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须刀
搜索文档
外企看中国|“全勤生”飞利浦植根中国四十载,以“有意义的创新”共赴健康未来
中国经济网· 2025-11-08 19:47
公司参展概况 - 飞利浦作为八届进博会"全勤生"携近50项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亮相本届进博会 [1] - 公司围绕"创新于心 关怀众享"主题带来十大中国首展医疗行业新品 [3] - 公司在中国设立五大创新研发中心与五大生产基地 实现超过95%产品在中国研发与制造 [7] 人工智能医疗应用与市场认知 - 中国已成为全球AI医疗应用与信任度双高领先市场 高达89%的中国患者相信AI有助于提升医疗关护水平 远高于全球平均的59% [3] - 84%的中国医疗专业人士认为AI能通过早期干预挽救生命 77%的受访专业人士将AI视为助力患者高效分诊的利器 [3] - 96%的受访患者认为若由医生或医疗系统告知AI介入其诊疗过程 他们的接受度将显著提升 [4] 公司研发投入与AI战略 - 公司每年研发投入达17亿欧元 其中近50%用于AI与数据科学领域 已申请相关专利近1000项 [4] - AI+医疗核心价值在于融入现实工作流程以解决临床痛点 医护人员呼吁明确AI使用法律责任归属(43%)及解决数据偏倚问题(41%) [4] - 公司首发十大产品中多数由AI深度赋能 覆盖从精准诊疗到个人健康多元场景 如临床多核磁共振MR 7700和AI云智能导管室 [4] 个人健康管理市场趋势 - 中国94%的消费者将健康管理视为重要事项 47%的年轻人"经常购买"健康产品和服务 部分人年均健康消费超万元 [5] - 大众健康观念正从"事后治疗"转向"日常预防" 公司以"净护合一"为个人护理新主张 携三大健康科技解决方案亮相 [5] - 公司通过AI推动牙刷 剃须刀等产品向"个人健康顾问"升级 覆盖从医院到家庭的全程健康管理 [4][5] 公司中国市场地位与未来规划 - 中国市场是飞利浦全球第二大市场 公司已成长为值得信赖的长期伙伴 [7] - 公司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将继续深化本土合作 加强在人工智能+医疗科技等前沿领域布局 [7] - 公司践行"在中国 为中国 惠及世界"长期承诺 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专业力量 [7]
只能做大牌平替?徕芬创始人回应
第一财经· 2025-11-04 10:28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2025年5月,在公司成立6年时,徕芬发布了第三个新品类——两款剃须刀,研发这些产品花了4年时 间。这远远超过了他们对吹风机和电动牙刷的两年研发时间,以至于在发布会现场,有记者提问:"雷 军造车也就三年……之后考不考虑不这么'使劲'研发、而是及时跟进消费者需求?" 很显然,叶洪新想要下一个超级爆品,并希望它足够完美——最好无限度接近他高度赞赏的苹果产品。 叶洪新不断地对外推销这个产品的精细程度:4年里有两年半时间都在研发电机,机身用上了CNC(数 控加工)工艺,后者因高成本和低生产效率而常被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精密仪器上。 发售之后,剃须刀有个别颜色一直缺货,原因是徕芬又做了一个自己没做过的品类,同时又想要高精细 度的产品。这导致供应链在最初几个月经历了不断被调试的过程,初期的生产良率和加工效率低。另 外,相比其他大牌,他们在大型供应商面前并没有足够的优先权。这件事直到近期才有所好转。 徕芬是怎样走上这条艰辛的"证明自己"之路的?这需要回溯到令他们一举成名的高速吹风机产品。 2021年,在徕芬研发出吹风机高速电机、发售第一款高速吹风机 ...
