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润致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首个非动物源肝素平台落成!光明科学城合成生物大动作
华熙生物战略布局 - 华熙生物旗下企业华熙唐安生物科技落地光明科学城,建立全球首个非动物源肝素全产业链平台,标志着公司在透明质酸领域外的多元化发展和合成生物技术应用的重要战略部署 [1] - 公司以合成生物为驱动,聚焦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拥有生物活性物原料、药品及医疗器械、皮肤科学创新转化及营养科学创新转化四大业务板块 [1] - 华熙唐安已在全酶合成肝素领域实现多维度技术突破与产业革新,相关产品在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等领域广泛应用,是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心肌梗死等场景的关键药物 [1] 合成生物学产业生态 - 华熙唐安与光明区、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星博生辉私募创业投资基金等签约,整合政策、资源及产业优势,加速项目发展 [3] - 产学研用各方举行圆桌论坛,探讨合成生物学技术在肝素等生物医药关键材料研发中的突破性应用及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3] - 光明区已集聚合成生物领域企业超130家,产业估值近400亿元,构建了涵盖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全过程的创新生态链 [3] 产业集群与行业影响 - 华熙唐安的落地将吸引医美、化妆品细分领域上下游企业集聚,助力光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合成生物产业创新高地 [4] - 公司致力于打造国际领先的肝素聚糖全产业链平台,为肝素产业的技术革新与高质量发展开启新篇章 [1] 行业会议信息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和美妆原料四大领域 [5] - 大会设生物制造产业宏观论坛及分论坛,涵盖大宗化学品、精细化学品、生物基材料等议题,并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活动 [6]
华熙生物:今年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有望触底回升
财经网· 2025-07-01 23:32
原料业务表现 - 2024年度原料业务实现收入12.36亿元,其中境内收入6.28亿元、境外收入6.08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61%、17.60% [1] - 境外业务增长主要得益于本土化布局深化:2024年境外团队超过10人(外籍员工5人),参加海外展会27场、举办研讨会8场,覆盖北美/南美/欧洲/亚洲等地区 [1] - 多款生物活性原料获得美国GRAS、印尼HALAL认证,进入海外核心客户供应链 [2] - 弗思特品牌HA销售量达143.12吨(同比+22%),平均单价提升8%;华熙生物品牌HA销售261吨(同比+13%) [3] - 双品牌协同策略:弗思特以性价比切入市场后引导客户升级至华熙生物中高端产品 [2] 医疗终端业务突破 - 医疗终端业务收入14.40亿元(同比+32.03%),其中皮肤类产品10.73亿元(同比+43.57%),骨科注射液2.40亿元(同比+16.70%) [3] - 明星产品表现突出:微交联润致娃娃针收入同比超100%,润致填充剂同比超30% [3] - 渠道覆盖31省315城7,000+机构,构建"直销精耕头部+经销覆盖长尾"体系,2024年直销渠道占比达75% [3][4] - 润致娃娃针覆盖机构超5,000家(同比+46%),润致填充剂覆盖3,000+家(同比+48%) [4] 功能性护肤品运营优化 - 2025年Q1皮肤科学业务收入4.02亿元,营业成本1.07亿元,销售毛利率69.29% [5] - 库存去化成效显著:2024年底存货4.79亿元,2025年1-5月消化1.88亿元(去化率39%),1年以上库存从1.85亿降至1.12亿 [5] - 通过大促活动/私域销售/赠品推广等多途径消化库存,2025年Q1存货减值损失转回98.36万元 [5] - 四大品牌(润百颜/夸迪/米蓓尔/肌活)针对大促制定差异化备货策略 [4] 生产与存货管理特点 - 存货周转率1.11,低于贝泰妮(1.86)/爱美客(2.63)等同行,主因自主生产模式(建有济南/天津/法国等7大生产基地) [6][7] - 线上销售占比43.92%,需提前2-3个月备货至电商仓以确保物流时效 [7] - 境外收入占比16.56%显著高于同行(昊海生科16.11%/贝泰妮1.37%/爱美客0.05%),需储备安全库存应对交货周期 [8]
