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曲

搜索文档
汤臣倍健再登Nature:精准营养引领全球VDS新纪元
齐鲁晚报· 2025-06-26 16:46
公司科研实力与行业地位 - 公司因在精准营养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被国际权威科学期刊Nature增刊重点介绍,是专题中唯一膳食营养补充剂(VDS)企业[1] - 继2023年6月后再次登上Nature增刊,印证全球科学界对中国营养科研实力的认可,并逐步成为全球VDS行业领先企业[4] 精准营养研究突破 - 2020年建成国内首个全自动在线干血斑检测中心,仅需指尖血微量样本即可检测超过40种代谢组分,被Nature称为"小样本、大数据"式创新[5] - 2024年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等机构,构建全新代谢健康量化模型,全球率先对内稳态概念多维度量化评估取得突破[5] - 科研技术成果将与基因检测和肠道微生物群分析等技术结合,助力制定个人精准营养干预策略[5] 科研成果转化与行业应用 - 重点探索以膳食营养补充剂解决普遍健康问题,基于科学循证进行功能研究并更新配方[6] - 开展红曲和水溶性番茄浓缩物在胆固醇控制和心血管健康方面的功效研究[7] - 创新使用双层片剂技术,通过维矿分层制备工艺隔离易反应成分,提升复合维生素矿物质功效[7] - 成功分离并研究副干酪乳酪杆菌LPB27和短双歧杆菌207-1等益生菌菌株,探讨其在消化和代谢健康中的潜在用途[8] - 开展骨关节健康领域首个万人级真实世界研究,验证氨糖、硫酸软骨素及钙组合的安全性和积极作用[8]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精准营养作为营养研究发展方向,将推动更多科研成果惠及大众健康[8]
千元一粒的“记忆药丸”:绿谷制药断供引爆阿尔茨海默假药黑市
观察者网· 2025-06-24 10:01
阿尔兹海默病药物断供危机 - 绿谷医药旗下抗阿尔兹海默病药物"九期一"(甘露特钠胶囊)于2025年6月突然停产,导致全国多地患者陷入断药困境 [1][2] - 断供危机在5月初爆发,6月达到顶峰,患者家属反映"跑遍全城也找不到一盒药" [2][4] - 公司回应称停产原因为"药品注册证到期等待审核",正与有关部门沟通供货问题 [4] 药品黑市乱象 - 正品消失后黑市价格暴涨:医保后原价296元/月的药品被炒至534.5元/半月,部分第三方药房标价达5000元/盒 [4] - 电商平台出现虚假销售行为:商家先以"无货"退款,再以更高价格重新上架,淘宝/京东平台标价3000元仍显示缺货 [4] - 假冒药品在电商平台流通,名称刻意模仿正版"九期一",部分店铺销量高达上万 [6] 假冒药品产业链特征 - 盗用知名品牌现象严重:如"同仁堂甘露特钠胶囊"等产品名称极具迷惑性 [6][11] - 假冒产品宣传话术精准:直播间将14.8元的普通茶饮虚假宣传为具有"通络化瘀、降血压"功效的"神药" [11] - 同类案件涉案金额巨大:2024年安徽某直播带货诈骗案涉案金额达3089万元,针对50岁以上人群精准营销 [13] 品牌侵权历史 - 同仁堂2025年3月公布65个盗用其名义的产品,包括"北京同仁堂护肤研究院"等虚假机构 [11] - 侵权产品未受有效查处,仍在电商平台热销,部分产品包装存在明显错别字 [11]
保健品直播带货乱象:茶包宣称可改善瘫痪,有人虚构药效获刑
南方都市报· 2025-06-21 21:00
直播电商虚假宣传现象 - 直播电商平台存在大量将普通食品包装成"保健神药"的现象,例如宣称γ-氨基丁酸骨胶原小分子肽饮具有增高功效,实际执行标准仅为饮料国标GB7101 [6][7] - 北京同仁养生滋补茶直播间宣传14.8元的人参天麻平卧菊三七茶具有"通络化瘀、降血压"功效,实际产品类型为代用茶且封面出现错别字 [10] - 多个直播间销售号称国药药材的"鲨鱼软骨素乳钙片""氨糖软骨素",实际仅为压片糖果 [12] 虚假宣传案例与涉案金额 - 山子传媒有限公司通过直播虚构红曲胶囊降血脂功效,以499元/套(成本约18元/盒)销售给50岁以上人群,涉案金额超3089万元 [13] - 某团队虚构"北京某某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专家"身份,虚假宣传产品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诱导116名老年人购买,涉案金额近百万 [15][16] - 2024年平台接收直播带货投诉举报40.2万件,同比增长19.3%,其中社交种草类直播平台投诉增长3倍 [12] 监管现状与行业问题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拟出台《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强化直播间责任 [17][18] - "三品一械"直播存在三大问题:虚假宣传、隐蔽性强、处罚力度不足,主播常借用"食药同源"概念进行心理暗示 [18][19] - 专家建议限制非专业机构带货"三品一械",参考健康类自媒体管理要求实施资格认证制度 [19] 产品安全风险 - 小林制药含红曲成分保健品已致391人死亡,但直播平台仍大量销售宣称"降血脂"的红曲胶囊及凝胶糖果 [14][15] - 红曲霉菌发酵易产生有毒物质,部分直播间销售的"曲远凝胶"等产品未公示成分表 [14][15]
