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电机

搜索文档
【联合发布】2025年6月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洞察报告
乘联分会· 2025-07-18 16:55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 - 2025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564万辆 同比增长40.8% 渗透率达44.2% 政策刺激和车企促销活动推动需求释放 [10] - 5月车型结构:SUV占比44.9% CAR占比44.1% MPV占比4.0% 卡车份额扩大至4.1% [11] - 各车型同比增速:MPV增幅76.7% SUV增幅24.8% 轿车增幅15.7% 卡车商用车增幅显著 [11] 动力电池市场 装机量走势 - 5月动力电池装机量52.3GWh 同比增长31.2% 1-5月累计增幅44.3% [18] - 单车平均电量50.4kWh 同比提升6.4% 小米与特斯拉为装机量主要贡献企业 [18] 竞争格局 - 5月TOP3企业市占率76.1% 宁德时代以45.6%份额领先 中创新航升至第三(7.4%) [20] - 瑞浦兰钧/极电新能源同比增速超136% 前十企业合计占比94.8% [20] - 电芯外形:方形占98.5% 磷酸铁锂材料占比持续扩大 受益于新国标安全要求 [23] 驱动电机配套 - 5月TOP10电机企业合计占比63.2% 9家企业环比增长 赛克科技因上通五销量下滑配套量跌5.4% [22][24] - 弗迪动力前五车型占比42.5% 海鸥占10.7% 华为问界M9单车型占其配套量30% [27] 电控系统 - TOP10电控供应商市占率62.9% 弗迪动力/汇川/特斯拉配套量同比下降 [30] - 华为电控72.5%配套赛力斯 自研自产成主流趋势 [30] - 弗迪动力比亚迪车型分散 华为问界M9/M8合计占比超50% [32] 大圆柱电池技术 核心优势 - 安全性:单电芯容量小+保险丝设计 热失控风险低于方形电池 [37] - 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高 成本降低30% 成组率78%(方形电池65%) [37] - 回收便利性:标准化结构提升拆解效率 [37] 应用前景 - 亿纬锂能/宁德时代等国内企业及特斯拉/LG海外巨头加速布局 [39] - 短期聚焦电动汽车/eVTOL领域 未来向储能/机器人扩展 [41]
英搏转债盘中上涨2.33%报170.682元/张,成交额7509.03万元,转股溢价率11.42%
金融界· 2025-07-08 14:21
英搏转债市场表现 - 7月8日盘中上涨2.33%报170.682元/张,成交额7509.03万元,转股溢价率11.42% [1] - 信用级别为"AA",债券期限6年,票面利率逐年递增从0.30%至2.00% [1] - 转股开始日为2025年4月30日,转股价17.43元 [1] 公司基本信息 - 珠海英搏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2017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681) [2] - 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研发生产,主营产品包括动力总成、电源总成及核心零部件 [2] - 采用"集成芯"技术使产品具有高效能、轻量化、低成本优势 [2] 客户合作情况 - 与吉利汽车、上汽通用五菱、长城、奇瑞等国内车企建立长期合作 [2] - 与采埃孚、大陆集团等国际大型零部件集团保持合作关系 [2] 财务表现 - 2025年1-3月营业收入5.458亿元,同比增长15.19% [2] - 归属净利润1069.02万元,同比增长26.29% [2] - 扣非净利润849.23万元,同比增长42.24%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股东人数2.54万户,人均流通股7241股 [2] - 人均持股金额20.34万元,筹码集中度较集中 [2]
战略深耕低空经济与机器人赛道 方正电机获电动飞行器驱动系统开发定点