华熙生物: 华熙生物2024年年度报告(修订版)
证券之星· 2025-07-01 00:44
公司概况 - 华熙生物是全球知名的以合成生物科技创新驱动的生物科技公司及生物材料全产业链平台公司,专注于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两大方向 [5]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降70.59% [3] - 公司正在进行第三次战略升级,从基础生物学前沿研究出发,聚焦合成生物领域产业转化优势,为生命健康提供科学解决方案 [5] 业务板块表现 原料业务 - 原料业务实现收入12.36亿元,同比增长9.47%,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3.06% [7] - 国际市场原料收入6.08亿元,同比增长17.65%,占原料业务收入的49.19% [7] - 医药级原料业务稳步增长,护理品原料业务保持增长势头,营养与健康原料业务全球化发展 [8] 医疗终端业务 - 医疗终端业务实现收入12.96亿元,同比增长15.45%,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4.16% [9] - 皮肤类医疗产品收入10.73亿元,同比增长43.57%,其中润致娃娃针收入同比增长超100% [9] - 骨科注射液产品"海力达"收入超2亿元,覆盖医院超10,000家 [11]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 - 实现收入25.69亿元,同比下降31.62%,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7.92% [11] - 润百颜屏障修护系列收入占比超50%,夸迪聚焦抗老赛道推出CT50系列产品 [14] - BM肌活升级为"专注细胞代谢及调控的护肤品牌",米蓓尔升级为"专注皮肤神经免疫学的受损肌肤护理品牌" [15] 研发与创新 - 报告期内上市10种生物活性物原料新产品,包括医药级、个人护理和食品级原料 [18] - 构建八大研发平台,涵盖糖生物学、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等多个领域 [37] - 主导或参与制定6项透明质酸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参与修订欧洲药典及中国药典透明质酸标准 [41] 产能与供应链 - 海口、天津、东营、湘潭等生产基地陆续投产,进一步巩固全产业链优势 [5] - 无菌级HA生产线完成试产,华熙生物生命健康产业园按计划竣工 [19] - 持续推进供应链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5] 行业情况 - 透明质酸行业持续发展,公司在全球透明质酸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33] - 生物制造行业受政策支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推动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 [33] - 医疗美容行业监管趋严,规范化有利于合规龙头企业发展 [36] - 化妆品市场规模7,746亿元,同比下降2.8%,行业进入"功效+性价比"时代 [36] 管理变革 - 2024年为公司变革元年,启动业务流程重塑、组织与人才变革等多个项目 [16] - 管理变革相关费用超7,000万元,为公司长期发展夯实基础 [5] - 推进企业数智化建设,构建AI能力平台实现多项技术应用 [21]
华熙生物: 华熙生物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1 00:44
