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材料
搜索文档
思泉新材股价涨5.4%,金鹰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45万股浮盈赚取14.4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8 10:49
公司股价与基本面 - 11月18日公司股价上涨5.4%,报收194.87元/股,成交金额5.65亿元,换手率6.37%,总市值达157.37亿元 [1] - 公司于2023年10月24日上市,主营业务为热管理材料、磁性材料、纳米防护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热管理材料占比88.60%,其他业务占比8.69%,磁性材料占比1.99%,纳米防护材料占比0.72% [1] 基金持仓情况 - 金鹰基金旗下金鹰民丰回报混合(004265)三季度重仓持有公司股票1.45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1.92%,为公司第四大重仓股 [2] - 基于股价上涨测算,该基金当日浮盈约14.47万元 [2] - 金鹰民丰回报混合基金最新规模为1.81亿元,今年以来收益率为20.6%,近一年收益率为22.96%,成立以来收益率为78.8% [2] 基金经理信息 - 金鹰民丰回报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为林龙军,累计任职时间7年188天 [3] - 林龙军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为56.68亿元,其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为71.77%,最差基金回报为-15.58% [3]
FINE2026官宣:未来产业新材料博览会启动丨6月10-12日 上海
DT新材料· 2025-11-18 07:05
展会概况 - 2026未来产业新材料博览会(FINE 2026)将于2026年6月10日至12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由DT新材料主办,是第十届国际碳材料产业博览会、第七届热管理产业博览会和新材料科技创新博览会三大展会的重磅升级 [2] - 展会旨在打造以未来产业终端为引领、立足国际视野的新材料领域标杆盛会,全景呈现人工智能、智算/数据中心、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智能汽车、量子科技、6G、脑机接口等产业的创新成果 [3] - 展会面积达50,000平方米,预计举办超过300场战略与前沿科技报告,吸引800家以上参展企业和200家以上科研院所,专业观众预计超过100,000人次 [3][6][27] 展区设置 - 设立五大特色主题展区:先进半导体、先进电池与能源材料、轻量化高强度与可持续材料、热管理技术与材料、新材料科技创新与成果交易 [5][6] - 先进半导体展区涵盖金刚石、低维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先进电子封装、高频高速PCB、量子科技等材料与技术 [7][9] - 先进电池与能源材料展区展示固态电池、钠电池、液流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氢能、先进碳材料等 [8][9] - 热管理技术与材料展区聚焦液冷技术、算力中心服务器热管理、AI芯片与消费电子热管理、电池与储能热管理等 [9] - 轻量化高强度与可持续材料展区展示高性能纤维与复合材料、高性能高分子材料、低碳可持续材料、镁/铝/钛合金等 [11][13] - 新材料科技创新与成果交易展区汇集未来产业新锐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孵化器、产业园区等创新主体 [9] 同期论坛活动 - 举办2026未来产业新材料大会,设立30场以上专业垂直论坛和300场以上大咖报告 [15][16] - 论坛主题覆盖先进半导体、先进电池与能源材料、热管理技术、轻量化材料、人工智能赋能新材料、量子科技、6G、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 [20][21][22][23][24][25] - 活动形式包括开幕式、宏观趋势论坛、科学家论坛、资本论坛、项目路演、新品发布会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对接 [24][25] 参展企业与观众 - 预计吸引10,000家以上终端企业和资本机构莅临,包括上汽、广汽、华为、比亚迪、宁德时代、腾讯、阿里、红杉中国、IDG资本等知名企业 [28] - 展会通过官方渠道和细分行业媒体矩阵进行宣传,覆盖DT半导体、DT先进电池、DT新能源等多个专业领域 [29][30][33][38] 主办方背景 - 主办方DT新材料(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新材料科技服务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42] - 公司业务涵盖新媒体、产业交流、企业家服务、产业研究与咨询、早期项目投融资及孵化,每年举办近百场产学研活动,服务100,000余家企业单位 [42] - 已建立1,500多位院士专家智库,合作国内外100多家科研中心,为100余家政府及园区、200余家上市公司提供产业服务,并设立天使基金投资孵化十余个项目 [42][43]
思泉新材股价涨5.17%,金鹰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45万股浮盈赚取13.2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7 10:35
公司股价及交易表现 - 11月17日公司股价上涨5.17%至185.39元/股[1] - 当日成交金额为3.38亿元 换手率达3.91%[1] - 公司总市值为149.71亿元[1] 公司基本信息与业务构成 - 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2日 并于2023年10月24日上市[1] - 主营业务为热管理材料 磁性材料 纳米防护材料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1] - 热管理材料是核心收入来源 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88.60%[1] - 其他业务 磁性材料 纳米防护材料收入占比分别为8.69% 1.99%和0.72%[1] 基金持仓情况 - 金鹰基金旗下金鹰民丰回报混合基金重仓公司股票[2] - 该基金三季度持有公司1.45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1.92% 为第四大重仓股[2] - 基于11月17日股价涨幅 该持仓单日浮盈约13.22万元[2] 持仓基金表现 - 金鹰民丰回报混合基金最新规模为1.81亿元[2] - 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为19.34% 近一年收益率为19.78%[2] - 自2017年6月28日成立以来 累计收益率为76.92%[2]
