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硅棒
icon
搜索文档
*ST沐邦遭立案后部分资产摆上货架将出售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10:27
资产出售计划 - 公司拟通过京东资产交易平台公开拍卖全资子公司邦宝益智持有的土地使用权及地上附着物 标的资产包括3 91万平方米工业用地和6 01万平方米工业厂房 评估价值1.18亿元 较账面价值增值12.28% [1] - 起拍价定为评估价的70%即8236.04万元 保证金1800万元 计划在2025年8月15日前完成拍卖 [1] - 交易目的为盘活资产 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聚焦主业发展 [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77亿元 同比下滑83.24% 净利润亏损11.62亿元创近年新高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027万元 净利润亏损9948万元 预计上半年亏损1.5-1.8亿元 [2] - 亏损主因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下滑 硅料和硅片均价大幅下降 且制造费用中电费、坩埚等耗材成本同比上升 [2] 子公司经营 - 标的资产涉及子公司邦宝益智 主营玩具业务包括科普系列、编程机器人等 注册资本8000万元 总资产3.39亿元 [2] - 该子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3555万元 营业利润亏损9398万元 [2] 资金与监管问题 - 募集资金账户累计被司法划扣2.28亿元 其中近期因民间借贷纠纷被划扣9746.59万元 [3] - 收到江西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涉及重大会计差错、违规使用募集资金、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年报披露错误等违规行为 [3] - 因涉嫌定期报告财务数据虚假披露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3] 其他风险事项 - 公司存在银行账户及募集资金专户资金被冻结、控股股东部分股权遭司法冻结等情况 [2][3]
*ST沐邦回复2024年年报问询函,揭开背后会计魔术、光伏豪赌与资金压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4 18:0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2.77亿元,同比减少83.24%,净利润亏损11.62亿元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17亿元,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达4.48亿元,同比不降反增 [4] - 货币资金余额2.61亿元,其中7029.34万元处于冻结状态,总负债25.99亿元,资产负债率73.58% [4] 会计处理与内控问题 - 对2024年前三季度会计处理进行差错更正,核心问题集中在收入确认与关联交易定价 [2] - 玩具原料销售业务从总额法改为净额法确认收入,导致营收减少4698.98万元 [2] - 子公司豪安能源向共青城奇峰销售硅棒时,交易价格显著高于非关联方价格,销售金额相差1184.14万元,被认定为价格不公允 [3] 关联交易与业务模式 - 共青城奇峰实际控制人与豪安能源原实际控制人为近亲属关系,前期未列为关联方 [3] - 光伏业务与客户约定的结算周期与实际账期存在较大差异,合同约定"款到发货"但实际给予1至12个月不等的信用期 [3] - 2024年通过加强催款,应收账款从期初3.47亿元降至期末0.32亿元 [3] 资金链与偿债压力 - 流动负债20.65亿元,远超流动资产7.40亿元,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4] - 2024年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达25.05亿元,支付的同类现金26.12亿元,主要来自非金融机构借款 [5] - 光伏业务硅料采购从贸易商转向颗粒硅供应商,后者多要求"款到发货",现金支付压力加大 [4] 项目减值与行业影响 - 对"二期年产3GW高效单晶硅棒建设项目"计提减值3993.89万元,因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价格下行 [5] - 对"年产5000吨智能化硅提纯循环利用项目"计提减值9565.74万元,因试生产未达标,需升级改造 [5] -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价格战加剧,下游客户资金承压 [3]
*ST沐邦: 关于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
证券之星· 2025-07-14 00:09
