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驱动电机
icon
搜索文档
【联合发布】2025年8月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洞察报告
乘联分会· 2025-09-22 16:40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量达938.2万辆,同比增长31.4%,累计渗透率45.0% [5] - 市场增长由政策支持、消费者认可度提升、出口表现亮眼及技术进步共同推动 [7] 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 - 2025年8月车型占比:轿车45.1%(同比下滑2个百分点)、SUV 44.1%、MPV 3.6%、卡车4.0%、客车3.2% [11] - 卡车份额持续扩大,商用车中卡车同比增幅达85.6%,MPV市场增幅30.6% [11] 动力电池装机量与结构 - 2025年8月动力电池装机量60.9GWh,同比增长29.8%;1-8月同比增幅39.9% [17] - 单车平均电量51.6kWh(同比增长17.0%),比亚迪、特斯拉和小米为装机量主要贡献企业 [17] - 电芯外形结构:方形电芯占比98.6%、圆柱形1.0%、软包0.4% [18] - 磷酸铁锂电池占比持续增长,受益于碳酸锂价格回落、安全性优势及能量密度提升 [18] 动力电池企业竞争格局 - 2025年8月前三企业市场份额74.2%,前十企业占比96.9% [20] - 宁德时代装机量占比42.8%,中创新航位列第三(占比8.6%),欣旺达和瑞浦兰钧同比增速分别达108.1%和86.1% [20] 驱动电机配套情况 - 2025年8月前十企业份额合计62.4%,7家企业配套量环比上升 [23] - 汇川联合动力、联合汽车电子和华为因理想汽车和赛力斯销量下滑,配套量跌幅分别为4.6%、11.5%和15.0% [23] - 弗迪动力前五车型占比42.7%,比亚迪秦PLUS占比11.2%;华为主要配套问界系列(M8车型份额38.7%) [26] 电控供应商市场 - 2025年8月TOP10电控供应商份额占比58.2% [29] - 弗迪动力、汇川联合动力、特斯拉和英博尔配套量同比下降;华为配套企业中赛力斯占比71.4% [29] - 凌昇科技因零跑车型销量增长出货量提升显著 [29]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 - 电解质技术路线包括硫化物(离子电导率25-32 mS/cm)、氧化物(1-5 mS/cm)、聚合物(0.1-1 mS/cm)及复合电解质 [35][36] - 核心优势:高安全性(通过针刺挤压测试"零起火")、能量密度400-500Wh/kg(较液态电池提升70%-100%)、快充速度提升200% [37][39] - 商业化进程:半固态电池于2024-2026年覆盖高端电动车,全固态电池2027-2030年应用于eVTOL及机器人领域 [40] - 2030年全球出货量预计614GWh,市场规模2500亿元,渗透率10% [40] 固态电池企业布局 - 国内赣锋锂业、辉能科技、国轩高科、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和宁德时代加速研发 [44] - 海外丰田、三星和QuantumScape快速推进产品开发 [44]
方正电机(002196) - 002196方正电机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1
2025-09-11 15:16
证券代码: 002196 证券简称:方正电机 浙江方正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1 浙江方正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 会继续加大业务开拓。另外,驱动电机业务公司一直在寻找、开发 | | --- | --- | | | 海外市场,去年进入大众的供应链,公司在积极争取大众在海外的 | | | 市场。公司目前也在和日系汽车品牌在接触。 | | | 4、公司研发投入 2 亿左右,占公司营收的 10%左右,公司研发的方 | | | 向主要有哪里? | | | 答:目前公司驱动电机研发投入占比 60%;控制器研发投入占比 20%, | | | 其它产品研发投入占比 20%左右。公司主营业务处于汽车零部件领 | | | 域,其行业特点存在先投入后量产收获的周期,公司由于部分前期 | | | 研发项目尚未量产,目前整体驱动电机业务规模尚未达到盈亏平衡 | | | 点,因此毛利和盈利能力较低,未来随着各个新项目量产,公司的 | | | 毛利和盈利水平将逐步改善。 | | | 公司 2025 年上半年的主要客户是上汽和蔚来占比太大?后续公司 | | | 如何改善客户占比? | | | 答:从公司目前客户结构来看, 传统主机厂、 新势力造 ...