免费鸡蛋变天价骗局!“保健品”收割老年人
中国新闻网· 2025-05-27 09:47
近期,多名消费者向中国新闻网《民生调查局》反映,一些看似售卖油盐酱醋米等农副产品的店铺,暗地里却偷偷向老年人销售高价"保 健品"。有老人受骗金额达数十万元。 这些老年人是如何一步步落入高价"保健品"陷阱?中国新闻网记者近期采访了多位受骗老人家属及曾经的保健品销售,还原保健培训课 堂"收割"老年人的"套路"。 花50万元买"保健品",竟包含压片糖果 硒肽、富硒植物蛋白精萃片、红曲植物甾醇硒精华片……家住北京的徐女士向中新网记者展示了自家老人四年来在"硒品优选拼团"购买 的"保健品"。据她估算,四年来,老人高价购买各类富硒产品至少花费了50万元。 "我曾亲耳听见上门服务的业务员说,有病人肝癌晚期,吃过这些'保健品'后症状缓解,暗示这些东西有医疗效果。"徐女士说。 记者注意到,徐女士展示的这些"保健品"实际并没有保健食品标识。 以其中的"希欣康红曲植物甾醇硒精华片"为例,销售人员向老人宣传该产品有保健功效,但实际该产品并没有保健品标识,包装上甚至还 写着"压片糖果"。 产品生产方恩施德源硒材料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网站截图 该产品生产企业恩施德源硒材料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的网站显示,该精华片是一款"专业级心脑健康呵护产品"。 ...
被私域直播围猎的老年人
第一财经· 2025-05-22 16:45
2025.05. 22 本文字数:3285,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马纪朝 在河南郑州,不少市民发现,街头突然出现了很多挂着"国×优选""大×拼团"的门店。与传统便利店 不同的是,这些门店不仅对主动到店的年轻人怀有警惕,甚至店内摆放的商品也不多,店长和店员们 则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拉新"上。 "拉新"的手段,既包括"1元秒杀10枚富硒无抗鸡蛋",也包括比市场价低得多的低价蔬菜、米面粮 油,而"拉新"的对象,则大多是年龄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要想得到这些"实惠",老人们需要留下 自己的相关信息,并加入商家组建的微信群,微信群里会以发红包等方式吸引大家进入只有群员才能 进入的直播间,在那里,老人们会面临被营销话术洗脑,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购物行为。直播间里推销 的商品多为保健品、玉石字画等。 不只是郑州,这种通过私域渠道以群聊、直播等方式,专门针对老年人进行的精准商业"围剿"行为 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 套路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人民法院(下称"七里河区法院")的一份刑事判决书,详细描述了怎样引老 人入局的过程。 犯罪嫌疑人董某燕在这份判决书中供述称,自己与丈夫一共在兰州开了4家店,对于每个店的员工, 她 ...
被私域直播围猎的老年人:陷入诈骗迷局与监管难题
第一财经· 2025-05-22 15:40
面对不断涌现的私域直播骗局,各地已经展开相应的监管和整治行动。 在河南郑州,不少市民发现,街头突然出现了很多挂着"国×优选""大×拼团"的门店。与传统便利店不同 的是,这些门店不仅对主动到店的年轻人怀有警惕,甚至店内摆放的商品也不多,店长和店员们则将主 要精力放在了"拉新"上。 "拉新"的手段,既包括"1元秒杀10枚富硒无抗鸡蛋",也包括比市场价低得多的低价蔬菜、米面粮油, 而"拉新"的对象,则大多是年龄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要想得到这些"实惠",老人们需要留下自己的相 关信息,并加入商家组建的微信群,微信群里会以发红包等方式吸引大家进入只有群员才能进入的直播 间,在那里,老人们会面临被营销话术洗脑,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购物行为。直播间里推销的商品多为保 健品、玉石字画等。 不只是郑州,这种通过私域渠道以群聊、直播等方式,专门针对老年人进行的精准商业"围剿"行为在全 国各地都有发生。 套路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人民法院(下称"七里河区法院")的一份刑事判决书,详细描述了怎样引老人入 局的过程。 犯罪嫌疑人董某燕在这份判决书中供述称,自己与丈夫一共在兰州开了4家店,对于每个店的员工,她 们都要求,先通过发红包、抽奖 ...