阿莱德跌0.90%,成交额3820.15万元,今日主力净流入-370.17万
新浪财经· 2025-11-13 16:19
公司股价及交易概况 - 11月13日股价下跌0.90%,成交额为3820.15万元,换手率为2.72%,总市值为39.61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70.17万元,占成交额0.1%,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09.30万元,近20日净流出3821.56万元 [6][7]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35.05元,股价靠近32.20元支撑位,近期筹码减仓程度减缓 [8] 主营业务与产品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分子材料通信设备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9]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射频与透波防护器件占比55.38%,EMI及IP防护器件占比21.00%,电子导热散热器件占比20.82% [9] - 核心产品包括5G相控阵天线罩,在5G高频段透波率最高超过98% [4] 业务进展与市场拓展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3.16亿元,同比增长25.11%,归母净利润5224.06万元,同比增长89.00% [9] - 汽车事业部在报告期内通过五家国内外客户审核,获取新项目定点意向,并向多家潜在客户提供样品测试 [3] - 智能装备和人工智能领域通过国内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的产品测试,正展开与头部客户的战略合作开发 [3] 核心业务概念与合作伙伴 - 公司热管理材料和电磁屏蔽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包括车载显示系统、电池包、三电系统、充电桩及自动驾驶等 [2] - 富士康是公司的合作伙伴之一 [3]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为52.41%,受益于人民币贬值 [5] 公司基本资料与股东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4年6月1日,于2023年2月9日上市,位于上海市奉贤区 [9] - 所属申万行业为通信-通信设备-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概念板块包括5G、光通信、液冷概念、毫米波雷达、机器人概念等 [9]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1.26万,较上期增加7.29%,人均流通股3377股,较上期减少6.79% [9]
陶氏化学,全球首个“热管理材料科学实验室”揭幕
DT新材料· 2025-11-07 00:05
实验室成立与战略意义 - 全球首个热管理材料科学实验室于11月4日在上海陶氏中心揭幕,是公司在热管理材料领域迈出的关键一步[2] - 实验室旨在携手价值链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冷却技术的创新突破和应用落地[2] - 此举是公司践行对中国市场长期承诺、加强本土研发投资的有力佐证[3] 实验室功能与服务 - 实验室通过三大功能板块协同整合,为客户提供覆盖产品开发全周期的专业技术支持和一站式服务[5] - 提供全面、系统化的评估测试,覆盖消费电子、通信及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关键部件散热测试[5] - 具备丰富的应用能力和多行业演示,可展示点胶、丝网印刷等成熟材料应用工艺及跨行业应用演示[5] - 提供便捷、无缝的技术支持,客户可直接获取公司全系列导热材料样品及专家与实验资源[5]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AI技术飞速发展使热管理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倒逼市场创新[3] - 实验室旨在赋能数据中心及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两大领域下的各行各业,应对散热挑战[3] - 热管理产业大会涵盖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eVTOL/无人机、储能等六大主题应用[7]
思泉新材股价涨5.12%,华夏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09.91万股浮盈赚取976.0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6 13:50
公司股价表现与基本情况 - 11月6日公司股价上涨5.12%报收182.38元/股成交金额6.11亿元换手率7.21%总市值147.28亿元 [1] - 公司于2023年10月24日上市主营业务为热管理材料磁性材料纳米防护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热管理材料是公司核心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高达88.60% [1] 基金持仓与影响 - 华夏行业景气混合A基金三季度减持104.07万股后仍持有109.91万股占公司流通股比例2.31% [2] - 该基金因公司股价上涨在11月6日单日浮盈约976.04万元 [2][4] - 思泉新材为该基金第七大重仓股持仓占基金净值比例为2.94% [4] 相关基金表现 - 华夏行业景气混合A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为53.96%近一年收益率为51.41%成立以来累计回报372.53% [2] - 该基金经理钟帅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132.6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为176.24% [3]
议程发布!130+主题报告,热管理千人年度盛会进入30天倒计时!
