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贷

搜索文档
武城农商银行:金融助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07-24 16:24
科技金融支持 - 武城农商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通过精准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助力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1] - 为德州中贯通风设备有限公司发放45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贷",解决原材料供应断档和产业升级资金需求,审批仅用3天 [1] - 德州中贯通风设备有限公司为科创型企业,因订单增长和研发投入面临资金紧张,农商银行快速响应其融资需求 [1] 小微企业贷款投放 - 武城农商银行通过"大走访、大调研、大营销"等活动主动下沉服务,为重点产业和客群研发特色金融产品 [2] - 截至6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4.19亿元,较年初增加4.81亿元 [2] - 银行持续开展上门走访对接,为小微企业提供强劲金融支持 [2]
通山跨海架金桥 八闽勇毅立潮头 福建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调研行(下篇)
金融时报· 2025-07-21 10:47
金融开放 - 厦门国际银行是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1985年成立,在港澳拥有全功能附属商业银行,国际化业务占比超三分之一,华侨金融业务量突破2100亿元,客户数突破9.7万户,跨境金融业务余额约450亿元,同比增幅超100% [2][3] - 厦门自贸片区推出632项创新举措,包括飞机租赁业务、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外汇和印花税优惠试点、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政策试点等,成为中国重大改革先行政策密度最高、力度最大、措施最集中、效果最突出的系统集成地之一 [5] - 厦航租赁自2020年设立以来,累计完成22架飞机和5台备用发动机融资租赁项目投放,投放规模超58亿元 [4] 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 - 福州高新区集聚25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福建省约18%、福州市约54%,区内光电企业130多家,入选国家光电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6] - 中科芯源依托中科院技术研制出全球首个千瓦级K-COB光源及模组,成为全球首家通过美国倍科实验室单颗600W大功率COB LM-80认证的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多个领域 [7] - 福州高新区科创金融服务基地推出信用贷款、债权+股权+投贷联动等模式,中科芯源获得1500万元股权融资及等额信用贷款,设立规模2.5亿元的"国改绿盈基金"助力新能源企业 [8] - 兴业银行福州分行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产品,为闽都创新实验室孵化企业提供300万元专项融资支持 [9] 两岸金融融合 - 厦门银行成为福建省台企授信户数、台胞信用卡发卡数最多的金融机构,台企客户数3569户,台企授信户数750户,台胞客户数8.68万户,台胞信用卡发卡数8794张 [12] - 厦门银行推出大陆首个专为台胞设计的线上薪资汇出产品"薪速汇",台胞可通过手机银行将完税薪资汇至境外收款人,免手续费且汇率优惠 [13] - 金圆统一证券是全国首家两岸合资证券公司,金圆集团已合作设立9只涉台参股基金,规模近60亿元,共投资140余个项目,金额超40亿元 [14]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印发12条政策措施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包括优化两岸共同"生活圈"金融生态、支持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等 [15]
东莞:支持松山湖出台风投创投发展扶持政策
南方都市报· 2025-07-10 21:22