扬子江药业集团:锚定世界一流企业 持续追求卓越品牌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08 16:39
转自:中国质量报 创新,是扬子江锤炼品牌的持久动力。 品牌建设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扬子江药业集团(以下简称"扬子江")坚持"健康人人 人人健康"的品牌主张, 通过对标"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标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品牌引领、深化品牌运营,形成"扬子江"西 药、"龙凤堂"中药、"护佑"大健康三大品牌,持续推动品牌价值升级,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医药健康品牌。 质量,是扬子江锻造品牌的强大底气。 继两次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后,扬子江将全球三大质量奖之一的"EFQM(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全球奖"(原欧洲质量奖)作为检验自身管理成熟度 的"试金石"。2021年,扬子江首次申报获得五星级大奖,实现国内医药行业全球性顶级质量奖领域的新突破。为持续追求卓越,加快迈向国际化,扬子江 以"大质量"为抓手,继续强化"内功",陆续开展"学习元年""数智元年""合规元年""大健康元年",聚焦补短板、提能力、锻长板,着重强化人才、信息化、 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战略等多体系建设,持续夯实企业管理根基,并再次向更高钻级"EFQM全球奖"发起冲 ...
虚标成分、产地造假,央视曝光跨境电商保健品黑色产业链
新浪财经· 2025-04-28 10:02
全康药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坦言,跨境保健品由于国家暂时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所以跨境保健品在 成本、质量、宣传上,也很随意。 山东东营的益诺康药业有限公司宣称,和同行相比,他们工厂的办法更为隐蔽,那就是在国内生产保健 品的"胶囊颗粒",再运到国外去包装,虽然增加了一点运输成本,但更安全,这样的假进口保健品,即 便是相关部门检查,也查不到任何问题。 4月27日晚间,央视财经发布消息称,一些标称为进口的保健品表面看似进口手续齐全,跨境电商店铺 也拥有其他国家地区的经营许可文件,但这类保健品合法外衣背后,其实隐藏着一条制假售假的黑色产 业链。 根据消费者提供的线索,《财经调查》记者在电商平台找到了一款售价为129元的女性复合维生素产 品,销售页面显示已购3.9万件,并显示该产品为保税进口产品、美国品牌、保税仓发货;产品展示页 面显示,美国原装进口、100%海外直采。根据宣传中的介绍,记者在海外直采平台和商超网站搜索, 没有找到该产品的任何信息。 另一款品牌名为"LAXIN"的美国进口纳豆激酶胶囊精菌进口高活性4000FU红曲片的产品,同样以跨境 进口的名义在电商平台售卖,保税仓发货。记者登录海外平台进行搜索,没有找到 ...
宣称“可降血脂、替代药物”,红曲米产品被包装成降脂神药
新京报· 2025-04-12 10:41
红曲米产品市场现状 - 网购平台搜索排名靠前的4款红曲米产品均涉及"中老年""心脑血管""胆固醇"等宣传字眼,部分店铺使用"诺贝尔奖""天然他汀"等表述强化降血脂功效 [1][5] - OWV海外旗舰店销售的德国进口红曲米胶囊宣称"天然红曲米配方安全性是他汀的50倍",客服明确建议可替代西药并逐步停药 [1][5] - 西班牙NE纳森特、波利王等品牌产品同样打出"拒绝他汀伤害""非药物0负担"等宣传,核心成分为红曲米、菲牛水蛭素、纳豆激酶 [7][8] 产品性质与宣传问题 - OWV红曲米胶囊外包装显示为Dietary Supplements(膳食补充剂),无中文标签,客服声称的"国际药管局(FDA)"机构不存在且未在FDA官网查询到产品信息 [6] - 产品页面使用"血管4项更健康""世界医学公认安全有效天然他汀"等描述,并虚构"诺贝尔医学奖成分""FDA批准成分"等权威认证 [5][16] - 律师指出普通食品宣称治疗功能违反《广告法》第17条,建议"减少西药剂量"的表述涉嫌违反《药品管理法》第90条 [16][17] 医学研究与临床效果 - 红曲米通过发酵产生洛伐他汀类物质抑制胆固醇合成,但临床数据显示他汀药物28天后LDL-C下降40%,而红曲米等补充剂未显示显著效果 [11][13] - 美国心脏协会研究显示膳食补充剂组LDL-C、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指标与安慰剂组无差异,可能仅为心理安慰作用 [13] - 医生强调他汀类药物具有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的长期安全性,红曲米产品缺乏相关数据且莫纳可林K含量不稳定可能引发肝损伤 [12][14] 跨境电商监管漏洞 - OWV、NatureEssential等海外旗舰店销售主体均为香港注册企业(如Klidew Trading Limited、Fosun JoyGo(HK)),无境内联系方式 [18][19] - 律师指出香港企业利用跨境管辖漏洞增加维权难度,消费者需承担跨境诉讼成本且赔偿执行率低 [19] - 记者已通过12315平台举报OWV红曲米虚假宣传,案件处于待立案状态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