主营业务与经营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53.71亿元,同比下滑11.61%,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滑70.59% [1] - 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同比下滑明显,医疗终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03% [1][4] - 研发投入4.66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2025年一季度战略性创新业务投入保持稳定 [1] 原料业务 - 2024年原料业务境内收入6.27亿元,境外收入6.0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1%和17.60% [2] - 境外收入增长主要因素:本土化布局增强(27场海外展会、8场研讨会)、前瞻性注册策略(获得美国GRAS等认证) [2] - 弗思特品牌定位性价比市场,2024年收入7459.55万元;华熙生物品牌定位高端市场,2024年收入11.62亿元 [3] - 透明质酸原料销量超400吨,同比增长超10%,国际市场收入占比提升至49.19% [14] 医疗终端业务 - 2024年医疗终端业务收入14.40亿元,同比增长32.03% [4] - 皮肤类产品收入10.73亿元(+43.57%),其中微交联润致娃娃针收入增长超100% [4] - 骨科注射液产品收入2.40亿元(+16.70%),"海力达"覆盖医院超10,000家 [7] - 累计获得11张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覆盖皮肤与填充双赛道 [5] 功能性护肤品业务 - 2024年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结构:润百颜9.23亿元、夸迪6.49亿元、米蓓尔2.90亿元、肌活2.79亿元 [9] - 直销渠道占比从2023年65%提升至2024年75% [5] - 库存去化效果显现:2024年底库存1-5月去化1.88亿元,去化率39% [39] 研发与战略布局 - 聚焦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两大方向,构建"科学-技术-产品-品牌"发展逻辑 [12] - 合成生物学平台取得突破:肝素项目完成A轮融资,硫酸软骨素完成关键技术突破 [15] - 医药材料原料领域布局:无菌级透明质酸2025年上市,合成生物法硫酸软骨素推进中试 [16] 渠道与组织优化 - 医疗终端构建"直销精耕头部+经销覆盖长尾"体系,2024年直销占比超75% [23] - 医美团队采用"铁三角"作战单元(市场+医学+销售经理),覆盖7000+机构 [25] - 原料业务组建国际化团队,海外子公司实现销售与技术本地化 [20] 存货管理 - 2024年末存货账面价值12.48亿元(+9.96%),库存商品占比87.41% [37] - 功能性护肤品平均库龄465.60天,医疗终端产品111.90天 [37] - 2025年一季度存货余额降至12.85亿元,库存管控初见成效 [40]
一场大会,揭秘鲁妆300亿产值背后的“新质生产力”
FBeauty未来迹· 2025-06-30 20:45
山东省化妆品产业发展现状 - 山东省化妆品产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22-2024年产值从200亿增长至300亿 [28] - 北方美谷作为产业核心枢纽,整合地理标志资源、科研力量与文化底蕴,形成"一核多点、全域协同"的产业版图 [28] - 行业面临挑战,需通过科技力和品牌力重塑格局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3]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 合成生物学技术取得突破:王瑞明团队通过基因编辑破解王浆酸产业化难题 [11],张海波团队利用纳米纤维素等原料降低生产成本 [13] - 透皮吸收技术革新:润辉生物开发"透美诺™平台",解决活性成分吸收率低的问题 [15] - 中医理论与现代技术结合:张贵峰团队筛选出抗皱与修护功效的草本活性物 [17] 原料创新与资源整合 - 山东省发布首批《特色化妆品原料目录》,涵盖73款合成生物技术、海洋活性等四大类原料 [19] - 北方美谷智库汇聚80位跨学科专家,覆盖生物药递送、微生物工程等领域 [28][29] - 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政府、企业、高校协同推动关键技术突破 [29] 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 - 颐莲品牌通过"科技+文化"双驱战略实现增长,2025年Q1营收2.5亿(同比+25%),占公司化妆品业务的47.5% [21][23][24] - 