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洋通道
搜索文档
从“线”到“网”跃升!保民生促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越织越密
央视网· 2025-10-22 10:18
基础设施投资概况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基础设施投资稳定增长 [1] - 2025年前三季度广东省公路水路完成投资超过1300亿元,持续保持高位运行 [10] 轨道交通网络建设 - 广州地铁新开通5条线路,连接广州、佛山、东莞、惠州、肇庆、清远6个城市 [3] - 地铁与城铁联通构建“轨道上的大湾区”核心骨架,城际铁路实现从“线”到“网”的跃升 [3][5] - 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成为现实 [5] - 2025年年底前广州地铁还将开工建设和接管运营多条线路 [5] - 广湛、珠肇、深南等高铁项目正在抓紧推进 [10] 重大公路项目进展 - 狮子洋通道是珠江口首条双层复合公路通道,上下双层共16车道设计,全长约35公里 [7] - 狮子洋大桥将创下主跨跨径、主塔塔高、锚碇基础、主缆规模、车道数量5项世界第一 [7] - 狮子洋通道主桥是世界上首座超2000米级的双层大行悬索桥,主跨径2180米 [8] - 项目主塔塔高将达到342米,索塔需承担近20万吨压力 [7][8] - 项目建设规模进度已超过30%,主桥索塔建设高度突破200米,已完成第三道钢横梁建设 [8][10] 项目影响与目标 - 狮子洋通道建成后,广州南沙至东莞车程将大幅缩短 [7] -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旨在持续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1][10] - 项目建设将加快形成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0]
狮子洋通道主桥索塔建设高度突破200米
新华社· 2025-10-14 08:55
项目概况与建设进展 - 狮子洋通道项目由广东湾区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桥狮子洋大桥由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主持设计,中交二航局、中交二公局参与建设 [1] - 项目起于广州南沙,终于东莞虎门,是一条集高速交通与城市道路衔接功能于一体的多层复合型通道 [2] - 主桥索塔设计高度342米,目前建设高度已突破200米,预计2026年实现封顶 [1] 工程技术亮点与世界纪录 - 狮子洋大桥主跨达2180米,采用一跨过江的双层钢桁悬索桥方案,建成后将创下主跨跨径、主塔塔高、锚碇基础直径、主缆直径及双层16车道五项世界第一 [2][4] - 为承受单侧桥塔超过20万吨的竖向压力,设计创造性采用世界首次应用的"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索塔方案 [6] - 主缆设计直径达1.5米,由374股索股构成,每股含127根直径6毫米、强度等级2060兆帕的高强钢丝 [6] - 桥梁采用上下双层"8+8"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每层设计时速100公里 [4] 区域战略意义与影响 - 狮子洋通道与虎门大桥、南沙大桥共同构成连接广州南沙与东莞、辐射粤港澳大湾区西翼的重要跨江走廊 [7] - 项目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向南向西扩展的重要交通生命线,将促进广州南沙、中山及珠江口东西两岸的全面互联 [7] - 项目建成后将大幅缩短广州南沙至东莞的车程,使珠江口核心城市群的联系更加紧密 [7]
向祖国报告丨狮子洋通道建设正酣 又一超级工程初显“真身”
央广网· 2025-10-05 20:47
项目概况 - 狮子洋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交通工程,为珠江口首条双层复合公路通道,连接广州南沙与东莞虎门,全长约35公里,上下双层共设16车道 [2] - 项目关键工程狮子洋大桥采用双层钢桁悬索桥方案,主跨达到2180米,实现“一跨过江”,珠江口中心不设桥墩 [2] - 项目于2023年启动主体工程建设,计划工期6年,2025年全面进入建设高峰期 [7] 工程设计特点 - 采用双层设计旨在最大效率利用通道资源和土地资源,提供更多过江车道数 [2] - 狮子洋大桥建成后将创造双层悬索桥在主塔高度、锚碇基础、主缆直径、主跨跨径和车道数量5项世界第一 [3] - 主塔高度达342米,相当于110层摩天大楼,采用钢板和混凝土组合结构,为世界首次将该形式应用于双层悬索桥 [4] 施工进展与技术 - 截至2025年10月,狮子洋大桥主塔高度已突破200米,而年初时高度仅为75米 [4][6][7] - 主塔钢壳节段吊装运用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与云端控制交互平台,每秒30次采集数据,实现智能偏差分析与路径规划 [6] - 塔吊搭载智能控制系统,内置517种潜在碰撞风险算法,可在复杂环境中自主规避风险 [6] - 项目团队已开展20项至30项课题研究,包括大比例尺风洞实验和真火实验 [3] 行业与区域影响 - 狮子洋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国家战略下以交通基建互联互通促进融合发展的最新实践 [1] -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缓解跨江通道通行压力,对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7] - 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络正进入密集升级期,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地及周边地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7]