东莞市便利企业融资赋能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核心内容 政策框架与目标 - 文件围绕金融资源供给、重点领域金融服务、融资服务体系、财政金融协同和保障机制五个维度提出22项措施,旨在优化企业融资环境并赋能高质量发展[1][2] 强化金融资源供给 - 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推广"货币政策工具+特色信贷产品+风险补偿/融资担保"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中小企业信贷投入[2] - 对2027年9月30日前到期的中型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银行可参照小微企业标准提供续贷支持,并通过"莞企转贷"专项资金为名录内企业提供单笔最高2亿元、最长10个工作日的资金支持[3] - 支持松山湖科技金融集聚区建设,出台风投创投扶持政策,完善QFLP试点和私募基金会商机制,构建市园两级母基金体系吸引社会资本[3] 创新重点领域金融服务 - 针对科技型企业生命周期开发"创新积分贷""科技成果转化贷"等专项产品,建立专精特新企业白名单,联动省市风险补偿政策提供"股贷债保"综合服务[5] 完善融资服务体系 - 构建金融行业可信数据空间,依托公共数据创新信用金融产品,协助轻资产小微企业获得信用贷款,优化升级市"信易贷"平台功能[6] - 推广"园区贷"模式,建立投融资对接机制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6] 财政金融协同支持 - 对2024-2026年东莞规上工业企业设备更新类贷款给予1个百分点贴息,单家企业年度贴息上限500万元[1][7] - 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使用"数字贷"产品可获最高3%的一年期贴息[7] - 整合全市风险补偿、贴息等财政奖补政策,分类支持制造业升级、科创金融等领域[7] 保障机制 - 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强化政策宣传和融资对接服务[7]
不用抵押就放款 科技金融服务能级提升进行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19:08
科技企业融资现状 - 科技企业普遍轻资产运行,主要投入在人员和服务器等设备上,缺乏传统抵押物 [1] - 科技企业具有高技术壁垒、高研发投入、高成长潜力特征,但面临无固定资产、无稳定现金流、无传统抵押物难题 [2] - 科技创新需要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而非阶段性支持 [1] 金融支持政策 - 七部门联合印发政策,要求围绕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债券市场等方面提供多元化金融支持 [1] - 政策聚焦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融资需求,强化接力式金融服务 [1] 银行创新服务 - 中信银行上海分行为合见工软提供8亿元纯信用授信额度,基于技术先进性、研发团队背景、专利质量等多维度评估 [2] - 银行引入物理、化学等多元学科背景人才,构建"懂技术、懂产业、懂金融"的专业团队 [3] - 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弱化财务指标,强化技术判断,如为三瑞高材提供5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 [4] 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 中信金控构建"股贷债保"联动机制,提供从信贷到股权、债券、保险的多元化服务 [4] - 中信证券作为凯赛生物独家保荐人,助力其科创板上市融资55.61亿元,后又保荐其定增融资59.26亿元 [4] - 金融机构需将复杂技术逻辑转化为市场语言,实现科技与资本对接 [5] 生态协同服务 - 中信集团拥有"金融全牌照+实业广覆盖"优势,涵盖银行、证券、信托等多个金融业态及能源、材料等实业领域 [6] - 构建"股权投资联盟""中信智库"等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转化、市场拓展等一站式服务 [6] - 橙科微电子在中信金石基金投资后,与汽车龙头企业开展联合研发 [6] - 合见工软通过"中信智库"对接半导体产业链资源,加速技术商业化落地 [6]
成武农商银行解决融资痛点助力科创企业“拔节生长”
齐鲁晚报网· 2025-06-30 19:35
金融支持科创企业 - 成武农商银行通过信贷支持当地科创企业,解决流动资金不足问题,例如某生物科技公司获得360万元贷款用于设备升级和原材料采购[1] - 该生物科技公司年产能包括200万把医用肠衣和8000亿单位粗品肝素钠,产品应用于外科手术和抗凝血药物领域[1] - 另一家医疗器械公司获得700万元贷款用于生产线改造和原料采购,成功转型至健康食品和医疗美容领域[2] 企业转型与市场拓展 - 医疗器械公司通过"直播电商+分销合作"模式拓展市场,与连锁药店和医美机构建立合作关系[2] - 公司拥有6万平方米厂房,配备十万级洁净车间、万级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生产医用耗材畅销海内外[1] 金融服务机制创新 - 成武农商银行建立"三项机制":专属通道(名单制管理、绿色通道)、专项产品("人才贷""科技成果转化贷"等)、贴心伙伴(精准解决融资痛点)[2] - 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可获得快速审批、额度提升和利率优惠[2]