贾乃亮带货也失灵?飞科电器三季报营收净利双双下滑
大众日报· 2025-10-31 18:19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0.4亿元,同比下滑8.46% [1]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7亿元,同比下降1.61%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9.24亿元,同比下降7.75%,净利润1.36亿元,同比下降8.76% [1][2] 费用结构失衡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高达10.12亿元,而研发费用仅为0.71亿元,销售费用是研发费用的14倍以上 [3]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与研发费用的比例曾扩大至18倍 [3] - 2021年至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从7.698亿元攀升至14.86亿元,累计增幅近一倍,而同期研发费用从1.32亿元回落至9641万元 [3] 渠道网络收缩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经销商数量为374家,在半年内净减少83家,下滑比例高达18.16% [5] - 线下渠道虽覆盖沃尔玛、大润发、永辉等主流卖场,但在屈臣氏等CS渠道中难觅其踪,被徕芬等新兴品牌取代 [3] 产品结构与品牌表现 - 公司坚持结构性双品牌战略,拥有"FLYCO飞科"和"POREE博锐"两大品牌 [1] - 2025年上半年中高端产品销售占比降至56.37%,同比下滑8.51个百分点,逆转了2022至2024年从45.22%持续提升至60.78%的增长势头 [5] - 2025年上半年子品牌"博锐"营业收入为4.11亿元,同比下降18.07%,销售额占比为19.48%,较去年下降2.22个百分点 [5] 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问题 - 在黑猫投诉等公开平台上,关于"飞科"的消费者投诉累计超1200条,近期新增投诉涉及剃须刀、吹风机、电动牙刷等多个主要品类 [6][7][8][9] - 消费者投诉内容集中在质保期内出现故障、维修周期过长(如等待15-20天)、退货退款受阻以及售后态度差等问题 [7][8][9] - 投诉案例显示,产品存在使用半年内出现异响、无法充电等质量问题,且售后处理效率低下 [7][8][9]
飞科电器(603868)2025年三季报点评:期待公司经营逐步改善
新浪财经· 2025-10-30 08:3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40亿元,同比下降8.5%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6亿元,同比下降1.61% [1] - 折算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9.24亿元,同比下降7.75% [1] - 折算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下降8.76% [1] - 公司整体实现毛利率57.1%,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 [2] - 折算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为56.1%,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率15.0%,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 [3] - 折算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率为14.7%,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3] 主营业务与市场竞争 - 剃须刀国内大盘线上销额为14.93亿元,同比增长20.8%,但公司旗下飞科品牌销额为2.34亿元,同比下降24.5%,博锐品牌销额为0.33亿元,同比下降2.3% [2] - 电吹风国内大盘线上销额为14.73亿元,同比增长0.5%,但公司旗下飞科品牌销额为0.66亿元,同比下降12.4%,博锐品牌销额为0.13亿元,同比增长142.9% [2] - 电动牙刷国内大盘线上销额为9.15亿元,同比增长9.06%,但公司旗下飞科品牌销额为0.07亿元,同比下降56.6% [2] - 个护小家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在剃须刀、电吹风等传统优势领域面临较大竞争压力 [2] - 新品类拓展需时间放量,共同导致报告期内营收下滑 [2] 费用结构与管理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33.4%,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 [3] - 2025年第三季度管理费用率为3.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3] - 2025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率为3.5%,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 [3] -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费用率为0.0%,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 [3] - 2025年第三季度合计费用率为40.4%,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3] - 公司在费用端进行精准优化,有效对冲了毛利率下滑的部分影响 [3]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布局产品创新与技术升级 [3] 未来展望与战略 - 随着品牌建设的持续升级及海外渠道的逐步拓展,收入端有望逐步回暖 [2] - 公司双品牌运营稳健,出海中东非市场可期,远期成长动力充足 [4] - 公司作为国内个护小家电龙头企业,渠道变革成效显著,产品创新升级持续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 [4]
飞科电器(603868):竞争影响下25Q3营收和利润略承压
华泰证券· 2025-10-28 17:07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该公司维持“增持”评级 [6] - 目标价为人民币40.50元 [6] - 目标价基于2026年25倍目标市盈率 [4]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为9.24亿元,同比下降7.8%,环比下降3.5%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36亿元,同比下降8.8%,环比下降2.9%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率为14.72%,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 [1]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收入为30.40亿元,同比下降8.5% [1]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归母净利润为4.57亿元,同比下降1.6% [1]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归母净利率为15.04%,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 [1] 分品牌与品类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剃须刀境内线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0.87%至14.93亿元,其中飞科品牌零售额同比下降24.4%至2.34亿元,博锐品牌零售额同比下降2.4%至0.33亿元 [2] - 2025年第三季度电吹风行业线上零售额同比增长0.48%至14.73亿元,其中飞科品牌零售额同比下降12.3%至0.66亿元,博锐品牌零售额同比大幅增长143.3%至0.13亿元 [2] - 2025年第三季度飞科电动牙刷零售额同比下滑57.0% [2] 盈利能力与费用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为56.1%,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3] - 2025年第三季度整体期间费用率为40.4%,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3] - 销售费用率为33.4%,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3.