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稀土磁性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中美在伦敦谈了16个小时
观察者网· 2025-06-12 23:24
中美经贸磋商进展 - 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于6月9日至10日在伦敦举行,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贝森特、卢特尼克、格里尔进行深入对话 [1] - 会议落实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共识,巩固日内瓦会谈成果,推动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发展 [1] - 会谈取得积极进展,双方就落实共识达成框架,稀土和磁铁问题预计将在框架中解决 [4] -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参与会谈,表明出口管制成为重要议题,半导体等领域对华出口管制有望放宽 [4] 中美经贸分歧与挑战 - 美方近期新增多项对华歧视性限制措施,包括AI芯片出口管制、停止EDA软件销售等 [2] - 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不愿认真讨论出口管制问题,试图迫使中方单方面让步 [5] - 中方4月起对稀土磁性材料实施新出口许可机制,美方军工企业获取关键稀土受阻 [5] - 美方谈判团队内部存在分歧,特朗普政府"要价"偏离现实,经贸问题涉及结构性难题 [6] 行业影响与潜在变化 - 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中国依法实施出口管制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5] - 特朗普授权谈判团队探讨取消芯片制造软件、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乙烷等产品对华销售限制 [5] - 高额关税若持续可能导致中美贸易断崖式下滑,牺牲数百亿美元出口和数十万就业岗位 [6] - "小院高墙"和"脱钩断链"政策违背经济规律,损害正常经贸往来和全球产业链稳定 [7] 双方立场与诉求 - 中方强调中美经贸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应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 [1] - 美方要求中方在出口管制等问题上做出让步,但忽视自身义务 [5] - 中方呼吁美方展现诚意,对中方关切做出必要回应,共同维护对话成果 [5] - 中美经贸关系本质是互利共赢,不存在谁吃亏谁占便宜的问题 [6]
内蒙古包头:初步形成稀土产学研深度协同创新体系
中国新闻网· 2025-06-08 18:54
稀土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 包头市已初步形成稀土产学研深度协同创新体系,联合近20家顶尖高校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建成5个专业联合研究院、1个产业孵化基地和多个特色实验室 [1] - 该体系覆盖稀土全产业链,包括北方稀土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稀土生物冶金联合研发基地等平台 [1] - 创新模式为"高校前沿创新+企业产业落地+平台协同赋能",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 [1] 稀土资源与技术优势 - 包头市拥有全球储量最大的白云鄂博稀土矿,稀土储量和冶炼分离产能均位列世界第一 [1] - 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已完成重组并进入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序列 [2] - 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围绕稀土绿色低碳提取等7个领域开展44项课题研究,包括5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项目 [2] 技术创新成果 - 已布局建设12条中试示范线,其中4条建成投运,累计攻克11项行业关键技术 [2] - 联合清华大学团队开发稀土尾矿及废料生物法回收技术,建成10吨级稀土尾矿微生物分离示范线 [2] - 采用高纯稀土生物分离技术对稀土元素进行高效浸出和提纯,破解绿色低碳提取难题 [2]
预见2025:《2025年中国稀土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等)
前瞻网· 2025-05-01 09:11
行业概况 - 稀土是一组包含17种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分为轻稀土和中重稀土两类,具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 [1] - 轻稀土包括镧(La)、铈(Ce)、镨(Pr)等,主要应用于催化裂化、电池、磁体等领域;中重稀土包括钆(Gd)、铽(Tb)、镝(Dy)等,主要用于荧光粉、激光等高端领域 [3] 产业链剖析 - 稀土产业链包括开采、冶炼、分离、加工等环节,最终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 [4] - 稀土回收已成为产业链重要一环,国家积极推动资源节约和再利用 [5] - 上游和中游由六大集团主导,下游精密加工企业包括中科三环、银河磁体等,回收企业有华宏科技、南方稀土 [6]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稀土产业始于1949年地质勘查,60年代实现产业化,目前处于调整优化阶段 [8] 行业政策方向 - 2024年出台《稀土管理条例》,建立全产业链监管机制 [13] - 政策聚焦提高资源保障能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产业集聚发展 [13]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稀土产量27万吨,占全球70% [14] - 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收从2019年2477亿元增至2022年3816亿元,2024年初步核算3469亿元 [17] - 稀有稀土金属冶炼是最大细分领域,2022年营收2406亿元,占比63% [18] 行业竞争格局 - 区域分布:江西稀土矿采企业最多(197家),浙江压延加工能力突出(94%企业属该领域) [23] - 企业竞争:盛和资源营收规模最大(2024上半年54亿元),厦门钨业逆势增长20%以上 [25] 行业发展前景 - 稀土作为战略资源,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应用价值将持续提升 [28] - 国家将继续实行开采总量控制,推动产业规范化发展 [28] - 稀土回收需求将显著增长,以应对资源稀缺和下游需求扩大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