英搏转债盘中下跌2.01%报205.533元/张,成交额1.24亿元,转股溢价率13.01%
金融界· 2025-08-21 14:59
市场表现 - 英搏转债8月21日盘中下跌2.01%报205.533元/张 成交额1.24亿元 转股溢价率13.01% [1] - 可转换债券简称可转债 可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票 兼具债权和股权特征 [1] 债券条款 - 英搏转债信用级别为AA 债券期限6年 票面利率第一年0.30%至第六年2.00% [1] - 转股开始日为2025年4月30日 转股价17.43元 [1] 公司业务 - 珠海英搏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 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研发生产 2017年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2] - 主营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 电源总成及驱动电机 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 [2] - 采用创新"集成芯"技术 产品具高效能 轻量化 低成本优势 [2] 客户合作 - 与吉利汽车 上汽通用五菱 长城 奇瑞 小鹏等国内外知名车企合作 [2] - 与采埃孚 大陆集团等大型零部件集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2] 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5.458亿元 同比增长15.19% [2] - 归属净利润1069.02万元 同比增长26.29% 扣非净利润849.23万元 同比增长42.24%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股东人数2.54万户 人均流通股7241股 [2] - 人均持股金额20.34万元 筹码集中度较集中 [2]
英搏转债盘中上涨2.08%报198.859元/张,成交额4332.74万元,转股溢价率11.01%
金融界· 2025-08-15 11:27
市场表现 - 英搏转债8月15日盘中上涨2.08%报198.859元/张 成交额4332.74万元 转股溢价率11.01% [1] - 可转换债券简称可转债 可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票 兼具债权和股权特征 [1] 债券条款 - 英搏转债信用级别为AA 债券期限6年 票面利率第一年0.30%至第六年2.00% [1] - 转股开始日为2025年4月30日 转股价17.43元 [1] 公司概况 - 珠海英搏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 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研发生产 2017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2] - 主营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 电源总成以及驱动电机 电机控制器 车载充电机等核心零部件 [2] 技术优势与客户合作 - 公司采用创新的"集成芯"技术 产品具有高效能 轻量化 低成本等显著优势 [2] - 与吉利汽车 上汽通用五菱 长城 奇瑞 小鹏以及采埃孚 大陆集团等国内外知名车企和零部件集团长期合作 [2] 财务表现 - 2025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5.458亿元 同比增加15.19% [2] - 归属净利润1069.02万元 同比增加26.29% 扣非净利润849.23万元 同比增加42.24%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股东人数2.54万户 人均流通股7241股 人均持股金额20.34万元 [2] - 筹码集中度较集中 [2]
英搏转债盘中上涨2.04%报195.0元/张,成交额8204.01万元,转股溢价率9.73%
金融界· 2025-08-13 13:53
英搏转债市场表现 - 8月13日盘中上涨2.04%报195.0元/张,成交额8204.01万元,转股溢价率9.73% [1] - 信用级别为"AA",债券期限6年,票面利率逐年递增从0.30%至2.00% [1] - 转股开始日为2025年4月30日,转股价17.43元,对应正股为英搏尔 [1]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2005年,2017年深交所创业板上市(300681),专注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研发生产 [2] - 主营产品包括动力总成、电源总成及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 [2] - 采用"集成芯"技术使产品具有高效能、轻量化、低成本优势 [2] 客户合作情况 - 与吉利汽车、上汽通用五菱、长城、奇瑞等国内车企建立合作 [2] - 与采埃孚、大陆集团等国际大型零部件集团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2] 最新财务数据 - 2025年Q1营业收入5.458亿元,同比增长15.19% [2] - 归属净利润1069.02万元,同比增长26.29% [2] - 扣非净利润849.23万元,同比增长42.24%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股东人数2.54万户,筹码集中度较高 [2] - 人均流通股7241股,人均持股金额20.34万元 [2]
广东新能源产业产值规模已达1.1万亿元
南方农村报· 2025-07-30 17:31
