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糯米儿
icon
搜索文档
想做成泡泡玛特第二,TOP TOY还差什么?
新浪财经· 2025-11-20 13:41
文章核心观点 - 潮玩品牌TOP TOY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其母公司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有望拥有三家上市公司 [1] - TOP TOY被视为中国最大的集合IP潮玩品牌,其商业模式和战略目标显示出希望向泡泡玛特的商业成就靠拢 [1] - 公司通过快速提升自有IP比重、拓展海外渠道等方式,试图复制泡泡玛特的成功路径,但目前在利润率和品牌影响力上仍有显著差距 [3][4][6][9][14] 商业模式与IP战略 - 潮玩行业主要有三种商业模式:授权IP、自有IP和他牌IP [2] - TOP TOY兼备三种模式,但在上市前夕迅速提升自有IP比重,通过收购将自有IP数量从8个扩充至17个 [3] -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TOP TOY自有IP产品收入分别为680万元和610万元,占总收入的0.3%和0.9% [3] - 收购后,公司自有IP营收占比有望达到5%-10%,而泡泡玛特自有IP销售占比高达九成 [4] - 公司初期因缺乏经验走他牌IP路线以积累客群,目前正通过降低他牌IP比重和提升自研产品来改善利润率 [13]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5年上半年,泡泡玛特利润约46亿元,同期TOP TOY利润为1.8亿元 [6] - 利润差异源于营收规模相差10倍以及利润率差距,泡泡玛特毛利率达70.3%,利润率是TOP TOY的两倍多 [6][9] - 他牌IP业务拉低利润率,2025年上半年TOP TOY授权使用费为1971.1万元,仅占授权IP营收的3.2% [11] - 泡泡玛特线上收入占比达35.5%,而TOP TOY线上销售占比仅为8.5%,影响整体盈利能力 [14] 渠道拓展与海外战略 - TOP TOY拥有近300家品牌门店,并可借助名创优品和永辉超市的8000多家门店作为线下触点 [19] - 公司启动全球化战略,计划5年内在海外建设1000家门店,而泡泡玛特截至2025上半年海外门店仅为130家 [18] - 泡泡玛特依靠线上宣传在海外成功,TOP TOY则延续名创优品重铺线下渠道的模式 [18][19] - 广泛的线下渠道被视作筛选IP的关键环节,可为公司提供全球潮玩线下动态数据 [19] 产品开发与IP运营 - 泡泡玛特的核心能力在于IP运营和创新载体设计,如盲盒和毛绒搪胶材质应用 [20] - TOP TOY更多采取跟随策略,例如在泡泡玛特推出毛绒搪胶产品后迅速跟进相关产品线 [20] - TOP TOY的毛绒搪胶产品线销售额从2024年全年的6400万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1.46亿元 [20] - 公司通过"钞能力"收购已有成功潜力的IP,例如收购HI TOY获得商业上已取得成功的IP糯米儿,该IP诞生一年半以来销售额达5000万元 [21] 品牌影响力与竞争壁垒 - 自有IP是潮玩品牌建立心智壁垒的关键因素,授权IP难以培养消费者忠诚度 [9] - 微信指数显示,泡泡玛特主要IP的讨论度远高于TOP TOY的IP,品牌影响力形成飞轮效应 [9] - TOP TOY的优势在于资金实力和渠道网络,可通过大量门店和SKU测试IP潜力,并将营销资源匹配给有潜力的IP [21][22]
能否复制泡泡玛特神话?叶国富孵化的潮玩冲刺港股IPO,尚未有自己的LABUBU
搜狐财经· 2025-10-10 15:51
上市进程与市场定位 - 公司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已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瑞银和中信证券 [1] - 品牌成立于2020年12月,定位为潮流玩具集合平台,主要售卖授权IP玩具、自有IP玩具和第三方品牌玩具 [4] - 公司创始人早在三年前就提出希望TOP TOY能在三年内单独上市 [1] 财务表现与增长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6.7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9.09亿元,三年间实现显著增长 [1][4] - 公司毛利率持续改善,从2022年的19.9%提升至2024年的32.7% [4] - 公司利润由2022年亏损3838万元转为2023年盈利2.12亿元,并在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2.94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创新高,达到13.6亿元,同比增长58.5% [3][4] - 2024年公司在中国内地实现GMV 24亿元,2022年至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超过50% [5] 业务模式与销售渠道 - 公司零售门店分为直营、合伙人(加盟商)和经销商三种模式,后两者是主力 [5] - 向加盟商销售产品的收入从2022年的2.2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99亿元 [5] - 线下经销商是主要销售渠道,其销售占比从2022年的43.9%增长至2024年的55.3% [5][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拥有293家门店,海外门店数量从去年的4家增加至10家,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市场 [5] 产品结构与IP战略 - 公司产品聚焦手办、3D拼装模型和搪胶毛绒三大核心品类,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手办收入占比分别为73.1%和65.6% [4] - 公司营收高度依赖授权IP,目前拥有17个自有IP及43个授权IP [1][8] - 2024年自有IP开发的产品收入仅680万元,远低于授权IP的8.89亿元 [1][8] - 公司正通过收购提升自有IP数量,例如收购糯米儿、霉霉、尼尼莫等设计师IP,自有IP数量从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8个增加至17个 [10] - 部分自有IP如卷卷羊干果铺系列累计GMV达1070万元,糯米儿累计GMV达5000万元,但仍处于成长期 [10]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潮玩是当下热门行业,情绪消费当道,热门IP能有效拉动增长 [1][4] - 行业头部公司泡泡玛特市值一度超过迪士尼,其热门自有IP LABUBU在2025年上半年由国外火至国内,带动潮玩快速破圈 [1][4][10] - 与泡泡玛特以自有IP为主不同,公司采用自有IP、授权IP、他牌IP三轮驱动的模式 [8]
名创优品旗下TOP TOY赴港上市,今年上半年利润约1.8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30 19:45
上市计划与财务表现 - 名创优品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名创优品拟以分拆方式使其独立上市 [1] - 公司2024年在中国内地实现GMV约24亿元,其中自研产品收入占比接近50%,2022年至2024年GMV复合年增长率超过50% [1]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6.7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9.09亿元,净利润从2022年的亏损0.38亿元转为2024年的盈利2.94亿元,2025年前6个月营业收入为13.60亿元,净利润为1.80亿元 [1] 业务模式与IP战略 - 公司已建立潮玩全产业链一体化平台,构建了由17个自有IP和43个授权IP组成的多层次IP矩阵,产品矩阵包括手办、3D拼装模型及搪胶毛绒等 [2] - 重要授权IP如三丽鸥系列(授权区域包括中国内地和33个海外国家与地区)还有3年到期,迪士尼系列(包括中国内地和61个海外国家与地区)还有1年多到期 [2] - 公司自研产品收入贡献显著提升,由2022年的低于40%增加至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的约50% [3] 销售渠道与门店网络 - 公司销售渠道包括自营天猫旗舰店、小程序、其他主流电商平台、内容电商平台、山姆会员商店及Don Don Donki等大型零售商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TOP TOY门店总数为293家,其中250家为“合伙人”模式加盟店,38家为直营店,5家为代理店 [3] - 公司重视旗舰店和快闪店建设,上海全球旗舰店于2025年3月开业,开业当日销售额超100万元,单日客流量超3万,2025年8月该店销售额超过700万元 [3] 公司股东与未来规划 - 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杨云云夫妇通过数家实体拥有名创优品86.90%的持股,为TOP TOY的控股股东,2024年8月淡马锡领投TOP TOY,投后估值达到约100亿港元 [4] - IPO募集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丰富多元化IP矩阵、增强IP运营能力、深化全球化的全渠道布局、品牌建设与营销、提升供应链实力和数字化能力以及用作营运资金 [4]
TOP TOY冲击上市,但他跟泡泡玛特比就像安卓和苹果
搜狐财经· 2025-09-30 18:59
公司概况与市场定位 - TOP TOY成立于2020年,仅用5年时间即冲击上市,展现出快速成长轨迹 [2] - 公司将自身定位为“安卓”式开放平台,通过搭建渠道容纳多方IP和产品,与泡泡玛特“苹果”式闭环运营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2] - 截至2025年7月,公司完成A轮约6000万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达13亿美元(约102亿港元) [2] 财务表现与增长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6.7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9.09亿元,年度利润从2022年亏损3838.3万元转为2024年盈利2.94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2]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13.6亿元,同比增长58.5%,利润为1.8亿元,同比增长26.8% [2] - 