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标签
icon
搜索文档
达华智能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低于行业平均,净利润亏损排名靠后
新浪证券· 2025-10-31 21:4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3年8月10日,于2010年12月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RFID产品及运营服务提供商,在非接触IC卡等产品研发生产上具备技术优势 [1]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非接触IC卡、电子标签等各类RFID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运营服务和系统平台业务以及互联网电视产业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 - 计算机设备 - 其他计算机设备,涉及NFC概念、小盘、融资融券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概念板块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3.3亿元,在行业中排名17/63,低于行业平均数35.04亿元和行业中位数6.77亿元 [1] - 行业第一名浪潮信息营收达1206.69亿元,第二名纳思达为145.04亿元 [1]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1.06亿元,在行业中排名54/63,远低于行业平均数1.02亿元和行业中位数1495.3万元 [1] - 行业第一名浪潮信息净利润为14.89亿元,第二名新大陆为10.26亿元 [1]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2.55%,高于去年同期的82.16%,远高于行业平均的34.38%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0.97%,虽高于去年同期的10.21%,但低于行业平均的34.46% [2] 管理层薪酬 - 董事长曾忠诚2024年薪酬为114.21万元,较2023年的120.33万元减少6.12万元 [3] - 总经理张高利2024年薪酬为78.9万元,较2023年的78.38万元增加0.52万元 [3]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9.81万户,较上期减少1.98% [4]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12万股,较上期增加2.02% [4]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326.05万股,相比上期减少680.30万股 [4]
达华智能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689.21万元,融资余额1.02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4 09:41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10月23日公司股价上涨10.05%,成交额为2.01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689.21万元,融资偿还754.91万元,融资净流出65.71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02亿元,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的2.31%,处于近一年10%分位的低位水平 [1] - 融券余量为100股,融券余额为405元,处于近一年40%分位的较低水平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3年8月10日,于2010年12月3日上市,总部位于福建省福州市 [1] - 主营业务涉及非接触IC卡、电子标签等RFID产品以及互联网电视产业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电视机主板类81.10%,项目开发及集成类15.45%,其他3.45%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10.01万户,较上期减少5.71% [2] - 人均流通股为10934股,较上期增加12.35%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1006.34万股,较上期增加140.02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1亿元,同比减少14.33%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5258.90万元,同比减少194.54% [2] 分红历史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9亿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为0.00元 [3]
