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柔性触觉传感器

搜索文档
机械行业周报2025年第23周:Optimus项目负责人宣布离职,工程机械景气度持续复苏
光大证券· 2025-06-09 18: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行业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突破性一年,万台级量产带动产业链放量,数据采集和训练解决数据匮乏难题,推动其向更泛化、实用阶段发展 [6] - 机床&刀具领域受经济预期影响大,政策落地后行业基本面有望改善 [7] - 看好农业机械需求长期提升,拖拉机出口增长空间广阔,补贴政策倾斜使行业集中度提升 [9] - 美国补库和“一带一路”带动机械出海,工具类企业走势取决于关税博弈,矿山机械出口增长 [12][13] - 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持续复苏,后续需求有望边际修复 [13] - 叉车出口销量维持增长,电动化、国际化是增量来源 [14] - 轨交设备行业受益于铁路投资增长、客流复苏和机车更新维保需求提升 [15] - 对等关税实施加速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大基金三期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 [16][17] - 光伏电池片产能出清,政策推动组件涨价,技术突破和价格调整使市场回归健康竞争 [20] - 2025年低空经济发展有望全面提速,带动产业链发展和居民消费 [23] 各子行业总结 人形机器人 - 6月7日东风柳汽与智平方合作,具身大模型首次获汽车制造全场景验证 [2] - 6月6日特斯拉Optimus项目负责人离职,Ashok Elluswamy将接管项目 [2] - Figure创始人更新机器人视频,其由Helix模型驱动,物流能力提升 [3] - 6月5日福莱新材首发第二代柔性触觉传感器 [3] - 亚马逊测试人形机器人用于包裹投递,开发基于中国技术的软件 [3] - 中科无线推出并商用机器人关节ASIC驱动器芯片 [4] - 6月3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更新“天工2.0”表现 [4] - 台积电获人型机器人芯片订单,预计2026或2027年贡献更显著 [6] - 建议关注高复杂度灵巧手、丝杠、谐波产业链、六维力传感器、机器人动捕与训练相关企业 [6] 机床&刀具 - 2025年4月日本机床订单金额同比增7.7%,内需降5.4%,外需增13.3%,对华订单升27.9% [7] - 2025年1 - 4月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增16.8% [7] - 建议关注整机、零部件、刀具层面相关企业 [7] 农业机械 - 2025年4月中国农机市场景气指数环比降13.8个百分点,同比降6.8个百分点 [8] - 2025年5月27日全国小麦收购价环比降0.21%,玉米收购价环比涨0.27% [8] - 2025年1 - 4月我国大、中、小型拖拉机产量同比分别为+3.8%、-6.9%、-20.4% [8] - 2025年1 - 4月拖拉机累计出口数量增6.2%,金额增29.1% [9] - 建议关注一拖股份 [9] 机械出海 - 4月中美互提关税,后美方部分电子产品豁免关税,双方经贸会谈取得进展 [10][11][12] - 美国补库使“抢进口”现象持续,工具类企业走势取决于关税博弈,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12] - 中国矿业对外投资带动矿山机械出海,2025年4月矿山机械出口额同比增20.9%,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13] 工程机械 - 2025年4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17.6%,国内增16.4%,出口增19.3% [13] - 预计2025年基建投资维持高景气,工程机械需求有望边际修复,建议关注龙头企业 [13] 叉车 - 2025年4月叉车销售同比增5.0%,国内降0.9%,出口增18.0%,电动化、国际化是增量来源,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14] 轨交设备 - 2024年国铁集团动车组招标和中国中车订单同比大幅增长 [14][15] - 2025年1 - 4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5.3%,五一、端午假期客流同比增长 [15] - 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15] 半导体设备 - 美国实施“长臂管辖”限制半导体设备出口,切断部分设计软件销售渠道,国产替代加速 [16] - 大基金三期注册资本3440亿元,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17] 新能源设备 - 四川支持宜宾建设光伏产业园,签约项目35个,总投资1353亿元 [18] - 中核集团光伏组件集采规模29GW,10家企业中标 [18] - 国家能源局优化电力业务资质许可管理,部分新型经营主体豁免许可 [18] - 2025年4月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为94.0%,1 - 4月为93.9% [19] - 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20] 低空经济及EVTOL - 重庆发布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和能力清单,挖掘低空技术应用潜力 [21] - 国务院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利用低空技术 [21] - 广东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开展低空经济试点 [22] - 内蒙古打造低空经济人才培养高地 [22] - 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23] 重点数据跟踪 通用自动化 - 2025年5月PMI指数环比上涨(49.5%) [27][36] - 2025年4月全部工业品PPI指数同比-2.7% [27][36] - 2025年1 - 4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同比+8.8% [27][31] - 2025年1 - 4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累计同比+16.8% [27][31] - 2025年4月工业机器人当月产量同比+51.5% [27][33] - 2025年4月日本机床对华订单同比+28% [27][33] 工程机械 - 基建投资有所反弹,地产投资景气仍处低位 [27][43] - 2025年4月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下滑23.8% [27][43] - 2025年4月美国CPI同比+2.3%,5月中国CPI同比-0.1% [27][59] - 挖掘机开工小时有所回升 [27][57] 锂电设备 - 2025年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当月值122.6万辆,同比+44% [27][63] - 2025年4月动力电池装车量当月54.1GWh,同比+52.8% [27][65]
人形机器人行业周报(20250602-20250608):特斯拉核心人物离职,Figure发布60min物流分拣视频-20250609
华创证券· 2025-06-09 17: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多家科技公司加注人形机器人行业,新技术不断迭代,人形机器人落地量产进程加快,建议关注丝杠、减速器、传感器、电机、设备等领域相关公司[4] 行业基本数据 - 股票家数301只,占比0.04%;总市值49,118.76亿元,占比4.89%;流通市值42,830.18亿元,占比5.37%[1] 相对指数表现 - 绝对表现1个月为1.5%、6个月为 - 8.4%、12个月为7.6%;相对表现1个月为 - 0.2%、6个月为 - 5.9%、12个月为 - 0.3%[2] 行业动态 - 6月3日,百事可乐在上海发布品牌首个人形机器人“百事蓝宝”,由智元机器人携手百事中国共创,基于智元“本体 + AI”全栈技术,现场与嘉宾多元互动[4] - 6月5日,福莱新材首发第二代柔性触觉传感器,具有“真柔性、全曲面、三维力”三大核心技术,可无缝集成在机器人灵巧手不同部位,首条中试产线已达成批量供货目标[4] - 据6月6日报道,曾风光无限的人形机器人先锋企业Aldebaran于5月28日正式进入破产程序,暴露了行业深层次问题,警示企业推动行业从技术导向转向市场导向[4] - 6月6日,人形机器人企业Figure发布1小时长视频,展示机器人Figure 02一镜到底分拣快递全过程,还展现类人互动能力[4] - 6月6日报道,亚马逊正计划测试类人配送机器人,在物流配送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人形机器人投入使用有优有劣[4] - 6月7日,特斯拉“擎天柱”人形机器人项目负责人米兰・科瓦奇宣布离职,职位由自动驾驶团队负责人阿肖克・埃卢斯瓦米接替[4]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丝杠领域的五洲新春、鼎智科技等;减速器领域的绿的谐波、中大力德等;传感器领域的东华测试、柯力传感等;电机领域的步科股份、德昌股份等;设备领域的浙海德曼、华辰装备等[4]
