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联合贷

搜索文档
促进金融资源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经济日报· 2025-08-14 06:05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政策框架 - 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18条支持举措,目标到2027年建成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成熟金融体系 [1] - 政策框架包括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优化供应链金融、推进绿色金融、发展数字金融五大方向 [2] - 强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作用,重点支持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等制造业产业链技术攻关 [5] 金融资源投入与成效 - 截至2025年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A股市场为工信领域企业募集资金1488亿元,同比增长51.6% [4] - 科技创新再贷款规模从5000亿元增至8000亿元,设备更新改造贷款合同金额达1.9万亿元 [5] - 浙江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4%,制造业/科技/绿色贷款余额居全国前列 [3] 差异化服务与长效机制 - 要求金融机构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培养科技产业金融复合型人才 [7] - 推动"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模式,优化硬科技属性评价体系,盘活科技研发资源 [7] - 浙江将推广"浙科联合贷"、债券市场"科技板",创新"人才贷"产品,强化绿色投融资对接 [8] 重点领域支持方向 - 聚焦先进制造、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等新质生产力领域,防止不符合技术进步方向的产业过度扩张 [6] - 支持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加强产业链核心环节融资 [6] - 科技金融重点倾斜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绿色金融支持制造业低碳转型 [8]
一揽子货币政策落地见效,2025年上半年浙江金融总量平稳增长
每日商报· 2025-07-31 08:15
特别是对于"五篇大文章"之首的科技金融领域,深化科技金融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出台《浙江省加大力 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实施细则》,开展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型企业效果评估,加强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建 设。加大杭州、嘉兴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创新力度,出台全国首个科创金融专项法规《嘉兴市科创金融 促进条例》,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推出"浙科联合贷"创新产品,率先开展《认股选择权协议指南》等 科创金融团体标准研制。 此外,还以浙江数字经济先行省建设为契机,积极打造数字金融生态,引导金融机构精准对接工业互联 网、"未来工厂"、产业大脑等场景,创新"算力贷"等特色金融产品,助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截至 6月末,全省数字经济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5个百分点。 同时,浙江注重落实结构型政策,强化重点领域信贷支持。用足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单设"三个200 亿"专项额度,开展金融支持"稳外贸、促消费、强科创"专项行动,带动金融机构发放外贸、消费、科 创三大领域贷款超2000亿元,惠及市场主体超过100万户;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工作机制, 截至6月末,全省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审核通过金额居全国第二,科技服务 ...
科技服务业贷款余额增20.4% 浙江探索耐心贷款服务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22:49
浙江省金融运行情况 - 6月末浙江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5.34万亿元,同比增长9.0%,增速高于全国水平2.2个百分点,比年初新增1.56万亿元,同比多增258亿元 [1] - 浙江省是唯一拥有杭州市、嘉兴市两个科创金改试验区的省份 [1] - 截至6月末浙江省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审核通过金额居全国第二,科技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4% [1] - 辖内上市公司拟申请股票回购增持贷款的公告项目达107个,14家企业和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共284.1亿元 [1] 科技金融政策与创新 - 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深化科技金融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出台《浙江省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实施细则》 [1] - 出台全国首个科创金融专项法规《嘉兴市科创金融促进条例》,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推出"浙科联合贷"创新产品 [1] - 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会同杭州市相关部门出台《推动金融机构做好联动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2] - "浙科联合贷"服务模式通过信息共享、风险共担、资源互补、政策集成"四位一体"形成银行联合支持机制 [2] "浙科联合贷"产品优势 - 建立分层分类支持机制,针对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分别设计"浙科普惠联合贷""浙科成长联合贷""浙科领航联合贷"等产品 [2] - 配套"认股权+"和动态增信措施,使企业获得更多额度、更长期限、更低利率的贷款支持 [2] - 多家银行联合授信实现多方风险缓释,避免单一银行承担过高风险或提前抽贷 [2] - 建立"银行+产业专家"双轨评估制提升科技赛道识别精准度,政银双向推送机制覆盖种子期企业 [3] - 依托科技金融服务联盟形成"股债保担介"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3] 政策协同与实施进展 - 加力使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的首贷支持 [3] - 建立"浙科联合贷"政银保担联动机制,提供优惠贷款贴息、政策性融资担保、科技保险等配套政策 [3] - 已选择12家金融机构参与"浙科联合贷"服务,完成首批次科技型企业尽职调查全覆盖 [4] - 部分企业已获得银行授信,下一步将在全省有条件地区复制推广该模式 [4]
今年上半年浙江金融总量平稳增长 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再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7-30 21:34
金融总量增长 - 截至6月末浙江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4.34万亿元 同比增长7.7% [1] - 本外币贷款余额25.34万亿元 同比增长9.0% [1] - 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新增1.90万亿元 [1] 货币政策与信贷支持 - "三个200亿"共600亿元专项额度全部落地 带动107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外贸、消费、科创领域贷款超2000亿元 惠及市场主体超100万户 [1] - 开展稳外贸、促消费、强科创专项行动强化重点领域信贷支持 [1] 科技金融创新 - 深化科技金融能力提升专项行动 出台科技型企业融资实施细则 [3] -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推出"浙科联合贷"创新产品 建立分层分类支持机制和双轨评估制 [3] - 出台全国首个科创金融专项法规《嘉兴市科创金融促进条例》 [3] 绿色金融发展 - 累计落地转型贷款超70亿元 [3] - 截至一季度末发放碳减排贷款791.2亿元 支持企业1103家 带动碳减排约1145.8万吨 [3] - 累计发放排污权抵押贷款952.8亿元 [3] 外汇领域改革开放 - 推进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 备案银行44家 优质企业6263家 [5] - 累计办理便利化业务207万笔 金额3001亿美元 实现企业跨境资金结算"秒申请、分钟办" [5] - 上半年9家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企业实现跨境收支51亿美元 [5] 跨境人民币业务 - 1-6月跨境人民币结算1.22万亿元 [6] - 大宗商品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同比增长11.4% [6] - 对东盟地区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同比增长24.9% [6] - 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同比增长38.3% [6]
科技服务业贷款余额增20.4%,浙江探索耐心贷款服务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21:17
浙江省金融运行情况 - 6月末浙江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5.34万亿元 同比增长9 0 增速高于全国水平2 2个百分点 比年初新增1 56万亿元 同比多增258亿元 [1] - 浙江省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审核通过金额居全国第二 科技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 4 [1] - 辖内上市公司拟申请股票回购增持贷款的公告项目达107个 全省有14家企业和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共284 1亿元 [1] 科技金融政策与创新 - 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深化科技金融能力提升专项行动 出台《浙江省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实施细则》 开展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型企业效果评估 [1] - 出台全国首个科创金融专项法规《嘉兴市科创金融促进条例》 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推出"浙科联合贷"创新产品 率先开展《认股选择权协议指南》等科创金融团体标准研制 [1] - 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会同杭州市相关部门出台《推动金融机构做好联动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探索创新"浙科联合贷"服务模式 [2] "浙科联合贷"模式优势 - 建立分层分类的支持机制 围绕科技型企业初创期 成长期 成熟期三个成长阶段 分别设计"浙科普惠联合贷""浙科成长联合贷""浙科领航联合贷"等产品 [2] - 构建政银企合作伙伴关系 建立"银行+产业专家"双轨评估制 提升科技赛道识别精准度 建立"主体培育库"政银双向推送机制 [3] - 强化政策协同联动 加力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 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 依托杭州市科创企业服务平台建立"浙科联合贷"政银保担联动机制 [3] "浙科联合贷"实施进展 - 已选择12家金融机构参与"浙科联合贷"服务 已完成对首批次科技型企业的尽职调查全覆盖 部分企业已获得银行授信 [4] - 下一步将统筹推进"浙科联合贷"专项机制建设 整合现有各类支持政策 推动模式在全省更多有条件 有需求的地方复制推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