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环境

搜索文档
全球ESG治理,中国为何能后来居上
搜狐财经· 2025-07-04 10:46
中国ESG政策发展 - 2024年是中国ESG政策、规则和标准建立的元年,沪深北三大交易所首次强制要求450余家上市企业进行ESG信息披露,并采用"双重重要性"披露原则[1] - 财政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推动中国ESG标准与国际接轨[1] - 2024年密集出台《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试行)(征求意见稿)》等政策文件,显示中国在ESG标准制定上的高效与决心[1] 中国ESG发展路线图 - 目标到2027年出台企业可持续披露基本准则和气候相关披露准则,到2030年基本建成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2] - ESG信息披露将从上市公司向非上市公司扩展,从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扩展,从定性要求向定量要求扩展,从自愿披露向强制披露扩展[2] - 中国ESG准则正从与国际标准趋同向超越方向发展,寻求中国特色落实[2] 中国ESG治理优势 - 中国政府强有力的行政推动是核心因素,例如大气污染治理用预计一半时间就让多数城市空气显著改善,被称为"北京奇迹"[3] - 科技赋能是ESG目标关键支撑,"ESG+T"模式提升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推动能源结构转型[3] - 中国在光伏、风力发电、电池储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飞速发展,奠定全球绿色低碳转型领头羊地位[3] 科技与产业支撑 - 中国拥有全球制造业领域78家"灯塔工厂",数量位居世界首位,为ESG工作提供坚实支撑[4] - 先进数智化技术与实践经验在提升能源和环境治理效率、优化企业治理方面不可或缺[4] 香港的枢纽作用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首批采用ISSB企业可持续准则的司法管辖区之一,在港上市的2300多家企业中超过1400家来自中国内地[5] - 香港将促使在港上市中国企业遵循严格ISSB标准,带动企业快速适应ESG标准化治理[5] - 内地政策与香港国际标准形成内外合力,推动中国ESG工作在全球树立标杆[5]
安永黄寅:制度性“刚性保障”护航民企行稳致远|新粤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22:33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我国首部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 提供制度性"刚性保障" 明确市场准入公平对待民营企业 [2] - 围绕科技创新全方位赋能 支持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和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降低创新门槛 [2] - 覆盖政策制定 服务保障 合规管理的全链条支持体系 包括政企沟通 人才服务 合规管理等维度 [2] 民营企业战略调整方向 - 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对接科研机构申请技术合作 借助AI 大数据 区块链提升"含新量" [3] - 善用政策化解资金难题 申请专项信贷支持 关注政府融资担保项目和创新绿色金融工具 [3] - 优化内部管理与合规经营 完善治理结构 提升决策 资金管理 风险防范科学化水平 [3] - 拥抱可持续发展 将ESG融入战略规划 通过低碳和循环经济实践增强长期韧性 [4] 市场准入环境改善 - 规定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 禁止歧视性条款和隐性壁垒 [5] - 不同地区政策执行不一致问题仍存在 影响民营企业享受政策优惠的整体效果 [5] 民营经济发展历程 - 2005年国务院意见奠定民营经济平等地位 后续"民间投资36条" "民营企业28条" "民营经济31条"等政策持续释放红利 [6] - 高端制造 新能源等行业快速发展 科技创新驱动民营企业开辟新蓝海 [6] - 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 民企积极参与"丝路电商"和"一带一路"经贸合作 [7] 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 - 出海进入3 0阶段 从单兵作战转向产业链整体出海 对全球化战略布局要求更高 [8] - 专业服务机构需提供战略规划 市场进入 合规管理 财税尽职调查等综合化国际化服务 [9]