营业收入确认与差错更正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77亿元,同比减少83.24%,净利润亏损11.62亿元,业绩大幅下滑[2] - 公司对2024年前三季度会计处理进行两次差错更正,涉及玩具原料销售业务收入确认方法变更(总额法变净额法)及关联交易价格不公允部分冲减,影响金额分别为4,698.98万元和1,184.14万元[2] - 光伏业务收入24,159.71万元(占比87.17%),玩具业务收入3,554.41万元(占比12.83%),与业绩预告差异达7,088.02万元[4] 关联交易问题 - 子公司豪安能源向关联方共青城奇峰销售硅片单价高于市场价30-50%,交易金额3,178.54万元中1,184.14万元因价格不公允被冲减[5] - 关联交易未及时披露,共青城奇峰实际控制人与豪安能源原实际控制人存在近亲属关系[5] - 交易货物直接发往下游客户,豪安能源销售价与共青城奇峰终端销售价差异显著,缺乏商业实质[16] 会计政策变更 - 玩具原料ABS塑料销售业务由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确认收入,调减收入4,698.98万元,因公司不承担存货风险且交易具有瞬时性[6] - 伟邦仓储因实际控制货物仍采用总额法,邦宝科技作为代理商采用净额法,体现收入确认原则差异[20] - 以往年度ABS塑料贸易规模较小(2021-2023年占比0.03%-0.42%),未进行追溯调整[23] 光伏行业经营困境 -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战,多晶硅、硅片等产品价格下跌60-80%,行业普遍亏损[27] - 豪安能源单晶硅片单价从2021年3.89元/片降至2024年1.60元/片,销量同比下滑53.7%[37] - 在建工程"10GW TOPCON光伏电池项目"进度42.27%,"5000吨硅提纯项目"计提减值9,565.74万元[27] 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 -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6.82亿元,计提减值4,274.67万元,闲置资产3,126.99万元未计提减值[30] - 在建工程账面余额16.44亿元,其中"5000吨硅提纯项目"和"3GW硅棒项目"分别计提减值9,565.74万元和3,993.89万元[35] - 主要供应商交易金额与结算金额差异较大,因存在预付设备款及税差等因素[31]
*ST沐邦: 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部分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0 20:17
募集资金违规使用 - 2024年度公司存在募集资金违规使用情形,涉及金额21,920万元,通过关联企业借款形式回流用于归还银行借款和供应商欠款 [1]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显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但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将其列为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涉及金额28,858万元 [1] - 关联方沐邦控股和江西豪安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期间发生额分别为2,454.79万元和7,957.72万元 [1] - 募投项目"10000吨/年智能化硅提纯循环利用项目"累计投入金额在不同报告中存在重大差异,会计师鉴证报告和保荐机构核查报告显示1.05亿元,年报在建工程项目附注仅显示3,078.65万元 [1] 营业收入确认问题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7亿元,同比减少83.24%,净利润亏损11.62亿元 [4] - 公司对2024年前三季度会计处理进行两次差错更正,涉及玩具原料销售业务收入由总额法变更为净额法调整4,698.98万元,以及对关联客户共青城奇峰销售硅片价格不公允部分调整1,184.14万元 [4][5] - 共青城奇峰被确认为关联方,其销售单价高于市场价,交易价格不公允 [5] - 光伏业务前十大客户中,对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收入因质量问题补偿片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调减1,140.27万元 [6] 业务模式与会计处理 - 玩具原料销售业务中,公司作为代理人角色,应按净额法确认收入,2024年调整冲减收入4,698.98万元 [8][14] - 光伏业务与客户约定的结算周期与实际账期存在较大差异,主要由于行业产能过剩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采取灵活收款策略 [12] - 公司对共青城奇峰的销售与共青城奇峰对下游客户的销售时间接近,交易价格不公允,基于商业实质考虑对收入进行冲减处理 [7][13] 财务数据披露 - 2024年光伏业务收入24,159.71万元,占87.17%,玩具业务收入3,554.41万元,占12.83% [6] - 应收账款期初余额34,695.60万元,期末余额16,587.59万元,通过加强催收力度显著改善 [12] - 更正后的合并报表显示,2024年营业收入1.44亿元,营业成本1.90亿元,净利润亏损8,438.52万元 [18][20]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14.02亿元,较期初增加1.48亿元 [19]
