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蛋白

搜索文档
润熙泉关停 华熙生物化妆品业务突围记
北京商报· 2025-09-10 20:48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关停润熙泉品牌以聚焦主业和主要品牌 该品牌对营收和利润贡献没有意义[2][4] - 润熙泉是公司2019年推出的功能性护肤品牌 曾被视为胶原蛋白领域的探索 但公司否认其与胶原蛋白战略的关联[7] - 公司2024年开启变革元年 对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进行五大方面变革 包括经营逻辑 产品 渠道 组织和品牌[10][11] 品牌表现分析 - 润熙泉在2020年至2024年10月累计营收达3亿元 目标曾设定为冲击10亿元[7] - 公司四大主要品牌2024年营收数据:润百颜9.23亿元 夸迪6.49亿元 米蓓尔2.9亿元 BM肌活2.79亿元[6] - 功能性护肤业务2024年总营收25.69亿元 同比下降31.62% 四大品牌分别下滑22.63% 41.69% 31.76% 52.06%[8]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下滑11.61%和70.59%[8]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下滑19.57%和35.38%[8] -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9.12亿元 同比下降33.97%[8] 业务发展历程 - 功能性护肤业务2019-2022年营收从6.34亿元增长至46.07亿元 2022年占比达72.45%[9] - 同期公司整体营收增速分别为49.28% 39.63% 87.93% 28.53%[9] - 销售费用从2019年5.21亿元增长至2022年30.49亿元[9] 行业竞争环境 - 功效护肤领域面临发展瓶颈 头部品牌逐渐聚焦 其他品牌发展空间有限[7] - 流量成本持续上涨和投资效益下降导致业绩增长停滞[9] -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功能性护肤产品市场份额受到挤压[9] 组织架构优化 - BM肌活与米蓓尔已进行组织结构优化 建立更扁平 更敏捷的团队架构[11] - 调整后人效显著提升 库存周转效率改善 综合费率持续下降[11] - 公司总经理聚焦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事业线 培养创业型团队[11]
巨子生物(02367.HK):中报增长彰显品牌韧性下半年销售有望提升
格隆汇· 2025-09-02 10:46
核心观点 - 公司中期业绩实现较快增长 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2.5%和20.2% 毛利率和归母净利率分别保持在82%和38%左右的高水平 显示较强品牌韧性和优良管理能力[1] - 销售费用控制超出市场预期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86个百分点 为下半年营销投放留出充足空间[2] - 维持买入评级 给予2025年32倍PE估值 对应目标价81.46港币[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2.5%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2%[1] - 毛利率保持82% 归母净利率保持38%左右高水平[1]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33元 2.85元和3.50元[2] 渠道表现 - 直销渠道占公司收入75%[1] - 在线直销收入同比增长134% 线下直销收入同比增长74%[1] - 电商平台和线下直销快速增长是营收主要拉动力[1] 运营管理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86个百分点 部分因二季度产品风波事件影响达播减少[2] - 各渠道均衡发展带来投放效率提升[2] - 下半年有望通过投入增加和新品放量实现收入环比提速[2] 发展前景 - 长期关注胶原蛋白等领域科学研究和商业化工作[2] - 重点关注双十一销售和医美三类械拿证推进[2] - 小幅调整2025-2026年盈利预测 下调可复美销售增速[2]