华熙生物构建"素人体验+达人种草+医生背书"的内容矩阵,强化专业信任链条 [24] - 玫瑰颂品牌以平阴玫瑰文化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提供区域特色品牌突围路径 [26]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山东省将依托科研优势和文化底蕴,打造差异化产业集群 [31] - 北方美谷战略蓝图聚焦"科技赋能、文化铸魂、产学研协同",目标成为全国化妆品产业创新样本 [31] - 行业需平衡实验室技术与消费潮流,强化国际竞争力 [31]
ECM登上顶刊,上游企业融资加速
36氪· 2025-06-22 10:05
行业动态 - ECM被列为第十三大衰老标志,登上《Cell》顶刊 [1] - 再生医学领域正从"人工填充"向"仿生再生"过渡 [2] - ECM上游企业美柏生物与白衣缘生物获数千万人民币战略投资 [2][9][10] - 国内ECM上游企业还包括华清智美和恒安芙林,技术路径各有不同 [12] 企业布局 - 华熙生物获批国内首款以"面部肤质改善"为适应症的合规动能素产品 [3] - 丸美生物研究扩展至所有主要ECM蛋白 [3] - 资生堂推出含烟酰胺的微针产品,可调节ECM相关基因表达 [3] - 欧莱雅公布余甘子提取物在ECM领域研究成果 [5] - 福瑞达开发MatrixColla-1愈胶原,精确调控ECM [5] - 雅诗兰黛发表自组装短肽研究成果,目标直指ECM [5] - 京东健康与恒安芙林合作推出ECM胶原贴敷料 [5] 技术特点 - ECM由蛋白质、糖胺聚糖等构成复杂三维网络,具有支撑结构、信号枢纽和生长微环境三大特点 [7] - 衰老本质是"系统失衡"而非单一成分缺失,需恢复ECM功能 [7] - 研发方向包括补充ECM或调节关键成分,以及防止ECM被破坏 [7] - ADM是ECM的工程化产物,去除了免疫原性细胞成分 [13] - 国内已获批17个ADM产品,主要用于口腔、角膜等修复 [14] 资本动向 - 美柏生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可孚医疗领投 [9] - 美柏生物具备年生产80万支无菌凝胶能力,产值近10亿 [10] - 白衣缘生物获数千万元融资,由康哲药业独家投资 [11] - 白衣缘生物SIS-ECM填充产品即将完成临床研发 [11] - 产业资本入局标志ECM赛道进入商业化加速期 [12] 应用前景 - ECM材料可吸引对医疗美容持观望态度的潜在客户 [16] - ECM更符合追求自然生长之美的需求 [16] - ECM需要自然生长过程,对医美机构审美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17] - ECM可建立长期客户信任,实现客户留存和复购 [17]
商贸零售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维稳、谋变,重视新消费
民生证券· 2025-06-19 15:53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商贸零售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展开,指出行业维稳谋变,应重视新消费,各细分板块有不同投资机会与风险,美护、医美、黄金珠宝、商超百货等板块需关注产品、经营、渠道等因素,推荐了相关公司[1][7]。 零售行业总览 细分板块逻辑梳理 - 美护板块25年1 - 5月表现强劲,下半年聚焦产品势能强、经营改善、龙头企业三条投资主线,推荐巨子生物等公司[7]。 - 医美行业胶原蛋白赛道景气,对渠道和运营能力要求高,关注新材料和新产品管线,推荐锦波生物、爱美客[7]。 - 黄金珠宝市场多元化年轻化,部分品牌靠工艺承接消费变化,关注从渠道转向产品与品牌驱动的公司,推荐老铺黄金等[7]。 - 商超百货25年政策助力,下半年聚焦零售调改和折扣零售两条主线,推荐重庆百货[7]。 社零总览与分板块表现 - 2025年1 - 3月社零总额12.47万亿元,同比+3.6%,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8.06%,化妆品类同比+5.48%[14]。 - 2025年1 - 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3月回落但高于1月[14]。 行情表现与资金面特征 - 25年年初至今美容护理板块表现优,商贸零售板块略承压,子版块涨跌幅排序为钟表珠宝>医疗美容>化妆品>跨境电商>百货[16][17]。 - 公募基金对商贸零售配置逐季上升,美容护理整体稳定;25Q1商贸零售与美容护理持股市值环比上行,部分子板块有不同变化[16][17]。 行业复盘 线上情况 - 25年1 - 4月电商实物总销售额指数回升,5月微降;1 - 4月电商客单价水平指数下滑,5月回升[23]。 线下情况 - 25年1 - 5月商铺出租率指数回升,维持在中高位景气区间;经营场所增减指数呈稳态区间波动,新增店铺预期下降[29]。 行情情况 - 25年1 - 5月美容护理板块PE - TTM波动上行,跑赢沪深300;商贸零售板块PE - TTM“前低后高、波动上行”,涨幅与政策相关[33]。 - 商贸零售子行业指数跟随大盘但表现弱,4月下跌后企稳,互联网电商政策敏感度高;医疗美容领涨,美容护理板块整体表现强劲[37]。 核心标的盈利能力 - 美容护理和商贸零售板块核心标的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表现分化,部分公司实现正增长[39]。 美容护理行业 行业复盘 - 2025年1 - 5月美容护理(申万)指数涨幅10.82%,排名2/31;商贸零售(申万)指数跌幅 - 3.95%,排名靠后;互联网电商和个护用品表现相对更优[44]。 - 2024 - 2025年3月社零总额稳定增长,25年3月为40940亿元,同比增长5.9%;2024年化妆品销售额下滑,2025年1 - 3月同比+3.61%[49]。 - 25Q1三大平台美妆类目销售额表现分化,抖音增长强劲,淘天京东增速承压[52]。 - 25年“618”活动时间提前,玩法简单化,跨平台合作助力流量增长[55]。 - 国货品牌业绩表现分化,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部分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同比实现正增长[57]。 投资主线 - 25年聚焦产品势能强劲、经营改善、龙头大而全三条投资主线,推荐珀莱雅等公司[62]。 医美行业 行业概况 - 玻尿酸赛道向注射层次和部位精细化发展,关注产品管线扩充进程[65]。 - 胶原蛋白赛道未来空间广阔,国内多企业加速研发布局,重组胶原蛋白特性显著,在医美多领域有应用[70][71]。 - 国内医美市场合规注射材料品类达7种,未来核心竞争要素在于运营和差异化定位[74]。 投资建议 - 医美行业需求承压,推荐布局新产品管线、具备强渠道管理与产品运营能力的锦波生物、爱美客,建议关注华东医药[78]。 黄金珠宝行业 行业趋势 - 金价长期高位,25Q1消费者部分持币观望或转向轻克重金饰;2025年金银珠宝类零售额上升,3月达324.8亿元,同比+10.6%[85]。 - 金价受供需、货币金融、政治格局和消费习惯等因素影响,企业采取对冲政策;长期看金价仍有上涨空间[87]。 - 中国金饰消费市场呈多元化、年轻化趋势,黄金饰品主导地位增强,消费者偏好多样,购买动机转向悦己消费[92]。 - 各品牌通过差异化策略推出新品,如周大福IP联名、潮宏基年轻化设计、周大生文化内涵产品等[95]。 投资建议 - 行业层面关注消费表现和金价走势,个股推荐品牌力崛起、产品设计卓越、经营有改善的老铺黄金、潮宏基、曼卡龙[107]。 商超百货行业 消费与政策情况 - 消费者消费意愿承压,25年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7.5%,低于24年3月和25年2月[109]。 - 国家出台多项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等[112]。 商超调改情况 - 传统商超业态老化,多家商超参考“胖东来模式”调改,聚焦商品结构、动线布局等方面[115]。 - 调改举措改善传统商超经营表现,永辉超市、步步高、重百新世纪调改后销售额、客流等指标提升[121]。 投资主线 - 关注传统零售调改和折扣零售两条投资主线[122]。
大奖出炉!13项!2025全球医美科技创新系列大奖
思宇MedTech· 2025-06-12 16:16
全球医美科技大会概况 - 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于2025年6月12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召开,主题为展示全球医美科技创新成果并推动技术转化与跨界交流 [2] - 大会吸引600余位来自临床、企业、科研院所及金融资本的专业嘉宾参与,聚焦前沿科技赋能医美临床的探讨 [2] - 大会揭晓2025全球医美科技创新系列大奖,设立科技创新奖、创新服务奖、创新转化奖三大类别 [2] 科技创新奖获奖企业及技术亮点 华熙生物 - 依托透明质酸与细胞外基质领域的合成生物技术,构建"基础研究—临床评价—品牌落地"闭环创新路径,推动注射填充与组织修复材料应用 [5] 朗曦姿颜 - 开发含Fe、Mg、Zn等微量元素的3D仿生培养体系,提升外泌体产率与生物活性,拓展慢性伤口修复及医美应用场景 [6] 威脉清通医疗科技 - YOUMAGIC舒立缇单极射频抗衰系统集成闪脉冲能量输出、智能温控与云端验真模块,获NMPAⅢ类认证及FDA批准,打破国际品牌垄断 [8] 佰福激光 - 自主研发ND YAG调Q激光等设备,18项关键技术达国际水平,微剥脱激光实现国产化突破,优化亚洲敏感肌治疗安全性 [10] 芙迈蕾 - 三年内注册两款三类医疗器械,强脉冲光设备采用"M"型腔体设计提升能量稳定性,皮秒激光应用消色差技术增强治疗精准度 [12] 益诚生物 - 围绕聚酯微球、丝素蛋白与ECM三大平台开发注射填充与缝合材料,具备原材料创新到产业化的工程转化能力 [13] 创新服务奖获奖企业及服务特色 通和立泰 - 完成900余份NMPA注册报告,覆盖80余项医美产品,提供标准化临床前研究服务 [16] 丽和康 - 主导完成皮秒激光国内首个同品种评价路径取证及特定适应证首个临床试验,推动多款医美产品合规上市 [18] 苏生生物 - 引进瑞士SmartBone®骨再生材料,通过乐城先行区特许机制实现多例临床应用及国内注册上市 [19] 创新转化奖获奖专家及成果 姚贵金 - 构建医美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打通医疗、科研、企业、监管环节,推动多项目落地应用 [21] 安阳 - 开发带血管蒂脱细胞支架实现大体积肌肉再生,推出PWAS脂肪提纯系统提升脂肪存活率 [22] 牛旭锋 - 创新聚酯微球/胶原复合材料体系,解决皮肤填充剂降解不可控问题,提供结构性升级方案 [23] 张贵锋 - 建立医用胶原蛋白"特征多肽识别—标准制定—材料支撑"闭环体系,牵头制定5项国家/行业标准 [24] 大会总结 - 奖项展现中国医美科技在材料、设备、转化等维度的创新实力,反映行业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化的系统竞争力 [25]
大奖出炉!13项!2025全球医美科技创新系列大奖
思宇MedTech· 2025-06-12 16:04
全球医美科技大会概况 - 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于2025年6月12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召开,吸引600余位来自临床、企业、科研及金融资本的专业嘉宾参与 [2] - 大会设立2025全球医美科技创新系列大奖,包含科技创新奖、创新服务奖、创新转化奖三大类别,表彰材料、设备、成果转化等维度的创新成果 [2] 科技创新奖获奖企业及技术亮点 华熙生物 - 依托透明质酸与细胞外基质领域的合成生物技术,构建"基础研究—临床评价—品牌落地"闭环创新路径,推动注射填充、组织修复等高品质材料应用 [4] 朗曦姿颜 - 开发含Fe、Mg、Zn等微量元素的3D仿生培养体系,提升外泌体产率与生物活性,拓展慢性伤口修复及医美应用场景 [5] 威脉清通医疗科技 - 核心产品YOUMAGIC舒立缇单极射频抗衰系统集成闪脉冲能量输出、智能温控与云端验真模块,获NMPAⅢ类认证及FDA批准,打破国际品牌垄断 [7] 佰福激光 - 自主研发ND YAG调Q激光等设备,18项关键技术达国际水平,微剥脱激光设备实现国产化突破,优化光热效应控制以降低亚洲敏感肌术后风险 [9] 芙迈蕾 - 三年内注册两款三类医疗器械及多款二类器械,强脉冲光设备采用"M"型腔体设计提升能量稳定性,皮秒激光应用消色差技术提升治疗精准度 [11] 益诚生物 - 以聚酯微球、丝素蛋白与ECM为核心平台,开发多款注射填充及缝合材料类器械,具备从源头创新到产业化的工程转化能力 [12] 创新服务奖获奖企业及服务能力 通和立泰 - 完成900余份NMPA注册用报告,覆盖80余项医美产品,通过标准化SOP管理体系保障试验数据科学性及申报合规性 [14] 丽和康 - 主导完成皮秒激光治疗仪国内首个同品种评价路径取证,以及特定适应证国内首个临床试验,服务涵盖射频微针、胶原蛋白注射剂等产品 [16] 苏生生物 - 引进瑞士SmartBone®骨再生材料,通过乐城先行区特许准入机制实现多例临床应用及国内注册上市,展示跨境技术转化能力 [17] 创新转化奖获奖专家及成果 姚贵金 - 构建医美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打通医疗、科研、企业、监管环节,推动多个创新项目落地应用 [19] 安阳 - 开发带血管蒂脱细胞支架实现大体积肌肉组织再生,推出PWAS脂肪提纯系统提升脂肪处理效率与存活率,应用于面部整形及鼻面修复 [20] 牛旭锋 - 创新聚酯微球/胶原复合材料体系,明确材料-降解-再生机制,提升填充稳定性与组织融合度,为皮肤注射产品提供升级思路 [21] 张贵锋 - 建立医用胶原蛋白"特征多肽识别—标准制定—材料支撑"闭环体系,牵头制定5项国家/行业标准,解决质量可比性难题 [22] 行业影响与展望 - 大会展现中国医美科技在全球产业格局中的创新力量,未来将持续搭建跨界交流与成果转化平台 [23]