达华智能9月24日获融资买入261.34万元,融资余额1.0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9:36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24日公司股价上涨1.06% 成交额6894.69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261.34万元 融资偿还366.33万元 融资净流出104.99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09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2.61% 处于近一年10%分位低位水平 [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资余额1.09亿元 融券余量100股 融券余额381元 [1] - 融券活动处于近一年30%分位低位水平 当日无融券卖出与偿还操作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0.01万户 较上期减少5.71% [2] - 人均流通股10934股 较上期增加12.35%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006.34万股 较上期增加140.02万股 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61亿元 同比下降14.33% [2] - 归母净利润-5258.90万元 同比下降194.54% [2] 分红与股东回报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9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0元 [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软件园 成立于1993年8月10日 2010年12月3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非接触IC卡 RFID产品研发生产销售 互联网电视产业 [1] - 收入构成:电视机主板类81.10% 项目开发及集成类15.45% 其他3.45% [1]
达华智能8月27日获融资买入1162.32万元,融资余额1.2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8 10:03
股价与融资交易 - 8月27日公司股价下跌2.17% 成交额达2.98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162.32万元 融资净买入106.22万元 融资余额1.24亿元占流通市值2.80% [1] - 融资余额处于近一年10%分位低位 融券余额为0元处于近一年30%分位低位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10.62万户 较上期减少1.49% 人均流通股9731股增加1.52%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持股866.33万股较上期增持106.69万股 [3]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12亿元 同比减少22.19%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3865.80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811.48% [2] 业务构成与分红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电视机主板类72.51% 项目开发及集成类11.02% OC进料加工8.42% OC来料加工4.21% 其他3.84%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9亿元 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 [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3年8月10日 2010年12月3日上市 总部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软件园 [1] - 主营业务涵盖RFID产品研发生产销售 互联网电视产业运营服务及系统平台 [1]
虚增利润3000万、调整12份财报, 这家上市公司又因财务造假被查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29 23:15
公司财务造假与监管处罚 -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导致股价开盘一字跌停 报收4.45元/股 跌幅9.92% [1] - 未披露重大合同及相关财务资助1.4亿元 以及关联交易7.95亿元财务资助 [2] - 虚增利润总额包括提前确认子公司处置收益6111.63万元 以及在建工程核算错误导致2022年虚增28.91万元和2023年虚增2929.37万元 [2] 财务报表追溯调整 - 对12份定期报告进行追溯调整 包括2021年年报至2024年一季报 [1][3] - 调整后2021年合并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调减3.6亿元 2021年至2023年净利润分别调减684.67万元、592.21万元和601.19万元 [3] - 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由盈利152.72万元转为亏损424.12万元 [3] 持续经营亏损与业绩表现 - 2018年至2024年扣非净利润连续七年亏损 累计亏损34.92亿元 [1][5] - 2024年上半年预计扣非净利润亏损5500万元至7500万元 主要因子公司福米科技业务处于拓展阶段且固定资产摊销较大 [1][3]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亏损4000万元至6000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 因电视机主板业务竞争激烈及处置亏损子公司产生非经常性损益 [8] 业务转型与资产处置 - 上市初期主营RFID产品 2013年起通过并购拓展至第三方支付、融资租赁及卫星运营业务 [5] - 2015年收购卡友支付30%股权和德晟租赁75%股权 2016年以10亿元收购润兴租赁40%股权 [5] - 为摆脱困境陆续剥离类金融资产 包括出售润兴租赁和卡友支付股权 以及以2000万元转让北京慧通100%股权及7822.13万元债权 [7] 历史经营危机与资产减值 - 2018年业绩由盈转亏 营收28.81亿元同比下降16.67% 净利润亏损17.42亿元同比下降1117.36% [7] - 亏损主要源于润兴租赁 确认投资收益亏损1.34亿元 并计提流动资产减值准备0.67亿元和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11.14亿元 [7] - 原实际控制人蔡小如于2018年底转让2.58亿股股份给福州国资企业 [7]
