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驱系统(电控

搜索文档
“精滴细灌、激活活水”——联合动力IPO过会
环球网· 2025-06-16 18:09
公司概况 - 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动力)创业板IPO过会,主业独立清晰,市场龙头地位显著,重视研发且是技术领跑者,为A股分拆上市标杆式样本 [1] - 联合动力是汇川技术体系内运营新能源汽车电驱和电源系统的唯一主体,具备独立研发、生产、销售体系,产品涵盖电驱系统(电控、电机、三合一/多合一驱动总成)及电源系统(车载充电机、DC/DC转换器等),与母公司业务完全独立 [3] - 公司2021-2024年营收分别为29.03亿元、50.27亿元、93.65亿元和161.78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速达79.39%,2025年5月末在手订单78.59亿元,2025-2026年电控/电机/驱动总成/电源销量预计分别超300万/400万/300万/200万台 [4] 市场地位 - 2024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联合动力电控份额10.7%(第三方第一)、电机份额10.5%(第三方第一)、驱动总成份额6.3%(第三方第二)、车载充电机份额4.5%(总排名第八) [5] - 公司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独立第三方动力系统供应商,技术实力、响应能力及质量体系支撑业务快速扩张 [4] 母公司背景 - 母公司汇川技术为工控行业领军企业,2010年上市,业务覆盖通用自动化、智慧电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2024年营收370.41亿元(同比+21.77%),净利润42.85亿元,市值超1700亿元 [3] 技术研发 - 研发团队超1800人,硕博占比过半,近三年研发投入合计21.06亿元(2022-2024年分别为5.72亿、6.26亿、9.08亿),拥有98项发明专利及407项实用新型专利,主导20+项国家标准 [8] - 突破IGBT/SiC功率模组、多合一驱动总成等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并达国际先进水平,实现核心部件国产化及软件算法自主可控 [8][9] 行业战略意义 -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是产业战略制高点,联合动力技术突破体现中国"换道超车"实践,推动国产芯片、功率器件等上游产业链自主化 [7][9] - 公司全球化布局(匈牙利、泰国建厂)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产能扩张将带动区域经济集聚与产业升级 [9] 分拆上市影响 - 分拆上市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子公司业务独立且具行业竞争优势,标志着A股进入"质量优先、精准筛选"新阶段 [1] - 分拆后联合动力获独立融资平台加速研发,母公司主业更清晰,形成"双赢"格局 [3][4]
联合动力过会:今年IPO过关第24家 国泰海通过3单
中国经济网· 2025-06-13 11:01
公司IPO进展 - 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成为2025年深交所第11次审议会议过会企业[1] - 公司是2025年第24家过会企业(上交所和深交所共15家,北交所9家)[1] - 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保荐代表人为忻健伟、朱哲磊,这是国泰海通2025年保荐成功的第3单IPO项目[1] 公司业务与股权结构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部件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产品包括电驱系统(电控、电机、三合一/多合一驱动总成)和电源系统(车载充电机、DC/DC转换器等)[1] - 汇川技术直接持有公司94.51%股份,为控股股东[1] - 实际控制人朱兴明通过直接与间接持股及表决权委托,实际控制汇川技术19.38%表决权,并间接控制公司94.51%股份[2] 发行计划与募资用途 - 拟在深交所创业板公开发行不超过70,540.5333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超过25%且不低于10%[2] - 拟募集资金485,710.59万元,用于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及平台类研发项目、数字化系统建设项目、补充营运资金[2] 上市委问询重点 - 要求说明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客户自建供应链进展及成本变化对公司收入、毛利率、净利润的影响,以及作为第三方供应商的替代风险[3] - 要求对比同行业公司在产品性能、价格、技术先进性及研发费用率,分析研发费用率下降的合理性及研发投入对业绩增长的支撑能力[3] 2025年IPO过会企业统计 - 上交所和深交所过会企业共15家,包括马可波罗控股、中策橡胶集团、江苏汉邦科技等,保荐机构涉及招商证券、中信建投、中信证券等[5][6] - 北交所过会企业共9家,包括四川西南交大铁路发展、苏州鼎佳精密科技等,保荐机构包括国投证券、平安证券等[6]
联合动力创业板IPO过会 2024年度动力系统产品出货量超450万台
智通财经网· 2025-06-13 07:18
公司IPO进展 - 联合动力深交所创业板IPO通过上市委会议 拟募资48.5711亿元 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定位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部件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主要产品包括电驱系统和电源系统等动力系统核心部件 [1] - 公司为超过40家整车企业、170个车型提供动力系统解决方案 2024年度动力系统产品出货量超过450万台 [1] - 公司深度参与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 包括车型设计、动力系统开发、整车产销量爬坡及售后质保等环节 [1] - 公司协同上游供应商持续进行创新升级 推动我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技术自立自强 [1] 市场份额 - 2024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 公司电控产品份额10.7% 第三方供应商排名第一(总排名第二) [2] - 电机产品份额10.5% 第三方供应商排名第一(总排名第二) [2] - 驱动总成产品份额6.3% 排名第四 [2] - 车载充电机产品份额4.5% 排名第八 [2] 募投项目 - 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建设项目 总投资379931.5万元 拟投入募集资金261187.51万元 [3] - 研发中心建设及平台类研发项目 总投资191930.78万元 拟投入募集资金132294.88万元 [3] - 数字化系统建设项目 总投资16233.3万元 拟投入募集资金12228.2万元 [3] - 补充营运资金 拟投入募集资金80000万元 [3]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50.27亿元、93.65亿元、161.78亿元 [3] - 2022-2024年度净利润分别为-1.8亿元、1.86亿元、9.36亿元 [3] - 2024年末资产总额1807215.7万元 较2023年末增长47% [4] - 2024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483595.56万元 较2023年末增长24.6% [4] - 2024年度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91313.91万元 较2023年度增长477.3% [4]
IPO审1过1
梧桐树下V· 2025-06-12 20:48
公司IPO进展 - 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申请于6月12日获深交所上市委审核通过 [1] - 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 律师事务所为北京德恒 审计机构为信永中和 [3] 主营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为智能电动汽车部件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核心产品包括电驱系统(电控 电机 三合一/多合一驱动总成)和电源系统(车载充电机 DC/DC转换器 二合一/三合一电源总成) [3][4] - 拥有3家境内控股子公司 5家境外控股子公司 3家分公司和1家联营企业 截至2024年末员工总数8,366人 [4]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汇川技术直接持股94.51% [3][5] - 实际控制人朱兴明通过汇川技术间接控制94.51%股份 并实际控制汇川技术19.38%表决权 [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61.78亿元 净利润9.13亿元 [3] - 近三年营收分别为50.27亿元 93.65亿元 161.78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79% [3][7] - 扣非归母净利润从2022年亏损1.88亿元转为2024年盈利9.13亿元 [7] 上市委关注重点 - 问询焦点包括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对收入/毛利率的影响 第三方供应商被替代风险 业绩可持续性 [8] - 要求说明研发费用率持续下降的合理性 研发投入与产品技术迭代周期匹配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