全景网· 2025-07-01 17:21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行业 - 2023年中国eVTOL产业规模达9.8亿元 同比增长77.3% 预计2026年突破95.0亿元 [1] - 行业正迎来爆发式发展机遇 主要驱动力包括城市化加速、交通拥堵、环保理念普及及技术迭代 [1] - 2024年将迎来首轮商业化爆发周期 多机型适航认证加速推进 [1] 公司业务布局与技术优势 - 在微特电机及控制器领域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其中家用缝纫机电机年产400万套 全球市占率75% [2] - 新能源驱动电机出货量连续多年市场前列 2024年出货量达70万台 累计出货突破330万台 [2][3] - 自主研发的发动机控制器是国内唯一实现大批量配套的自主品牌产品 可替代博世等国际巨头 [2] - 在800V高压电机、扁线电机等领域技术领先 八层扁线定子等技术达国际水平 [4] 新能源汽车业务进展 - 客户矩阵覆盖上汽、小鹏、理想等头部车企 2024年新增零跑、大众汽车项目定点 [3] - 为大众新一代电驱系统提供定转子组件 预计2025年Q2量产 [3] - 浙江丽水180万台/年产能项目部分投产 德清300万台/年项目首期80万台已投产 [3] 研发投入与创新方向 - 2024年研发费用2.00亿元 占营收8.07% 资本化研发投入2166.78万元 [4] - 累计获授权专利109项 重点推进高压三合一集成驱动系统研发 [4] - 技术研发聚焦轻量化、高可靠性、电磁兼容性优化等方向 [4] 新兴赛道拓展 - 布局机器人关节领域 累计申请相关专利33件 [2] - 2025年3月获得电动飞行器驱动系统开发定点 [2] - 将电机核心技术向机器人关节、eVTOL等新场景迁移 实现"地面到低空"技术延伸 [5]
解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发展方向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26 09:24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 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创新、产业链培育和市场推广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全球汽车产业低碳化、电动化转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 - 第17届国际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年会(TMC 2025)深入研讨电驱动、混合动力创新技术、商用车动力系统低碳节能技术、功率半导体创新技术等话题 [2] 动力系统技术创新进展 - 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达46%,较2020年提升13个百分点,柴油发动机热效率超48%,提升4.3个百分点 [3] - 驱动电机峰值功率密度达7000kW/kg,碳化硅电机控制器功率密度达45kW/L,较2020年提升50% [3] - 扁线电机高效冷却系统、碳化硅器件等关键零部件与高电压平台、功能安全等技术实现应用 [3] 动力系统技术发展趋势 - 系统集成向多域融合发展,集成驱动单元、高压系统、电池管理等模块,实现体积和线束数量大幅缩减 [3] - 材料创新聚焦碳化硅、碳纤维、非金属合金等,工艺创新包括激光焊接、3D打印等,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 人工智能应用加速,实现毫秒级扭矩分配、智能热管理等功能,推动动力系统向全链路智能化控制演进 [4] 电驱动系统技术挑战 - 集中驱动模式已量产,但分布驱动模式(如轮边电机、轮毂电机)受机械电气和散热问题限制未大规模应用 [6] - 快充电压升至800V-1200V,对电机绝缘系统提出更高要求,扁线电机低温焊接成为研究方向 [6] - 电机小型化带来发热问题,冷却系统从液冷向油冷或复合冷却转变 [7] 热管理与润滑技术 - 油冷电驱专用油提升冷却效率和传动效率,延长续驶里程 [7] - 电池热管理油液可维持较高充电效率,缩短充电时间 [7] - 兆瓦充电技术推动液冷电池冷却系统应用,支持更多充电循环 [7] 分布式驱动技术 - 双电机分布式驱动为主流,差扭设计可降低横摆角速度17%,提升驾驶舒适性 [8] - 永磁助磁同步电机采用钐铁氮材料替代重稀土永磁体,减少碳排放 [8] - 轴向磁通电机功率密度较径向磁通永磁同步电机提高30%,计划2026年量产 [8] 动力系统未来趋势 - 驱动方式从机械驱动向智能电驱动转变,电动化使功率提升成本大幅降低 [9] - 动力系统向控驱分离与软硬解耦方向发展,聚焦用户体验和研发效率提升 [9] - 以动力电池为核心的跨域集成将提升整车运动控制能力,改善驾乘空间利用率 [10] - 动力系统与底盘融合将实现高机动性、高安全可靠性等体验升级 [11]
从数据看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新亮点
