射剂广泛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以缓解喘息症状。PDB药物 综合数据库显示,2024年,二羟丙茶碱注射剂国内院内市场规模为6.50亿元。 竞标企业数量仅次于二羟丙茶碱注射剂的两个品种是头孢唑肟注射剂、法莫替丁注射剂,竞标的企业数 量也分别达到41家、38家。 头孢唑肟注射剂作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多种中、重度感染,涵盖 呼吸道、泌尿系统、腹腔及皮肤软组织等关键领域。该药的国内医院终端销售额自2020年起持续攀升, 并于2022至2024年间进入平台期,年市场规模稳定在约26亿元。 作者 |第一财经 林志吟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申报信息公开大会于2025年10月27日进行,共有55个品种参与此次集采 竞标,涵盖抗感染、抗肿瘤、抗过敏、糖尿病用药、心血管用药等,涉及企业数量超过400家。 本次信息申报流程如下:上午7:00,一层签到台开始进行申报材料预检和企业签到,企业完成预检签到 后可前往二层进行安检;7:30,三层材料受理台开始受理企业申报材料,10:30停止受理。 坚持"稳临 ...
超400家企业竞标,不再单纯追求最低价中标
第一财经· 2025-10-27 09:24
2025.10. 27 本文字数:1240,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林志吟 第十一批集采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作为价差控制的唯一参考。新的"锚点"价格确定为有效申报入围企 业"单位可比价"平均值的50%与最低"单位可比价"两者中取高值。这意味着,即便有个别企业报出异 常低价,也不会轻易"熔断"其他正常报价的企业。并且,所有投标企业均需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对 于报价低于"锚点价"的企业,要求其对报价的合理性作出声明,解释具体成本构成(如制造成本、期 间费用、销售利润等),以回应社会对低价中选药品质量的顾虑。 不过,从目前看,有一些品种仍面临激烈竞争。 从参与集采的品种看,有9个品种竞标的企业数量超过20家。按照最多入围企业数不超过10家算,这 9个品种中,意味着有一半以上的企业将落选。 竞争最激烈的品种是二羟丙茶碱注射剂,竞标企业数量达到48家。 二羟丙茶碱注射剂广泛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以缓解喘息症状。PDB 药物综合数据库显示,2024年,二羟丙茶碱注射剂国内院内市场规模为6.50亿元。 竞标企业数量仅次于二羟丙茶碱注射剂的两个品种是头孢唑肟注射剂、法莫替丁注射剂,竞标的 ...
第十一批集采今日开标 超400家企业竞标 不再单纯追求最低价中标
第一财经· 2025-10-27 08:56
二羟丙茶碱注射剂广泛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以缓解喘息症状。PDB药物 综合数据库显示,2024年,二羟丙茶碱注射剂国内院内市场规模为6.50亿元。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申报信息公开大会于2025年10月27日进行,共有55个品种参与此次集采 竞标,涵盖抗感染、抗肿瘤、抗过敏、糖尿病用药、心血管用药等,涉及企业数量超过400家。 本次信息申报流程如下:上午7:00,一层签到台开始进行申报材料预检和企业签到,企业完成预检签到 后可前往二层进行安检;7:30,三层材料受理台开始受理企业申报材料,10:30停止受理。 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国家医保局已细化了第11批药品集采的规则。 第十一批集采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作为价差控制的唯一参考。新的"锚点"价格确定为有效申报入围企 业"单位可比价"平均值的50%与最低"单位可比价"两者中取高值。这意味着,即便有个别企业报出异常 低价,也不会轻易"熔断"其他正常报价的企业。并且,所有投标企业均需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对于报 价低于"锚点价"的企业,要求其对报价的合理性作出声明,解释具体成本构成(如制造成本、期间费 用、销售利 ...
第十一批集采今日开标,超400家企业竞标,不再单纯追求最低价中标
第一财经· 2025-10-27 08:48
不过,从目前看,有一些品种仍面临激烈竞争。 从参与集采的品种看,有9个品种竞标的企业数量超过20家。按照最多入围企业数不超过10家算,这9个 品种中,意味着有一半以上的企业将落选。 9个品种竞标企业超过20家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申报信息公开大会于2025年10月27日进行,共有55个品种参与此次集采 竞标,涵盖抗感染、抗肿瘤、抗过敏、糖尿病用药、心血管用药等,涉及企业数量超过400家。 本次信息申报流程如下:上午7:00,一层签到台开始进行申报材料预检和企业签到,企业完成预检签到 后可前往二层进行安检;7:30,三层材料受理台开始受理企业申报材料,10:30停止受理。 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国家医保局已细化了第11批药品集采的规则。 第十一批集采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作为价差控制的唯一参考。新的"锚点"价格确定为有效申报入围企 业"单位可比价"平均值的50%与最低"单位可比价"两者中取高值。这意味着,即便有个别企业报出异常 低价,也不会轻易"熔断"其他正常报价的企业。并且,所有投标企业均需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对于报 价低于"锚点价"的企业,要求其对报价的合理性作出声明,解释具体成 ...