丸美生物(603983):战略投入致利润端低于预期,收入端持续高增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5 22:4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7] 核心观点 - 公司25H1营收17.69亿元,同比增长30.8%,但归母净利润1.86亿元仅同比增长5.2%,利润端低于预期主要因战略投入导致销售费用率提升 [7] - 线上渠道收入占比88.87%且同比增长37.85%,丸美品牌大单品策略及PL恋火品牌营销活动推动收入高增长 [7] - 多品牌矩阵建设显效,丸美品牌聚焦胶原蛋白技术升级,PL恋火通过KOL营销实现品牌声量激增636% [7] 财务表现 - 25H1毛利率74.6%(同比-0.1pct),净利率10.5%(同比-2.6pct),销售费用率56.5%(同比+3.4pct) [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8亿元/5.33亿元/6.67亿元,对应PE为41/32/25倍 [6][7] - 2025E营收预测38.15亿元(同比增长28.5%),2026E营收47.75亿元(同比增长25.2%) [6] 品牌业务 - 丸美品牌25H1营收12.50亿元(同比+34.4%),以胶原小金针面霜为核心单品,通过全球代言人杨紫营销实现超18亿级曝光 [7] - PL恋火品牌25H1营收5.16亿元(同比+23.87%),通过定制短剧和新品粉底液营销,618期间GMV突破3.5亿元 [7] 渠道表现 - 线上渠道收入15.71亿元(同比+37.85%),天猫旗舰店TOP5单品销售占比73%,店播销售同比增长59% [7] - 线下渠道收入1.97亿元(同比-7.07%),通过护肤沙龙会及科技美肤馆探索新零售模式 [7] 技术及产品 - 发布新品小金针超级面膜,采用重组双胶原蛋白成分及超导促渗技术 [7] - 研发费用率2.3%(同比-0.4pct),管理费用率2.9%(同比-0.6pct) [7]
锦波生物(832982):北交所信息更新: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临床应用超270万支,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27%
开源证券· 2025-08-13 22:14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增持(维持)[3][5] 核心观点 - 2025H1实现营收8.59亿元,同比+42.43%,归母净利润3.92亿元,同比+26.65%,毛利率/净利率为90.68%/45.50%[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038/1381/1825百万元,对应EPS分别为9.02/12.00/15.86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为38.7/29.1/22.0倍[5] - 医疗器械收入同比增长33.41%,已覆盖终端医疗机构超4000家[6] - 功能性护肤品实现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152.39%,毛利率为70.78%,较2024H1增加6.02个百分点[6] - 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临床应用超270万支,获泰国医疗器械注册许可[7] 财务摘要 - 2025H1医疗器械收入7.08亿元,同比增长33.41%,毛利率为95.04%,较2024H1增加0.61个百分点[6] - 2025H1功能性护肤品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152.39%,毛利率为70.78%,较2024H1增加6.02个百分点[6]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17/2787/3617百万元,同比增长46.7%/31.6%/29.8%[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8/1381/1825百万元,同比增长41.8%/33.0%/32.2%[8]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94.0%/94.2%/94.4%,净利率分别为49.0%/49.5%/50.5%[8] 