同期泡泡玛特营收为138.8亿元,净利润为45.7亿元,其收入和利润规模分别为TOP TOY的10倍和25倍 [3] 运营规模与市场覆盖 - 截至2025年上半年,TOP TOY拥有超1000万注册会员,而泡泡玛特国内累计注册会员达5912万人 [3] - TOP TOY在全球运营299家门店,其中海外门店15家,覆盖泰国、马来西亚等市场,海外收入占比仅为3.9% [4] - 泡泡玛特在全球18个国家运营571家门店(国内443家,海外128家),并拥有2597台自动售货机,海外市场收入占比高达40% [3][4] 销售渠道与商业模式 - TOP TOY大部分收入来自加盟商和经销商,2025年上半年该渠道收入占比达74.3% [4] - 名创优品作为公司持股86.9%的大股东,同时是最大经销商,2025年上半年贡献了TOP TOY 45.5%的收入 [4] - 公司销售渠道包括直营门店零售、向加盟商销售、向线下经销商销售、线上销售等,2025年上半年直营门店零售收入占比为12.4%,向线下经销商销售占比为49.9% [5] 盈利能力与效率 - 2025年上半年TOP TOY毛利率为32%,净利率为13%,而泡泡玛特毛利率超过70%,净利率超过30% [6] - TOP TOY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19.9%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2.4%,净利率从2022年的-5.7%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13.2% [7] - 公司流动比率从2022年的51.7%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11.3%,显示短期偿债能力显著增强 [7] IP战略与产品结构 - TOP TOY的IP分为自有IP、授权IP(统称自研产品)和他牌IP(对应外采产品),截至2025年6月拥有17个自有IP和43个授权IP [10] - 2025年上半年自有IP产品收入仅610万元,占总收入比例不到1%,授权IP产品收入为6.15亿元 [12] - 公司自研产品与外采产品销售收入各占半壁江山,2025年上半年自研产品收入占比47.2%,外采产品占比52.8% [13] - 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自主产品收入占比达99.1%,其中艺术家IP(自有IP和独家IP)收入占比88.1%,授权IP收入占比11% [8][9] 行业竞争格局 - 泡泡玛特强调IP运营属性,通过自有IP和独家IP建立稀缺性和定价权,而TOP TOY更强调渠道属性,扮演“潮玩超市”角色 [13][14] - 两种商业模式各具特色,类似于“安卓”与“苹果”的生态差异,分别代表开放平台与闭环系统的发展路径 [2][14]
名创优品旗下潮玩「TOP TOY」冲刺港交所,上半年营收超13亿
36氪· 2025-09-29 11:19
上市计划与财务表现 - 公司于9月26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书 拟主板上市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 瑞银和中信证券[1]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6.79亿元 14.61亿元和19.09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67.7% 2024年上半年营收13.60亿元 同比增长58.5%[1] - 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 2023年和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12亿元和2.94亿元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1.80亿元 同比增长26.8%[1] - 毛利率持续改善 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19.9% 31.4% 32.7% 2024年上半年为32.4%[1] 市场地位与业务规模 - 公司是中国规模最大 增速最快的潮玩集合品牌 2024年中国内地GMV达24亿元 2022-2024年GMV复合年增长率超50%[2] - 截至2025年9月19日拥有299家门店 其中海外门店15家 覆盖泰国 马来西亚 印尼和日本等市场[2] - 注册会员超1000万 客单价约56元 复购率38% 核心客群为18-30岁女性[2] - 线上销售占比从2024年不足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8.8% 抖音和天猫成为重要增长引擎[2] 发展历程与战略布局 - 公司成立于2020年12月18日 首店位于广州正佳广场 面积超400㎡ SKU超4000个[2][6] - 发展经历三阶段:2020-2021年为初创探索期 开设80多家店铺和130多个无人零售店[6] 2022-2023年为调整期并实现全年盈利[7] 