广东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现状 - 新能源产业产值规模达1.1万亿元(2024年)[1][14] - 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超1200万千瓦(全国首位)[13] - 在运核电装机容量全国第一[13] - 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约4000亿元(2024年)[21] - 新型储能电站装机规模达350万千瓦(同比增长114%)[22] - 汽车产业营业收入超1.28万亿元(2024年)[16][17] 产业体系与企业培育 - 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400家[9] - 培育新能源领域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8家及省级近30家[15] - 节能环保产业规模约占全国1/10[23] - 新增节能环保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及省级490家[24] - 培育80家国家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规范企业[25] 基础设施与技术创新 - 绿色建筑总面积超10亿平方米(占新建建筑比例超95%)[11] - 建成国内首套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项目[10] - 完成千万吨级海上CCUS集群规划及投产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恩平15-1油田)[27][28] - 形成海上风电研发制造、施工安装、运营维护全产业链条[12] 重点企业布局 - 新能源汽车领域涵盖比亚迪、广汽集团、小鹏汽车等整车企业[17][18] - 动力电池及材料企业包括亿纬锂能、欣旺达、贝特瑞、天赐材料[18] - 电驱动系统企业含弗迪动力、汇川技术、英搏尔[19] - 智能化企业涉及华为、大疆卓驭、小马智行、文远知行[19] 未来发展规划 - 培育若干千亿级未来绿色低碳产业集群[33][34] - 创建绿色低碳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及技术交易中心[36][37] - 建设零碳园区并开展"绿电直供""以绿制绿"试点[42][43][44] - 推动建立粤港澳绿色金融共同市场及国家级绿色期货交易所[50][56] - 完善碳市场、碳普惠和绿电绿证协同交易机制[59] - 加快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碳足迹认证试点建设[66][67]
【联合发布】2025年6月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洞察报告
乘联分会· 2025-07-18 16:55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 - 2025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564万辆 同比增长40.8% 渗透率达44.2% 政策刺激和车企促销活动推动需求释放 [10] - 5月车型结构:SUV占比44.9% CAR占比44.1% MPV占比4.0% 卡车份额扩大至4.1% [11] - 各车型同比增速:MPV增幅76.7% SUV增幅24.8% 轿车增幅15.7% 卡车商用车增幅显著 [11] 动力电池市场 装机量走势 - 5月动力电池装机量52.3GWh 同比增长31.2% 1-5月累计增幅44.3% [18] - 单车平均电量50.4kWh 同比提升6.4% 小米与特斯拉为装机量主要贡献企业 [18] 竞争格局 - 5月TOP3企业市占率76.1% 宁德时代以45.6%份额领先 中创新航升至第三(7.4%) [20] - 瑞浦兰钧/极电新能源同比增速超136% 前十企业合计占比94.8% [20] - 电芯外形:方形占98.5% 磷酸铁锂材料占比持续扩大 受益于新国标安全要求 [23] 驱动电机配套 - 5月TOP10电机企业合计占比63.2% 9家企业环比增长 赛克科技因上通五销量下滑配套量跌5.4% [22][24] - 弗迪动力前五车型占比42.5% 海鸥占10.7% 华为问界M9单车型占其配套量30% [27] 电控系统 - TOP10电控供应商市占率62.9% 弗迪动力/汇川/特斯拉配套量同比下降 [30] - 华为电控72.5%配套赛力斯 自研自产成主流趋势 [30] - 弗迪动力比亚迪车型分散 华为问界M9/M8合计占比超50% [32] 大圆柱电池技术 核心优势 - 安全性:单电芯容量小+保险丝设计 热失控风险低于方形电池 [37] - 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高 成本降低30% 成组率78%(方形电池65%) [37] - 回收便利性:标准化结构提升拆解效率 [37] 应用前景 - 亿纬锂能/宁德时代等国内企业及特斯拉/LG海外巨头加速布局 [39] - 短期聚焦电动汽车/eVTOL领域 未来向储能/机器人扩展 [41]
英搏转债盘中上涨2.33%报170.682元/张,成交额7509.03万元,转股溢价率11.42%
金融界· 2025-07-08 14:21