36氪· 2025-06-12 18:05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3100万辆 出口586万辆蝉联全球第一 [1] - 前五个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3万辆和1273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0.9% [1] - 新能源汽车前五个月产销量达570万辆和561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45%和44% [2] 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7万辆 渗透率首次超过40% [1] - 前五个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提升至44% [2] - 纯电动汽车占比60% 插电式混动占比30% 增程式电动占比10% [1] - PHEV与REEV成为市场热点和增长点 [1] 动力系统技术创新进展 - 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达46% 较2020年提升13个百分点 [3] - 柴油发动机热效率超过48% 较2020年提升4.3% [3] - 驱动电机峰值功率密度达每公斤7000瓦以上 [3] - 碳化硅功率器件控制器功率密度达每升45千瓦 较2020年提升50% [3] 动力系统技术发展趋势 - 系统集成向多域融合发展 实现体积和线束数量大幅缩减 [4][5] - 材料创新聚焦碳化硅/碳纤维等 工艺创新包括3D打印/激光焊接等 [5] - 人工智能实现毫秒级扭矩分配 智能热管理系统提升续航保持率 [5]
【联合发布】2025年4月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洞察报告
乘联分会· 2025-05-23 16:32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走势 - 2025年1-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439.5万辆,同比增长43.7%,累计渗透率43.4% [6] - 五一假期自驾游需求推动新车消费,行业整合加速:蔚来合并三大品牌、吉利私有化极氪、比亚迪/上汽调整架构 [6] - 上海车展自主品牌成焦点,新技术密集发布,合资模式出现反向技术输出趋势 [7]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 - 2025年4月车型占比:轿车45.4%(同比-1.85pct)、SUV42.5%、MPV4.1%、卡车4.7%、客车3.4% [11] - 乘用车增速分化:轿车+25.6%、SUV+29.9%、MPV+57.0%(促销驱动),商用车中卡车增速领先 [11] - 大型新能源SUV新品集中上市,产品矩阵持续丰富 [11] 动力电池装机量走势 - 2025年4月装机量49.3GWh(同比+43.3%),1-4月累计增速54.3% [17] - 单车平均电量52.0kWh(同比+9.6%),小米/特斯拉大电量车型贡献显著 [17] - 电芯形态:方形占比98.4%、软包1.1%、圆柱0.5% [18] 动力电池技术路线 - 磷酸铁锂占比持续提升,新国标强化安全测试(底部撞击/快充循环/热扩散)加速技术替代 [18] - 头部集中化加剧:前三大企业市占率75%(宁德时代41.6%、弗迪电池22.1%、中创新航7.0%) [20][21] - 配套格局:宁德时代客户分散(最大客户小米汽车占比9.8%),亿纬锂能/中创新航受小鹏拉动增速超50% [20] 驱动电机配套格局 - 2025年4月TOP10企业份额63.0%,8家企业环比下滑,格雷博同比增幅超500% [22] - 弗迪动力前五车型占比43.3%(海鸥12.5%),汇川联合动力受益理想L6(21.7%)/小米SU7(8.7%) [25] - 电控市场集中度59.4%,自研趋势显著:比亚迪/蔚来/特斯拉自配率超80% [26] 动力电池新国标影响 - 新国标GB38031-2025全球首创热扩散不起火要求,新增底部撞击等测试项目 [33] - 标准体系覆盖全产业链:2024版标准指南细化电池产品分类,强化生产/检测/回收环节 [35] - 宁德时代全系产品率先通过认证,合资/国资车企主导标准制定参与 [36][37] 政策法规动态 - 公安部将电池安全纳入新能源车年检,应急管理部发布锂离子电池生产安全规范 [36] - 车载动力电池耐久性标准征求意见,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要求升级 [36] - 参与标准制定方涵盖头部电池企业(宁德/亿纬/蜂巢)及主流整车厂(上汽/吉利/长城) [37]
