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池级碳酸钠
icon
搜索文档
双环科技:公司的电池级碳酸钠的生产装置已经投产,产品已向客户供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0 09:17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双环科技(000707.SZ)11月20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本公司的电池级碳酸钠的生产装置已经投 产,产品已向客户供货。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贵司凭借丰富的氯化钠资源储量和强大的研发能力, 成功研发出主含量高于99.5%的电池级碳酸钠产品,并打造出全国第一条由小苏打生产电池级碳酸钠的 生产线。这一创新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请问是否属实?请问何时小试和中试? ...
双环科技(000707.SZ):电池级碳酸钠的生产装置已经投产,产品已向客户供货
格隆汇· 2025-11-20 09:17
格隆汇11月20日丨双环科技(000707.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电池级碳酸钠的生产装置已经 投产,产品已向客户供货。 ...
三友化工(600409):Q3业绩承压下滑,拟参股成立合资公司建设钠电产业项目:——三友化工(600409.SH)2025年三季报点评
光大证券· 2025-11-03 21:0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三友化工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因主营产品纯碱景气下行而承压下滑 [1][2] - 公司持续推进“三链一群”项目建设,新兴产业建设有望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3] - 公司拟参股设立合资公司以延伸钠离子电池产业链,实现纯碱产业链的升级 [3] - 尽管下调盈利预测,但报告依然看好公司未来成长空间 [4]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1.64亿元,同比下滑12% [1]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下滑69%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46.02亿元,同比下滑13.5%,环比下滑4%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同比下滑28%,环比下滑48% [1] - 业绩下滑主要由于纯碱板块价格同比下降明显,其中Q3纯碱平均售价为1100元/吨,同比下跌32%,环比下跌10% [2] - 化纤与氯碱板块同比有所改善,粘胶短纤、烧碱、PVC Q3均价分别为12200元/吨(同比-3%)、2671元/吨(同比-1%)、4473元/吨(同比-13%) [2] 项目进展与产业拓展 - “三链一群”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高端电子化学品项目部分产品处于试生产阶段 [3] - 精细化工一期项目设备安装进入收尾阶段,力争2025年第四季度投产 [3] - 海水淡化及浓海水项目(一期)被纳入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2025年上半年核心设备已全部订货 [3] - 年产10万吨电池级碳酸钠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3] - 公司拟出资1亿元,与中科海钠、国控科创共同投资2.7亿元设立合资公司,持股37.04%,规划建设钠电材料-电芯-系统集成产业链项目 [3] - 钠电产业一期项目总投资约4.89亿元,建设期12个月,达产后预计年营业收入10.8亿元、利润总额1.67亿元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报告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亿元(下调73%)、3.68亿元(下调57%)、4.95亿元(下调59%) [4] - 对应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预测分别为0.09元、0.18元、0.24元 [4] - 基于当前股价5.65元,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64倍、32倍、24倍 [5] - 对应2025-2027年市净率(P/B)均为0.8倍 [5] - 公司总股本为20.64亿股,总市值约为116.64亿元 [6]
三友化工:公司“三链一群”重点项目建设按计划全力推进中,进展顺利
证券日报网· 2025-10-20 20:13
证券日报网讯三友化工(600409)10月20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三链一群"重点项 目建设按计划全力推进中,进展顺利。高端电子化学品项目5种电子级产品均处于试生产阶段;精细化 工一期项目设备单机调试完成;海水淡化及浓海水项目(一期)土建施工整体过半;年产10万吨电池级碳 酸钠项目试生产中,稳步推进系统工况优化。 ...