英搏转债市场表现 - 7月8日盘中上涨2.33%报170.682元/张,成交额7509.03万元,转股溢价率11.42% [1] - 信用级别为"AA",债券期限6年,票面利率逐年递增从0.30%至2.00% [1] - 转股开始日为2025年4月30日,转股价17.43元 [1] 公司基本信息 - 珠海英搏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2017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681) [2] - 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研发生产,主营产品包括动力总成、电源总成及核心零部件 [2] - 采用"集成芯"技术使产品具有高效能、轻量化、低成本优势 [2] 客户合作情况 - 与吉利汽车、上汽通用五菱、长城、奇瑞等国内车企建立长期合作 [2] - 与采埃孚、大陆集团等国际大型零部件集团保持合作关系 [2] 财务表现 - 2025年1-3月营业收入5.458亿元,同比增长15.19% [2] - 归属净利润1069.02万元,同比增长26.29% [2] - 扣非净利润849.23万元,同比增长42.24%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股东人数2.54万户,人均流通股7241股 [2] - 人均持股金额20.34万元,筹码集中度较集中 [2]
战略深耕低空经济与机器人赛道 方正电机获电动飞行器驱动系统开发定点
全景网· 2025-07-01 17:21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行业 - 2023年中国eVTOL产业规模达9.8亿元 同比增长77.3% 预计2026年突破95.0亿元 [1] - 行业正迎来爆发式发展机遇 主要驱动力包括城市化加速、交通拥堵、环保理念普及及技术迭代 [1] - 2024年将迎来首轮商业化爆发周期 多机型适航认证加速推进 [1] 公司业务布局与技术优势 - 在微特电机及控制器领域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其中家用缝纫机电机年产400万套 全球市占率75% [2] - 新能源驱动电机出货量连续多年市场前列 2024年出货量达70万台 累计出货突破330万台 [2][3] - 自主研发的发动机控制器是国内唯一实现大批量配套的自主品牌产品 可替代博世等国际巨头 [2] - 在800V高压电机、扁线电机等领域技术领先 八层扁线定子等技术达国际水平 [4] 新能源汽车业务进展 - 客户矩阵覆盖上汽、小鹏、理想等头部车企 2024年新增零跑、大众汽车项目定点 [3] - 为大众新一代电驱系统提供定转子组件 预计2025年Q2量产 [3] - 浙江丽水180万台/年产能项目部分投产 德清300万台/年项目首期80万台已投产 [3] 研发投入与创新方向 - 2024年研发费用2.00亿元 占营收8.07% 资本化研发投入2166.78万元 [4] - 累计获授权专利109项 重点推进高压三合一集成驱动系统研发 [4] - 技术研发聚焦轻量化、高可靠性、电磁兼容性优化等方向 [4] 新兴赛道拓展 - 布局机器人关节领域 累计申请相关专利33件 [2] - 2025年3月获得电动飞行器驱动系统开发定点 [2] - 将电机核心技术向机器人关节、eVTOL等新场景迁移 实现"地面到低空"技术延伸 [5]
解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发展方向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26 09:24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 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创新、产业链培育和市场推广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全球汽车产业低碳化、电动化转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 - 第17届国际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年会(TMC 2025)深入研讨电驱动、混合动力创新技术、商用车动力系统低碳节能技术、功率半导体创新技术等话题 [2] 动力系统技术创新进展 - 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达46%,较2020年提升13个百分点,柴油发动机热效率超48%,提升4.3个百分点 [3] - 驱动电机峰值功率密度达7000kW/kg,碳化硅电机控制器功率密度达45kW/L,较2020年提升50% [3] - 扁线电机高效冷却系统、碳化硅器件等关键零部件与高电压平台、功能安全等技术实现应用 [3] 动力系统技术发展趋势 - 系统集成向多域融合发展,集成驱动单元、高压系统、电池管理等模块,实现体积和线束数量大幅缩减 [3] - 材料创新聚焦碳化硅、碳纤维、非金属合金等,工艺创新包括激光焊接、3D打印等,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 人工智能应用加速,实现毫秒级扭矩分配、智能热管理等功能,推动动力系统向全链路智能化控制演进 [4] 电驱动系统技术挑战 - 集中驱动模式已量产,但分布驱动模式(如轮边电机、轮毂电机)受机械电气和散热问题限制未大规模应用 [6] - 快充电压升至800V-1200V,对电机绝缘系统提出更高要求,扁线电机低温焊接成为研究方向 [6] - 电机小型化带来发热问题,冷却系统从液冷向油冷或复合冷却转变 [7] 热管理与润滑技术 - 油冷电驱专用油提升冷却效率和传动效率,延长续驶里程 [7] - 电池热管理油液可维持较高充电效率,缩短充电时间 [7] - 兆瓦充电技术推动液冷电池冷却系统应用,支持更多充电循环 [7] 分布式驱动技术 - 双电机分布式驱动为主流,差扭设计可降低横摆角速度17%,提升驾驶舒适性 [8] - 永磁助磁同步电机采用钐铁氮材料替代重稀土永磁体,减少碳排放 [8] - 轴向磁通电机功率密度较径向磁通永磁同步电机提高30%,计划2026年量产 [8] 动力系统未来趋势 - 驱动方式从机械驱动向智能电驱动转变,电动化使功率提升成本大幅降低 [9] - 动力系统向控驱分离与软硬解耦方向发展,聚焦用户体验和研发效率提升 [9] - 以动力电池为核心的跨域集成将提升整车运动控制能力,改善驾乘空间利用率 [10] - 动力系统与底盘融合将实现高机动性、高安全可靠性等体验升级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