业务发展 - 医疗器械产品以A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为核心成分的植入剂产品为主,推广自主品牌"薇旖美"[6] - 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安全性高,生物相容性好,临床应用超270万支,未见免疫原性[7] - 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具有明确的164.88°柔性三螺旋结构,细胞粘附性高于人体I型和Ⅲ型胶原蛋白[7] - 新取得发明专利授权14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授权4项,完成人体胶原蛋白原子结构解析1项(9UFG)[7]
赫诗琴面膜陷“水解”与“胶原”概念混用风波,胶原蛋白争议再起
犀牛财经· 2025-07-08 23:52
美妆行业成分争议事件 - 中高端护肤品牌HEXKIN赫诗琴的核心产品"焕颜胶原蛋白面膜"被质疑不含胶原蛋白 引发消费者关注 [1] - 美妆博主送检结果显示样品中"胶原蛋白未检出" 公司复检显示"水解胶原蛋白"含量为0.532% 但检测目标从胶原蛋白变为其分解产物引发新疑点 [3] - 公司声明产品已完成国家药监局备案 成分信息符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要求 并出示第三方检测报告证实含有0.532%水解胶原蛋白 [5][6] 产品宣传与成分差异 - 公司宣传中笼统使用"胶原蛋白"一词 未明确区分完整胶原蛋白与其水解产物 导致消费者误以为产品含有完整胶原蛋白结构 [7] - 水解胶原蛋白与完整胶原蛋白在透皮吸收率和生物活性上存在本质差异 前者分子量较小 功效主要体现在营养支持而非直接紧致焕颜 [7] - 头部达人直播中夸大宣传 如"每片面膜相当于一次胶原灌注" 加剧品牌信任危机 [8] 行业检测标准问题 - 化妆品行业缺乏针对重组/水解胶原蛋白含量的法定检测方法 不同机构采用方法各异导致结果差异巨大 [7] - 此次事件中质疑方采用常规胶原蛋白检测法 公司复检选用NY/T3130-2017《生乳中L-羟脯氨酸的测定》方法 存在争议性 [7] - 类似事件频发 如巨子生物5月因检测方法分歧陷入重组胶原蛋白含量争议 凸显行业检测标准混乱的核心问题 [7] 市场推广模式 - 公司高度依赖达人带货模式 超80%GMV来源于韦雪等头部达人 [8] - 达人对产品成分技术认知不足 话术夸大问题严重 容易误导消费者 [8] - 建议消费者关注产品备案信息和检测报告 行业需以真实功效赢得信任 推动技术驱动业态发展 [8]
16种食物自带胶原滤镜 吃出嘭嘭水光肌
北京青年报· 2025-07-01 06:46
皮肤健康与饮食 - 皮肤健康不仅依赖护肤品,饮食中胶原蛋白及相关营养素对保持皮肤紧实、光滑和弹性至关重要[1] - 年龄增长、压力及饮食质量下降会降低人体天然胶原蛋白生成能力[1] 促进胶原蛋白生成的食物 动物源性食物 - 骨头汤富含胶原蛋白、明胶及必需氨基酸,易吸收并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同时含钙、镁、磷等矿物质增强皮肤活力[2] - 多脂鱼(如鲑鱼、马鲛鱼)含欧米伽-3脂肪酸和海洋胶原蛋白,可减少炎症、提升皮肤弹性与水分[3] - 鸡蛋虽不含直接胶原蛋白,但提供脯氨酸和赖氨酸支持胶原合成,蛋黄中的维生素D和健康脂肪亦有益皮肤[4] 植物源性食物 - 柑橘类水果(橙子、柠檬)含维生素C稳定胶原分子,其抗氧化剂可防护自由基损伤[5] - 浆果(草莓、蓝莓)含维生素C及抗氧化剂,对抗氧化应激并减少炎症[6] - 绿叶蔬菜(菠菜、羽衣甘蓝)含维生素A/C/E及叶绿素,增加前胶原蛋白并防护紫外线[7] - 豆制品(豆腐、毛豆)含植物蛋白和异黄酮,改善皮肤弹性并抵御环境损伤[12] - 蘑菇(舞茸菇、香菇)提供植物性维生素D,辅助皮肤修复及胶原完整性[17] 其他关键营养素来源 - 坚果和种子(杏仁、奇亚籽)含欧米伽-3、锌及维生素E,维持皮肤水分并修复损伤[8] - 大蒜含硫元素和硫辛酸,促进胶原生成并修复纤维[9] - 番茄的番茄红素防护紫外线损伤,维生素C支持胶原合成[10] - 牛油果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E/C,增强皮肤保湿与抗氧化能力[11] - 猕猴桃维生素C含量超橙子,辅助胶原稳定并改善肠道吸收[13] - 南瓜籽含β-胡萝卜素和锌,促进皮肤细胞更新[14] - 腰果富含铜和锌,维持胶原连接与弹性[15] - 彩椒(红/黄椒)维生素C含量高,β-胡萝卜素和辣椒素减少炎症[16]