2024年起进入高速发展期 门店数从148家增至276家[7] - 2024年8月以店中店形式进入印尼市场 10月在泰国开设首家独立门店 2025年3月在上海南京路开设全球首家旗舰店[7] IP战略与产品特色 - 构建自有IP+授权IP双轮驱动模式 截至2025年9月19日拥有17个自有IP和43个授权IP[4] - 自有IP占比30% 毛利率高达65% 包括卷卷羊 糯米儿等 授权IP占比50% 包括迪士尼 三丽鸥 高达等知名IP[4] - 自研产品收入占比接近50% 为中国潮玩集合品牌中最高水平[5] - 定位为全球潮玩集合店 通过价格亲民和品类丰富策略降低潮玩消费门槛[3] 商业模式比较 - 采用安卓系统式开放平台战略 以授权IP为主 依托名创优品供应链和渠道网络快速扩张[8] - 与泡泡玛特形成差异化竞争:平台化vs垂直整合 规模扩张vsIP深耕 性价比vs高溢价[8] - 通过借鸡生蛋策略快速占领市场 同时通过提升自有IP占比和全球化布局增强竞争力[9]
叶国富又一个IPO,估值102亿港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22:52
公司上市与融资进展 - TOP TOY International Group Limited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摩根大通、瑞银、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1] - 公司于2024年7月完成A轮融资 金额5942.6万美元(约4.27亿元人民币)对应持股比例4.8% 投后估值达13亿美元(102亿港元)[1] - 距离首家广州正佳广场门店开业五年后正式递表港交所[1] 业务定位与发展历程 - 公司为名创优品集团旗下潮玩集合品牌 专攻潮玩IP领域[2] - 2020年首家门店开业 名创优品基于"兴趣消费"概念创立TOP TOY切入潮玩赛道寻找增量[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度营收分别为6.79亿元、14.61亿元、19.09亿元 经营利润从-0.37亿元改善至3.96亿元[3]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6亿元 毛利4.41亿元 经营状况持续向好[3] - 2022-2024年GMV复合年增长率超50% 成为中国增长最快且最快突破年GMV10亿元的潮玩品牌[3] 门店网络与市场拓展 - 截至2025年9月19日拥有299家门店 其中海外门店15家 覆盖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日本等东南亚市场[4] - 2025年上半年海外市场收入5250万元 占总收入3.9% 较2024年同期1180万元(占比0.6%)显著提升[9] IP运营战略 - 当前拥有17个自有IP及43个授权IP[4] - 2024年自有IP收入680万元 授权IP收入8.89亿元 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610万元和6.15亿元[4] - IP授权费用从2022年871.8万元增至2024年3278万元 2025年上半年达1971.1万元(同比增长34%)[5] 毛利率与盈利能力 - 毛利率从2022年19%提升至2024年32.7%及2025年上半年32.4%[5] - 毛利率水平较泡泡玛特约70%的毛利率仍有较大差距[5] 自有IP孵化进展 - 公司确定自有IP孵化为重要战略 通过内部创作和赛马机制推进[6] - 新IP"右右酱"试水首月销售额超千万元[6] - 主力自有IP卷卷羊已扩展至5个产品系列 其中咩记干果铺系列累计GMV达1070万元[6] - 通过战略收购新增糯米儿、霉霉、尼尼莫等IP 糯米儿去年9月上市后全渠道营收过亿 预计明年营收达5-6亿元[7] 行业市场前景 - 中国潮玩市场规模从2019年207亿元增长至2024年58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3.2%) 预计2030年达213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0.9%)[8] - 中国IP消费渗透率约53%-56% 远低于日本(约11倍)和美国(约50多倍) 显示巨大增长潜力[8] - 行业不会一家独大 需要平台型公司帮助小众艺术家实现IP商业化[9] - 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55.93亿元(占比40.3%) 显示TOP TOY海外拓展仍有较大空间[9]
叶国富又一个IPO,估值102亿港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22:49