12天7个涨停后连续“大跳水”!*ST沐邦再添千万担保,去年旗下6家公司全部亏损
华夏时报· 2025-07-05 07:35
股价波动 - 公司股价在2025年6月17日至7月2日的12个交易日内累计涨幅超30%,从4.35元/股攀升至5.87元/股,累计斩获7个涨停板 [2] - 7月3日股价盘中多次出现炸板,午后从涨停位一路下挫,跌幅一度扩大至超4% [2] - 7月4日股价持续下跌,收盘报5.35元/股,下跌4.97%,总市值降至23.2亿元 [2] - 光伏产业目前产能供需错配严重,股价波动多是ST股概念炒作,缺少实质业务支撑 [2] 财务与担保状况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16.08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为163.40% [3]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内蒙豪安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担保债权本金金额为1000万元 [3]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账上货币资金仅2.67亿元,负债合计达到27.28亿元,资产负债率攀升至76.6% [5] - 高额对外担保将直接影响公司财务健康状况,增加负债水平并可能导致资金链紧张 [3] 子公司经营情况 - 全资子公司内蒙豪安2024年营业收入24,171.14万元,净利润-32,454.58万元 [4] - 2025年一季度内蒙豪安营业收入5342.88万元,净利润亏损4665.46万元 [4] - 公司6家参股控股子公司2024年均处于亏损困境,无一盈利 [5] - 广东邦宝益智玩具有限公司2024年亏损达1.11亿元 [5] 公司整体业绩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77亿元,同比下降83.24% [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1.62亿元,同比下降4208.14% [4] - 2024年扣非后净利润为-140,665.88万元 [7] - 2024年扣除后营业收入25,827.81万元 [7] 业绩披露违规 - 公司2025年1月24日预计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52,000万元到-42,000万元,4月30日大幅下调至-12亿元至-11亿元 [6] - 公司2025年1月24日预计2024年度营业收入33,000万元至35,000万元,4月30日骤降至2.7亿元至2.8亿元 [6] - 因业绩预告与实际差异幅度较大且更正不及时,公司及高管被上交所公开谴责 [7] - 公司股票于2025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简称变更为"*ST沐邦" [7][8]
晶澳科技资产负债率居首,赴港IPO加速募资上产能?
新浪财经· 2025-05-24 01:28
行业动态 - 硅料行业前6厂商计划收购剩余产能以"减产挺价",但行业减产共识尚未达成[3] - 2024年光伏行业92家A股上市公司中36家亏损,61家收入同比下降[4] - 行业面临严重产能过剩,组件价格持续下跌,TOPCon电池片出货占比从23.2%增至67.9%[11][15] 公司概况 - 晶澳科技是全球第三大光伏组件供应商,市场份额12.3%,已实现硅棒至组件的垂直整合[8] - 公司2007年纳斯达克上市,2019年借壳登陆深交所,股价从峰值57.31元跌至9.67元,市值缩水超80%[5][6] - 2024年营收701.21亿元同比降14.02%,净利润-50.95亿元,毛利率从16.4%骤降至4.3%[8][10] 财务表现 - 2025年Q1营收106.72亿元同比降33.18%,净利润亏损扩大至-16.38亿元,毛利率-7.47%[13][14] - 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从2022年58.3%升至2025Q1的76.33%,为同业最高[20][21] - 短期借款增75.19亿元(+768.35%),长期借款增127.65亿元(+864.35%)[20] 市场与产能 - 组件售价从2023年1.47元/W跌至2024年0.92元/W,2025年进一步跌破0.65元/W[11][15] - 2024年硅棒/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利用率分别降至80.5%/69.8%/84.6%/80.0%[17] - 逆周期扩产阿曼6GW电池+3GW组件项目,计划2026年投产[18] 战略举措 - 赴港IPO募资用于海外产能建设、研发投入及偿还3.5%-3.8%利率贷款[4][20] - 研发费用率稳定1.4%左右,但技术人员从2471人缩减至2148人[19] - 机构持股比例从81.45%降至66.62%,基金持股比例从19.92%降至9.67%[7]
