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4680电池

搜索文档
印尼甩卖,中国狂收:10万吨“战争金属”入仓,够造半年导弹
搜狐财经· 2025-07-12 17:42
镍进口与价格动态 - 2025年前五个月中国镍进口量同比暴涨100.6%,总量达77,654吨,创六年新高,平均每天进口516吨[1] - 伦敦金属交易所镍价跌破1.7万美元/吨,较2023年高点重挫40%,跌至2020年以来最低水平[2] - 印尼2025年镍产量突破230万吨,占全球供应63%的份额[2] 中国战略储备行动 - 中国以五年最低价狂扫10万吨高纯度镍,进口增速达消费增速的10倍(消费增速仅4.9%)[2] - 10万吨镍储备可支撑解放军3-6个月高强度作战,覆盖战舰维修、导弹生产等核心需求[5] - 全球上半年新增镍库存81%在中国境内[10] 印尼产业与地缘博弈 - 印尼总统高调庆祝中国投资的59亿美元电池厂落地,但经济部长随即向美方献上镍矿开发协议[2] - 中国对印尼不锈钢加征最高43%关税,不锈钢占印尼对华出口三成,镍铁90%依赖中国供应[7] - 印尼本土镍铁成本高出市场价20%,中企停供冶炼试剂并冻结新厂投资[7] 军工与战略价值 - 含镍合金板用于航母甲板,耐腐蚀性比普通钢材强3倍,可承受1500℃战机尾焰[5] - 导弹发动机镍含量每提升1%,极端故障率直降15%[5] - 镍被中国立法列为战略矿产,甘肃建成150米深地下洞库可恒温储存50年[12] 资源供应链布局 - 甘肃金昌镍钴基地采用加压酸浸技术,转化率提至92%[9] - 广西防城港湿法冶炼项目将红土矿变为电池级硫酸镍,供应特斯拉4680电池30%原料[9] - 通过"一带一路"打通哈萨克斯坦镍矿直供协议及中俄蒙铁路运力提升40%的通道[9] 全球竞争态势 - 欧盟启动"关键矿产本土化"调查,美国五角大楼镍储备仅够3个月军工需求[10] - 中国央行减持412亿美元美债,部分转为采购哈萨克斯坦铜精矿[9] - 刚果(金)钴矿被中资锁定长单,"刚果-重庆"包机航线紧急开通[9]
雷军造车生死局:小米的300天"极限竞速"
搜狐财经· 2025-07-07 09:32
生产效率与技术创新 - 北京亦庄工厂机械臂以76秒/台的生产节拍运转,刷新行业自动化纪录(特斯拉Model 3为90秒/台,行业均值120秒/台)[1] - 小米SU7单车研发工时2178小时,显著低于特斯拉Model 3的3890小时和行业均值3500小时[1] - 自动驾驶路测里程小米SU7仅200万公里,远低于特斯拉Model 3的48亿公里和行业均值1.2亿公里[1] - 二期工厂计划2025年6月23日提前40天竣工,目标年底实现15万辆年产能,工人需接受"日工作11小时,三班倒"的高强度模式[2] 订单与供应链管理 - 新车型YU7上市18小时内收获24万订单,但SU7仍有15万辆积压未交付[2] - 为压低电池成本,公司预付宁德时代3年货款,将电池成本降至984元/kWh(比比亚迪低18%)[2] - 前翼子板一体压铸良品率仅65%仍坚持量产,导致早期SU7车主投诉"车身异响"占比达32%[2] - YU7订单在二手平台溢价5000-2万元流通,公司被迫启用"身份证+人脸识别"提车系统[3] 技术竞争与专利纠纷 - 2025年3月理想汽车起诉公司侵犯增程器算法专利,涉及37项相似专利[3] - 联合蜂巢能源开发的"掺硅补锂"电池能量密度比特斯拉4680电池高12%,但量产初期出现5000台召回事件[3] - SU7 Ultra在德国纽北赛道以7分05秒刷新电动轿车圈速纪录[3] - 自动驾驶系统AEB响应延迟0.8秒(行业标准0.3秒)导致致命事故,股价单日暴跌10%[3] 财务与商业模式 - SU7硬件毛利率压至1%,主要依赖软件服务盈利,而YU7每辆车亏损超3万元[3] - 2025年Q2汽车业务单季亏损扩大至47亿元[3] - 2026年购置税减半政策到期后,YU7车主将多付3.34万元,此前SU7因交付延迟导致退单率达40%[3] 全球化战略挑战 - 计划2027年启动出海,但国内产能已排至2026年底[2] - 电池、芯片等核心部件仍依赖国内供应商,需在2年内重建海外供应链[3] - 特斯拉已在欧洲布局4座超级工厂,形成显著先发优势[3] 产能与质量平衡 - 2025年Q3二期工厂产能爬坡至15万辆年产能是关键节点,成功则可能实现盈亏平衡,失败将面临24万YU7订单的信任危机[4] - 公司面临"成本、质量与速度"的三重矛盾,AEB延迟、低良品率和高退单率反映"极致效率"的反噬效应[4]
6年融资190亿还缺钱?!又一锂电巨头赴港上市!