上市申请与融资 - TOP TOY International Group Limited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摩根大通、瑞银、中信证券为其联席保荐人[1] - 公司完成A轮融资 金额5942.6万美元(约4.27亿元人民币) 对应持股比例4.8% 估值13亿美元(102亿港元)[1] 业务定位与发展历程 - 公司是名创优品集团旗下潮玩集合品牌 专攻潮玩IP定位[5] - 首家门店于2020年在广州正佳广场开业 入局潮玩赛道寻找增量[5] 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2022-2024年度营收分别为6.79亿、14.61亿、19.09亿元人民币 经营利润分别为-0.37亿、2.90亿、3.96亿元人民币[6]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6亿元人民币 毛利4.41亿元人民币[6] - 2022-2024年GMV复合年增长率超过50% 是中国增长最快的潮玩集合品牌[6] - 截至2025年9月19日拥有299家门店 其中海外门店15家 覆盖东南亚市场[6] IP运营状况 - 拥有17个自有IP及43个授权IP[6] - 2024年自有IP产品收入680万元 授权IP产品收入8.89亿元 2025年上半年自有IP收入610万元 授权IP收入6.15亿元[6] - IP授权费用从2022年871.8万元升至2024年3278万元 2025年上半年达1971.1万元(同比增长34%)[7] - 毛利率从2022年19%提升至2024年32.7%及2025年上半年32.4%[7] 自有IP发展策略 - 重点发展自有IP孵化战略 推出卷卷羊、糯米儿、霉霉、尼尼莫等主力IP[7] - 卷卷羊咩记干果铺系列累计GMV1070万元[7] - 通过收购获得糯米儿、霉霉、尼尼莫等IP 其中糯米儿去年9月上市后全渠道营收过亿 预计明年营收达5-6亿元[8] 行业市场前景 - 中国潮玩市场规模从2019年207亿元增长至2024年58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3.2%) 预计2025年825亿元增长至2030年213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0.9%)[10] - 中国IP消费渗透率约53%-56% 日本约为中国11倍 美国约为中国50多倍 显示巨大增长潜力[11] 海外业务拓展 - 2024年中国内地以外市场收入1180万元(占总收入0.6%) 2025年上半年收入5250万元(占比3.9%)[12] - 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55.93亿元 占比40.3%[12] 竞争策略 - 采取与泡泡玛特错位竞争策略 注重孵化小众艺术家IP[11] - 通过平台型公司生态孵化能力实现IP商业价值最大化[11]
叶国富又要收获一家上市公司,TOP TOY冲刺港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19:16
上市申请与融资进展 - TOP TOY International Group Limited于9月26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瑞银和中信证券 [2] - 公司于7月完成A轮融资 金额5942.6万美元(约4.27亿元人民币) 对应持股比例4.8% [2] 业务定位与发展历程 - 公司为名创优品集团旗下潮玩集合品牌 定位专攻潮玩IP产品 与名创优品日用品业务形成差异化 [3] - 首家门店于2020年在广州正佳广场开业 旨在通过"兴趣消费"概念寻找业务增量 [3] 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营收从2022年6.79亿元增长至2024年19.09亿元 经营利润从2022年亏损0.37亿元改善至2024年盈利3.96亿元 [5]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6亿元 毛利4.41亿元 GMV复合年增长率超50% 是中国增长最快且GMV突破10亿元历时最短的潮玩品牌 [5] - 毛利率从2022年19%提升至2024年32.7%及2025年上半年32.4% [7] 门店网络与IP布局 - 截至2025年9月19日拥有299家门店 其中海外门店15家 覆盖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 [6] - 拥有17个自有IP及43个授权IP 2024年授权IP收入8.89亿元 自有IP收入680万元 2025年上半年授权IP收入6.15亿元 自有IP收入610万元 [6] - IP授权费用从2022年871.8万元增至2024年3278万元 2025年上半年达1971.1万元(同比增长34%) [7] 自有IP战略推进 - 重点推进自有IP孵化战略 新IP"右右酱"试水一个月销售过千万元 [8] - 主力自有IP包括卷卷羊(累计GMV1070万元)、糯米儿(去年9月上市后全渠道营收过亿 预计明年营收5-6亿元)、霉霉和尼尼莫 [8] 行业市场前景 - 中国潮玩市场规模从2019年207亿元增长至2024年58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3.2%) 预计2030年达213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0.9%) [9] - 中国IP消费渗透率约53%-56% 显著低于日本(约11倍)和美国(约50多倍) 存在巨大增长潜力 [9] 海外业务拓展 - 海外收入从2024年1180万元(占比0.6%)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5250万元(占比3.9%) [10] - 对比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55.93亿元(占比40.3%) 显示TOP TOY海外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