上交所六大举措提升沪市上市公司ESG评级 将推动社保基金等将中证ESG评级纳入投资决策因素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9 23:09
上交所推动提升沪市上市公司ESG评级专项行动方案 - 上交所制定《推动提升沪市上市公司ESG评级专项行动方案》,通过六大举措助力上市公司ESG评级水平跃升 [1] - ESG评级较高的上市公司更容易入选ESG指数和ETF组合、获得更高投资权重,吸引更多长期投资 [1] - MSCI ESG评级AAA级的沪市上市公司外资持股平均市值为356亿元、平均持股比例近5%,分别是CCC级公司的21倍和2倍 [1][6] ESG评级专项行动六大举措 - 提供评级指导:制定更多议题编制指南,加强分行业ESG管理绩效和评级结果分析 [3] - 推动沟通交流:搭建上市公司与评级机构沟通桥梁,支持参与评级方法论构建 [3] - 改进信息披露:鼓励识别财务重要性议题,加强财务影响分析和披露 [3] - 形成最佳示范:总结国际与中证ESG评级领先公司实践案例,组织行业标杆企业分享经验 [4] - 加强正向激励:支持开发ESG主题投资产品,推动社保基金、公募基金纳入ESG评级决策 [4] - 提升管理绩效:鼓励引入专业投资者参与治理,加强市值管理 [4] 沪市ESG评级水平现状 - 截至2024年底,沪市342家上市公司纳入MSCI ESG评级,100家评级提升,8家获AAA级 [7] - 截至2025年5月,22%沪市上市公司中证ESG评级同比上升,83家连续两年上升 [7] - 超七成沪市上市公司获中证ESG评级AAA-BB级,两成获AAA-A级 [7] - 与国际同行相比,全球领先者数量较少,部分议题指标需改进 [7] ESG理念融入资本市场制度建设 - 2024年4月三大交易所同步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 [5] - 2025年1月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 [6] - 2024年11月上交所发布《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三年行动方案》 [6] - 2025年6月创业板指数调整首次引入ESG评级负面筛选机制,剔除国证ESG评级B以下公司 [6]
金价达到银价100倍,价格偏高仍迎来买入
日经中文网· 2025-05-27 14:38
金银比价现状与历史对比 - 当前金银比价已达到100倍 为海湾战争和新冠疫情以来的最高水平 [1][3] - 纽约黄金期货价格保持在每盎司3300美元区间 同比上涨40% 白银价格为每盎司33美元区间 [3] - 1982年以来金银比价超过100倍仅出现两次 分别是1991年海湾战争时期(128倍)和2020年疫情期间 [3] 资金流向变化 - 投资者正逐渐远离美国国债 转而购买不存在主权风险的黄金 [1][4] - 黄金作为替代性"货币"被买入 关键货币美元的信用下降是主要原因 [3] - 黄金对美元涨幅达12.5% 远超欧元(3.7%) 瑞士法郎(3.2%)和日元(2.7%) [4] 市场预期与影响因素 - 多数观点认为短期内高倍率情况将持续 [1][3] - 新兴市场国家央行持续购买黄金 但基本不购买白银 [5] - 白银工业需求占60% 光伏发电面板用白银面临增长乏力 [5] 黄金市场特性 - 黄金被视为"无国籍货币" 不承担发行者风险 [4] - 资金持续流入黄金 已超越短期"避险"属性 [5] - 美国国债评级被下调 进一步支撑黄金的中长期底部 [4]
TONGCHENGTRAVEL(00780)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23 20: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净收入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2% [27] - 调整后净利润7.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1%,调整后净利润率为18%,2024年同期为14.4% [27] - 核心OTA业务收入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4% [27] - 交通票务收入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2% [27] - 住宿预订业务收入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3% [2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现金、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余额为110亿元人民币 [30] - 第一季度销售和营销费用同比增长6.2%,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占收入的33%,去年同期为35% [30] - 