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飞行器驱动系统

搜索文档
战略深耕低空经济与机器人赛道 方正电机获电动飞行器驱动系统开发定点
全景网· 2025-07-01 17:21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行业 - 2023年中国eVTOL产业规模达9.8亿元 同比增长77.3% 预计2026年突破95.0亿元 [1] - 行业正迎来爆发式发展机遇 主要驱动力包括城市化加速、交通拥堵、环保理念普及及技术迭代 [1] - 2024年将迎来首轮商业化爆发周期 多机型适航认证加速推进 [1] 公司业务布局与技术优势 - 在微特电机及控制器领域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其中家用缝纫机电机年产400万套 全球市占率75% [2] - 新能源驱动电机出货量连续多年市场前列 2024年出货量达70万台 累计出货突破330万台 [2][3] - 自主研发的发动机控制器是国内唯一实现大批量配套的自主品牌产品 可替代博世等国际巨头 [2] - 在800V高压电机、扁线电机等领域技术领先 八层扁线定子等技术达国际水平 [4] 新能源汽车业务进展 - 客户矩阵覆盖上汽、小鹏、理想等头部车企 2024年新增零跑、大众汽车项目定点 [3] - 为大众新一代电驱系统提供定转子组件 预计2025年Q2量产 [3] - 浙江丽水180万台/年产能项目部分投产 德清300万台/年项目首期80万台已投产 [3] 研发投入与创新方向 - 2024年研发费用2.00亿元 占营收8.07% 资本化研发投入2166.78万元 [4] - 累计获授权专利109项 重点推进高压三合一集成驱动系统研发 [4] - 技术研发聚焦轻量化、高可靠性、电磁兼容性优化等方向 [4] 新兴赛道拓展 - 布局机器人关节领域 累计申请相关专利33件 [2] - 2025年3月获得电动飞行器驱动系统开发定点 [2] - 将电机核心技术向机器人关节、eVTOL等新场景迁移 实现"地面到低空"技术延伸 [5]
公司互动丨这些公司披露在数字货币、机器人等方面最新情况
第一财经· 2025-06-30 21:33
热点回应 - 安克创新正主动全量召回防火保护袋 已发出超8万个 充电宝召回率达10% [1] 数字货币 - 三未信安已参与香港地区虚拟货币和稳定币相关业务 [1] - 第一创业目前没有申请稳定币牌照计划 [1] - 华铭智能暂未开展数字货币业务 [1] 机器人 - 鑫铂股份合资公司专注于拓展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业务 [1] - 方正电机正在研发机器人关节电机产品 [1] 国防军工 - 中航沈飞新区建设项目预计年底实现产线贯通及试运行 [1] 汽车 - 北汽蓝谷正联合小马智行等伙伴开发Robotaxi车型 [1] - 松原安全具备参与小米汽车项目资质 暂未配套供货 [1] 电子 - 莱宝高科不涉及小米AI智能眼镜供货 [1] - 江波龙已与众多智能眼镜厂商达成长期合作 [1] - 南极光配套Switch2背光源模组已实现规模化稳定交付 [1] 化工 - 奥克股份暂不涉及光刻胶等半导体材料规模化生产 [1] 其他 - 方正电机一季度获某客户电动飞行器驱动系统开发定点 [1] - 口子窖兼系列中档偏低价位产品动销良好 [1] - 奥佳华已恢复对美客户原有订单出货 [1] - 斯迪克光学显示类产品已向头部终端批量供货 [1] - 红太阳主要生产基地均满负荷运转 [1] - 容百科技硫化物电解质中试线预计年底竣工 [1]
方正电机:一季度已获某客户电动飞行器驱动系统开发定点
快讯· 2025-06-30 12:20
公司动态 - 公司在一季度获得某客户电动飞行器驱动系统开发定点 [1] 业务拓展 - 公司业务范围扩展至电动飞行器驱动系统领域 [1]
方正电机:从汽车电驱到机器人关节的产业跃迁
全景网· 2025-05-26 20:02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构建"汽车+机器人"双轮驱动格局,通过技术协同实现产业升级 [1] - 成立专门控股子公司研发机器人关节电机产品,已开发数款产品并进入客户送样阶段 [1] - 积极响应国家"新质生产力"号召,布局机器人关节及电动飞行器驱动系统业务 [2] 技术研发进展 - 2024年研发费用增至1.78亿元,占营收比重达7.2% [2] - 人形机器人关节产品已申请专利33件,其中获批2件 [2] - 2025年3月获电动飞行器项目驱动系统开发定点,目前正在开发中 [2] - 发动机控制器(EMS)产品技术门槛高,公司在该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3] 产能与市场地位 - 驱动电机丽水基地规划180万套,已建成100万套产能 [2] - 德清基地规划300万套,已建成80万套产能,其中40万套已投产 [2] - 多功能家用缝纫机电机年产400万套,全球市占率约75% [1] - 新能源驱动电机出货量连续多年市场排名前列 [1] 客户与合作 - 新能源驱动电机产品已与多家头部车企建立合作,包括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集团、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 [2] - 柴油机、天然气发动机和尾气后处理控制器可替代博世、德尔福等国际品牌 [1] - 发动机控制系统业务2024年营收和盈利增长明显,与下游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3] 行业前景 - 人形机器人产业预计到2035年规模有望达3000亿元 [2] - 公司致力于攻克氢、甲醇、氨等清洁能源动力技术,助力国家"双碳"战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