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直发器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皮肤及毛发护理器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公布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0-13 17:16
抽查概况 -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皮肤及毛发护理器具产品进行质量监督抽查,共抽查35批次产品,其中3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为8.6% [1] - 抽查覆盖生产领域7批次(无不合格)、实体销售17批次(不合格1批次)和电商销售11批次(不合格2批次) [1] - 抽查样品产地涉及上海市(14批次,不合格1批次)、浙江省和广东省(21批次,不合格2批次) [1] 合格产品情况 - 合格产品包括松下(Panasonic)多功能美发器(EH-HW13)和电吹风(EH-ENE2、EH-WNE6A)、雷瓦(REWA)直发器(RB-8516)和电吹风(RC-7533)、飞科(FEKE)电吹风(FH6231)等32批次产品 [1][2] - 合格产品认证机构包括威凯认证检测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和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1][2] - 合格产品销售渠道涵盖实体店和天猫、京东、得物等电商平台 [1][2] 不合格产品情况 - 不合格产品为Faers卷发器(H209A)、光明(GM)电吹风(2000W)和FANSY烫发器(A7)共3批次 [2] - 主要不合格项目包括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端子骚扰电压、骚扰功率、辐射骚扰、标志和说明、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等 [2] - 不合格产品生产者涉及温州今利事电器有限公司、温岭市光明电器有限公司和上海飞美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
倒闭、亏损与收缩,跨境电商迎来大洗牌
钛媒体APP· 2025-09-18 16:10
行业洗牌现状 - 跨境电商行业关键词为倒闭、亏损、下滑,老牌公司如迅达电器、永生电器相继解散,物流平台和中小卖家不断退出市场 [2] - 永生电器为拥有超过55年历史的港资出口企业,主营理发电器,深圳工厂占地40万平方英尺,年产量超300万台,于股东表决后突然解散 [3] - 迅达电器为深圳37年港资制造老牌,曾为全球巨头VOLEX核心供应商,高峰期员工超2000人,于2025年8月结清补偿后全员解散 [4][5] - 行业压力传导至上下游,知名货代公司跨境好运于2025年6月突然倒闭,该平台曾服务近3.6万中小卖家,2021年获数亿元融资;30年老牌物流公司南洋国际于2025年5月因资金链断裂破产 [10][12] 头部上市企业业绩表现 - 在18家头部跨境上市企业中,有7家公司净利润下滑,占比达38%,另有5家公司营收下滑,3家公司亏损 [7] - 部分企业业绩亮眼,如安克创新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8.67亿元,同比增长33.36%,净利润11.67亿元,同比增长33.80% [8] - 部分企业业绩承压,杰美特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1亿元,同比下降32.46%,净利润为-990.38万元,同比下降153.15%,业绩下滑主因客户业务变动、关税政策及供应链转移 [8][9] - 其他净利润下滑企业包括恒林股份(-17.55%)、赛维时代(-28.18%)、华凯易佰(-72.69%)、乐歌股份(-19.47%)、三态股份(-48.75%) [8] 流量与运营成本攀升 - 获客难度加大,竞争激烈,亚马逊平台广告成本持续上升,2024年CPC从0.73美元涨至0.84美元,涨幅15.1%,2025年平均CPC达1.04美元 [14] - TikTok平台2025年6月CPM为6.21美元,广告费率同比增长12.28%,增速约为Meta平台两倍 [16] - 外部成本上涨,因“800美元关税豁免”取消,有卖家关税成本直接跃升约25% [17] - 平台压力传导至商家,Temu在2025年9月初要求至少24种畅销产品降价,平均较4月底下降18%,以换取更好流量 [18] 市场格局分化 - 行业呈现强者愈强态势,亚马逊平台年销售额超100万美元的卖家数量从2021年6万个增长至超10万个,年销售额超1亿美元的卖家从50个增长至超230个 [19] - 新玩家持续涌入,2025年前8月跨境电商相关企业注册量达1.25万家,同比增长140.81%,全年注册量已达1.34万家,超去年全年 [22] - 市场向头部集中,头部卖家凭借资金、品牌、供应链优势抵御成本压力并扩大份额,中腰部卖家利润空间被压缩,被迫退出或转向细分市场 [24] - 行业进入优胜劣汰、强者恒强的新阶段,中小卖家生存空间被压缩,亟需寻找新出路 [25]
跨国巨头飞利浦,为何沦为了“贴牌大王”?
