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餐

搜索文档
便民生活圈新政聚焦“一老一小” 2030年达成“百城万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0 03:56
9月19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提出20项具体任务,突出"一老一小",推动便民生活圈建设向城市主城区和有条件的县城社区延伸扩围,打造宜居宜 业、宜游宜购、宜老宜小的全龄友好型品质生活圈。 同日,商务部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李佳路介绍,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 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建设便民生 活圈,是保障民生、扩大消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举措。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洪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次政策亮点在于以"试点+标杆"双轮驱动,既通过典型示范降低推广 成本,又精准破解社区供给痛点。预计短期内可快速提升便民生活圈覆盖率,中长期则通过业态融合与模式创新,带动社区商 业价值升级,最终实现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2030年实现"百城万圈"目标 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截至2025年7月底,210个试点地区共建成便民生活圈6255个,涉及养老、家政、餐饮、零售等商业网点 150.3万个,服务居民1.2 ...
便民生活圈新政聚焦“一老一小”,2030年达成“百城万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20:28
9月19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的通知》(以下 简称《通知》)。 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截至2025年7月底,210个试点地区共建成便民生活圈6255个,涉及养老、家政、 餐饮、零售等商业网点150.3万个,服务居民1.29亿人。 《通知》提出20项具体任务,突出"一老一小",推动便民生活圈建设向城市主城区和有条件的县城社区 延伸扩围,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购、宜老宜小的全龄友好型品质生活圈。 同日,商务部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李佳路介绍,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 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 标,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建设便民生活圈,是保障民生、扩大消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 举措。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洪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次政策亮点在于以"试点+标杆"双轮驱动, 既通过典型示范降低推广成本,又精准破解社区供给痛点。预计短期内可快速提升便民生活圈覆盖率, 中长期则通过业态融合与模式创新,带动社区商业价值升级,最终实现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2030年实现"百 ...
商务部召开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专题新闻发布会
商务部网站· 2025-09-19 17:35
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 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建设便民生活圈,是保障民生、扩大消 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便民生活圈建设,不论是在《扩大内需战 略规划纲要(2022-2035)》等长期规划,还是在《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等专项文件中,都 对建设便民生活圈作出了部署。 商务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21年以来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出台指导意见、建设指 南、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按照"试点带动、典型引路、全面推开"的路径,持续推进便民生活圈建 设。截至2025年7月底,210个试点地区共建成便民生活圈6255个,涉及养老、家政、餐饮、零售等商业 网点150.3万个,服务居民1.29亿人。试点地区商业网点布局更加均衡,设施业态更加丰富,经营主体更 加壮大,服务供给更加优化,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显著提升,为下一阶段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 升级打下了良好基础。 近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 办公厅印发的《 ...
商务部等9部门发文支持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
第一财经· 2025-09-19 10:13
政策目标 - 到2030年实现"百城万圈"目标 包括100个试点城市和10,000个便民生活圈 [1] - 打造500条"银发金街"和500个"童趣乐园" [1] - 居民满意度目标达到90%以上 商业网点连锁化率达到30%以上 [1] 实施路径 - 2025年实现"有条件的城市全部行动起来" 2025-2028年持续开展全域推进试点 [2] - 试点范围从地级市向县城社区延伸 扩大覆盖范围 [2] - 推动便民生活圈与养老托育圈 购物服务圈 15分钟健身圈 娱乐文化圈等多圈融合 [2] 业态规划 - 将便民生活圈纳入城市国土空间规划 以若干社区为单元统筹设计 [3] - 养老服务作为必备业态 鼓励提供专业照护 精神慰藉 陪诊助医等基本服务 [3] - 发展老年食堂 社交休闲等品质服务 鼓励商业场所开展适儿化改造 [3] - 配置特色餐饮 新式书店 宠物店等业态 鼓励共享客厅 共享自习室等模式 [3] 政策支持 - 支持将超市 便利店 菜市场 零售药店等纳入民生保障体系 [4] - 将智能快件箱 快递末端场所纳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 给予政策优惠 [4] - 落实税费优惠政策 加大金融保险支持 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4] - 用好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4]
【养老之道】 银发经济 要标准更要温度
证券时报· 2025-06-06 01:57
适老产品标准化现状 -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发布《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标准化发展规划(2025—2030)》,行业现有21 6万种适老产品和1万多家相关企业 [1] - 当前存在企业应付式达标现象,例如普通家电刷灰漆标榜"老年专用"、仅放大操作界面字体声称"适老改造",缺乏真正实用性 [1] - 标准化建设存在"办公室思维"问题,技术参数达标但忽略实际使用场景,如老年餐蛋白质含量符合标准但未考虑假牙老人咀嚼困难 [2] 适老产品设计痛点 - 日本养老院案例显示有效标准需结合生理机能与生活场景,如地板与墙壁色差30%以上以防老人撞墙,而国内部分适老化电梯虽符合按钮高度国标但功能键过密导致老人不敢使用 [2] - 行业标准过度聚焦硬指标(尺寸、承重),缺乏对用户体验的细腻考量,例如浴缸防滑标准可能不敌老人习惯使用的旧拖鞋 [2] - 老年食品包装存在合规标签与用户体验割裂问题,如无糖饼干营养成分表复杂难懂且缺乏试吃环节 [3] 适老服务改进方向 - 建议建立标准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引入"老人体验官"制度,杭州某养老院通过老人直接给护理员打分(如评价"擦脸先试水温")提升服务温度 [3] - 行业需从"符合国标"转向"场景适配",标准制定应基于实地调研(如测量老人家庭实际需求),而非单纯技术参数达标 [2][3] - 银发经济需突破标准化局限,通过"放大镜看需求、显微镜做产品、望远镜布局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