9天斩获5个涨停,京运通去年巨亏23.6亿元,新材料业务成“重灾区”
华夏时报· 2025-05-17 12:55
股价表现 - 公司股票在9个交易日内斩获5个涨停板,截至5月16日收盘价为3.99元/股,总市值攀升至96.34亿元 [2] - 近20个交易日股价累计涨幅达60.24% [2] - 5月13日开始第二波强势上涨,4个交易日内3次涨停,买一榜单上14.8万手买单封死涨停板 [4] 公司公告与市场反应 - 公司先后两次发布提示公告,强调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3] - 公司表示市场环境、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调整,生产成本和销售未出现大幅波动,内部生产经营正常 [3] - 市场传言可能激发投资者情绪,推动股价非理性波动,投资者讨论集中在光伏设备、半导体材料和稀土概念 [4] 业务表现 - 高端装备制造业务2024年主营收入4122.12万元,同比下降66.36%,占比较小 [5] - 新能源发电业务2024年累计结算电量超16亿千瓦时,主营收入11.05亿元,同比下降10.57% [6] - 新材料业务2024年主营收入28.17亿元,同比下降65.97%,营业成本40.37亿元,毛利率-43.29% [6] - 硅片收入26.56亿元,毛利率-39.53%,硅棒收入1.61亿元,毛利率-105.1% [6] 财务状况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45.91亿元,同比减少56.28%,归母净利润-23.61亿元,降幅1100.46% [6] - 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延续亏损状态,营业收入约6.83亿元,同比减少53.50%,归母净利润约-0.91亿元 [7] 行业与项目情况 - 光伏行业供需波动持续,产业链各环节面临价格下行压力,硅片环节市场竞争激烈 [6] - 乐山二期项目主体框架建设已完成,核心生产设备已安装调试完毕,但具体排产安排具有不确定性 [6] - 2025年硅片价格整体呈先涨后跌之势,维持低位运转,未来需求可能保持平淡,价格或还有小幅下探空间 [7][8] 其他信息 - 公司与北方稀土成立合资公司从事稀土基脱硝催化剂业务,间接持股35% [5] - 2024年公司海外地区收入598.58万元,占比不大 [4]
沐邦高科能否被质疑财务造假?客商疑云再起
新浪证券· 2025-04-16 10:30
核心观点 - 沐邦高科业绩高增长背后存在财务数据异常,包括收现比显著低于往年水平(2022年35%、2023年51%,而2020-2021年均超100%)[6][8] - 公司存在收入确认后被“撤回”现象,2024年前三季度因合同取消导致1.98亿元营收作废,归母净利润减少5120万元[2][3] - 供应商与客户重叠问题突出,如注册资本仅200万元的常州晨羲既是公司大客户(销售额1.3亿元)又是供应商(采购额0.5亿元)[15][16] 财务数据异常 - 2022年及2023年营收增速分别达192.84%、75.15%,但收现比骤降至35%、51%,显著偏离2020-2021年超100%的水平[4][6] - 2024年会计差错更正显示前三季度营收4.86亿元已超过全年预测值(3.3-3.5亿元),引发多确认收入质疑[1][2] - 在建工程达15.9亿元远超固定资产6.8亿元,鹰眼预警提示可能存在隐藏成本费用嫌疑[16] 供应链与交易风险 - 2023年新增第一大供应商南昌市国资供应链金融公司(交易额4.66亿元,占比32.28%),该公司2020年营收仅4600万元且疑似为地方政府关联企业[9][10][11] - 公司与该供应商签订3亿元授信额度合同,并由子公司提供连带担保,交易合理性存疑[13] - 供应商南昌国资供应链穿透后实控人为南昌政府,与公司实控人廖志远家族存在潜在交集(通过南昌红谷滩政府关联基金)[14] 商誉与资产问题 - 公司跨界光伏收购豪安能源形成商誉7.83亿元,2023年硅片价格跌超50%但未计提减值,2024年业绩预告或一次性计提[19][20] - 豪安能源硅片业务毛利率从19.30%腰斩至8.24%,商誉减值计提时点合理性受质疑[20] - 多个光伏项目实际投入远低于规划(如梧州项目投14.2亿元vs铜陵项目仅1亿元),50亿元未来投入压力与账面资金2.85亿元不匹配[16][17] 监管与市场质疑 - 上交所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销售退回细节(客户关联关系、会计处理等),直指会计差错或业绩调节可能性[3] - 财务造假嫌疑案例对比:紫晶存储(收现比59%-80%)、广誉远(46%-77%)等公司虚增收入特征与沐邦高科相似[8] - 公司解释甘肃潮讯退货原因为“行业不景气”,但合同解除补偿款仅320万元(占原合同金额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