商贸零售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维稳、谋变,重视新消费
民生证券· 2025-06-19 15:53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商贸零售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展开,指出行业维稳谋变,应重视新消费,各细分板块有不同投资机会与风险,美护、医美、黄金珠宝、商超百货等板块需关注产品、经营、渠道等因素,推荐了相关公司[1][7]。 零售行业总览 细分板块逻辑梳理 - 美护板块25年1 - 5月表现强劲,下半年聚焦产品势能强、经营改善、龙头企业三条投资主线,推荐巨子生物等公司[7]。 - 医美行业胶原蛋白赛道景气,对渠道和运营能力要求高,关注新材料和新产品管线,推荐锦波生物、爱美客[7]。 - 黄金珠宝市场多元化年轻化,部分品牌靠工艺承接消费变化,关注从渠道转向产品与品牌驱动的公司,推荐老铺黄金等[7]。 - 商超百货25年政策助力,下半年聚焦零售调改和折扣零售两条主线,推荐重庆百货[7]。 社零总览与分板块表现 - 2025年1 - 3月社零总额12.47万亿元,同比+3.6%,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8.06%,化妆品类同比+5.48%[14]。 - 2025年1 - 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3月回落但高于1月[14]。 行情表现与资金面特征 - 25年年初至今美容护理板块表现优,商贸零售板块略承压,子版块涨跌幅排序为钟表珠宝>医疗美容>化妆品>跨境电商>百货[16][17]。 - 公募基金对商贸零售配置逐季上升,美容护理整体稳定;25Q1商贸零售与美容护理持股市值环比上行,部分子板块有不同变化[16][17]。 行业复盘 线上情况 - 25年1 - 4月电商实物总销售额指数回升,5月微降;1 - 4月电商客单价水平指数下滑,5月回升[23]。 线下情况 - 25年1 - 5月商铺出租率指数回升,维持在中高位景气区间;经营场所增减指数呈稳态区间波动,新增店铺预期下降[29]。 行情情况 - 25年1 - 5月美容护理板块PE - TTM波动上行,跑赢沪深300;商贸零售板块PE - TTM“前低后高、波动上行”,涨幅与政策相关[33]。 - 商贸零售子行业指数跟随大盘但表现弱,4月下跌后企稳,互联网电商政策敏感度高;医疗美容领涨,美容护理板块整体表现强劲[37]。 核心标的盈利能力 - 美容护理和商贸零售板块核心标的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表现分化,部分公司实现正增长[39]。 美容护理行业 行业复盘 - 2025年1 - 5月美容护理(申万)指数涨幅10.82%,排名2/31;商贸零售(申万)指数跌幅 - 3.95%,排名靠后;互联网电商和个护用品表现相对更优[44]。 - 2024 - 2025年3月社零总额稳定增长,25年3月为40940亿元,同比增长5.9%;2024年化妆品销售额下滑,2025年1 - 3月同比+3.61%[49]。 - 25Q1三大平台美妆类目销售额表现分化,抖音增长强劲,淘天京东增速承压[52]。 - 25年“618”活动时间提前,玩法简单化,跨平台合作助力流量增长[55]。 - 国货品牌业绩表现分化,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部分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同比实现正增长[57]。 投资主线 - 25年聚焦产品势能强劲、经营改善、龙头大而全三条投资主线,推荐珀莱雅等公司[62]。 