华龙证券:灵巧手技术路线逐步收敛 关注边际增量环节
智通财经网· 2025-05-20 11:01
智通财经APP获悉,华龙证券发布研报称,灵巧手作为人形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市场空间广阔,2030 年市场规模有望达450亿元。在性能与成本的双重约束下,建议重点关注驱动电机、传动系统和触觉传 感器三大核心环节的投资机会。人形机器人进入大规模量产前夕,灵巧手技术路线逐步收敛,驱动电 机、丝杠、腱绳和传感器等多个产业链核心环节迎来边际增量,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华龙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人形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产业链边际变化空间大 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由驱动、传动和感知三大系统构成。当前时点关注灵巧手主要在于 三点,一是技术路线尚未完全收敛,仍处于持续迭代阶段,方案边际变化或带来核心零部件的边际增 量;二是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功能实现的关键;三是市场空间大,灵巧手价值量占本体比重达30%,2030 年市场规模有望达450亿元。 主流方案总结:轻量化、高自由度、多模态感知和复合传动 该行收集了20家国内外厂商28款灵巧手相关信息,对当前主流的灵巧手方案进行了总结,从迭代方向来 看,主要的趋势可总结为三点:更灵活,高自由度+轻量化。主流方案自由度逐步由6个提升至12-20 个,电机向小臂转移以降低自重并留出空 ...
英搏尔系列六-年报和一季报点评: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6%,低空经济打开成长空间【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5-08 21:3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Q1实现营收5.5亿元,同比增长15.2%,环比减少33.6%,归母净利润1069万元,同比增长26.3%,环比减少46.2% [3][6][58] - 2024年全年营收24.3亿元,同比增长23.8%,归母净利润7100.2万元,同比减少13.8% [3][6] - 分行业收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含商用车)20.7亿元(+30.2%),微型车领域1.2亿元(-24.28%),特种车领域1.9亿元(+16.11%) [3][9] - 分产品收入:电源总成12.3亿元(+96.7%),电驱总成6.1亿元(+5.3%),电机控制器4.7亿元(-25.5%) [8] 产品与技术优势 - 采用"集成芯"技术平台的油冷扁线电驱动总成,功率达230kW,扭矩460Nm,CLTC效率达92.5%(SiC方案),设计寿命60万公里 [39] - 第三代电源总成集成OBC/PDU/DC-DC,800V高压架构下功率密度提升,OBC充电效率超95%,自动化产线覆盖率96% [37][39] - 六合一动力系统集成电机/电控/减速箱/OBC/PDU/DC-DC,获NE时代"多合一电驱动领先企业"奖项 [40][41] - 2024年推出全国产化6.6kW车载电源二合一产品及20-50kW乘用车控制器,实现供应链自主可控 [35] 客户合作与市场布局 - 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合作广汽/吉利/上汽通用五菱/东风/长安/小鹏等 [31][34] - 商用车领域:配套福田/江铃/上汽大通/吉利远程/东风商用车等 [44] - 非道路车辆领域:供应徐工/三一/柳工/韩国现代/德国凯傲等国内外客户 [31][44] - 低空经济领域:与亿航智能合作开发eVTOL电推进系统,完成EH216-S机型专用产线建设 [4][5][46][47] 战略合作进展 - 2024年11月战略投资亿航智能1260万美元,合资设立公司推进eVTOL零部件生产 [46][48] - 2025年1月与亿维特合作开发ET9机型电机电控产品,获12台升力单元订单 [48] - 2025年4月与高域科技成立联合实验室,聚焦飞行汽车电机/控制器研发 [50] - 2025年4月与丰立智能战略合作,联合开发新能源汽车/eVTOL用减速器及传动模块 [51] 产能与研发体系 - 拥有珠海/山东两大生产基地,年产能百万台套,在珠海/上海设研发中心 [31] - 2024年电源总成出货90.28万台(+85.08%),电控及驱动总成出货69.72万台(-18.17%) [8] - 研发费用率7.88%(2024年),重点投入800V高压架构/扁线电机/SiC器件等方向 [19][38]