电动车公社· 2025-06-16 23:55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及行业影响 - 宁德时代2024年5月成功登陆港股,募资356亿港元,创全球最大IPO纪录[1] - 港股上市目的明确:为研发、人才储备及全球化扩张提供资金支持[3] - 二次上市趋势在中国新能源车圈蔓延,蔚小理等新势力已率先实践[4][5][7] - 中企A+H股上市模式被视作当前最优解,但引发美国投资者对盈利机会流失的担忧[9] 亿纬锂能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为小鹏、埃安、宝马等国内外车企提供动力电池,产品覆盖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全领域[13][16] - 技术地位:锂原电池销售额全球第一(连续8年)、202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二、圆柱电池出货量全球第四/全国第一[17] - 大圆柱电池(如46系列)具备三大优势:成本比方形电池低30%、安全性能更优(散热面积大)、能量密度更高[24][26] - 已实现大圆柱电池量产,良品率达97%,成为宝马首发供应商并获一汽奔腾、长安汽车定点[29][34][38] 亿纬锂能订单与产能规划 - 未来5年意向需求达564GWh(圆柱磷酸铁锂81GWh+三元大圆柱483GWh),但仅66%为书面形式[39][44] - 2025年规划产能210GWh,当前募资50亿元建设23GWh圆柱铁锂+21GWh大圆柱项目,仍存显著缺口[40][49][52] - 需至少187GWh三元大圆柱产能满足可靠订单,现有资金不足(2024年经营现金流44.34亿元,同比降48.9%)[55][57][62] 港股作为新能源企业融资平台 - 香港定位明确:为内地车企提供全球化金融支撑,通过港股吸收国际资金[68][78][80] - 港股优势:相比A股融资能力更强,相比美股风险更可控,适合亿纬锂能等急需资金的企业[81][85] - 行业趋势:继宁德时代后,亿纬锂能等更多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将赴港二次上市[86] 大圆柱电池行业前景 - 技术路线受认可:亿纬锂能研究院院长称其为"新能源汽车最优解",但量产依赖高端制造能力[31][27] - 应用落地进展:宝马新世代车型将搭载,特斯拉4680电池因良品率问题推进受阻[34][27][29] - 中国供应链优势助力量产,可能重塑全球动力电池竞争格局[28][41]
甬金股份:在稳健发展中探索新兴市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29 18:39
行业概况 - 2024年国内不锈钢行业呈现"供给扩张、需求分化"特征 国内不锈钢粗钢产能增至5779万吨同比增长7 08%其中300系产能扩张突出 [1] - 需求端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4 03%家电、汽车等制造业需求回暖但地产相关领域仍显疲软 [1] - 海外市场复苏带动出口增长国内冷轧产量占比提升至59%行业集中度持续提高 [1] 公司业绩 - 甬金股份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18 61亿元同比增长4 98%归母净利润8 0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7 75% [2] - 利润增长核心驱动力来自产能释放与效率提升冷轧产品产销量突破331万吨同比增长16 95%产能利用率提升至历史高位 [2] - 通过优化产品结构高端300系、400系不锈钢占比提升毛利率与净利率双双改善 [2] 新兴业务布局 - 全球大圆柱电池装机量预计2027年达429吉瓦时市场规模超2000亿元公司依托冷轧不锈钢技术优势切入柱状电池外壳材料赛道 [3] - 浙江镨赛一期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大圆柱电池对材料的高要求与公司高端不锈钢带产品特性高度契合 [3] - 公司与美的集团深化战略合作共同开拓新能源赛道美的"绿色、智能、高效"供应链目标或为上游材料企业创造新机会 [3] 核心竞争力与长期价值 - 公司技术壁垒高、产能效率优、市场响应快高端产品占比提升与成本管控能力将持续增厚利润 [4] - 中长期大圆柱电池材料、钛合金等新业务拓展以及东南亚产能释放为公司打开增量空间 [4] - 在行业产能过剩背景下通过差异化竞争与全球化布局展现较强抗周期韧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