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

搜索文档
丰原药业股价微涨0.99% 控股股东协议转让5.1%股份
金融界· 2025-08-12 01:48
股价表现 - 最新股价报7 14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 99% [1] - 盘中最高触及7 16元 最低下探7 02元 [1] - 全天成交1 17亿元 [1] - 当前总市值33 18亿元 市盈率21 82倍 [1] 业务结构 - 主要从事药品生产制造和零售流通业务 [1] - 2024年财报显示生产制造业务贡献46 65%营业收入 [1] - 零售流通业务贡献49 75%营业收入 [1] - 产品涉及化学制药 肝素 流感防治等领域 [1] 股权变动 - 控股股东丰原集团拟转让2369 86万股股份 占总股本5 1% [1] - 转让价格为6 72元/股 总价款1 59亿元 [1] - 受让方为海南贵和达毅投资合伙企业 [1] - 转让基于对公司发展前景的认可 [1]
8月5日海普瑞AH溢价达125.21%,位居AH股溢价率第16位
金融界· 2025-08-05 16:53
市场表现 - 8月5日上证指数上涨0 96%至3617 6点 恒生指数上涨0 68%至24902 53点 [1] - 海普瑞A股当日收盘报13 26元人民币 涨幅0 68% H股报6 43港元 涨幅3 38% [1] - 海普瑞AH股溢价率达125 21% 位居AH股溢价率榜单第16位 [1] 公司概况 - 深圳市海普瑞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 总部位于深圳 [1] - 公司为A+H双融资平台跨国制药企业 业务覆盖肝素全产业链 生物大分子CDMO及创新药投资开发商业化 [1] - 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 以临床未满足需求为导向 专注提供高质量安全药物及服务 [1]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包含肝素产业链 生物大分子CDMO 创新药物三大领域 [1] - 业务模式涵盖药物研发 生产 商业化全流程 [1]
全球首个!非动物源肝素平台落户光明
深圳商报· 2025-07-10 00:35
公司战略布局 - 华熙生物通过旗下企业华熙唐安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实现多元化发展及合成生物技术应用的重大战略部署,并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全球首个非动物源肝素全产业链平台 [2] - 公司以合成生物为驱动,聚焦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已形成生物活性物原料、药品及医疗器械、皮肤科学创新转化及营养科学创新转化四大业务板块 [2] - 华熙唐安突破传统肝素类药物的动物组织提取工艺,以合成生物学技术实现肝素聚糖的体外全酶法精准合成,技术全球领先,是国内唯一掌握全天然结构抗凝血肝素聚糖生物合成的企业 [2] 技术突破与产业化 - 华熙唐安在全酶合成肝素领域实现多维度技术突破与产业革新,相关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等领域,并在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心肌梗死、心血管手术抗凝等场景 [2] - 依托深圳研发总部、济南糖工程基地、天津中试车间三地联动体系,华熙唐安加速从实验室技术到GMP产业化的转化,推动肝素产业从"动物资源依赖"向"绿色生物智造"升级 [2] 合作与融资 - 华熙唐安与光明区、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星博生辉私募创业投资基金等举行落地及天使轮融资签约仪式 [3] - 产学研用各方嘉宾举行"合成生物学赋能肝素产业变革"圆桌论坛,包括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华熙唐安董事长、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等 [3] 区域产业集聚 - 光明区已集聚合成生物领域企业超130家,产业估值近400亿元 [4]
全球首个非动物源肝素平台落成!光明科学城合成生物大动作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08 23:57
华熙生物战略布局 - 华熙生物旗下企业华熙唐安生物科技落地光明科学城,建立全球首个非动物源肝素全产业链平台,标志着公司在透明质酸领域外的多元化发展和合成生物技术应用的重要战略部署 [1] - 公司以合成生物为驱动,聚焦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拥有生物活性物原料、药品及医疗器械、皮肤科学创新转化及营养科学创新转化四大业务板块 [1] - 华熙唐安已在全酶合成肝素领域实现多维度技术突破与产业革新,相关产品在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等领域广泛应用,是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心肌梗死等场景的关键药物 [1] 合成生物学产业生态 - 华熙唐安与光明区、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星博生辉私募创业投资基金等签约,整合政策、资源及产业优势,加速项目发展 [3] - 产学研用各方举行圆桌论坛,探讨合成生物学技术在肝素等生物医药关键材料研发中的突破性应用及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3] - 光明区已集聚合成生物领域企业超130家,产业估值近400亿元,构建了涵盖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全过程的创新生态链 [3] 产业集群与行业影响 - 华熙唐安的落地将吸引医美、化妆品细分领域上下游企业集聚,助力光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合成生物产业创新高地 [4] - 公司致力于打造国际领先的肝素聚糖全产业链平台,为肝素产业的技术革新与高质量发展开启新篇章 [1] 行业会议信息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和美妆原料四大领域 [5] - 大会设生物制造产业宏观论坛及分论坛,涵盖大宗化学品、精细化学品、生物基材料等议题,并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活动 [6]