DT新材料· 2025-11-05 00:04
大会概况 - 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暨博览会(iTherM 2025)将于2025年12月3-5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主题为“融合·创新 | 传递多一点” [4] - 会议预期规模达2000人以上,汇聚350余家展商,展出面积达2万平方米,将举办20余场多维度同期活动 [4] - 大会旨在搭建热管理领域技术交流、学科融合、信息互通的专业沟通平台,并特别关注知识产权、创业项目及创新技术成果的市场转化 [4] 行业背景与驱动力 - 电子技术快速更迭推动芯片、器件及设备向微型化、高性能化、集成化及多功能方向发展,导致功率密度和发热量急剧攀升 [2] - 消费电子、5G、XR、人工智能、电力电子、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物联网、动力电池、储能、节能环保及工业4.0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对高效热管理材料技术和解决方案提出了高标准要求 [2] - 热管理技术是保证终端产品效率、可靠性、安全性、耐用性和持续稳定性的关键 [2] 核心议题与前沿技术 - 大会专题涵盖热学科学、热界面材料、芯片与电子器件、导热复合材料、液冷技术、碳基热管理材料、热设计与仿真、电池热管理、数据中心热管理及辐射制冷等前沿领域 [6][7][9][12][16][18][19][22][25][26][27][33] - 具体技术议题包括非互易传热/热二极管与固态制冷、三维集成芯片热感知设计、高算力AI芯片集成微流道散热、液态金属芯片散热、泵驱动分离式热管、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数据中心液冷解决方案等 [7][14][16][25][27][28] - 人工智能技术被应用于热管理材料设计研究,显示出技术融合趋势 [16] 主要参与方 - 主办单位为DT新材料和iTherM洞见热管理,协办单位包括佛山市三水区招商局等,承办单位为深圳市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5] - 大会顾问及演讲嘉宾包括李保文(欧洲科学院院士)、曹炳阳(清华大学院长)、罗小兵(华中科技大学院长)、封伟(天津大学讲席教授)等多位学术界领军人物 [5][7] - 参与企业涵盖中兴通讯、汉高、德国耐驰、元素六、积水化学、施耐德电气、中国移动等产业链关键公司 [11][16][22][28][29] 应用场景与市场方向 - 热管理技术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eVTOL/无人机、储能等六大主题领域 [33] - 具体应用场景包括通讯及算力产品热管理、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功率模块封装、智算中心液冷与热回收、人形机器人热管理等 [7][14][25][28]
年度盛会!10大主题 120+专家报告公布!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暨博览会
DT新材料· 2025-10-27 22:37
行业发展趋势与驱动力 - 电子技术快速更迭推动芯片、器件及电子设备向微型化、高性能化、集成化及多功能方向发展,功率密度和发热量急剧攀升 [2] - 消费电子、5G、XR、人工智能、电力电子、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物联网、动力电池、储能/热、节能环保、工业4.0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对高效热管理材料技术和解决方案提出高标准要求 [2] - 热管理技术是保证终端产品效率、可靠性、安全性、耐用性和持续稳定性的关键 [2] 2025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概览 - 大会将于2025年12月3-5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主题为“融合·创新 | 传递多一点” [3] - 会议规模预期超过2000人,汇聚350余家展商,展出面积达2万平方米 [3] - 内容涵盖热管理行业的科学前沿、功能材料、技术应用和工程方案等多个领域,包括20余场多维度同期活动 [3] - 大会紧密依托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半导体、数字经济、汽车、智慧网联、低空经济、绿色低碳等产业集群 [2] 学术研究与科学前沿 - 非互易传热/热二极管与固态制冷等基础科学研究是前沿方向 [5] - 研究覆盖多尺度下导热材料的性能调控、低维系统中声子输运和热传导、微纳尺度导热与声子新物理等科学问题 [5][6][7] - 人工智能开始赋能热管理材料设计研究,显示技术融合趋势 [7] 热界面材料技术进展 - 液态金属芯片散热技术是重点研究方向 [8] - 研究聚焦于液态金属热界面材料的微纳导热机理、调控与应用 [8][9] - 开发适用于多场景热管理需求的系列热界面材料,并研究其粘结与界面热阻关联关系 [8][9] - 自愈性柔性热界面材料、高性能金属导热界面材料等技术是开发热点 [9] 导热与碳基复合材料 - 高导热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应用是重点,包括各向异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宏量制备 [10] - 