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力交易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电力交易市场变革潮涌: 咨询及托管业务量激增 AI重构各环节
中国证券报· 2025-06-09 04:50
政策驱动与市场变革 - 新能源全面入市推动市场化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催生电力交易咨询及托管业务量爆发式增长,部分企业咨询量同比激增4倍,成单量增长2倍 [1] - 136号文加速落地,新能源上网电量入市比例持续提升,新能源企业需直面市场竞争,电价波动将直接影响项目收益率 [2] - 政策推进力度持续深化,山西、广东、山东、甘肃、湖北等省级现货市场已转入正式运行,其他省级现货市场建设加速推进 [4] 行业需求与业务增长 - 央国企加速寻求专业服务商合作以应对电价波动挑战,部分企业因自身能力及交易员数量不足,更倾向于委托专业电力交易服务商 [2] - 电力交易托管业务客户量显著增长,非主营新能源投资的资产持有方更愿意将业务委托给专业服务商 [3] - 电力交易人才紧缺,短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未来电力交易员需兼具数据分析能力和政策洞察力 [2] AI技术与电力交易融合 - AI技术深度渗透电力交易全链条,从负荷预测、电价分析到策略制定,推动交易向"精准决策"跃升 [1] - 通过大模型、云计算等创新技术赋能功率算法、气象算法、交易算法,提升预测精度和交易策略有效性 [6] - 飔合科技成为国内首批接入大模型的电力交易服务商,构建专属于电力市场的大语言模型和Chat-BI模型,已验证竞争优势 [6][7] 企业战略与业务布局 - 晶科科技运用多元化电力产品组合(储能、虚拟电厂等)结合智能运维、功率预测、电力交易等运营能力,抵御电价波动影响 [5] - 国能日新针对各省电力交易规则及市场阶段,迭代研发电力交易产品功能、数据、策略,满足市场主体需求 [4] - 企业重点构建新能源资产精细化运营能力,通过股权并购、产业基金等方式布局新能源AI智算、虚拟电厂、微电网等新兴业务 [5] 行业生态重塑 - 电力市场正从"机制驱动"转向"市场驱动",AI与人工经验的结合将成为行业标配 [1][5] - 新能源企业的收益模式和竞争格局有望重塑,交易能力和运营能力对收益波动影响显著 [6] - 电力交易模式逐步从传统人工转向AI驱动,重构市场运行逻辑 [6]
国能日新(301162) - 2025年5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9 18:50
分布式光伏业务 - 2025 年 1 月 17 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正式稿,提出分布式新能源“四可”管理要求,部分省份要求部分分布式工商业新建电站具备功率预测功能,使公司 2025 年一季度分布式光伏类客户数量增速较快 [2] - 2025 年 3 月华东、山西能源监管局发布提升新能源并网主体涉网安全能力通知,涉及存量新能源分布式场站改造要求,具体以电网后续细则为准,公司将跟进管理要求并推广分布式产品 [2][3] - 分布式客户规模小、数量多、项目单价低且分布零散,大型综合类集团公司参与分布式功率预测市场意愿低,目前参与者多为中小功率预测厂商,公司将拓展市场提高份额 [4] 新能源集中式场站功率预测市场 - 2025 年一季度我国风电及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 7433 万千瓦,同比增长超 20%,预计 2025 年全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 2 亿千瓦左右,行业景气度高,公司集中式功率预测市场景气度也较高 [5]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服务运维质量和产品性价比,提升存量市场替换力度,推进集中式预测市场服务规模提升 [5] 电力交易市场 - 2025 年 2 月 9 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入市,后续各省份细则实施后,新能源上网电量入市比例提升,对新能源企业提出更严苛要求,市场对功率预测、电力交易等产品需求增加,电力交易产品市场需求多元化 [6][7] - 新能源企业、售电公司等参与主体面临市场挑战,电力交易发展依赖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公司认为电力交易市场将呈现市场化交易电量比例上升、新能源发电重要性提升、依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电力交易托管需求增加等特征,公司将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和能力,关注市场变化,提升自研“旷冥”新能源大模型预测能力 [7] 股票发行事项 - 公司 2024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事项已获中国证监会批复,将在规定期限内推进发行工作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7]
国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12 04:23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作为新能源行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2024年业务发展良好,营收和利润双增长,各产品线有不同进展,未来受益于行业发展、政策推动、客户增长、技术创新等因素有望持续发展 [5][34] 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简介 公司系服务于新能源行业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十余年深耕新能源行业的数据应用与开发,致力于成为行业内领先的清洁能源管理专家,产品及服务覆盖全国并拓展至海外 [5] 审计意见与利润分配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4年财务报告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公司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立信;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总股本100,184,714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7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2股 [3][4] 主要业务与产品 -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以其为核心产品,报告期内收入30,947.46万元,较上年增长15.55%,毛利率69.34%基本持平;净新增电站用户755家,同比净增21.03%,用户达4,345家;公司强化底层能力,发布“旷冥”新能源大模型,保持预测精度领先,关注潜在需求,升级改造产品 [7][8][14] - **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产品**:集中式电站升级“双机冗余切换策略”,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并网融合终端”新增功能,拓展应用场景;报告期内收入12,394.78万元,较上年增长28.01% [15][16] - **电网新能源管理系统**:为电网客户提供服务,分为四大产品体系;报告期内迭代升级,应用“旷冥新能源大模型”,优化有源配电网产品,迭代省地一体化分布式新能源管理方案,获多项奖项 [17][18] - **新能源电站运营系统**:为新能源集团或企业提供智能运维平台,分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类,开发“数智巡检管理系统” [20][21] - **电力交易产品**:为电力交易多参与主体提供服务;已在山西等省份布局应用,跟进多省长周期结算试运行研发产品,拓展用户侧和储能侧业务,迭代产品功能 [21][22] - **储能能量管理产品**:包括储能能量管理系统(EMS)和储能云管家;完善服务体系和运营策略,升级EMS平台,关注海外项目,“储能云管家”发布新版本 [23][25][26] - **虚拟电厂**:以智慧运营管理系统和运营业务开展,拓展负荷用户资源;子公司获多省份聚合商准入资格,拓展可控负荷资源用户,开展分布式光伏和工商业储能项目 [27][28][29] - **微电网能源管理系统**:以微电网园区为场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研发多网融合显控一体机设备解决方案,推进国内外多个项目落地 [29][30][31] 投资与运营管理 - **投资战略**:基于“合纵连横”战略布局,参股投资产业链上下游公司 [32] - **运营管理**:梳理管理流程,优化工作标准化流程,制定人效提升方案,提升整体运营管理效率 [33]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长期因素**:新能源行业长效发展和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提升公司产品市场需求,促进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34] - **短期因素**:分布式电站“四可”管理要求普及,将新增分布式光伏客户,打开产品市场空间 [35][36] - **客户数量**:客户数量持续提升确保公司服务费规模快速稳健增长 [37] - **技术研发**:创新性技术研发应用巩固并深化公司业务优势 [38] - **产品创新**:新产品持续创新打开公司主业二次成长曲线 [39] 重要事项 2024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 公司推进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项目,调整方案内容,获深交所受理和审核意见,已获证监会注册批复,正积极推进发行工作 [42][43][44] 公司董事、监事、高管换届事项 公司于2024年完成第三届董事、监事和高管的换届工作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