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罐箱
icon
搜索文档
中集安瑞科(3899.HK)动态跟踪报告:清洁能源板块稳定增长 焦炉气综合利用项目、造船业务持续突破
格隆汇· 2025-09-11 03:50
财务业绩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126.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9.9% [1] - 归母净利润5.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6% [1] - 毛利率14.4% 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净利率4.6% 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1] 分板块业务表现 - 清洁能源板块收入96.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2% 主要因LNG储运装备销售向好 [1] - 化工环境板块收入11.1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4.3% 因罐箱需求放缓 [1] - 液态食品板块收入18.8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8.6% 因新签订单减少 [1] 订单情况 - 2025H1新签订单总额107.4亿元人民币 [2] - 清洁能源/化工环境/液态食品新签订单分别为89.7/10.8/6.9亿元人民币 [2] - 化工环境与液态食品Q2新签订单环比增长43%和62% [2] - 在手订单291.8亿元 同比基本持平 其中清洁能源在手订单252.0亿元 同比增长10% [2] 业务发展动态 - 凌钢中集焦炉气项目年产14.7万吨LNG及2万吨氢气 已完成交付 [2] - 首钢水钢项目预计2026年投产 年产13万吨LNG及1.5万吨氢气 [2] - LNG加注船份额全球领先 新签造船订单23.4亿元 [2] - 获欧洲船东2+1艘2万立方米LNG运输加注船订单 累计6艘同型船 [2] - 成功交付9艘船 包括中国首艘1.4万吨级LNG换罐干散货船 [2] 盈利预测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2.9/15.1/17.5亿元人民币 [2] - 对应EPS预测为0.63/0.74/0.86元人民币 [2]
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见成效,中国制造重塑生产范式
证券时报· 2025-08-29 07:59
智能工厂建设现状 - 全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1] - 卓越级智能工厂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及超过80%制造业行业大类 [1][7] - 工厂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2.3%、不良品率平均下降50.2%、碳排放平均减少20.4% [7] 企业智能化转型案例 - 中集环科智能工厂通过27个智能场景实现交期缩短30%、一次性装配合格率提升10%、检验效率提升50% [3] - 亚威股份通过四阶段数字化跃迁:PLM系统提升图纸管理效率40%、ERP系统提升存货周转效率36%、MES系统降低产品不良率22%、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1500家企业设备上云 [4] - 亚威股份从机床销售转型为"硬件+软件+云服务+集成+咨询规划"全方位解决方案提供商 [9] 技术应用与创新 - 中集环科综合应用AI/5G/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孪生技术,通过数字孪生仿真优化产线工艺布局 [6] - AI辅助系统实现焊缝无损检测智能评片,AI安全系统实现24小时高危区域监控 [3] - 全国累计发布469项智能制造国家标准、50项国际标准,6500余家解决方案供应商覆盖全部制造业领域 [10] 产业升级路径 - 智能工厂推动制造业从"规模红利"向"价值红利"转型,成为观察中国制造升级的重要窗口 [3] - 单个企业技术突破通过生态网络形成"点上突破、面上扩散"的产业升级路径 [6] - 智能制造需要高端研发人才与数字工匠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双重支撑 [9] 国际化发展与挑战 - 中国在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制定、国际组织话语权和国际专利方面存在提升空间 [11] - 需依靠应用端先发优势加快主导国际标准制定,以智能化转型争夺全球价值链话语权 [11] - 数字化转型是长期系统性过程,需实现装备/工艺/软件/系统的研发与应用突破 [9]
中集环科:以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以担当彰显企业风范
中证网· 2025-08-22 20:1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2.14亿元,归母净利润6260.12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27亿元 [1] 技术创新与绿色制造 - 建成行业首条全自动粉末喷涂线,通过"油改粉"降低生产过程污染源 [1] - 采用绿色钢材(低碳钢)降低碳排放,运用数字孪生技术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 [1] - 入选工信部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获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绿色智造双化协同标杆奖等荣誉 [1] 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 - 成功研发国内首例TDI铁路罐箱并通过静强度及冲击试验,推动危化品运输"公转铁"进程 [2] - 高端医疗影像设备零部件研发制造能力提升,客户群体持续扩大 [2] - 医疗设备部件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6.12%,连续多期保持两位数增速 [2] 发展战略 - 以"智改数转、绿色发展"为理念推进产业升级和绿色低碳转型 [2] - 通过罐箱柔性绿色智能工厂建设奠定长期可持续发展基础 [1]
四方科技:罐箱行业周期下行拖累业绩,拓展新品提升竞争力-20250429