机械行业周报2025年第23周:Optimus项目负责人宣布离职,工程机械景气度持续复苏-20250609
光大证券· 2025-06-09 15: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行业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突破性一年 万台级量产带动产业链放量 数据采集和训练解决数据匮乏难题 推动其向更泛化实用阶段发展 [6] - 机床&刀具领域受经济预期影响大 随着政策落地 行业基本面有望改善 [7] - 看好农业机械需求长期提升 拖拉机出口增长空间广阔 补贴政策倾斜 行业集中度提升 [9] - 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持续复苏 多地推动重大项目开工 基建投资将维持较高景气度 后续设备利用率有望回升 [13] - 轨交设备行业将受益于铁路投资增长、客流复苏带来的动车组需求量增长以及机车更新与动车组维保需求提升 [15] - 对等关税实施后 半导体关键设备国产替代加速 大基金三期推动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 [16][17] - 光伏电池片产能加速出清 政策推动光伏组件涨价 技术突破和价格调整推动市场回归健康竞争环境 [20] - 2025年低空经济发展有望全面提速 带动产业链发展 拉动居民消费 [23] 各子行业总结 人形机器人 - 6月7日 东风柳汽与智平方合作 搭载智平方大模型的机器人将进驻东风柳汽工厂执行智能化作业 标志国产具身大模型获汽车制造全场景验证 [2] - 6月6日 特斯拉Optimus项目负责人米兰·科瓦奇宣布离职 人工智能软件部门副总裁Ashok Elluswamy将接管项目 [2] - 6月6日 Figure创始人更新人形机器人视频 机器人由端到端通用控制模型Helix自主驱动 该模型在物流方面有巨大改进 [3] - 6月5日 福莱新材首发第二代柔性触觉传感器 实现真正全覆盖和无死角感知 [3] - 近日 亚马逊测试将人形机器人用于包裹投递服务 计划先在室内训练场测试 开发基于中国技术的软件驱动机器人 [3] - 近日 中科无线半导体推出并商用基于氮化镓工艺的机器人关节ASIC驱动器芯片 [4] - 6月3日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更新“天工2.0”机器人表现 其续航长 可应用于多场景 [4] - 6月3日 台积电董事长表示已接获人形机器人先进芯片订单 预计2026或2027年有更显著贡献 [6] 机床&刀具 - 2025年4月 日本机床订单金额1302.06亿日元 同比增长7.7% 环比下降13.8% 内需订单下降 外需订单增长 4月对华机床订单同比上升27.9% [7] - 2025年1 - 4月 中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26.4万台 同比增长16.8% [7] 农业机械 - 2025年4月 中国农机市场景气指数为47.9% 环比下降13.8个百分点 同比下降6.8个百分点 6个一级指数多数呈下降趋势 [8] - 2025年5月27日 全国小麦收购价格环比下降0.21% 玉米收购价格环比上涨0.27% [8] - 2025年1 - 4月 中国大、中、小型拖拉机产量分别同比+3.8%、-6.9%、-20.4% [8] - 2025年1 - 4月 拖拉机累计出口数量增长6.2% 累计出口金额增长29.1% [9] 机械出海 - 4月美国提高对中国输美商品关税 中国相应调整对美进口商品关税 美国对部分电子产品免除“对等关税” [10][11] - 5月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 美方承诺取消部分关税 修改部分关税 暂停加征部分关税 [12] - 2025年4月 中国出口电动工具12.1亿美元 同比+4.4% 出口OPE金额3.2亿美元 同比+55.3% [12] - 2025年4月 中国矿山机械出口额6.2亿美元 同比增长20.9% [13] 工程机械 - 2025年4月 挖掘机(含出口)销量22142台 同比增长17.6% 国内销量和出口量均增长 [13] 叉车 - 2025年4月 叉车销售130109台 