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MOSFET

搜索文档
芯联集成59亿收购进军碳化硅获批 芯联越州营收年增逾10倍尚未扭亏
长江商报· 2025-07-21 06:46
上交所科创板最大规模芯片收购案即将落地。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7月18日晚,科创板芯联集成(688469.SH)发布公告称,当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注册批 复,证监会正式批准了芯联集成收购芯联越州集成电路制造(绍兴)有限公司(简称"芯联越州") 72.33%的股权交易案。 2024年9月,上市仅一年的芯联集成抛出重磅收购计划,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收购 芯联越州,交易价格约为59亿元,引发业界震动,这是当时科创板最大的芯片收购案。 成立于2021年的芯联越州,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等领域的晶圆代工业务,主营产品是碳化硅。 芯联集成认为,通过本次收购,公司进军碳化硅,公司与标的公司能形成协同效应。 同处于芯片领域,两家公司均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研发。2022年至2024年,芯联集成的研发投入合计在 42亿元左右,芯联越州合计超过12亿元。 不过,无论是芯联集成还是芯联越州,都处于亏损状态。过去三年,芯联集成合计亏损40.08亿元,芯 联越州合计亏损26亿元左右。 收购亏损公司,助力产业布局,但芯联集成能否进入盈利期待考。 59亿芯片收购案获批 芯联集成筹划的收购案,历时一年,终将 ...
芯联集成拟58.97亿元收购芯联越州72.33%股权 加码碳化硅及高压模拟IC布局
巨潮资讯· 2025-07-18 21:35
收购交易概况 - 公司拟以58 97亿元收购芯联越州72 33%股权 交易完成后将实现全资控股 [1] - 收购旨在整合资源 强化功率半导体 碳化硅(SiC)及高压模拟IC等高端领域竞争力 [1] 芯联越州业务与技术优势 - 芯联越州定位高端半导体制造 8英寸IGBT和硅基MOSFET产能达7万片/月 6英寸SiC MOSFET产能为8千片/月 [1] - SiC MOSFET产品90%以上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主驱逆变器 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车载主驱6英寸SiC MOSFET出货量国内第一 [1] - 在高压模拟IC领域实现突破 填补国内中高压模拟IC技术空白 服务于新能源汽车和高端工控领域 [2] - 8英寸SiC MOSFET工程批2024年4月下线 预计2025年量产 有望成为国内首家实现8英寸SiC MOSFET规模量产企业 [2] 产能整合与战略规划 - 母公司现有8英寸晶圆产能10万片/月 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和MEMS代工业务 [2] - 收购后将整合芯联越州8英寸硅基产能(7万片/月) 优化管理效率 [2] - 计划在SiC MOSFET VCSEL(GaAs)及高压模拟IC等高附加值领域加大投入 推动技术迭代和市场拓展 [2] 行业与市场影响 - 交易有助于把握新能源汽车 光伏及储能市场对碳化硅器件的快速增长需求 [2] - 巩固公司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的领先地位 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2] - 未来将持续聚焦高端功率半导体和特色工艺平台 深化产业链协同 提升全球竞争力 [2]
芯联集成: 芯联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摘要(上会稿)
证券之星· 2025-06-20 17:09
证券代码:688469 证券简称:芯联集成 上市地:上海证券交易所 芯联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 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摘要 (上会稿) 项 目 名 称 绍兴滨海新区芯兴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 市远致一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厦门辰 途华辉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厦门辰途华明创业投 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厦门辰途华景创业投资基金合 伙企业(有限合伙)、珠海横琴强科二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张家港毅博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尚融 购买资产交易对方 创新(宁波)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井冈山复朴新世纪 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华民科文(青岛)创业投资 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无锡芯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导远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辰途十六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广州辰途十五号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 合伙)、锐石创芯(重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独立财务顾问 签署日期:二〇二五年六月 芯联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摘要 声 明 本部分所述词语或简称与本报告书摘要" ...