36氪· 2025-05-19 19:18
在《南极人:我们不生产保暖内衣,我们只做吊牌批发商》一文中,正解局解读了利用贴牌赚钱的商业模式。 最近,有读者反映,跨国巨头#飞利浦 的很多产品,也是贴牌。 正解局查询了相关信息后发现,飞利浦的绝大多数产品都是由代工厂生产,部分品类甚至已被授权给了其他企业。 换言之,拿到授权的企业,直接在自己生产的产品上贴上飞利浦的牌子。 作为最为国人熟悉的国际品牌之一,飞利浦一度是"高档进口"、"质量保证"的代名词。 曾经的跨国巨头,为何沦为了"贴牌大王"? 此后,飞利浦不断拓展产品线。 1927年生产收音机,1939年推出电动剃须刀,1949年销售电视,1963年推出小型盒式磁带,1982年推出吐司机,1994年推出咖啡机,1997年与 索尼公司合作推出DVD,2018年推出空气炸锅…… 从来没有一个企业,像飞利浦这样,推出如此之多的家电。 因此,飞利浦被称为"小家电之王"。 飞利浦第一款剃须刀Philishave 7730 飞利浦的创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在多个行业树立了技术标杆,持续推动社会进步。 1891年,飞利浦在荷兰创立,靠生产碳丝灯泡起家,成为欧洲最大的碳丝灯泡生产商之一。 飞利浦的灯泡广告 越干越小 ...
小熊电器(002959):创意小家电领航,年轻人喜欢的小熊
招商证券· 2025-05-13 16: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小熊电器,给予“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1][8][6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2 - 2024年小熊电器围绕品牌升级、品类转型、拓宽品类、外延并购等布局成果显著,在国补和平台环境改善下,有望穿越经济周期,2025年重新收获,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增长48%至4.3亿元,当前PE/PS估值仅17/1.3倍 [1] - 国补扩圈提振小家电,平台反内卷改善利润率;品类刚需化、精品化,拓展新领域并收购罗曼加快出海;2025年经营改善,业绩有望反转;预测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品牌升级 - 小熊2019年上市后经历两轮经济周期,2022年品牌定位升级,2022 - 2024年收入增长,2024年行业需求下行、平台内卷,净利率创新低,有望在2025年收获 [13] - 小熊成立于2006年,以创造力和年轻为基因,经历四次品牌定位:2006年“分享健康未来”,抓渠道红利推长尾产品;2012年“妙想生活”,品类扩充;2018年“萌家电”,强调颜值和体验;2022年“年轻人喜欢的小家电”,为Z世代提供精品高性价比产品 [14][15][16] 产品端 精品化、刚需化转型 - 小熊初期布局长尾品类、扩充SKU,后带来研发营销资源浪费和运营效率问题,2022年开始精品化、刚需化转型 [19] - 2022 - 2024年线上电商平台商品数量缩减35%,研发投入从1.37亿元增长42%至1.95亿元,研发人员从321增长78%到572名,刚需品销售额提高,国补后客单价回升 [20][21] - 厨房品类中,2020 - 2024年锅煲和壶类增长,电动、电热、西式类下滑,各品类大单品表现不同 [24][26] 调整组织架构,横向拓展品类 - 2021年底调整组织架构,成立婴童用品事业部、提升个护产品项目部,2024年收购罗曼智能,2025年进一步调整,开拓新航道 [37] - 个护方面,罗曼2024年收入6.14亿元,同比增长22%,业绩6883万元,净利率11%;生活方面,洗衣机破圈增长;母婴方面,调奶器市场份额7.2%排第三,2024年线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6% [44] 渠道端 内需 - 平台反内卷改善利润率,抖音电商整合后改善商家投流ROI等,小熊社交电商25Q1恢复增长潜力 [48][50] - 线下销售网点多渠道布局,2024年线下销售收入4.77亿元,门店375家,有广阔渗透空间 [53] 外销 - 2025年7月小熊1.54亿元收购罗曼智能61.78%股权,剥离其品牌业务专注代工实现盈利 [54] - 复盘个护网红品牌出海经验,小熊通过跨境电商、OBM经销、代工等方式出海布局,分散风险、拓展市场 [57][59] 盈利预测 关键假设 - 国内销售2025 - 2027年线上/线下分别保持10%/5%复合增长,合计贡献9%主业增长;海外销售2025年并表增厚预计出口增幅50%,2026 - 2027年保持20%增长 [63] - 线上毛利率从37%小幅改善至39%,线下从29%改善至30%左右,出口毛利率稳定在32%;期间费用率稳定在26.3% [63] 盈利预测与估值对比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恢复双位数增长,归母净利润为4.3/5.0/5.7亿元,分别增长49%/16%/14% [66] - 参照可比公司,行业PE、PB、PS估值中位数高于小熊,小熊2025年利润率修复、业绩增长,当前估值PEG<1,PB和PS估值处于历史20%以下分位数,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