同比增长5.0% 国内销量下降 出口量增长18.0% [14] 轨交设备 - 2024年国铁集团招标动车组相关数据增长 2025年1 - 4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五一和端午假期铁路旅客发送量增长 [14][15] 半导体设备 - 美国实施“长臂管辖” 切断部分美国企业向中国出售半导体设计软件渠道 中芯国际等厂商有望加速转向国产设备 [16] - 大基金三期注册资本3440亿元 推动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 [17] 新能源设备 - 6月4日 四川支持宜宾建设光伏产业园 累计签约引进项目35个 总投资1353亿元 [18] - 6月5日 中核集团光伏组件设备集采规模29GW 10家企业中标 [18] - 6月3日 国家能源局优化电力业务资质许可管理制度 部分新型经营主体纳入豁免范围 [18] - 2025年4月 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为94.0% 1 - 4月为93.9% [19] 低空经济及EVTOL - 6月6日 重庆发布首批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和能力清单 [21] - 6月5日 国务院决定2026年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 利用新技术普查 [21] - 6月3日 广东公布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 7月1日施行 推动低空经济应用 [22] - 近日 内蒙古印发方案培养低空经济领域人才 [22] 重点数据跟踪 通用自动化 - 2025年5月PMI指数环比上涨至49.5% 4月全部工业品PPI指数同比-2.7% [36] - 2025年1 - 4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同比+8.8% [31] - 2025年1 - 4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累计同比+16.8% [31] - 2025年4月工业机器人当月产量同比+51.5% [33] - 2025年4月日本机床对华订单同比+28% [33] 工程机械 - 基建投资有所反弹 地产投资景气仍处低位 2025年4月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下滑23.8% [43] - 2025年4月挖掘机相关销量数据及开工小时有所回升 4月美国CPI同比+2.3% 5月中国CPI同比-0.1% [57][59] 锂电设备 - 2025年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当月值122.6万辆 同比+44% [63] - 2025年4月动力电池装车量当月54.1GWh 同比+52.8% [65]
福莱新材第二代机器人触觉新品发布 解锁机器人三维感知新境界
证券日报· 2025-06-06 11:07
公司动态 - 福莱新材在浙江嘉兴举办机器人触觉第二代新品发布暨产融赋能研讨会,主题为"柔性突破,福莱领航",吸引了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投资机构人士、行业研究者参会 [2] - 公司董事长夏厚君表示第二代产品是对第一代的全面升级,融合了多模态、剪切力等感知能力,优化了材料配方与制备工艺,提升了传感器的灵敏度、耐用性 [2] 产品技术 - 第二代柔性触觉传感器具有三大关键特性:"真柔性"采用全柔性设计,能完美贴合各类复杂曲面,突破传统半柔性或平面传感器的物理限制 [3] - "全曲面"覆盖能力可在机器人灵巧手上完整部署于指尖、指腹、手心、手背等关键区域,实现全域触觉感知 [3] - "三维力"矢量感知能力能精准捕捉并解析垂直力、剪切力等多方向作用力,获取力的大小和方向信息 [3] - 核心技术包括分子层面优化的复合传感材料、仿生表面硅胶模拟人类皮肤结构与微观纹理,以及深度学习触觉识别与多模态感知数据融合技术 [3] 产品线 - 第二代触觉传感器产品线包括FOS-P300(平面版)、FOS-P300T(单曲面版)、FOS-P300S(全曲面版)以及FOS-W500(整手触觉版)等多个型号 [4] - 产品赋予机器人类似"电子皮肤"的全面感知能力,满足智能机器人对高灵敏、多维度触觉反馈的核心需求 [4] 行业前景 - 柔性传感器在未来情感机器人领域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搭载该技术的机器人有望通过触觉反馈实现更自然的人机交互 [4]
机器人有电子皮肤了!能变得更加聪明吗?