太平洋· 2025-04-29 13: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6个月目标价13.86元,相当于2025年18倍动态市盈率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罐箱行业周期下行拖累业绩,拓展新品提升竞争力 [1][8] 公司基本情况 - 总股本和流通股均为3.09亿股,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为33.95亿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15.34/8.8元 [3] - 2024年实现收入18.63亿元,同比下滑16.41%,实现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下滑28.91%,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36元(含税) [4] 业务情况 罐箱业务 - 2024年罐箱业务收入10.92亿元,同比下降27.47%,主要因集罐箱行业处于下行周期,2024年全球新造罐箱4.21万台、同比下降26%,国际关系紧张、汇率波动等影响短期景气度 [5] - 罐箱行业是震荡上升行业,国际贸易影响客户短期采购意愿,但受益于全球大宗液体和液化气运输需求增长,长期保持增长态势 [5] - 2024年公司罐箱份额19.27%(按销量),特种罐箱竞争优势明显,已实现T0、T1 - T23、T50、T75箱型全覆盖,并积极推进特箱产线扩建 [5] 冷冻设备业务 - 2024年冷链装备业务收入7.20亿元,同比增长10.86%,发展平稳 [5] - 新型集装箱式V型干冷器在IDC数据中心展展出,并为多家企业提供测试用样机 [5] - 节能板材产品应用于国内多家大型物流冷库与食品行业冷库,并持续推进LNG增强型聚氨酯深冷保温板项目建设 [5] 财务情况 毛利率与费用 - 2024年综合毛利率24.45%,同比下降0.9pct,与冷链装备直接材料、制造费用成本上升有关 [6] -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率同比分别上升0.52/1.01/0.11pct,因收入规模下降导致费率上升;财务费率同比下降0.76pct,主要系汇兑损益变化 [6]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9.52亿元、20.95亿元、23.2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9亿元、2.49亿元、2.8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7元、0.81元、0.92元 [6] 财务指标 |指标|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862.98|1,952.00|2,094.70|2,322.71| |营业收入增长率(%)|-16.41%|4.78%|7.31%|10.88%| |归母净利(百万元)|237.15|238.90|249.29|285.70| |净利润增长率(%)|-28.91%|0.74%|4.35%|14.61%| |摊薄每股收益(元)|0.77|0.77|0.81|0.92| |市盈率(PE)|16.42|14.20|13.60|11.87| [7]
中集环科一季度新签订单同比增长17.27%
证券日报网· 2025-04-28 09:41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6.1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38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1.71亿元 [1] - 2025年前3个月累计新签订单4.44亿元,同比增长17.27%,截至2025年3月31日在手订单7.91亿元 [1] 发展战略与经营模式 - 贯彻"精益创新、智改数转、罐通天下、绿色发展"战略,坚持"制造+服务+智能"经营模式 [1] - 2024年以智能与绿色发展为主题,通过技术研发、智能化升级、精益化管理推动转型升级,"罐箱柔性绿色智能工厂"项目入选工信部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1] 绿色发展与智能化 - 从生产源头、物流运输、过程控制等环节推进绿色化,引入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以粉末喷涂线替代传统油漆工艺,严格管控污染物排放 [2] - 被评为"2024年度国家级绿色工厂",提升产品附加值、改善质效指标,降低生产与使用环节环境影响 [2] - 以绿色为底色,以智能为特色,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全球客户认可度提高 [2] 市场拓展与未来展望 - 2025年首季新签订单同比增长,为全年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 - 践行低碳、绿色环保理念,提高创新和研发能力,提高罐箱渗透率,拓展新兴市场 [2]
AI辅助评片、数字孪生建厂……中集环科绿色智造再获标杆奖
深圳商报· 2025-04-09 06:44
ESG与智能制造 - 公司荣获2025"ESG卓越奖评选"之"绿色智造双化协同标杆奖" [2] - 公司获评工信部首批"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成为罐箱行业数字化转型新范式 [2] - 通过数字孪生、AI+多场景应用及绿色产线革新重构智能工厂核心能力 [2] 数字孪生技术应用 - 在罐箱绿色柔性灯塔工厂项目中应用数字孪生技术,进行720小时仿真调试并生成500份样例数据 [2] - 系统精准识别6处物流瓶颈和18个优化点,提出RGV智能调度与产线协同方案 [2] - 实现产能提升20%、能耗降低10%,并培养15名数字孪生专业人才 [2] AI技术研发与应用 - 推进"AI+数字探伤"技术研发,进入模型训练阶段,焊缝缺陷识别准确率达99% [2] - AI辅助无损检测工程师评片,未来将实现AI批量智能诊断 [3] - 数字探伤技术使单次检测时间从60~90分钟缩短至1~2分钟,效率提升60倍,年节约成本150万元 [3] 绿色制造与碳中和 - 打造罐箱行业首条全自动粉末喷涂线,替代传统油漆工艺,实现VOCs近零排放 [3] - 年减排量78吨,相当于种植约1.4万棵树 [3] - 3D激光定位+多轴机器人协作使喷涂覆盖率达95%,涂料利用率从30%提升至90% [3] - 生产节拍由12分钟/台缩短至6.5分钟/台,人力成本降低超50% [3] - 公司被评为"2024年度国家级绿色工厂" [3] 安全管理 - 利用"AI+视频监控"技术构建数字化安全平台,识别16个典型场景的安全风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