第一季度服务开发和行政费用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占收入的15.8%,2024年同期为17% [30] - 年度付费用户达2.47亿,累计服务旅客数达14.96亿,平均每位用户每年购买8次 [22] - 第一季度新增付费用户4650万,同比增长9% [22] - 年度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超过62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26% [2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交通业务 - 作为公司关键支柱,展现出竞争力和韧性,巩固了市场影响力 [13] AI教学业务 - 积极探索小众旅游场景机会,吸引更多样化用户群体,提升市场份额 [14] 国际机票业务 - 市场份额快速扩张,本季度销量同比增长超40%,同时提高了货币化能力 [14] 住宿业务 - 需求持续增加,利用新兴机会,如娱乐和体育活动、短途旅行需求等,优化会员福利,加强用户忠诚度 [15][16] - 国际住宿业务集中加强供应链能力,提升定价竞争力,开始实施交叉销售策略,国际间夜销量同比增长超50% [16][17] 酒店业务 - 截至3月,运营酒店超2500家,另有超1400家在建 [18] 用户业务 - 独立应用程序日活跃用户(DAU)同比增长近60%,成为获取新用户的主要引擎,针对年轻一代推出创新营销活动 [20] - 会员计划升级,为用户提供更多特权和福利,截至3月,会员数超1亿,较去年底增长30.4% [21][2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旅游市场保持增长势头,4月和5月各细分市场旅游需求持续涌现,劳动节假期国内游客量同比有不错增长 [30][3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深化国内市场布局,加速出境游业务扩张,垂直拓展产业链,横向拓宽业务范围,建立覆盖所有旅游场景的综合生态系统 [7] - 致力于技术进步,将技术应用融入业务运营,加速AI产品迭代升级,提升用户体验 [8] - 加强国内市场竞争力,拓展全球供应链网络,深入挖掘市场需求,推动出境游服务快速增长 [10] - 计划收购万达酒店管理公司,增强在产业链内的影响力,支持公司可持续发展 [11] - 实施全球最佳ESG实践,连续三年入选《S&P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 [2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中国旅游行业持续稳定增长,国内旅游热情高涨,政府支持旅游行业发展,为行业创造有利环境 [7][8] - 作为行业领先者,抓住行业升级机遇,应对消费者需求变化带来的创新挑战 [9] - 对中国旅游行业长期前景持乐观态度,将深化产业链战略定位,提升竞争优势 [11] - 未来将继续扩大出境游业务,加强酒店业务,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和盈利能力,注重ESG表现,为社会和股东创造更多价值 [32] 其他重要信息 - 3月下旬升级自有旅游特定大语言模型Transcend,推出AI代理DeepTrip,近期增加社交功能,还将其应用于工作流程,提高内部效率 [23][24]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核心OTA业务在二、三、四季度的增长模式及驱动因素,以及利润率是否会继续扩大 - 中国旅游市场在过去几个月表现出韧性,劳动节假期国内旅游和旅游收入同比增长约68%,全国客运吞吐量同比增长8%,酒店ADR和机票价格同比呈正增长,公司住宿和交通票务业务增长良好,出境游业务营销有效 [36][37] - 未来将通过加强交叉销售、提高用户购买频率来提升ARPU,更合理地进行销售和营销投资,住宿业务的ADR自4月起呈正增长,预计全年持续,房间净收入在第二季度有高个位数到低两位数增长,预计全年持续 [38][39] - 短期内争取市场份额,同时监控销售和营销费用的ROI,优化营销和品牌推广效率,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服务开发和管理费用,出境游业务注重提高营销和运营效率,预计核心OTA业务利润率在2025年同比持续改善,同时保持收入增长 [40][41] 问题2:考虑关税影响,出境游业务下一季度和下半年的增长率预测,以及国际业务收入在2025年总收入中的占比,AI和大语言模型的效果、未来新功能及潜在合作 - 出境游业务增长显著,第一季度国际间夜销量和国际机票销量同比分别增长超50%和40%,主要目的地需求强劲,将继续在国际机票业务上实施竞争定价策略,探索交叉销售机会,未来两到三年重点增加业务量和用户基础,提高利润率 [46][47][48] - DeepTrip是前沿的多语言旅游规划平台,目前处于早期采用阶段,用户需要时间适应其创新功能,近期增加了社交功能,将嵌入更多预订场景,未来将持续改进产品,加强AI投资,引入创新功能 [49][50][51] 问题3:独立应用程序的当前进展及其对本季度和未来业绩的贡献,以及如何提高用户交易频率和用户价值 - 自2023年以来积极多元化流量来源,重点发展独立应用程序,通过与手机厂商合作预装、应用商店推广和社交分享等方式获取用户,第一季度DAU同比增长超60%,劳动节假期平均DAU超400万,目前应用程序收入占总收入约7%,预计未来贡献将继续增长 [54][55][56] - 提高ARPU的策略包括优化推荐算法、进行针对性促销、加强出境和国际业务、推广增值服务、引入创新产品和服务以及利用新技术提升用户体验 [58][59][60] 问题4:宏观不确定性对下半年旅游需求可持续性的影响,以及收购万达酒店管理业务的理由、与核心OTA平台的协同效应和酒店业务的长期战略规划 - 尽管宏观市场存在不确定性,但旅游行业未受影响,消费者消费行为从传统实物消费转向体验式消费,释放了更多消费能力,自第二季度起酒店ADR和ACV呈正增长,用户愿意为高品质住宿和交通支付更多费用 [63][64][65] - 酒店连锁管理市场在中国规模巨大,公司过去三到四年专注于拓展酒店业务,目前运营酒店超2500家,收购万达酒店管理公司将增强在高端酒店市场的地位,获得其管理团队和人才资源,利用公司的用户覆盖和技术能力提高营销和开店效率,整合会员计划,提升财务盈利能力 [66][67][68]
中国船舶参加中船集团业绩说明会:手持订单排期至2029年 打造世界一流船企
证券日报网· 2025-05-21 14:4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中国船舶营业收入785.84亿元同比增长5.0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14亿元同比增长22.21% [3]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58.58亿元同比增长3.8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80.99%和230.20% [3] - 2025年经营目标为完成营业收入805亿元 计划完工民品造船89艘/634.31万载重吨 修船270艘/19.35亿元 应用产业产值16.10亿元 [4] 业务发展情况 - 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船舶及海工建造收入 手持订单已排期至2029年 [3] - 公司将布局深海科技产业 增强深海装备研制能力 构建"研发-验证-应用"闭环 打造深海科技产业高地 [4] - 公司是全球唯一同时在建航空母舰、大型LNG船、大型邮轮的上市公司 [5] 战略重组规划 - 正在推进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组交易 合并后将定位为中国船舶集团船舶总装上市平台 [4] - 重组后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结构最全的造船旗舰上市公司 [4] - 公司将紧抓船舶制造行业转型升级和景气度提升机遇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 [4] 公司定位与使命 - 公司是中船集团旗下核心军民品主业上市公司 承担"引领行业发展、支撑国防建设、服务国家战略"的职责使命 [5] - 随着重大资产重组推进 公司在差异化品牌宣传和ESG工作方面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5]
NTES(NTES)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15 21: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总净收入为288亿人民币或40亿美元,同比增长7.4% [34] - 当期合同负债为177亿人民币,环比增长16% [34] - 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净收入为24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在线游戏净收入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14% [34] - 有道净收入为13亿人民币,同比下降7%,环比下降3% [35] - 网易云音乐净收入为19亿人民币,同比下降8%,环比下降1% [35] - 创新业务及其他净收入为16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29% [36]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润为18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环比增长14%;总毛利率为64.1%,去年同期为63.4% [36][37] - 