第一财经· 2025-06-06 09:39
机器人电子皮肤技术发展 - 福莱新材发布第二代柔性触觉传感器,采用硅胶材料模拟人类皮肤触感,可感知力、温度等多维度信号,提升机器人决策与操作能力 [1] - 柔性触觉传感器被业内称为"具身智能的最后一块拼图",需结合算法、算力、系统集成及成本控制推动产业落地 [1] - 技术关键点包括:柔性薄膜制备工艺实现复杂曲面贴合(柱面、球面等),支持X/Y/Z三轴力矢量检测 [3] 市场需求与场景应用 - 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对柔性触觉传感器需求预计达152.5万平方米,对应市场规模274亿元 [4] - 多维信号输入使机器人可应用于精密零件操作、手术、家庭等复杂开放场景 [4] - 当前未普及主因:贴合度、响应度不足,单只带传感器灵巧手报价10万元(配双手需20万元),阻碍批量采购 [6] 技术路线与成本优化 - 福莱新材采用压阻式技术方案(与特斯拉一致),平衡工艺难度、成本及量产规模,具备成本优势 [7] - 产业迭代逻辑:低价硬件先行(如机械狗案例),通过用户反馈持续优化性能 [6] - 行业共识:硬件成熟度提升后,需开发者结合场景进行软硬件耦合迭代 [6]
【私募调研记录】博海汇金调研亚太股份、福莱新材
证券之星· 2025-06-06 08:10
亚太股份调研要点 - 公司成立于1979年,专注汽车制动系统行业,客户包括吉利、长安、长城等知名车企,销售网络覆盖国内外[1] - 拥有萧山本部、安徽广德、湖州安吉三大生产基地,柳州、广州、长春等地生产基地,摩洛哥生产基地项目正在推进[1] - 毛利率上升得益于国内汽车销量增长、国际市场新项目上量、产品结构优化、内部降本增效[1] - 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内部管理应对整车企业年降要求[1] - EMB产品有技术储备但尚未量产[1] - 产能利用率高,将根据定点项目市场销量情况增加产线、扩大产能[1] - 新能源汽车配套占比逐年提升,可提供基础制动系统、汽车电子、线控制动及轮毂电机等产品[1] - 未来将扩大市场覆盖面,开拓合资品牌全球采购平台及自主品牌市场,推广新产品[1] 福莱新材调研要点 - 公司第二代柔性触觉传感器实现真柔性、全曲面触觉感知覆盖和三维力感知[2] - 产品应用于精密制造、医疗康复、服务机器人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2] - 三维力技术使机器人能进行复杂操作和判断[2] - 与国内同行相比,实现了触觉全覆盖和三维力感知,在核心材料研发和系统集成上有优势[2] - 团队迅速扩大至博士8人、技术人员30人,引进算法专家和业务开拓负责人[2] - 对行业内外延收并购机会持积极开放态度,聚焦柔性传感器、消费电子及水性环保包装领域[2] 机构背景 - 中国新一代投资银行与全球资产管理机构,由国内知名企业家和资深金融人士投资组建[3] - 管理团队具有丰富金融产品研发经验和专业资产配置能力[3] - 已成立并管理多只私募投资基金,下设全球资产管理研究中心[3] - 资本市场投研团队具有近十多年证券投资经验,以主动管理、稳中求进的投资风格经历多轮牛熊转换[3]
机器人有电子皮肤了!触觉或为具身智能“最后一块拼图”
第一财经· 2025-06-06 08:06
机器人触觉传感器技术发展 - 福莱新材发布第二代柔性触觉传感器 采用硅胶材料模拟人类皮肤触感 并具备力、温度等多维度感知能力 [1] - 触觉传感器被视为"具身智能的最后一块拼图" 但机器人智能化还需算法、算力、系统集成等协同发展 [1] - 传感器采用柔性薄膜制备工艺 可贴合柱面、球面等复杂三维几何形状 实现全方位触觉覆盖 [4] - 第二代产品可检测X、Y、Z三轴力矢量 信号输入维度更丰富 [4] 市场需求与前景 - 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对柔性触觉传感器需求预计达152.5万平方米 市场规模274亿元 [5] - 机器人整机厂商期待触觉传感器方案在贴合度、响应度和价格方面进一步优化 [4] - 多维信号输入有助于机器人在精密零件操作、手术等复杂场景的应用 [5] 成本与产业化挑战 - 带触觉传感器的灵巧手单只报价约10万元 高成本阻碍批量采购 [6] - 行业共识认为"便宜"是技术产业化的关键前提 需在低成本基础上优化性能 [6] - 压阻式技术路线(与特斯拉相同)因成熟度高、成本优势被福莱新材采用 [7] - 软硬件耦合仍需开发者结合场景持续迭代 参考机械狗通过低价策略实现产品优化案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