碳基材料如金刚石、石墨烯在热管理中作用关键,CVD金刚石可为射频器件热管理带来变革 [10][11] - 研究方向涵盖金刚石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铜/金刚石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调控等 [10][11] 热设计与仿真技术 - 针对消费电子领域,研究超薄柔性聚合物均热板、基于增材制造的高性能液流散热等关键技术 [11] - 关注高功耗芯片精细化热设计、终端散热外设设计方案等工程问题 [11][12] - 微流体技术如压电微泵在热管理场景中的应用探索已具备25年技术积淀 [12] 芯片与电子器件热管理 - 功率器件的近结主动热管理、先进封装材料是研究重点 [12] - 针对三维集成芯片的热感知设计方法、异质集成宽禁带半导体器件的电热特性与协同设计是突破热瓶颈的关键 [12][13] - 研究嵌入式微通道散热器效能提升方案以应对高热流密度挑战 [13] 液冷技术与数据中心热管理 - 后摩尔时代下芯片级液冷技术发展趋势是焦点议题 [13] - 喷雾冷却、微通道等内嵌微流高效散热技术用于解决高热流密度散热问题 [13] - 全栈液冷方案、风液融合技术正助力绿色AIDC建设 [13][14] - 区块链赋能液冷数据中心、智算中心液冷与热回收技术等创新方案涌现 [14] 电池热管理解决方案 - 研究基于环保制冷剂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高比能快充电池的热传感与热调控 [15] - 动力及储能电池热管理材料和技术持续进展,气凝胶绝热材料在电池热失控防护中应用必要性凸显 [15][16] - 液态金属微胶囊化、仿真技术在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应用与展望是重点方向 [16][17] - 高效传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探讨以及储能和充电设备的散热设计是产业化应用热点 [16][17]
思泉新材跌2.01%,成交额6.7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223.1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09 13:3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9日公司股价下跌2.01%至235.18元/股,成交额6.77亿元,换手率5.94%,总市值189.92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223.17万元,特大单与大单均呈现净卖出状态,特大单买入1.01亿元(占比14.88%)卖出1.46亿元(占比21.55%),大单买入1.78亿元(占比26.23%)卖出2.05亿元(占比30.23%)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84.27%,近5个交易日下跌13.97%,近20日上涨8.89%,近60日大幅上涨274.55% [2]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86亿元,同比增长78.24%,归母净利润3050.92万元,同比增长33.19%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热管理材料88.60%,其他8.69%,磁性材料1.99%,纳米防护材料0.72%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907.14万元 [4]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8月29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16万户,较上期减少16.53%,人均流通股4092股,较上期增加19.81%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多家公募基金新进成为十大流通股东,包括华夏行业景气混合A持股213.99万股(第一大流通股东)、华安媒体互联网混合A持股106.70万股(第二大流通股东)等 [4] - 公司今年以来2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10日,龙虎榜净买入4210.32万元,买入总计1.94亿元(占总成交额11.59%),卖出总计1.52亿元(占总成交额9.07%) [2] 公司概况与行业分类 - 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2日,于2023年10月24日上市,主营热管理材料、磁性材料、纳米防护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电子化学品Ⅱ-电子化学品Ⅲ,概念板块包括液冷概念、消费电子、富士康概念、AIPC概念、百元股等 [2]
10月十大金股:十月策略和十大金股