第一季度运营费用为80亿人民币,占净收入的28%;销售和营销费用占总净收入的9.4%,去年同期为15%;研发费用占总净收入的15.2%,去年同期为15.5% [37] - 第一季度有效税率为15.3% [38] - 第一季度非GAAP归属股东净收入为112亿人民币或15亿美元,同比增长32%;非GAAP基本每股美国存托股票收益为2.44美元或每股0.49美元 [38][3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净现金约为[文档缺失具体金额],2024年底为1315亿人民币 [39] - 董事会批准每股0.135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票0.675美元的股息 [3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在5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下,已回购约2160万份美国存托股票,总成本约为19亿美元 [3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游戏业务 - 新游戏《Marvel Rivals》去年12月成功推出,第一季度玩家参与度高,4月第二季更新后重登Steam全球畅销榜首位 [7][8] - 《FRAGBUNK》3月PC版上线三天内峰值并发玩家超11万,4月29日第一季第二章更新并登陆主机平台 [9] - 《Once Human》移动版4月24日推出,在超160个地区iOS下载榜登顶,推动该游戏在Steam畅销榜升至第五 [10] - 《Where Wings Meet》去年12月国内推出后持续吸引玩家,3月新增内容后玩家超3000万 [11] - 回归游戏《Overwatch》2月19日重新推出时峰值并发玩家创新高,4月在中国推出新的体育场模式 [12] - 《World of Warcraft》和《Hearthstone》在春节期间通过针对性活动和本地化设计保持受欢迎度,《World of Warcraft》通过社交媒体直播销售领先 [12][13] - 《Diablo three》4月进入技术测试,为重新进入中国市场做准备 [13] - 老牌游戏《Fantasy Journey》系列持续运营,《Fantasy Westward Journey Mobile》第一季度十周年更新引发玩家参与 [15][16] - 《Identity V》第一季度玩家基数大幅扩大,4月全球注册玩家超4亿,其亚洲运动会版本和《Naraka Bay Point》被列为2026年名古屋亚洲运动会官方电竞项目 [16][17] - 《Aggie Party》第一季度在派对游戏领域巩固领先地位,春节期间吸引超1亿玩家,新月度玩家数创新高 [18] - 《Justice Mobile》3月推出新场景受年轻一代欢迎,持续提升游戏体验和技术边界,已扩展到更多地区 [19][20][21] - 《Dung City Dynasty》计划5月向西方市场和东南亚更多地区扩张,《Racing Master》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站稳脚跟 [21] 有道业务 - 第一季度运营利润创历史新高,保持盈利势头 [25] - 翻译服务收入第一季度下降,公司优先发展具有长期潜力的核心服务 [26] - 在线智能学习平台Youdao Link优化高考规划系统,推动用户参与和忠诚度 [26] - AI订阅销售增长强劲,字典和翻译服务在自有大语言模型Confucius支持下准确性和用户体验提升 [26] - 在线营销服务专注高质量增长,第一季度海外销售大幅增长,通过先进技术提高运营效率 [27] - 智能设备业务同比保持健康增长,第一季度推出新一代设备Youdao Space one [28] 严选业务 - 第一季度宠物产品和家庭清洁用品在主要电商平台畅销,一款猫食品在3月获2025年宠物橙点奖 [2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游戏在全球多个市场取得进展,新游戏在海外市场表现良好,如《FRAGBUNK》和《Marvel Rivals》 [53] - 《Racing Master》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市场表现出色,多次登上iOS下载榜榜首 [2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继续全球化和多元化游戏组合,推出新游戏并更新现有游戏,提升竞争力 [5][25] - 有道专注技术驱动创新,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和盈利能力 [25][26] - 严选坚持品质和创新,推动核心产品类别健康发展 [29] - 公司重视ESG,发布第六份年度ESG报告,通过AI创新提升娱乐体验,加强数据中心和办公园区的碳减排工作 [30] - 公司计划将更多游戏推向全球市场,同时加强电竞业务运营,希望游戏能进入更高级别的电竞赛事 [54][8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以强劲势头开启2025年,创新内容和卓越运营支撑增长,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5] - 公司拥有丰富的新游戏储备,将持续全球扩张并提升标志性游戏系列,有望保持增长并与全球玩家建立更紧密联系 [3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发布第六份年度ESG报告,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进展,获MSCI评级提升,被S&P Global列入2025年可持续发展年鉴,连续六年被评为低风险公司 [30][31][32]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Identity V》表现出色的原因及未来增长和对其他游戏复兴的影响 - 《Identity V》是独特的非对称PVP游戏,公司持续投资、优化和改进,不仅在中国成功,在日本也处于领先地位;其他团队从其运营经验中学习;未来将继续投入资源,为更多玩家带来非对称PVP乐趣 [43][44] 问题2: 如何确保《Marvel Rivals》的生命周期和长期运营及货币化策略 - 4月第二季更新受玩家欢迎,运营指标显著提升;基于季节更新的产品,运营指标波动正常且有助于巩固用户基础;从第三季开始将季节更新间隔从三个月缩短至两个月,并在5月启动电竞活动,相信更高效的内容更新和不断发展的电竞生态系统将使游戏指标逐步改善 [48][49] 问题3: 考虑到国内游戏表现强劲和部分海外工作室关闭,公司海外市场最新战略 - 公司长期关注海外市场,关闭部分海外工作室是基于未来产品定位和质量考虑;自去年12月以来,国内制作的游戏在海外市场取得不错成绩,未来将制作更多适合全球市场的游戏 [53][54] 问题4: 《Where Wings Meet》取得良好反馈和货币化的原因及下一步运营计划 - 该游戏是耗时五年开发的具有亚洲中国历史背景的开放世界游戏,发布后获用户好评;未来将继续投资,打磨艺术表现和游戏玩法;鼓励玩家在PC上玩以获得更好的图形展示;其成功经验将应用于其他产品,有望成为未来五到十年的常青游戏 [57][58][59] 问题5: 《Once Human》移动版表现、潜力、竞争优势及未来商业化计划 - 移动版推出成功,在166个地区iOS下载榜登顶,首周用户超600万;该游戏是跨平台游戏,很多顶级玩家在PC端游玩和付费,移动版推出后PC端并发用户增长90%,付费增长500%,PC端付费率超50%;游戏是基于脚本和季节的游戏,与其他SOC类型游戏不同;未来将从增加新玩法和探索优先生态系统两个角度满足玩家需求 [62][63][64] 问题6: 如何帮助《Fragpunk》在海外FPS游戏竞争中更好地差异化 - 游戏由新团队制作,公司对目前表现满意,游戏有坚实基础和创新性,卡片机制允许快速更新和迭代游戏模式;公司将支持产品长期运营,确保团队稳定并给予更多发展空间;在市场运营方面,将继续投资海外市场,通过举办锦标赛、与影响者合作和IP跨界等方式保持可见性,维护忠实玩家群体并寻求突破机会 [68][69][70] 问题7: 未来几年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资源分配情况 - 公司认为有足够资源同时开展国内外市场业务;二十年来积累了大量工具和人才,但在了解海外玩家需求方面仍需改进 [73][74] 问题8: 公司新产品构思和审批时优先考虑的关键评估指标及未来一到两年的产品储备,以及公司对电竞业务的长期战略 - 考虑新产品时,首先考虑核心团队成员对游戏和项目的热情及执行能力,同时有内部评估系统,未来将向外部开放平台;公司有未公布的优质产品储备;公司长期关注电竞,两款游戏入选亚洲运动会证明了游戏质量和玩家基础,希望游戏能进入更高级别的电竞赛事;公司在杭州和上海有电竞场馆并持续举办赛事,未来将继续投资电竞运营 [78][79][80] 问题9: AI在游戏开发和发行中日益重要,是否会影响公司扩展包发布时间和游戏推广目标 - 公司在游戏开发和玩家体验中使用AI技术已有五年,持续投资包括AI在内的技术并应用于游戏开发和内容生产;AI是整个行业的趋势,各公司应用方式和深度可能不同,AI对游戏行业和其他业务都至关重要 [85][86]
A股公司ESG评级持续提升,监管趋严信披也面临新挑战
第一财经· 2025-05-11 16:59
A股公司ESG评级提升 - 2024年约26%的A股公司ESG评级上调,创历史新高,集中在非必须消费品、金融和医疗保健等行业 [1][2] - 超2400家A股公司披露2024年度ESG报告,披露率超四成 [1] - 2020年以来A股公司ESG评级整体呈上升趋势,上调速度远超下调速度 [2] 监管政策推动ESG披露 - 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首次从部门规章层面规范ESG信息披露,要求7月1日起施行 [2] - 三大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提供细化工作指导 [2] - 监管升级导致上市公司ESG披露压力和挑战相应增加 [1][7] 