狮子洋大桥索塔建设高度突破200米 主塔预计明年封顶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29 16:00
项目工程进展 - 狮子洋通道主桥索塔建设高度已突破200米 为明年实现封顶奠定坚实基础 [1] - 项目国庆期间全线不停工 6000多名建设者坚守岗位以冲刺年度建设任务 [2] - 项目主桥持续推进桥塔建造 锚碇正进行顶板施工 引线工程加紧进行预制梁架设并逐步转入上部结构施工 [2] 项目规模与技术规格 - 狮子洋通道是珠江口首条双层复合公路通道 全长约35公里 上下双层共16车道 [1] - 狮子洋大桥将创下双层悬索桥主跨跨径 主塔塔高 锚碇基础 主缆规模 车道数量五项世界第一 [1] - 大桥单个索塔高342米 为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 分62个钢壳节段和6道钢横梁 [1] - 施工中钢壳节段高6米 重约139吨 [1] 施工技术与设备 - 项目采用国产超大型塔式起重机进行塔柱施工 实现安全高效建设 [1] - 施工应用吊装自动纠偏技术 操作人员轻触屏幕即可完成 超长变焦摄像头与智能跟踪技术解决视觉盲区与远距离操作难题 确保对接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1] - 智能爬升平台具备全封闭结构 抗风稳定性与集成化设计 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操作空间 [1]
创多项纪录 上个周末大国工程好消息不断!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9 10:01
工程建设进展 - 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于9月28日正式建成通车 其主桥跨径1420米居山区桥梁世界第一 桥面至水面高差625米登顶世界第一 [1] - 花江峡谷大桥通车后 将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的通车时间从绕行2小时缩短至2分钟 [1] - 狮子洋通道主桥索塔建设高度于9月28日突破200米 为明年实现封顶奠定基础 [1] - 狮子洋通道是珠江口首条双层复合公路通道 全长约35公里 上下双层共16车道 [5] - 狮子洋大桥将创下双层悬索桥主跨跨径 主塔塔高 锚碇基础 主缆规模 车道数量五项世界第一 [5] 高铁网络发展 - 沈阳至长白山高速铁路于9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 是今年内开通的首条运营里程400公里以上的长大高铁线路 [5] - 沈白高铁开通后 辽宁省内14个地级市实现市市通高铁 并结束抚顺 通化 白山三个地级市不通高铁的历史 [5] - 沈白高铁全线近八成线路在桥梁与隧道中延伸 建设过程应用了大量国际领先 全国首创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 [5] 科技创新突破 - 花江峡谷大桥建设应用北斗系统辅助施工 无人机高空作业 智能监测以及超高强度材料 在600米高空实现毫米级精度 [1]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研制全超导磁体 实现35.1特斯拉中心稳态磁场 创造世界纪录 [6] - 全超导磁体项目实现关键材料 工艺 制备100%自主可控 能带动国内高温超导材料产业技术升级 [8] - 全超导磁体技术为核磁共振成像 航天电磁推进 超导感应加热 超导磁悬浮 高效电力传输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提供支撑 [8]
狮子洋通道建设进度更新 狮子洋大桥高度突破200米
央视新闻· 2025-09-28 16:21
项目建设进展 - 狮子洋通道主桥索塔建设高度已突破200米 [1] - 项目正持续推进桥塔建造 为明年实现封顶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1][7] 项目规模与技术规格 - 狮子洋通道是珠江口首条双层复合公路通道 全长约35公里 [5] - 通道采用上下双层设计 共16车道 [5] - 狮子洋大桥将创下双层悬索桥五项世界第一 包括主跨跨径 主塔塔高 锚碇基础 主缆规模 车道数量 [5] - 大桥单个索塔高度达342米 采用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 [5] - 索塔结构由62个钢壳节段和6道钢横梁组成 [5] 项目参与方 - 狮子洋大桥由中交二航局和保利长大公司负责施工 [5]
“通道效应”蕴藏发展动能
人民日报· 2025-09-27 06:17