芯联集成: 芯联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摘要(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6-12 20:32
交易方案概况 - 交易形式为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芯联集成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向15名交易对方购买其合计持有的芯联越州72.33%股权 [11] - 交易价格为589,661.33万元,标的公司主营业务为功率半导体等领域的晶圆代工业务,所属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1]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但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或重组上市,且无业绩补偿承诺和减值补偿承诺 [11] 交易标的评估情况 - 标的公司采用市场法评估,评估基准日为2024年4月30日,评估值为815,200.00万元,增值率为132.77% [11] - 加期评估基准日为2024年10月31日,评估值为834,900.00万元,较原评估结果未发生减值 [11] - 评估机构为金证评估,评估结果验证了标的资产价值未发生不利于上市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的变化 [11] 支付方式与发行情况 - 支付方式为股份对价530,695.20万元和现金对价58,966.13万元,合计589,661.33万元 [11] - 发行股票种类为A股人民币普通股,每股面值1.00元,发行价格为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 [11] - 发行数量为1,313,601,972股,占发行后上市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5.67%,未设置发行价格调整方案 [11] 交易对上市公司影响 - 本次交易将全资控股芯联越州,一体化管理上市公司母公司10万片/月和芯联越州7万片/月的8英寸硅基产能 [14] - 标的公司在SiC MOSFET领域具有先发优势,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应用于车载主驱的6英寸SiC MOSFET出货量均为国内第一 [14] - 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规模将提升,但因标的公司尚未盈利,归母净利润及每股收益将受到一定影响 [18] 标的公司业务与技术 - 标的公司产线定位高端,主要面向车载电子及工业控制等高可靠领域,产品线向更高端、更高附加值方向推进 [14] - 标的公司已完成三代SiC MOSFET产品的技术迭代及沟槽型产品的技术储备,产品良率和技术参数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14] - 标的公司具备高压模拟IC生产能力,可为新能源汽车、高端工控等应用提供完整的高压、大电流与高密度技术的模拟和电源方案 [14] 财务与运营状况 - 标的公司2023年度及2024年1-10月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分别为2.79亿元和5.20亿元,EBITDA利润率分别为17.89%和28.93% [20] - 标的公司机器设备原值为61.96亿元,2023年度及2024年1-10月分别计提折旧金额9.54亿元和7.96亿元 [21] - 标的公司2024年1-10月硅基产线产能利用率为66.50%,化合物类产线已满产 [21] 未来发展计划 - 标的公司计划将1万片/月硅基产能调整为8英寸碳化硅产能,预计2025年三季度实现8英寸SiC MOSFET规模量产 [26] - 标的公司已确立明确可量化的降本增效方案,2025年降本措施共61项,降本目标约5亿元 [27] - 标的公司主要机器设备预计将于2027年下半年陆续出折旧期,2028年度折旧摊销金额相比2026年度将下降超10亿元 [28]
超高毛利率迷雾萦绕 代理商身份深藏不露
中国证券报· 2025-05-07 04:28
何以规避"价格战"取得远超同业的毛利率、产品是自研还是代理、部分海外客单价异常、"擦线"上市盈 利指标……诸多疑点让"闯关"港股IPO的深圳市尚鼎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蒙上阴影。尚鼎芯从事芯片设 计业务,实控人夫妇握有公司约95%的权益。截至2024年末,公司共有全职雇员64名。 4月29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就相关问题联系采访尚鼎芯,公司工作人员称收到采访邮件后已发给负责该 业务板块的相关负责人。5月6日,尚鼎芯方面回复采访邮件,但对相关问题未予正面回应,只表示查阅 公司招股书及公开披露信息。 ● 本报记者 吴科任 代理商之谜 招股说明书显示,尚鼎芯于2011年在深圳成立,从事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开发、销售,主要产品为硅基 MOSFET(一种主要用于放大或转换电子信号的晶体管),以及少量的IGBT产品。区别于重资产的 IDM模式(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一体),公司采用轻资产的Fabless模式(无晶圆厂),只做芯片设计, 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委外。 还有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一幕。上述某商家问:"不要求鼎日的,行吗?"记者反问,"有国产的吗?"对 方表示:"鼎日也是国产的,不是进口的。"记者追问:"鼎日不是日本那家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