亚太地区ESG评级趋势 - 过去五年亚太地区3000多家上市公司中,ESG评级达AA和AAA的公司占比从9.1%升至17.4%,CCC和B级公司占比从33.2%降至20.9% [3] - 2024年亚太地区约18%的公司评级上调,仅7%被降级,信息技术、工业和金融行业进度领先 [3] - 中国、韩国等新兴市场公司展示强劲评级上升动能,但AA和AAA级公司占比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6.3%) [3][4] 央国企与ESG披露挑战 - 央国企面临更大ESG披露压力,高质量信披可带动中小企业跟进 [8] - 企业需应对数据收集流程、披露质量提升等挑战,投资者和金融机构要求同步提高 [8] ESG投资主体与趋势 - ESG投资主体包括主权基金、养老及社保基金、银行理财子公司、保险公司等 [8] - 主权基金对可持续发展投资的偏好推动金融机构构建投研和产品体系 [8] - 险资逐渐加码绿色投资,大型保险集团需从长期角度考量投资端和承保端的可持续性 [9]
扬子江药业集团:锚定世界一流企业 持续追求卓越品牌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08 16:39
品牌战略 - 公司坚持"健康人人 人人健康"的品牌主张,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标准,形成"扬子江"西药、"龙凤堂"中药、"护佑"大健康三大品牌体系 [1] - 公司致力于构建"3+N"品牌体系,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医药健康服务,打造"药、医、养、食、游"健康生态 [6] - 公司实施"健康营销 营销健康"双健康战略,向大健康领域延伸,推出黄芪咖啡、蓝芩喉糖等多款大健康产品 [4] 质量管理 - 公司2021年首次获得EFQM全球奖五星级大奖,2024年获得EFQM七星认证,实现国内医药行业在全球质量奖项上的突破 [2] - 公司已蝉联全国医药行业QC小组成果发表一等奖总数"二十连冠",获得31项国际质量金奖 [3] - 多个生产车间通过欧盟GMP认证和美国FDA认证,强化国际市场对中国医药企业的品牌认同 [3] 研发创新 - 公司在研药物百余个,其中20余款新药处于申请临床及以上阶段 [4] - 2021年自主研发的首个化学1类新药注射用磷酸左奥硝唑酯二钠正式上市 [4] - 依托国家级创新研发平台加快产学研用人才培养和创新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 [4] 智能制造 - 旗下工厂通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四级评估,入选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4] - 龙凤堂采用码垛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提升生产效率 [10] 社会责任 - 公司连续支持两届泰州马拉松赛,建设护佑健康广场作为健康生活新地标 [5] - 打造《国学遇见国医》等健康科普IP,普及健康知识并传承中医药文化 [5] - 2024年实施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全年累计降碳达1.2万吨 [5] 产业链布局 - 在全国建立80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实现从种苗到物流的全过程质量可控 [5] - 龙凤堂拥有黄芪(有机)标准化种植基地,从源头保证产品质量 [17]
金融机构调整网点布局折射加速转型
经济日报· 2025-05-06 06:10
金融机构线下网点调整趋势 - 2024年大型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关停网点数量超过300个 [1] - 网点调整在每个城市平均仅三四个 对消费者体验影响微乎其微 [1] - 商业银行在一线城市减少大型网点 增加社区网点布局 深耕下沉市场 [1] 网点布局优化策略 - 城市中通过区分现金与非现金业务柜台提升服务效率 [2] - 积极引导消费者使用手机银行 网上银行 自助机具办理业务 [2] - 偏远地区通过新开乡镇网点和增派流动金融服务车满足需求 [2] 保险行业线上化发展 - 保险行业线上化水平已超过90% [2] - 车险投保和小额理赔均可线上办理 [2] - 人身险大部分险种可通过智能终端完成投保理赔 [2] 金融服务覆盖现状 - 全国平均每个乡镇有银行网点3个 乡镇银行网点覆盖率97.93% [2] - 乡镇保险服务覆盖率100% 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100% [2] 网点布局监管导向 - 监管部门指导股份制银行科学布局分支机构 [3] - 引导金融机构减少内卷式竞争 避免资源浪费 [3] - 线下网点与线上服务需共同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