医美行业 行业概况 - 玻尿酸赛道向注射层次和部位精细化发展,关注产品管线扩充进程[65]。 - 胶原蛋白赛道未来空间广阔,国内多企业加速研发布局,重组胶原蛋白特性显著,在医美多领域有应用[70][71]。 - 国内医美市场合规注射材料品类达7种,未来核心竞争要素在于运营和差异化定位[74]。 投资建议 - 医美行业需求承压,推荐布局新产品管线、具备强渠道管理与产品运营能力的锦波生物、爱美客,建议关注华东医药[78]。 黄金珠宝行业 行业趋势 - 金价长期高位,25Q1消费者部分持币观望或转向轻克重金饰;2025年金银珠宝类零售额上升,3月达324.8亿元,同比+10.6%[85]。 - 金价受供需、货币金融、政治格局和消费习惯等因素影响,企业采取对冲政策;长期看金价仍有上涨空间[87]。 - 中国金饰消费市场呈多元化、年轻化趋势,黄金饰品主导地位增强,消费者偏好多样,购买动机转向悦己消费[92]。 - 各品牌通过差异化策略推出新品,如周大福IP联名、潮宏基年轻化设计、周大生文化内涵产品等[95]。 投资建议 - 行业层面关注消费表现和金价走势,个股推荐品牌力崛起、产品设计卓越、经营有改善的老铺黄金、潮宏基、曼卡龙[107]。 商超百货行业 消费与政策情况 - 消费者消费意愿承压,25年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7.5%,低于24年3月和25年2月[109]。 - 国家出台多项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等[112]。 商超调改情况 - 传统商超业态老化,多家商超参考“胖东来模式”调改,聚焦商品结构、动线布局等方面[115]。 - 调改举措改善传统商超经营表现,永辉超市、步步高、重百新世纪调改后销售额、客流等指标提升[121]。 投资主线 - 关注传统零售调改和折扣零售两条投资主线[122]。
两个女首富的战争
盐财经· 2025-06-13 16:12
医美行业竞争格局 - 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从技术路线之争升级为资本市场全面博弈,玻尿酸与胶原蛋白两大阵营正面交锋[4][7][31] - 巨子生物2024年营收55.39亿元反超华熙生物,净利润20.62亿元达到后者12倍,市值635亿港元远超华熙260亿元[12][44][46] - 华熙生物2021年市值达1500亿元峰值,但2024年遭遇上市以来最差业绩,净利润锐减至1.74亿元[10][40] 技术路线争议 - 华熙生物公开驳斥"玻尿酸过时论",指控9家券商研报偏向胶原蛋白技术路线[4][32] - 胶原蛋白在抗衰领域被市场视为"成分王者",2021年起概念兴起冲击玻尿酸地位[11][41] - 华熙生物强调两种成分存在"信号共生、力学共生、病理共损"三重关系,反对非此即彼的对比[12] 产品成分风波 - 巨子生物核心产品可复美被质疑重组胶原蛋白含量仅0.0177%,未达0.1%最低添加量标准[18][26] - 争议焦点集中在检测方法差异:质疑方采用HPLC氨基酸定量法,公司使用双缩脲法[24][25] - 可复美占巨子生物收入八成,2023-2024年销售额分别为27.88亿和45.4亿元[29] 市值与市场反应 - 巨子生物市值从5月20日高点蒸发近三分之一,跌至650亿港元水平[8][46] - 6月5日公布检测结果后股价单日大跌8.7%,投资者担忧618大促业绩受影响[28][29] - 华熙生物变革未见成效,股价未因事件明显提升,用户对双方品牌均产生抵触[8][35] 企业战略调整 - 华熙生物2024年启动"反贪风暴",董事长赵燕亲自下沉业务一线重回创业状态[9] - 巨子生物2019年借力直播电商崛起,与李佳琦合作推动线上销售爆发[43] - 科伦药业等新势力携麦角硫因成分入场,被视作"下一个胶原蛋白"[15] 创始人背景 - 两位创始人同为1966年生:赵燕从房地产转型玻尿酸,范代娣从基因工程研发胶原蛋白[38][42] - 赵燕2000年收购山东福瑞达,2007年成为全球最大玻尿酸原料商[39] - 范代娣2000年创立巨子生物,2008年实现重组胶原蛋白量产[43]
金融工程日报:A股午后放量下行,TMT全线回调、离境退税概念逆势大涨-20250610
国信证券· 2025-06-10 22:46
