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悬浮技术

搜索文档
活力湖北走出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
金融时报· 2025-08-27 10:37
经济总量增长 - 湖北省经济总量从"十四五"初站稳4万亿元跨越至迈上6万亿元 年均增长7.1% [1] - 三年增速位居中部第一 经济总量占中部地区比重从19.5%提升至20.9% [1] - 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大省领先和中部领跑 实现发展能级速度质效后劲整体提升 [1] 科技创新优势 - 2024年上半年产出全球首款北斗全频点高精度芯片、全球最高强度平顶脉冲磁场等重大科技成果 [3] - 武汉科技集群全球排名从2020年第29位升至第13位 科研城市排名从全球第13位升至第9位 [4] - 拥有4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64家国家级创新平台、10家湖北实验室 汇聚82位院士和41.5万名研发人员 [3] - 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达66.5% 入选国家激发产业创新活力专项行动五个省份之一 [4] 就业与民生保障 - 全省新增就业连续四年超90万人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连续三年超40万人 [5] - 224个劳务品牌带动就业超450万人 居民收入实现与经济增长同步 [5] - 通过降费率、稳岗返还、社保补贴等政策推动就业与产业协同发展 [5] - 实施"才聚荆楚"工程和"百县进百校联万企"行动促进青年就业 [7] 消费拉动效应 - 汽车以旧换新50.8万辆 家电等产品以旧换新销售5281.74万台 [8] - 拉动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超1600亿元 [8] - 2024年接待游客8.73亿人次(同比+13.23%) 旅游综合收入9011.61亿元(同比+18.8%) [9] - 2024年1-7月接待游客5.47亿人次(同比+14.61%) 旅游收入5717.91亿元(同比+16.07%) [9] 文旅产业发展 - 谋划和在建文旅项目1124个 计划总投资近5000亿元 [9] - 已建成投运文旅综合体项目104个 带动避暑冰雪演艺等业态发展 [9] - 推动"文旅+百业"融合 形成"大抓文旅、抓大文旅"发展格局 [8][9]
城市24小时 | 东西两大省会,冲刺“700公里俱乐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9 00:09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 成都2024年将开通4条新地铁线路(10号线三期、13号线一期、17号线二期、30号线一期),合计新增里程87.5公里,预计运营总里程突破700公里 [1] - 2024年全国轨交里程排名:北京(879公里)、上海(871.6公里)、广州(693.9公里)、成都(634.2公里)、深圳(595.1公里) [2][3] - 广州2024年计划新增74.5公里轨交里程(10号线、12号线东段及西段、14号线二期),运营总里程将同步突破700公里 [7] 城市轨交竞争格局 - 重庆(494.6公里)与南京(483.3公里)2024年将分别新增17.8公里和超40公里里程,预计双双突破500公里门槛 [8] - 全国轨交客运强度前三:深圳(1.59万人次/公里日)、长沙(1.28)、上海(1.22) [3] - 2024年轨交客运量前三:上海(3.29亿人次)、北京(3.04亿人次)、广州(2.78亿人次) [3] 行业政策与趋势 - 多城市加速报批新一期轨交建设规划,国家审批趋严,未来建设将向一线及强二线城市集中 [9] - 三峡船闸通航22年累计货运量达22.4亿吨,2023年货运量创1.69亿吨新高,新通道项目获批将解决通航瓶颈 [15] 新兴技术领域 - 湖北东湖实验室实现1.1吨磁悬浮试验车加速至650公里/小时,未来或突破800公里/小时 [11] - 福建规划氢能产业"两核心-保障-走廊-网络"布局,重点发展福州、厦门全产业链 [12] 人才市场动态 - 机器人算法工程师招聘需求同比增48%,北京(31.5K/月)、深圳、上海为需求前三城市,5年以上经验薪资达38.5K/月 [16][19][23] - 人形机器人领域招聘职位数同比增409%,技术岗位占比超60% [16]
【大显身手正当其时】全国人大代表李永胜:我们的信心更足了
中国经济网· 2025-03-10 11:50
政府工作报告与科技创新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政策和市场服务 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资产单列管理改革 [1]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为民营企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指明方向 [1] 磁悬浮技术发展 - 磁悬浮技术是一项集电磁学 电子技术 控制工程 机械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技术 正在为高耗能行业开辟节能降碳新赛道 [1] - 与传统旋转机械相比 磁悬浮节能装备具有显著环保和经济效益 平均节电30% 寿命长且无油污污染 [1] - 公司研发的磁悬浮鼓风机等8类高效节能装备已在水泥 造纸 氧化铝 污水处理 钢铁 化工等多个行业得到应用 [1] 公司未来规划 - 公司将继续在磁悬浮领域加力突破 研发出更多高效节能装备 [2] - 公司将用磁悬浮科技赋能百行千企 为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