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为3.5%,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持平为0.0%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5亿元、7.07亿元、8.40亿元,较前值分别下调7.43%、8.88%、8.08% [4]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41元、1.62元、1.93元 [4] - 基于Wind可比公司2026年一致预期市盈率28倍,给予公司2026年25倍目标市盈率,存在小幅估值折价 [4] 核心观点总结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和利润承压,主要原因是行业竞争加剧导致飞科主品牌营收下滑 [1] - 性价比子品牌博锐在电吹风品类动销表现亮眼,但新业务拓展如电动牙刷仍面临压力 [2] - 毛利率微降主要受收入下滑及行业竞争影响,销售费用率下降得益于销售策略调整 [3] - 展望未来,随着博锐品牌产品布局完善和渠道结构调整到位,公司有望迎来经营拐点,利润弹性可期 [1][2]
A股“剃须刀之王”,双降
深圳商报· 2025-10-27 22:57
2025年三季度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0.4亿元,同比下降8.46% [1]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57亿元,同比下降1.61% [1] - 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4.07亿元,同比上升8.13% [1]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9.24亿元,同比下降7.75% [3]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下降8.76% [3] - 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上升10.64% [3]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21.156亿元,同比下降8.76% [4] - 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3.21亿元,同比上升1.8% [4] - 2025年半年度扣非归母净利润2.95亿元,同比上升7.20%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45亿元 [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25%,减少0.78个百分点 [3] - 总资产38.95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17%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32.71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89% [3]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个人护理电器、生活电器及厨房电器研发制造销售企业 [4] - 在个人护理电器领域拥有高知名度和市占率,是国内著名品牌 [4] - 产品包括个人护理电器、生活电器和厨房电器三大类 [4] 业绩表现与挑战 - 公司业绩"失速"比较明显 [4] - 营业收入下降原因为结合市场环境对运营策略和费用规划进行了适度调整,以提升盈利能力 [4] - 剃须刀业务占比曾长期达到50%~60%甚至更高,增长触顶 [4] - 剃须刀作为成熟品类市场渗透率高,增量空间有限,已进入存量市场竞争阶段 [4] - 新拓展的电吹风、电动牙刷、理发器、美容仪等品类规模和影响力不足以对冲剃须刀业务增速放缓 [4] - 国内个护电器中低端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公司被迫参与价格竞争压缩利润 [5] - 消费者对公司的品牌认知停留在"性价比"和"大众化"层面,与"高端个护电器"品牌预期有距离 [5] - 电商整体增速放缓,线上红利减弱,线上渠道边际效益递减 [5] - 公司存在"重营销、轻研发"的问题,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相对不足 [6] - 在核心技术研发、专利布局、产品创新速度等方面投入和成果有限 [6] - 产品差异化不够明显,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溢价 [6]
京东企业购11.11平台成交额增长超70%
搜狐网· 2025-10-15 09:54
公司业绩表现 - 京东APP活跃用户数在10月9日至10日期间同比增长47.6%,增速位居行业首位 [1] - 京东企业购平台在10月9日至13日期间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70%,活跃客户同比增长50% [1] - 3C、家电家居、大商超、时尚等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均超过60% [1] 企业采购需求分析 - 手机、移动电源、空调、冰箱、洗衣机采购额同比增长超3倍 [2] - 会议电视及内存、主板、鼠标等电脑配件采购额增长超100% [2] - 笔记本、游戏本等电脑整机产品采购额增长超50% [2] - 微蒸烤一体机采购额同比增长3.4倍,碳酸饮料采购额增长271%,运动相机采购额增长235% [2] - 游戏耳机、剃须刀、扫地机器人采购额增长超过100% [2] - 角磨机、电动扳手、电锯等MRO工业品类实现倍数级增长 [2] 平台服务与行业影响 - 京东企业购将采购与企业业务场景深度融合,提供覆盖办公设备、员工福利、生产制造等多场景的“商品+服务” [1] - 参与阶梯价和企业价的中小企业数量增长显著,金采账期服务新开通客户数和累计服务授信规模稳步扩大 [2] - Apple、联想、小米、华为、美的、惠普、戴尔、得力、海尔等头部品牌稳居企业采购热门品牌榜单前列 [2]
全网被禁!“年入九位数”的蓝战非天塌了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0-01 12:02
以下文章来源于电商参考 ,作者陈泽 电商参考 . 电商经理人的决策参考,聚焦卖家与卖货 导语:蓝战非或许是头部网红里问题较小的一个,澄清问题后应该还是能回归。 扬言年入九位数都是小看他的蓝战非,为自己的口无遮拦付出了代价。 01 蓝战非,惨遭"团灭" 就在昨天(9月25日),千万级网红蓝战非的账号被全面限制关注,消息传出,评论区一片哗然。 一个全网累计粉丝超3000万的头部博主,一个在抖音、小红书、微博、快手、B站全面开花的现象级内容创 作者,突然全平台被禁,这并不多见。 图源:蓝战非 不过,倘若我们把时间线拉回几天前,一切就都有了答案。 还记得在9月22日,"蓝战非自曝年入九位数"的相关词条突然冲上热搜,引发大量热议。 彼时,网友翻出了他的直播切片,画面中的蓝战非坦言: 图源:蓝战非直播 "你们是真的不知道抖音顶流有多赚钱,你说我是全身心商业化,纯割韭菜不出去玩,往'死'里赚,那我一 年天文数字,九位数都小看我了。" 他一度直言,自己以前做游戏直播的时候赚了很多钱,"我花不了几个钱,我又不结婚,我又没小孩,我又 没家庭,我就出来玩" 短短几句话,一串热搜。 很快,蓝战非就在微博发文,对"年入九位数争议"进行 ...