华鑫证券· 2025-10-08 17:04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A股市场在10月将经历震荡整固后蓄势上行[4][17] 主要投资方向聚焦于政策催化、景气修复和降息受益三大主线[4][17] 总量观点 - 海外市场需关注美国政府停摆的持续影响(预计10月中上旬延续关门)、经济数据以及美联储在10月的降息预期[4][15] 当前市场反应温和但需警惕持续关门引发的资产波动放大[4][15] 黄金价格因降息预期和不确定性一度突破4000美元/盎司[15] - 国内方面关注短期增量对冲政策(如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下达)、中长期十五五规划风向(四中全会于10月20-23日召开)以及10月底APEC会议可能带来的中美进展[4][16] 9月制造业PMI连续6个月处于收缩区间显示经济回落压力[16] - A股大势研判认为国庆假期后风险偏好有望提升融资盘回补局部交易拥挤风险已缓释叠加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和政策催化A股蓄势上行可期[17] 行业配置方向 - 政策催化方向:重点关注受益于十五五规划的半导体、机器人、工业软件、军工等行业[4][17] - 景气修复方向:重点关注三季报盈利预期改善的AI、创新药、新能源等行业[4][17] - 降息受益方向:重点关注美联储预防式降息利好的有色、非银金融等行业[4][17] 十月十大金股组合及逻辑 - **中微公司 (688012 SH)**:逻辑在于刻蚀设备显著放量2024年上半年收入3448亿元同比增长3646%[18] 刻蚀设备收入2698亿元同比增长约5668%占营收比重提升至7826%[19] 预计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8154亿元、10767亿元、14121亿元[21] - **复旦微电 (688385 SH)**:逻辑在于FPGA产品线技术领先正推进基于1xnm FinFET先进制程的新一代产品[22][23] 存储产品线销量有较大增长[24] 预计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3766亿元、4378亿元、4996亿元[24] - **思泉新材 (301489 SZ)**:逻辑在于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开始提速营收183亿元同比增长9359%归母净利润1772万元同比增长7957%[25] 受益于AI驱动消费电子复苏对散热方案的需求[26]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152亿元、202亿元[28] - **长飞光纤 (601869 SH)**:逻辑在于AI建设拉动需求2025年上半年收入6384亿元同比增长1938%[29] 在中国移动G654E光缆集采(总量31386万芯公里增长约156%)中获得50%份额[30] 前瞻布局空芯光纤[30]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4193亿元、16126亿元、18008亿元[31] - **模塑科技 (000700 SZ)**:逻辑在于频繁获得大客户项目定点近一年披露的定点项目预计总销售额超过100亿元[32][35] 2024年归母净利润63亿元同比增长395%墨西哥工厂净利润3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04%[32]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810亿元、916亿元、1031亿元[37] - **美湖股份 (603319 SH)**:逻辑在于泵类主业稳健增长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业务收入232亿元同比增长1982%占总营收2188%[39] 机器人业务布局减速器、执行器等已开发十余家头部机器人客户[40]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374亿元、2827亿元、3347亿元[41] - **深圳新星 (603978 SH)**:逻辑在于业绩迎来拐点2025年上半年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29%亏损收窄[43] 六氟磷酸锂价格触底回升(截至9月10日报价565万元/吨较7月21日上涨约15%)[43] 年产10万吨电池铝箔坯料项目已投产三氟化硼项目预计2025年10月投产[44][46]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1亿元、224亿元、392亿元[46] - **洛阳钼业 (603993 SH)**:逻辑在于铜钴产量大幅增长2025年上半年铜产量3536万吨同比增长1268%钴产量611万吨同比增长1305%所有产品产量进度均超年度指引50%[49][51] 归母净利润8671亿元同比增长6007%创同期新高[49]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27亿元、19769亿元、20710亿元[55] - **兴业银锡 (000426 SZ)**:逻辑在于银锡量价齐升2025年上半年矿产银产量13132吨同比增长457%[56] 上半年国内白银、锡均价同比分别上涨2023%、913%[59] 收购宇邦矿业并成功出海收购大西洋锡业[62][63]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13亿元、2413亿元、2470亿元[64] - **江山股份 (600389 SH)**:逻辑在于业绩大幅增长2025年半年度预计归母净利润3-36亿元同比增长7565%-11078%[65] 目前拥有草甘膦产能7万吨/年在建5万吨产能预计2025年底投产[66]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7亿元、794亿元、949亿元[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