第十一批集采竞争激烈 医保局提示理性报价
搜狐财经· 2025-08-06 01:01
集采竞争格局 - 第十一批集采同一品种申报企业数量达45家 超过第十批集采36家的纪录[1] - 55个拟采购品种平均每个品种有15家企业 其中3个品种企业数超过40家[1] - 企业申报数量前三品种为二羟丙茶碱注射剂45家 头孢唑肟注射剂43家 法莫替丁注射剂40家[1] 集采规则机制 - 申报企业最多10家入围 与第十批集采规则保持一致[1] - 优化价差计算"锚点" 不再以最低价作为参考 防止个别企业低价影响其他正常报价企业[3] - 报价最低企业需公开说明报价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3] - 医疗机构报量方式调整为按具体品牌报量 尊重临床用药选择[3] 市场竞争态势 - 仿制药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原因为竞争企业过多且研发生产重复[2] - 企业对一致性评价积极性高 上半年未进行集采导致企业数量堆积[2] - 国家层面已开展10批药品集采 覆盖435种药品 近800家药企中选[2] 政策导向 - 国家医保局提示企业做好成本收益核算 科学研判市场竞争格局 坚持理性报价[2] - 集采坚持"稳临床 保质量 防围标 反内卷"原则[3] - 药品联采办将核查申报投标企业资质及企业间关联关系[3]
45进10?第十一批集采竞争激烈 国家医保局提示企业理性报价
第一财经· 2025-08-05 14:28
集采竞争格局 - 第十一批集采同一品种申报企业数量达45家 创历史新高 超过第十批集采36家的纪录 [1] - 55个拟采购品种平均每个品种有15家企业申报 其中3个品种申报企业超过40家 [1] - 申报企业数量最多的品种为二羟丙茶碱注射剂45家 头孢唑肟注射剂43家 法莫替丁注射剂40家 [1] 集采规则机制 - 第十一批集采规定入围企业最多不超过10家 意味着高淘汰率 [1][2] - 优化报量方式 医疗机构可选择按具体品牌报量 尊重临床用药选择 [5] - 优化价差计算"锚点" 不再以最低价作为参考 防止过度内卷 [3] 市场竞争态势 - 仿制药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源于企业数量过多 研发生产重复 [2] - 企业对一致性评价积极性高 上半年未集采导致企业堆积 [2] - 国家层面已开展10批药品集采 覆盖435种药品 近800家药企中选 涉及代表产品2000余个 [2] 政策导向与要求 - 国家医保局提示企业做好成本收益核算 科学研判市场竞争格局 坚持理性报价 [2] - 要求报价最低企业公开说明报价合理性 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3] - 药品联采办将核查申报投标企业资质及企业间关联关系 [6]
45进10?第十一批集采竞争激烈,国家医保局提示企业理性报价
第一财经· 2025-08-05 14:21
集采竞争格局 - 第十一批集采55个拟采购品种中 平均每个品种有15家企业参与 3个品种企业数超过40家 企业数最多的达45家 [1] - 申报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 第十一批集采单品种最高申报45家 超过第十批集采36家的纪录 [1] - 企业申报最集中的三个品种为二羟丙茶碱注射剂45家 头孢唑肟注射剂43家 法莫替丁注射剂40家 [1] - 按现行规则 每个品种最多10家企业可入围 淘汰率高达77% [1][2] 集采规则优化 - 新规则调整价差计算"锚点" 不再以最低价为唯一参考 防止过度低价竞争 [3] - 报价最低企业需公开说明报价合理性 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3] - 医疗机构报量方式改进 可从通用名报量改为按具体品牌报量 尊重临床选择 [5] - 国家层面已开展10批集采 覆盖435种药品 近800家药企中选 涉及2000余个代表产品 [3] 行业竞争态势 - 仿制药市场竞争激烈主因是研发生产重复 企业一致性评价积极性高 [2] - 上半年集采空窗期导致企业堆积 进一步加剧当前批次竞争强度 [2] - 专家预计第十一批集采降价幅度较大 价格仍是中选关键因素 [2] - 国家医保局呼吁企业理性报价 抵制围标串标行为 共建行业良性生态 [2][6] 企业参与情况 - 本次集采共480家企业提交资料 作为医疗机构填报需求量的选择范围 [1] - 竞争格局门槛设定为通过一致性评价企业数合计达7家 [5] - 药品联采办将核查申报企业资质及关联关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