靠近客户做品牌
经济观察报· 2025-06-25 19:10
企业服务策略 - 胶粘剂行业头部企业金利宝通过贴近头部客户做服务,针对客户需求研发特定产品,增强客户黏性并降低采购成本 [2] - ToC企业澳梓美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实现经营稳定,线上优惠券引流带动线下消费,牺牲单品利润提升整体销量 [4] - 美妆品牌荟宝专注芦荟护肤产品研发,结合线上线下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和品牌专业形象 [5][7] 美容行业趋势 - 美容行业未来将向高端化、专业化发展,电子技术推动家用美容仪接近医美级效果 [13] - 电子技术与美容需求深度融合,如射频、微电流等技术应用于家用美容设备,提升护理效果 [11] - 美容仪使用场景从家庭扩展到健身房、酒店等多元场景,提高用户粘性 [14] 电子技术赋能 - 广东电子产业利用射频、微电流等技术开发家用美容仪,功效接近传统医美项目 [13] - 电子企业跨界美容行业,开发如声波促渗仪等创新产品,提升精华吸收率8倍 [13] - 无人机光学技术应用于美容仪,开发可探测皮下1.2mm的成像探头 [13] AI技术应用 - AI研发智能体帮助美容企业分析产品设计、成本优化和市场策略,提升跨行业认知 [16][17] - AI通过数据驱动和智能决策优化连锁店运营,替代30%-50%人工重复性工作 [19] - 日本电子美容企业结合AI分析皮肤数据,定制专属护肤方案,增强数字化营销效果 [20] 消费市场升级 - 广东人均GDP达2万美元后,消费升级将推动高科技产品需求增长 [18] - 本土美妆品牌通过挖掘中国传统美容元素,形成具有文化特色的技术产品 [5] - 芦荟护肤品牌荟宝抓住外国品牌与中国品牌市场窗口期,专注细分品类发展 [6]
靠近客户做品牌|微观视界
经济观察网· 2025-06-21 07:38
胶粘剂行业与金利宝公司 - 金利宝是国内胶粘剂行业头部企业,拥有最长从业历史、最完整数据库和最齐全配方 [2] - 公司面临产品被模仿导致的价格竞争压力,2024年策略为重新梳理客户并贴近头部客户服务 [2] - 客户涵盖世界知名手机、电脑等头部企业,为其提供高端电子产品电子标签 [2] - 通过特定产品研发和适配特殊需求的技术优势增强客户黏性,同时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 [2] 澳梓美公司经营策略 - 公司拥有100万直接用户,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应对网络低价冲击 [3][4] - 从5000多家线下店缩减至2000多家后,通过直播带货和优惠券引流实现经营稳定 [4] - 线上以10元出售50元优惠券带动线下消费,牺牲单品利润换取整体销售提升 [4] - 品牌荟宝拥有100多万活跃会员,累计服务会员达上千万 [4] 美容化妆品行业趋势 - 本土品牌通过挖掘中国历史美容元素形成文化技术特色,逐步具备竞争力 [4] - 荟宝专注芦荟护肤产品研发,利用中国传统芦荟品类抓住市场窗口期 [5] - 现代研究证实芦荟成分具有保湿、抗氧化、抗炎等多重护肤功效 [5] - 美妆品牌形成依赖线下深度体验,线上线下结合增强用户粘性和专业形象 [5] 电子技术赋能美容业 - 日本企业将射频、微电流等技术应用于家用美容设备,实现院线级效果 [8] - 射频技术刺激胶原蛋白分泌,低能量多次治疗成为家用美容仪科学依据 [8] - 疫情后68%日本女性倾向居家美容,加速美容仪市场增长 [8] - 电子技术推动美容行业数字化转型,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体验生态 [8] 美容仪技术发展趋势 - 高端化与专业化推动美容仪向医美级发展,技术融合与场景扩展成为重要方向 [9] - 广东电子产业体系完整,可开发功效接近传统医美的家用美容仪 [9] - 技术创新包括无人机光学技术探测皮下1.2mm,声波促渗仪提升精华吸收率8倍 [9] - 使用场景从家庭扩展到健身房、酒店等,开发"筋膜放松+微电流提拉"课程 [10] AI在美容业的应用 - AI研发智能体可拆分产品BOM表构成,进行跨业对标与竞品分析 [11] - 智能体具备全数据与推理能力,帮助企业建立跨行业认知 [12] - AI可替代30%-50%人工重复性工作,优化业务流程和战略决策 [14] - 日本企业通过AI分析皮肤数据推荐产品,增强数字化营销效果 [14]
温州大学:聚焦导电油墨技术突破,助力国产电子标签产业升级
环球网资讯· 2025-06-05 18:37
科研突破 - 温州大学本科生团队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导电油墨 [1] - 导电率提升6倍 成本降低35% [1] - 采用镓掺杂配方 最小线宽达50μm 显著提高电子标签响应速度 [3] 研发过程 - 团队进行137次配方调整 上百次工艺优化 [3] - 查阅200多篇专业论文 构建完整知识产权体系 [3] - 在国际期刊发表6篇SCI论文 申请8项专利 [3] 产业影响 - 助力印刷电子标签摆脱对高价进口材料的依赖 [3] - 预计6月完成50-100公斤级中试阶段 [3] - 已与星谷光电 浙江玛尚等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3] - 量产后可使电子标签生产成本降低约40% [3] 社会价值 - 展现新时代青年科技报国志向 为国产电子材料产业发展贡献智慧 [5] - 为青年投身科技创新树立榜样 [5]
云里物里(872374)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2 19:50