深耕北京科技金融主阵地 银行加力科技成果转化融资支持
贝壳财经· 2025-06-23 18:53
金融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现状 - 一季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达3.33万亿元 同比增长24% 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7.1个百分点 [1] - 银行服务从单纯依赖财务报表转向创新化方案 通过集团协同生态提供多渠道金融服务 [1] - 金融机构重点支持尚未实现规模产业化的硬科技初创企业 设计适配产品助力科研成果转化 [1][3] 北京地区科技金融发展特点 - 北京凭借高校资源密集和科技企业集中优势 成为银行服务硬科技的核心区域 [4] - 多家银行选择北京作为科技成果转化贷的先行试点地区 [4] - 中信银行调整信贷逻辑 弱化财务指标评估 强化科研成果 科研能力 团队背景等要素 [4] 银行服务模式创新 - 中信银行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产品 为鑫华储提供500万元授信 支持专利质押增信方式 [6] - 银行突破传统担保限制 接受纯信用或实控人担保等类信用方式 [4] - 服务范围从信贷扩展到综合金融 整合证券 信托 保险 资管 基金等牌照资源 [5][7] 科技企业融资痛点与突破 - 硬科技企业面临"死亡之谷"挑战 资金来源是成果转化主要障碍 [3] - 华视诺维等企业技术领先但缺乏银行授信认可 融资结构过度依赖股权 [2][3] - 银行理财子公司通过债券 非标债权 ABS 可转债等工具满足企业多元化需求 [7] 典型案例分析 - 华视诺维研发脉络膜上腔给药装置 技术领先但面临融资瓶颈 [2][3] - 鑫华储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果转化代表 技术潜力大但尚未产生销售收入 [5][6]
实探|一笔银行授信,缘何成“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关键支点?
证券时报网· 2025-06-21 16:02
科技金融政策导向 - 科技金融首次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被提出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强调金融力量助推科技成果转化[1] - 金融机构需"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引导资金流向早期科技企业[2] - 银行将服务范围从传统产业延伸至高校院所等科技成果转化主阵地[2] 银行创新产品实践 - 中信银行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弱化财务指标,聚焦技术来源、科研团队等非财务因素[6] - 产品接受纯信用或实控人担保,不强制要求抵押,2024年6月试点以来已服务30余家科技企业[6][7][9] - 北京作为先行试点,因高校和科技企业集中优势[5] 典型案例分析 华视诺维 - 获中信银行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解决商业化前资金缺口,授信审批周期2个月[7] - 企业由北京协和医院与清华大学孵化,拥有国内外近百项专利,承担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7] - 研发眼科伴随诊断体系与脉络膜上腔给药系统,技术可实现复杂眼科病症治疗突破[2][3] 鑫华储科技 - 获500万元授信,首次采用专利质押增信,通过"1+2"快速通道审批[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果转化企业,专注锌镍空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应用于分布式光伏调峰[9][10] - 当前融资结构依赖股权融资,银行介入填补资金断点[12] 综合金融服务模式 - 中信银行联合集团内股权投资、债券融资等资源,提供"投贷联动+债券融资+产业撮合"一站式服务[14] - 联合光伏案例中,信银理财提供4亿元理财非标债权增量融资[14] - 推出"启航计划",目标三年内支持1万家硬科技企业完成从0到1突破[14] 行业服务能力要求 - 银行需具备首创技术评估能力,包括行业背景、市场需求、资金规划等研判维度[8] - 客户经理需兼具情怀与专业能力,承担类似"风险投资人"角色[7][8]
实探|一笔银行授信,缘何成“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关键支点?