创维2025年中报:穿越周期的「双轮驱动」样本
新浪科技· 2025-09-01 22:5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营收362.64亿元 同比增长20.3% [2][3] - 现金及现金等值储备达106.27亿元 [3] - 研发投入10亿元 占营收比重2.8% [13] 新能源业务突破 - 新能源业务收入138.01亿元 同比增长近54% [5] - 分布式光伏采用"光伏+普惠+数字科技"三位一体标准化运营模式 [5] - 光伏电站并网装机容量达25.6GW [3] 家电业务转型 - 家电业务收入170亿元 从硬件销售转向全场景生态运营 [7][8] - 空调与洗衣机出货量分别增长34.1%和35.5% [8] - 剃须刀累计销量突破1000万台 成为个护小家电现象级产品 [8] 技术研发战略 - 研发聚焦AI算法、全场景OS、储能电芯、液冷系统及车载显示四大领域 [13] - 建立研发-制造-渠道-金融-运维全链路数字化闭环 [13] - 技术中台模式支持新能源、家电、车载三大业务协同 [13] 全球化布局 - 车载显示模组进入奥迪、吉利、奇瑞、现代等头部车企供应链 [8] - 渠道网络覆盖亚非拉欧美多地区市场 [15] - 通过全球化布局实现单一市场风险对冲 [2] 商业模式升级 - 从家电制造商转型为绿色能源运营商与AI终端平台 [3][15] - 构建"硬件入口+数据运营+场景增值"复合生态模式 [8] - 通过系统化整合实现制造红利向系统红利转变 [15]
飞科电器(603868):盈利能力回升 关注下半年利润弹性
新浪财经· 2025-08-31 18:40
核心财务表现 - 25年上半年营收21.16亿元同比下滑8.76% 归母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增长1.77% 扣非净利润2.95亿元同比增长7.2% [1] - 第二季度营收9.58亿元同比下滑16.25%环比下滑17.17% 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增长3.45%环比下滑22.56% [1] - 上半年归母净利率达15.18% 同比提升1.57个百分点 [4] 分品牌与产品表现 - 博锐品牌上半年营收4.11亿元同比下滑18% 销售占比19.5%同比下降2.22个百分点 [3] - 飞科品牌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6% 受益于高端定位和产品结构优化 [3] - 剃须刀营收14.18亿元同比下滑5.66% 电吹风营收3.97亿元同比下滑3.2% 核心产品降幅相对较小 [3] 盈利能力改善 - 上半年毛利率57.52%同比提升1.91个百分点 电吹风毛利率37.81%同比提升2.16个百分点 [4] - 销售费用率33.25%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毛销差24.27%同比提升3.21个百分点 [4] 战略与运营 - 产品研发聚焦剃须刀、高速电吹风和电动牙刷等核心品类 推动智能化、时尚化、年轻化升级 [5] - 双品牌运营同步升级 强化品效合一营销 提升消费者数据分析能力 [5]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6.64亿元、7.76亿元、9.14亿元 同比增长44.99%、16.84%、17.89% [6] - 给予2025年27倍PE估值 对应目标价41.04元 [6] - 博锐品牌产品与渠道结构调整后 下半年营收降幅有望收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