常山药业加入“减肥药”大战:连续两年亏损,股价翻倍涨
贝壳财经· 2025-06-25 18:25
公司股价表现 - 常山药业股价6月24日收盘报50.69元/股,涨2.55%,消息公开后连续两日小幅收涨 [3] - 2025年以来公司股价涨幅达136.71%,成为GLP-1RA概念股中表现最突出的翻倍股 [3] - 圣诺生物和博瑞医药同期股价涨幅分别为86.63%和80% [3] 艾本那肽研发进展 - 艾本那肽减重适应症临床试验申请于6月20日获批,但尚未正式开展临床试验 [4][7] - 该药物4月10日获NMPA受理减重适应症申请,治疗2型糖尿病的适应症上市许可申请已于2024年4月获受理 [7] - 公司2012年通过合资公司常山凯捷健布局GLP-1RA赛道,合资方以专利技术作价980万元出资 [6] 肝素业务困境 - 公司2023年和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12.4亿元和2.49亿元 [8] - 肝素制剂产品受集采影响价格大幅下降,2023年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销量骤减 [9] - 2023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31亿元,2024年计提6853.4万元 [11] - 肝素原料药因国际市场需求回归常态,2023年价格和销量同比大幅下滑 [9] GLP-1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GLP-1全球市场规模528.3亿美元,同比增长46%,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占比55%,礼来替尔泊肽占31% [14] - 中国有51种GLP-1受体激动剂处于临床开发阶段,其中22种为人源长效型 [15] - 信达生物、先为达生物相关药物处于NDA阶段,恒瑞、江苏豪森等企业处于Ⅲ期临床 [16] - 国内已批准5款减肥药,其中4款为GLP-1药物 [14] 公司战略转型 - 艾本那肽若获批上市将改善公司对肝素业务的依赖,提升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7] - 公司明确GLP-1类药物上市后将面临激烈竞争,定价将参考市场环境、医保谈判等因素 [13] - 行业研发趋势向多靶点、超长效、口服剂型发展,减脂增肌赛道被视为新增长点 [17]
6月A股行情前瞻:科技股能否逆袭?市场机会如何把握?
国际金融报· 2025-05-30 21:50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5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呈现弱市震荡,沪指收跌0.47%报3347.49点,创业板指收跌0.96%报1993.19点,科创50、上证50、北证50、沪深300均微跌 [2] - 交易量能收缩至1.16万亿元,较前一日减少492亿元 [11] - 个股表现分化严重,4163只个股收跌(占比78.8%),19只跌停;1116只个股收涨,53只涨停 [3] 行业板块表现 领涨板块 - 农林牧渔板块领涨(+1.2%),巨星农牧、湘佳股份涨停,年初至今涨幅5.02% [5][6] - 银行板块上涨0.64%,年初至今涨幅7.7%,仅3只成分股下跌 [6] - 医药生物板块上涨0.37%,8只个股涨停,年初至今涨幅6.61% [6] - 国防军工板块微涨0.17%,年初至今涨幅1.89% [6] 领跌板块 - 汽车板块跌幅居首(-1.91%),年初至今涨幅8.57%,但5日跌幅达4.11% [7] - 电子板块下跌1.85%,年初至今跌幅4.46%,424只成分股下跌 [7] - 机械设备板块下跌1.81%,461只成分股下跌,但年初至今仍上涨6.3% [7] - 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14个板块跌幅超1%,科技相关板块(计算机、电力设备等)普遍跌近2% [6][7] 概念板块表现 强势概念 - 医药相关概念表现突出:肝素概念(+2.41%)、猪肉概念(+2.32%)、阿兹海默概念(+1.91%)年初至今涨幅均超10% [8] - 创新药概念上涨1.7%,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18.03% [8] - 合成生物概念上涨1.1%,年初至今涨幅14.51% [8] 弱势概念 - 科技类概念集体回调:减速器概念(-3.29%)、熔盐储能(-3.14%)、可控核聚变(-3.09%)领跌 [9] - 超导概念下跌2.94%,机器人执行器概念下跌2.93%,铜缆高速连接概念下跌2.92% [9] - 电子烟概念下跌2.55%,年初至今跌幅达12.73% [9] 资金动向与市场情绪 - 节前避险情绪升温,资金转向银行、农林牧渔等防御性板块 [1][10] - 科技股回调主因:节前资金兑现收益、量能萎缩(1.16万亿)、外部关税政策扰动 [10][11] - 市场缺乏明确主线,但托底资金力量强烈,指数下行空间有限 [9][12] 机构观点 - 短期市场预计维持3300-3400点震荡,防御性板块受青睐 [12] - 中长期仍看好科技自主替代(半导体、AI)和政策受益领域(新能源汽车) [12] - 半导体设备、红利板块、创新药被列为节后重点关注方向 [13] - 科创50指数企稳反弹显示风险偏好回升,成交额若重回1.2万亿或触发科技股反弹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