招商研究5月金股组合:布局业绩改善方向,关注产业趋势和主题投资
招商证券· 2025-05-04 22:45
报告核心观点 - 5月市场或呈现“权重指数稳定,科技成长活跃”格局,偏科技、中小风格有望重新回归,市场会在业绩改善行业布局投资标的,产业趋势投资和主题投资有望回归,但美国“对等关税”谈判会对A股产生阶段性扰动 [2][3] - 给出5月十大金股组合,包括隆盛科技、禾望电气、金沃股份、九号公司、中宠股份、立讯精密、微光股份、快手 - W、阿里巴巴 - W、周大福 [2][4] 招商策略:5月投资建议 - 市场担心关税冲击影响出口,但财政资金充裕可对冲,经济未来以稳为主 [2][3] - 年报及一季报披露结束,上市公司盈利增速上行,自由现金流拐点确立,奠定A股整体向上方向 [2][3] - 业绩披露期后市场布局业绩改善行业,业绩真空期产业趋势和主题投资有望回归 [2][3] - 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市场向下调整空间不大,融资余额有望回归 [2][3] 招商研究:5月十大金股组合 隆盛科技 - 布局机器人灵巧手等业务,基本面优秀,未来几年高增,后续催化多 [4][8] 禾望电气 - 老、中、青业务有序布局,主体业务发展好,新孵化业务有望收获,进入新发展阶段 [4][8] 金沃股份 - 收入增长稳定,净利润增速预期大于收入增速,是Tesla机器人核心二级供应商,绝缘轴承未来空间大,测试顺利,定点在即 [4][8] 九号公司 - 一季度内外两大单品加速扩张,营业利润率释放,预计一季度收入增速超50%,业绩翻倍高增,两轮车出货量增长,割草机器人销量有望翻倍 [4][8] 中宠股份 - 宠物食品品牌集中化加速,国产替代加快,自主品牌升级,动销加速,海外业务拓客提速,全球化供应链布局 [4][9] 立讯精密 - 消费电子、通信、汽车业务均有良好布局和发展前景,业绩基本面兑现能力强,未来数年业绩复合增长确定,低估价值凸显 [4][10][12] 微光股份 - 主业业绩稳定,估值低,安全边际足,在机器人领域深度布局,看好机器人产业链放量 [4][14] 快手 - W - 商业化稳健,智能投放Agent提升电商广告变现率,大概率取得高于大盘的广告及电商增速,AI视频大模型上线,全自动投放能力有望提振估值 [4][20] 阿里巴巴 - W - 电商主业稳健,货币化率及盈利提升确定性强,受关税影响小,云业务未来2 - 3年收入增速有望达20 - 25%,当前估值低 [4][20] 周大福 - 黄金珠宝行业转向产品驱动,周大福品牌及产品有优势,同店降幅收窄,产品结构优化,渠道出清,估值低位,股息率6 - 7% [4][21] 十大金股组合回顾 - 展示了招商证券金股组合收益率曲线及与沪深300对比情况 [23][24] - 回顾了6月 - 4月各月金股组合投资思路、组合收益、市场收益及投资情况,部分个股有明显超额收益 [25]
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推动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等标准发布实施
快讯· 2025-04-28 18:58
汽车绿色低碳标准研制 - 推动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等标准发布实施 [1] - 加快乘用车车载能源消耗量监测、轻型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利用系数、车辆预测性巡航控制系统评价等标准研制 [1] - 开展重型商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评价、氢(氨)发动机汽车技术规范、汽车节能分类分级等标准预研 [1] 汽车碳排放管理标准 - 推动道路车辆温室气体管理术语和定义、产品碳足迹标识以及道路车辆、乘用车相关重点产品碳足迹等标准发布实施 [1] - 推进发动机制造企业、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等企业碳排放核算和发动机产品碳足迹标准审查报批 [1] - 加快整车制造企业碳排放核算以及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产品碳足迹标准研制 [1] 碳减排技术标准预研 - 开展汽车产品电子标识、再生材料使用、报废汽车资源综合利用等碳减排技术标准预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