三友化工:年产10万吨电池级碳酸钠项目试生产中,稳步推进系统工况优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17:59
公司"三链一群"重点项目进展 - 公司"三链一群"重点项目建设按计划全力推进中,进展顺利 [2] - 高端电子化学品项目5种电子级产品均处于试生产阶段 [2] - 精细化工一期项目设备单机调试完成 [2] - 海水淡化及浓海水项目(一期)土建施工整体过半 [2] - 年产10万吨电池级碳酸钠项目试生产中,稳步推进系统工况优化 [2]
三友化工:公司不生产钠离子电池,公司年产10万吨电池级碳酸钠项目尚处于试生产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17:35
公司业务澄清 - 公司明确表示不生产钠离子电池 [2] - 公司年产10万吨电池级碳酸钠项目目前处于试生产阶段 [2] 产品定位与应用 - 公司生产的电池级碳酸钠是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原材料 [2] - 钠离子电池可应用于钠电储能系统 [2]
双环科技:6月12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6-13 09:45
公司重大重组与定增项目 - 公司澄清没有重大重组宜化集团的事项 [1]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收购应城宏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股权的项目已通过深交所审核并报证监会注册 [1] - 宏宜公司前期盈利情况良好,收购后可改善公司盈利能力 [1] 纯碱业务与衍生品研发 - 公司投资13.66亿元对联碱生产装置进行更新以降低生产成本,目前正在试生产 [1] - 已建成5万吨电池级碳酸钠生产装置用于下游电池生产 [1] - 正在进行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小试,即将中试 [1] - 电子特气是公司研究方向之一 [1] 业绩提升与新业务规划 - 投资13.66亿元建设联碱升级改造项目,目前正在试生产,达产后可降本增效 [1] - 投资1.99亿元进行热力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已建成并试运行,预计每年降低成本1100万元 [1]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样品已送头部二轮车厂家进行性能测试 [1] - 新建150万吨真空制盐项目和40万吨/年增值氮肥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 [1] - 研究将氯化铵分解以提高产品附加值 [1] 财务状况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6.13亿元,同比下降26.31% [2]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994.58万元,同比下降106.01% [2] - 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1365.54万元,同比下降108.56% [2] - 负债率41.07%,毛利率4.74% [2]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2030.29万元 [2] 亏损原因 - 2024年第四季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亏损主要由于主导产品市场价格明显下跌 [2] - 生产、销售情况均正常 [2]
双环科技分析师会议-20250612
洞见研报· 2025-06-12 23: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双环科技调研情况展开,涉及公司项目进展、应对策略及发展规划等内容,旨在让投资者了解公司现状与未来方向 [24][25][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双环科技,所属行业是化学原料,接待时间为2025年6月12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武芙蓉和董事会秘书张雷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类型为投资者网上提问等 [20] 主要内容资料 - 公司无重大重组宜化集团事项,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收购应城宏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股权项目已通过深交所审核并报证监会注册 [24] - 投资13.66亿更新联碱生产装置降低成本,项目在试生产;已建成5万吨电池级碳酸钠生产装置,正在进行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小试,电子特气是研究方向之一 [25] - 公司规划多个项目,包括联碱升级改造、热力系统升级改造、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新建真空制盐和增值氮肥项目等,还研究氯化铵分解提高产品附加值,定增收购宏宜公司控股权待注册批复 [26]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正在小试,拟开展中试项目 [26] - 半年报财务数据以指定媒体信息披露为准 [27] - 2024年第四季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亏损核心原因是主导产品市场价格明显下跌,期间生产、销售正常 [27]
双环科技(000707) - 双环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2 18:32
重大事项 - 公司无重大重组宜化集团事项,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收购应城宏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股权项目已获深交所审核通过并报证监会注册 [1] 应对纯碱下行周期举措 - 投资13.66亿更新联碱生产装置以降低成本,项目正试生产 [1] - 建成5万吨电池级碳酸钠生产装置用于电池生产 [1] - 进行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小试,即将中试 [1][2] - 研究电子特气方向 [2] 提升业绩规划 - 投资13.66亿建设联碱升级改造项目,正试生产,达产达标后降本增效 [2] - 投资1.99亿进行热力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已建成试运行,达产达标后年降成本约1100万元 [2]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小试即将中试,样品委托加工的电池送头部二轮车厂家测试,后续论证经济效益并择机产业化 [2] - 新建150万吨真空制盐项目和40万吨/年增值氮肥项目,均在前期工作 [2] - 研究分解主导产品氯化铵,提高产品附加值 [2] - 定增募集资金收购宏宜公司控股权项目已通过交易所审核,待证监会注册批复,收购后改善盈利能力 [1][2] - 通过生产系统小改小革、强化管理严控成本和费用提高盈利能力 [2] 亏损原因 - 2024年第四季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亏损,核心原因是主导产品市场价格明显下跌,期间生产、销售正常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