开源晨会-20250526
开源证券· 2025-05-26 22:45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宏观经济、建材、商贸零售、社服、传媒、汽车、海外联想集团等多个领域展开分析,指出一线城市新建房成交有韧性,各行业呈现不同发展态势,如建材关注投资机会,医美化妆品国货表现亮眼,传媒AI应用不断推新,汽车关注智驾商业落地等,并给出相应投资建议[3][9][15]。 总量研究-宏观经济 供需 - 建筑开工方面,基建水泥用量持平2024年同期,最近两周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水泥发运率季节性位置处于历史中位,磨机运转率处于历史低位,房建项目水泥用量仍处历史低位,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同比低于2024年同期[3]。 - 工业生产端开工保持季节性中高位,化工链开工率处于历史同期中高位,汽车半钢胎开工率有所回落但保持历史中高位,焦化企业开工率表现略弱[3]。 - 需求端建筑需求偏弱,汽车需求转好,最近两周建筑需求弱于历史同期,螺纹钢等建材表观需求低于历史同期,汽车销售同比有所回升,中国轻纺城成交量处于同期历史低位,义乌小商品价格指数有所回落,主要家电线上销售额高于2024年同期,线下销售额低于2024年同期[3]。 商品价格 - 国际大宗商品方面,原油与铜铝上行,黄金下行,最近两周原油价格先升后降均值有所回升,铜、铝价格均值有所回升,金价有所回落[4]。 - 国内工业品边际转强,最近两周国内定价工业品震荡运行,螺纹钢价格震荡运行,焦炭有所回升,多数化工品价格回升,建材中沥青价格回升[4]。 - 食品震荡下行,最近两周农产品价格震荡下行,猪肉价格震荡运行[5]。 地产与流动性 - 新建房总体成交维持历史低位,一线城市仍有韧性,最近两周全国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平均值较上两周环比回升14%,从季节性上弱于历史同期,较2023、2024年同期分别变动 -37%、 -7%,一线城市成交面积较2023、2024年分别变动 -16%、 +22%[6]。 - 二手房延续以价换量,截至5月12日二手房出售挂牌价指数有所回落,最近两周北京、上海、深圳二手房成交面积延续历史高位,较2024年同期分别同比 +12%、 +21%、 +26%[6]。 - 流动性方面资金利率震荡运行,最近两周截至5月23日,R007为1.63%,DR007为1.59%,央行实现货币投放1099亿元,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共为62.9万亿元[6]。 出口 高频数据尚未大幅回升,据截至5月24日数据,5月出口同比或在 -1.3%左右,最近两周从港口AIS与港口吞吐量数据指标看,5月出口同比或有所回落,日频出口运输数据并未大幅回升[7]。 行业公司-建材 投资机会 - 二手房价格降幅同比收窄,4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继续收窄,消费建材板块推荐三棵树、东方雨虹等,水泥板块受益标的有海螺水泥等,玻纤板块推荐中国巨石等,药用玻璃板块推荐力诺药包、山东药玻[9]。 板块表现 本周(2025年5月21日至5月25日)建筑材料指数下跌1.10%,沪深300指数下跌0.18%,建筑材料指数跑输沪深300指数0.93pct;近三个月来,沪深300指数下跌1.96%,建筑材料指数下跌0.44%,建材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1.52pct;近一年来,沪深300指数上涨7.80%,建筑材料指数下跌6.13%,建材板块跑输沪深300指数13.92pct[10]。 板块数据跟踪 - 水泥方面,截至5月23日,全国P.O42.5散装水泥平均价为315.36元/吨,环比下跌0.54%,水泥 - 煤炭价差为230.21元/吨,环比下跌0.74%,全国熟料库容比67.60%,环比上升0.62pct[11]。 - 玻璃方面,截至5月23日,全国浮法玻璃现货均价为1276.00元/吨,环比下跌12.00元/吨,跌幅为0.93%,光伏玻璃均价为135.16元/重量箱,环比持平,浮法玻璃与不同原料价差有不同程度变化[11]。 - 玻璃纤维不同规格纱有不同报价区间,不同区域价格或有差异,实际成交存灵活空间[12]。 - 消费建材方面,截至2025年5月16日,原油、沥青、丙烯酸、钛白粉价格有不同的环比、较年初及同比变化[12]。 行业公司-商贸零售 板块行情回顾 医美4月个股涨幅靠前为锦波生物( +41.7%)、四环医药( +26.3%)、华东医药( +5.9%);化妆品4月个股涨幅靠前为上美股份( +41.1%)、芭薇股份( +37.1%)、拉芳家化( +36.3%)[15]。 医美 华熙生物连续两款三类械创新抗衰产品获批,4月华熙生物自主研发的“润百颜?玻玻”与“润致?缇透”先后获批三类医疗器械证,截至4月底已拥有11项医美注射类医疗器械批文,未来有望持续引领中国医美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16]。 化妆品 - 618电商大促开启,电商平台玩法简化,5月13日李佳琦开启美妆节预售,直播间美妆产品和品牌数量同比增长,国货产品数量占比过半,国货大单品表现持续亮眼[17]。 - 投资建议看好头部国货美妆品牌份额持续提升,医美关注差异化布局的上游厂商,化妆品看好综合实力强劲的国货龙头以及受益细分赛道高景气的品牌方,618大促前夕建议关注各美妆品牌推新思路及营销打法[18]。 行业公司-社服 潮玩 - 2025Q1OTA利润率表现分化,端午假期周边预订升温,携程2025Q1实现NON - GAAP经调整净利润41.9亿元/yoy +3.3%,同程实现经调整净利7.88亿元/同比 +41.1%,端午假期携程国内本地游、周边游占主导,周边游预订量同比增长23%,国内民航经济舱价位恢复正向增长[20]。 - 52toys递交港股招股书,泡泡玛特全国珠宝首店正式营业,52toys以自有/授权IP实现双轮驱动,2024年中国IP玩具市场GMV排名第三,下游销售渠道布局全面,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达23%,IP +首饰全国首家门店即将于上海正式落地[21]。 美丽 毛戈平体验型旗舰店正式启幕,珀莱雅加强合成生物、AI应用领域布局,5月22日毛戈平美妆杭州湖滨步行街首家旗舰店正式启幕,新香氛&蜡烛上市,珀莱雅5月与恩和生物、蚂蚁集团数字蚂力达成战略合作[22]。 板块表现及推荐 本周A股社服板块跑输大盘,港股消费者服务板块跑赢大盘,推荐长白山、好未来等标的,受益标的包括百胜中国、泡泡玛特等[23]。 行业公司-传媒 AI应用 大模型厂商加强合作,语音模型、社交应用、Agent不断迭代,5月盛天网络、美图公司、火山引擎、腾讯云、豆包App等有相关新功能或合作推出,建议继续布局AI,推荐腾讯控股、盛天网络等多类相关标的[24]。 IP产业 - 密切关注新游上线,5月多款国产和进口游戏获批版号,多款新游将上线,新游或继续驱动相关研发、发行商业绩增长[26]。 - 52TOYS递交上市申请,IP产业资本化、多元化加快,泡泡玛特旗下独立珠宝潮牌popop全国首家正式门店将试运营,52TOYS拟IPO,建议继续布局IP,推荐心动公司、上海电影等多类相关标的[26]。 行业公司-汽车 本周观点 - 限定ODD、特定速度无人驾驶有望率先走向商业闭环,无人驾驶物流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建议关注板块机遇[28]。 - 特斯拉Robotaxi即将推出,关注Robotaxi产业链机遇,国内Robotaxi发展亦如火如荼,有望迎来商业化落地加速[28]。 - 汽车行业新品迭出,看好智驾强势主机厂及业绩优异、转型机器人零部件公司,本周多款车型亮相或发布,部分零部件公司业绩表现优异并有望延续高增长[28]。 本周热点 比亚迪智驾版车型降价,问界M9大定破6万辆,小鹏M03Max等车型将逐步亮相,乘联分会预计5月狭义乘用车零售185.0万辆,新能源占比过半,比亚迪4月欧洲纯电车销量击败特斯拉,匈牙利工厂年底将生产纯电小车海鸥等[29]。 投资建议 智驾逐步开启商业化落地,有关主机厂和零部件公司有望持续受益,整车推荐小鹏汽车 - W等,零部件赛道关注华阳集团等[30][31]。 行业公司-海外联想集团 业绩情况 FY2025Q4公司收入169.8亿美元,同比 +22.8%,non - gaap口径公司归母净利润2.78亿美元,同比 +5.1%,分业务看IDG、ISG、SSG收入均有增长[33]。 前景展望 预计FY2026财年公司三大业务线均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上调FY2026 - 2028财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后续亮点包括关税影响逐步弱化、沙特厂区有望投产、启动“618大促”活动[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