根据提供的金融工程日报内容,该报告主要涉及市场表现、情绪指标和资金流向的统计分析,但未提及具体的量化模型或因子构建方法。以下是可提取的关键指标分类整理: --- 市场情绪指标 1. **封板率** - 构建思路:反映涨停股的封板稳定性[17] - 计算公式: $$封板率=\frac{最高价涨停且收盘涨停的股票数}{最高价涨停的股票数}$$ - 测试结果:当日封板率62%(较前日下降4%)[17] 2. **连板率** - 构建思路:衡量涨停股的连续性[17] - 计算公式: $$连板率=\frac{连续两日收盘涨停的股票数}{昨日收盘涨停的股票数}$$ - 测试结果:当日连板率29%(较前日下降4%)[17] --- 资金流向指标 1. **两融交易占比** - 构建思路:评估融资融券交易活跃度[22] - 计算方式:两融交易额(融资买入+融券卖出)占市场总成交额比例 - 测试结果:当日占比9.1%,近一年均值8.8%[22] 2. **大宗交易折价率** - 构建思路:反映大资金交易情绪[26] - 计算公式: $$折价率=\frac{大宗交易总成交金额}{当日成交份额的总市值}-1$$ - 测试结果:当日折价率6.04%,近半年均值5.50%[26] 3. **股指期货年化贴水率** - 构建思路:衡量期货市场对现货的预期[28] - 计算公式: $$年化贴水率=\frac{基差}{指数价格} \times \left(\frac{250}{合约剩余交易日数}\right)$$ - 测试结果: - 上证50:19.15%(近一年中位数1.44%)[28] - 沪深300:19.78%(近一年中位数3.16%)[28] - 中证500:21.60%(近一年中位数8.97%)[28] - 中证1000:24.29%(近一年中位数12.10%)[28] --- 机构行为指标 1. **龙虎榜机构净流入/流出** - 构建思路:追踪机构席位资金动向[36] - 测试结果: - 净流入前十包括富春股份、中超控股等[36] - 净流出前十包括跨境通、广康生化等[36] 2. **陆股通净流入/流出** - 构建思路:监测外资通过沪深股通的交易[37] - 测试结果: - 净流入包括百利电气、恒宝股份等[37] - 净流出包括盈峰环境、锦江航运等[37] --- 其他市场指标 1. **ETF折溢价** - 测试结果: - 溢价最高:半导体ETF南方(1.23%)[23] - 折价最高:沪港深500ETF基金(-0.70%)[23] 2. **行业/概念表现** - 测试结果: - 最佳行业:银行(+0.48%)、医药(+0.33%)[7] - 最差概念:移动转售(-7.92%)、边缘计算(-4.36%)[10] --- 注:报告中未涉及量化模型或因子构建的详细方法论,以上均为市场统计指标[1][2][3][4][5][6]。
618前,最会提问的主持人张泉灵拷问中国胶原蛋白
FBeauty未来迹· 2025-05-09 17:20
胶原蛋白市场现状 - 重组胶原蛋白带动市场发展 预计2026年胶原蛋白皮肤护理市场份额将超过透明质酸 2027年中国胶原蛋白市场规模达1738亿元 [3] - 国货企业突破技术壁垒 打破国际垄断 21世纪初进口胶原蛋白价格高达2000-7000元/克 创尔生物实现量产使价格降至进口三分之一 [3][12] - 市场面临传播同质化 成本不透明 认知断层三大问题 消费者对医学价值缺乏系统了解 [5] 创尔生物技术突破 - 2004年研发全国首款胶原贴敷料 2016年推出首款无菌Ⅲ类医疗器械胶原贴敷料 获得50多项专利 [14] - 建立博士后基地 参与863科研计划 与院士实验室战略合作 汇编216篇学术文献占行业研究70% [14][15][16] - 推动行业标准化 连续举办九届学术论坛 参与制定国家级行业标准 2024年发布《胶原贴敷料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16] 品牌经营策略 - 23年坚持不涨价理念 技术创新后成本控制使产品保持高质价比 复购率达50% [14][19][20] - 产品进入3000多家医院和药房 胶原次抛容量更大价格更低 明确标注胶原蛋白浓度 [16][20] - 通过第三方权威对话形式直面价格争议 强化"技术普惠"品牌形象 [24][26][28] 行业传播创新 - 采用场景化叙事打破同质化传播 邀请张泉灵从消费者视角提问建立信任锚点 [24][26] - 内容直击价格与技术关系痛点 以成本透明重建信任 展现国货担当 [26][27] - 借《国货就很好》IP强化"敢说真话"形象 形成与"割韭菜"品牌的差异化对比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