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物基固态电池

搜索文档
亿纬锂能(300014):坏账减值影响业绩 大圆柱起量改善动力电池盈利
新浪财经· 2025-08-24 14:38
财务表现 - 25H1营业收入282亿元同比增长30% [1] - 25H1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下降25% 剔除股权激励及坏账影响后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增长3.78% [1] - 25Q2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20% 归母净利润5.04亿元同比下降53%环比下降54% [1] 动力电池业务 - 25H1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42% 出货量21.48GWh同比增长59% [1] - 均价0.59元/Wh环比下降2% 毛利率17.60%环比提升0.96个百分点 [1] - 海内外布局超70GWh大圆柱产能 25H1已装车超6万台 24年大圆柱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二国内第一 [1] 储能电池业务 - 25H1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32% 出货量28.71GWh同比增长37% [2] - 均价0.36元/Wh环比下降6% 毛利率12.03%环比下降2.93个百分点 [2] - 率先量产600Ah+电芯 25H1储能电池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二 [2] 消费电池业务 - 25H1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5% 毛利率26.68%环比下降0.25个百分点 [2] - 小圆柱电池出货量显著增长 产销量突破1亿只/月 [2] 技术创新与布局 - 成功开发Ah级硫化物基固态电池原型 百MWh中试线预计2025年投入运行 [2] - 锂金属电池系统适配低空无人飞行器 圆柱电池能量密度显著提升 [2] - 创新智能浸没式液冷技术保障用户安全 [2] 业绩展望 - 下调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1%至47.10亿元 上调26-27年预测2%/8%至69.26/86.42亿元 [3] - 当前股价对应PE为21/14/11倍 [3] - 储能产品竞争力强 动力电池上量带来盈利弹性 消费电池需求向好 [3]
当电池厂开始输出“管理”:亿纬锂能CLS模式是内卷解药吗?
高工锂电· 2025-08-23 16:2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281.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0.06% 第二季度营收153.51亿元创单季历史新高 [3] - 动力电池出货量21.48GWh 同比增长58.58% 储能电池出货量28.71GWh 同比增长37.02% [3] - 动力电池业务营收127.48亿元 同比增长41.75% 储能电池业务营收102.97亿元 同比增长32.47% [3] - 动力电池毛利率达17.60% 同比提升6.92个百分点 [3] 业务驱动因素 - 国际车企交付量增加及动力电池产线停产改造后复产 提升生产效率与利润率 [4] - 海外营收69.69亿元 同比增长28.05% 占总营收24.74% [5] - 马来西亚圆柱电池工厂提升东南亚/欧洲/北美交付能力 储能项目预计2026年初部分量产 [5] 市场地位与战略 - 全球储能电池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二 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第五 [3][4] - 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市占率13.59% 位居市场第二 依托"大铁锂+大圆柱"电池策略 [4] - 超过6万台车辆搭载量产大圆柱电池 [5] 创新业务模式 - 推广CLS业务模式:合作开发(C)、技术授权(L)、全链条服务(S) 从产品制造转向技术服务 [5] - 与晶科储能联合工厂量产 年供应5GWh 314Ah储能电芯 [6] - 与维他动力合作推进机器人电池业务 响应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定制化需求 [6] 产能与技术进展 - 除三元软包产线部分闲置外 其他产线均有效运行 [7] - 多家外协工厂6月底开启生产 支持稳定交付 [8] - 开发Ah级硫化物基固态电池原型 MWh级中试线2025年投入运行 [8] - 规划2026年推出能量密度350Wh/kg第一代全固态电池 2028年推出1000Wh/L第二代产品 [8] 资本规划 - 计划港股IPO 募集资金投向匈牙利30GWh动力电池工厂及马来西亚38GWh储能项目 [5]
亿纬锂能(300014)2025年中报点评:动储电池出货快速增长 业绩修复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8-22 18:3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1.70亿元 同比增长30.06% [1] - 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 同比下降24.90% 扣非净利润11.57亿元 同比下降22.82% [1] - 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及坏账计提影响后 归母净利润22.18亿元 同比增长3.78% 扣非净利润17.70亿元 同比增长18.06% [1] - 毛利率17.33% 同比上升0.88个百分点 净利率6.19% 同比下降3.73个百分点 [1] - 第二季度营收153.73亿元 同比增长24.56% 环比增长20.14%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5.04亿元 同比下降52.96% 环比下降54.22% [1] - 第二季度毛利率17.46% 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 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 [1] 动力电池业务 - 动力电池出货21.48GWh 同比增长58.58% [2] - 动力电池业务营收127.48亿元 同比增长41.75% 占总营收45.25% [2] - 动力电池毛利率17.60% 同比上升6.92个百分点 [2] - 率先实现46系列大圆柱电池量产 成为国际头部车企下一代电动车型首发供应商 [2] - 预计2026年大圆柱电池出货量达20GWh [2] - 新能源商用车装车量全国市占率13.8% 稳居行业第二 [2] - 已开发Ah级硫化物基固态电池原型 百MWh中试线预计2025年内投入运行 [2] 储能电池业务 - 储能电池出货28.71GWh 同比增长37.02% [3] - 储能业务营收102.98亿元 同比增长32.47% 占总营收36.56% [3] - 储能电池毛利率12.03% 同比下降2.32个百分点 [3] - 第30万颗储能专用大方形Mr.Big电池于荆门60GWh超级工厂下线 [3] - 马来西亚储能项目预计2026年初开始量产 [3] 技术发展 - 预计2026年推出能量密度350Wh/kg和800Wh/L的全固态电池1.0 [2] - 预计2028年推出1000Wh/L以上的全固态电池2.0 [2]
亿纬锂能: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1 20:19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81.70亿元 同比增长30.06%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5亿元 同比下降24.90%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57亿元 同比下降22.82%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3.73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660.72% [2] - 总资产1106.94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9.72%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88.16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29% [3] - 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及坏账计提影响后 归母净利润22.18亿元同比增长3.78% 扣非净利润17.70亿元同比增长18.06% [3] 技术创新与产品进展 - 46系列大圆柱电池实现量产装车超6万台 单车最长行驶距离超23万公里 [9] - 2024年度大圆柱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二国内第一 [9] - 成为某国际头部车企下一代电动车型首发电池供应商 [9] - 全球首家量产600Ah+大方形磷酸铁锂储能电池 MrBig系列已获多项国际认证 [9] - 第30万颗储能专用大方形MrBig电池下线 标志超大容量电芯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9] - 成功开发Ah级硫化物基固态电池原型 百MWh中试线预计2025年投入运行 [10] - 预计2026年推出能量密度350Wh/kg和800Wh/L的全固态电池 [10] 全球化战略与产能布局 - CLS全球合作经营模式初见成效 构建"产品输出+技术授权+合作研发+服务支持"全方位输出体系 [10] - 北美ACT公司产能建设按计划推进 助力商用车电动化 [11] - 欧洲项目第一阶段指标高效完成 设备运行稳定为量产铺路 [11] - 马来西亚电池生产基地为首个海外量产工厂 覆盖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全系列产品 [12] - 马来西亚工厂2025年2月完成产线调试并实现首颗小圆柱电池下线 [12] - 马来西亚储能项目预计2026年初部分产能实现量产 [12] 股东与公司治理 - 以总股本20.39亿股为基数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45元(含税) [1] - 控股股东西藏亿纬控股持股比例32.02% 其中质押3.67亿股 [3] - 实际控制人刘金成与骆锦红为夫妇关系 分别持有亿纬控股50%股份 [4] - 报告期内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未发生变更 [5][6] 债券与资本结构 - 发行"亿纬转债"债券代码123254 发行规模50亿元 票面利率采用阶梯式设计 [7] - 资产负债率62.57% 较上年末59.36%有所上升 [7]
投资1824亿韩元!韩国布局三大固态电池技术
DT新材料· 2025-05-23 22:49
韩国聚合物基固态电池项目 - 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启动聚合物基固态电池技术研发项目,聚焦小型IT和可穿戴设备市场,开发轻量化、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的固态电池 [1] - 项目参与方包括Amo Greentech公司、忠南国立大学和韩国光子技术研究所,目标市场为智能手表、VR耳机、无线耳机和智能戒指等设备 [1] - 项目周期为2025-2028年,总投资358亿韩元,其中政府投入250亿韩元,私营部门投资108亿韩元 [2] 韩国固态电池技术矩阵 - 韩国同步推进三个固态电池项目,总投资1824亿韩元(约9.54亿人民币),形成聚合物基、氧化物基和硫化物基技术路线矩阵 [4] - 超小型层压陶瓷固态电池项目(氧化物)投资294亿韩元(政府212亿韩元),目标开发PCB基板安装的低功耗高安全性电池 [3] - 高性能下一代二次电池项目(硫化物)投资1172亿韩元,开发适用于中大型应用的硫化物基固态电池,并探索锂金属和锂硫电池技术 [3] 技术应用方向 - 聚合物基项目专注于可穿戴设备的柔性化需求,氧化物基项目服务于电子设备微型化,硫化物基项目瞄准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中大型应用 [2][3][4] - 技术开发目标包括消除火灾隐患、提升充电便捷性、推动设备轻量化,加速可穿戴设备时代到来 [2] - 多技术路线并行策略旨在实现小型设备和中大型应用的全覆盖,推动全球电池技术进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