会议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时间是2025年5月21日,地点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网络举行 [3] - 参会人员为参加2024年年度报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庄严、董事兼董秘席洋、财务负责人姚素琴、保荐代表人李志文 [3] 资金理财 - 为提高闲置资金利用率和收益,公司拟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含子公司)投资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理财产品,如结构性存款等,期限不超12个月,严格按规定决策和管理以保障资金安全 [5] 分红情况 - 2024年度权益分派预案以总股本81,518,000股扣除回购专户851,753股后的80,666,247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红利1.1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红利887.33万元,需2024年年度股东会审议 [6] 经营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1.98亿元,毛利率44.59%,同比增900万元,增长4.77%;境外销售1.47亿元,占比74.40%;境内销售5,058.55万元,占比25.60% [8] - 2024年物联网网关营收1,605.47万元,毛利率57.45%,同比增长54.25%,原因是加大研发及营销投入,产品结构丰富 [13] - 2024年电子标签营收1,847.56万元,较2023年增加893万元,同比增长93.54%,原因是推进国内外市场、调整产品定价和客户需求释放 [14] 行业趋势与公司计划 - 据ABI研究预测,蓝牙电子货架标签设备到2028年将达1亿台,公司将加强研发投入、拓宽业务范围、开拓国内外市场 [9] 研发情况 - 2022 - 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751.52万元、2,213.48万元、2,870.84万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11.25%、11.74%、14.53%,上市后研发投入占比逐年递增 [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研发人员140人,占员工总数30.30%,较2023年增长28.44%;拥有专利180件(发明专利23件),较2023年增长17.65% [10] 股份回购 - 2024年8月第二次竞价回购,原定回购价上限14元/股符合规定,因股价超上限,2025年4月28日调至25元/股 [11]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已回购176,500股,占总股本0.2165%,占拟回购资金总额上限的12.3757% [11] 行业特性 - 行业受益于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升级,处于发展阶段,周期性不明显,因物联网应用场景多样,季节性特征也不明显 [12] 拳头产品与业绩改善措施 - 主要产品有蓝牙传感器、物联网模组、物联网网关等智能硬件及搭载云平台系统的电子标签产品 [15] - 拟采取专注业务、强化研发、开拓市场等措施改善2025年业绩 [15]
天元股份(003003) - 广东天元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6 18:14
公司经营业绩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8.59万元,同比下降16.1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04.15万元,同比下降19.67% [2]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146.75万元,同比下降18.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86.92万元,同比上升27.40% [2][5] - 2024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减少40.80%,主要系上年收回较多石油贸易业务的应收余额所致,资金链状况良好 [2]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专注于快递电商包装印刷产品的研产销及服务,拓展至综合包装解决方案服务商,有电子标签、塑胶包装等系列产品,应用于快递物流、电子商务等行业 [3][4][5][13] - 公司合作客户有韵达货运、中国邮政、京东、希音、FedEx、UPS等 [5] 公司发展规划 - 围绕主业持续投入,扩大市场份额,加强经营管理,做好成本控制 [4] - 根据自身发展、条件及融资环境等因素谨慎选择融资和并购计划,如有计划将履行披露义务 [6][7] 公司绿色研发 - 坚持绿色包装研发理念,围绕“双碳”和“限塑令”要求投入研发,有可降解、“以纸替塑”等绿色产品 [4][6][7] - 2024年度研发费用投入达5195.27万元,成功申请14项实用新型专利,推进GRS类包装产品系列化 [6] 其他问题回复 - 柬埔寨合资公司进展将按规则披露 [1] - 股东人数已在定期报告披露,查询其他时间段需发相关资料至公司邮箱 [2] - 严格按规定做好信息披露,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 [4] - 报告期内不存在资金被占用情形 [4] - 中美贸易战对公司整体影响有限且可控,会关注政策动态并采取应对措施,推进多元化市场布局 [6] - 目前业务暂未涉及金属包装领域,股本转增和套期保值业务将结合实际审慎决策并按要求披露 [7] - 2024年度政府补助金额为319.55万元,会持续做好主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