券商中国· 2025-06-21 15:15
科技金融政策导向 -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将科技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首 [1] - 金融机构需引导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破解"科研强、转化弱"难题 [4] - 银行资金需流向有发展潜力的早期科技企业,成为其成长关键力量 [4] 银行创新实践 - 中信银行重点锚定高校院所、医院等科技成果转化主阵地 [5] - 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产品,弱化财务指标,关注技术水平和科研团队 [12] - 担保方式创新:接受纯信用或实控人担保,不强制要求抵押 [13] - 北京作为先行试点,2024年6月推出后已服务30余家科技企业 [11][18] 典型案例分析 华视诺维 - 眼科精准诊疗企业,研发伴随诊断体系与脉络膜上腔给药系统 [7][9] - 取得国内外近百项专利,承担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14][15] - 2024年底获中信银行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无重资产抵押 [14] - 资金用于推进产品进入"中美双报"审批流程和商业化落地 [15] 鑫华储科技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果转化企业,专注锌镍空液流电池储能技术 [19] - 采用无隔膜设计、环保电解液,在分布式光伏领域具技术优势 [19] - 获中信银行500万元授信,首次采用专利质押增信方式 [22] 综合金融服务 - 中信银行构建"投贷联动+债券融资+产业撮合"一站式服务 [25] - 为联合光伏提供4亿元理财非标债权增量融资额度 [25] - 推出"启航计划",三年内支持1万家硬科技企业完成从0到1突破 [26] - 服务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设备采购租赁融资、项目建设债券发行、资产证券化 [24]
中信银行在北京试点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19 14:59
中信银行科技金融布局 - 中信银行系统谋划科技金融服务布局,围绕"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推动机制创新 [1] - 近期在北京试点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突破传统授信逻辑,以技术、专利、团队为核心评估维度 [1][2] - 已支持数十家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累计发放贷款超1亿元 [2] 北京鑫华储案例 - 北京鑫华储为初创公司,专注锌镍空液流电池储能技术,技术优势集中在分布式光伏调峰和电网侧场景 [1] - 公司尚未实现销售收入,融资结构完全依赖股权融资,传统金融体系认为其"不值得融资" [1] - 中信银行提供500万元授信额度,首次采用专利质押作为增信方式解决"无抵押、无担保"难题 [1] 全周期服务体系 - 中信银行协同中信股权投资联盟,提供"投贷联动+债券融资+产业撮合"一站式综合服务 [2] - 发布"启航计划——科技成果转化赋能行动",构建"6维产品矩阵+5圈生态中枢+3核协同平台"体系 [2] - 计划3年内支持1万家硬科技企业完成从0到1的转化 [2] 战略升级方向 - 科技金融服务从单一产品创新升级为跨平台联动的系统性供给 [2] - 推动资本、金融与技术在早期阶段深度对接,破解"科研强、转化弱"结构性难题 [2]
中信银行:全周期服务赋能科技企业发展
人民网· 2025-06-19 08:53
中信银行科技金融服务创新 - 公司推出"6维产品+5圈生态+3核协同"服务体系,构建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方案 [1] - 为北京并行科技提供8000万元中长期贷款,专项用于服务器设备采购,突破传统信贷对高科技资产支持的限制 [1] - 设计定制化授信方案解决科技企业资产估值不透明、传统抵押贷款难的问题 [1] 科技企业融资痛点与解决方案 - 科技企业融资难点在于更早阶段、更多变性和更高不确定性,传统信贷难以覆盖科技成果未转化阶段的"断层地带" [2] - 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建立"看技术、看专利、看团队"评价体系,已支持数十家企业,资金超亿元 [2] - 发布"启航计划",构建覆盖成果转化、产能扩展、并购整合等关键阶段的金融产品矩阵 [3] 京能国际案例 - 京能国际控股装机容量接近1500万千瓦,资产规模突破千亿元 [1] - 中信银行提供多层次服务支持,包括流动贷款、理财子公司协同、资产证券化安排和公募REITs发行 [2] - 公司正从西部资源型布局转向长三角、珠三角区域,未来对资金协同、结构创新需求将增加 [2] 金融服务理念升级 - 金融机构需从"资金提供者"转变为"机制共建者",与企业建立长期协同关系 [2] - 强调理解技术、包容不确定性是新时代金融机构的责任 [4] - 通过联动股权投资联盟实现科技金融与资本市场、产业投资的深度融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