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规模 - 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2万公里,较“十三五”末增加约1.6万公里 [1] - 公路总里程达到549万公里,较“十三五”末增加约29万公里 [1] - 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数量达到2971个,较“十三五”末增加379个 [1] 跨区域运输活动数据 - 完成约1.8亿人次跨区域出行 [2] - 运送货物1.6亿吨 [2] - 揽收快递4.78亿件 [2] 重大跨海通道项目建设进展 - 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成功穿越560米海底段 [5] - 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建设提速,总体进度已达50% [5] - 狮子洋通道东西主塔建设高度双双过半 [6] 基础设施联通的经济社会效益 - 深中通道通车一年后,跨市公交客运量突破300万人次,深圳与中山间货运距离下降15%,每单货物运输成本降低约20% [6] - 黄茅海跨海通道开通后,江门市前5月接待游客超11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1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4%和12.5% [6] - 深中通道建设前后,一批企业形成“深圳总部+中山基地”的发展模式 [7]
“桦加沙”过境珠江,能扛17级台风的超级工程怎样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22:07
超级工程网络与“大桥经济” - 粤港澳大湾区已形成由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等构成的跨海跨江通道群,加速区域融合并催生“大桥经济” [1] 超级工程的抗风技术突破 - 黄茅海跨海通道采用跨径700米悬索斜拉桥及分体式钢箱梁设计,通过三种颤振—涡振气动调控技术,实现高颤振、低涡振双重性能调控,可抵抗17级台风 [4] - 深中通道研发“整体钢箱梁+水平导流板+上、下稳定板+高透风率栏杆”新型组合动力结构,将伶仃洋大桥颤振临界风速提升至88m/s,可抵御17级台风 [5] - 狮子洋通道通过大量风洞试验优化主缆和加劲梁气动选型,将扭转频率从0.15Hz提高至0.24Hz,显著提升颤振稳定性 [6] 应对超强台风“桦加沙”的运营管理 - 港珠澳大桥于9月23日15时起临时封闭,粤港澳三地口岸同步封关 [7] - 广东交通集团对在建项目528个工点全部停工,撤离工人10211人,并派出9396人进行风前检查 [7] - 台风期间,黄茅海跨海通道高栏港特大桥桥面风速达30.3米/秒(约16级) [7] - 深中通道加密视频监控巡查,备勤人员约390人,并与气象、交警等部门保持联动 [8] - 西部沿海高速为黄茅海跨海通道预置613人抢险队伍及包括116辆抢险车在内的大量应急物资 [8]
全球首例“拼宽”大桥
深圳商报· 2025-07-30 07:52
项目概况 - 全球首例"拼宽"大桥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旨在提升中山 江门等珠江西岸城市与东莞 深圳等东岸城市的通行效率 [1] - 狮子洋通道与广中江高速公路衔接段项目于7月29日召开开工动员会 预计2027年通车 [1] - 衔接段项目路线全长2033米 包含拼宽改造桥梁2座 改造放马枢纽互通1处 同步实施南沙区桂阁大道西段465米道路改造工程 [1] 技术细节 - 南中大桥改造为世界首例中央索面大跨径混凝土斜拉桥拼宽工程 在现有桥面两侧各拓宽2.25米 实现双向八车道通行 [2] - 放马枢纽互通将进行功能性升级 主线由双向四车道改造成双向六车道 拓宽部分匝道车道以优化车流转换 [2] - 斜拉桥的直接拼宽利用在国内外尚无先例 结构复杂 [2] 工程进展 - 狮子洋通道全面进入建设高峰期 狮子洋大桥东 西主塔建设高度均过半 达171.1米 预计明年上半年桥塔封顶 [2] - 狮子洋通道项目为超大型跨海多层复合公路通道工程 全长约35公里 上下双层共16车道 包含主桥狮子洋大桥和两岸引线工程 [2]
全球首例“拼宽”大桥! 广中江高速将对接狮子洋通道
深圳商报· 2025-07-30 01:19
项目概况 - 全球首例"拼宽"大桥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旨在提升中山 江门等珠江西岸城市与东莞 深圳等东岸城市的通行效率 [1] - 狮子洋通道与广中江高速公路衔接段项目于7月29日召开开工动员会 预计2027年通车 [1] - 衔接段项目路线全长2033米 包含拼宽改造桥梁2座 改造放马枢纽互通1处 同步实施南沙区桂阁大道西段465米道路改造工程 [1] 工程技术 - 项目将对南中大桥进行拼宽改造 在现有桥面两侧各拓宽2.25米 实现双向八车道通行 与狮子洋通道上层相匹配 [2] - 放马枢纽互通将进行功能性升级 主线由双向四车道改造成双向六车道 拓宽部分匝道车道以优化车流转换 [2] - 南中大桥改造是世界首例中央索面大跨径混凝土斜拉桥拼宽工程 斜拉桥的直接拼宽利用在国内外尚无先例 [2] 项目进展 - 狮子洋通道全面进入建设高峰期 狮子洋大桥东主塔已完成T32钢壳节段吊装 东西主塔建设高度均达171.1米 已过半 [2] - 狮子洋通道项目为超大型跨海多层复合公路通道工程 全长约35公里 上下双层共16车道 包含主桥狮子洋大桥和两岸引线工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