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药盒
icon
搜索文档
给父母买的了100件“智能产品”全都吃灰:银发科技为何总跑偏?
36氪· 2025-07-24 18:41
银发科技市场现状 - 2024年中国老年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已超千亿元,但用户满意度低于40% [1] - 约83%的适老化智能产品在使用三个月后遭闲置,智能手环、健康监测仪、陪护机器人等设备普遍沦为"电子垃圾" [1] - 工信部2023年报告显示中国适老化智能设备闲置率达57% [6] 老龄化趋势与市场需求 - 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突破26% [2] - 老年人教育水平提升带动消费多样性和需求量升级 [6] - 70%的老年智能设备由子女购买,但仅30%的父母会长期使用 [13] 产品功能问题 - 中国老年科技产品62%功能聚焦健康检测,但老年人更需防跌倒和急救响应 [6] - 操作复杂、伪需求堆砌问题突出,不符合老年人使用习惯 [7] - 功能过于单一,缺乏对精神慰藉需求和日常生活痛点的关注 [9] 交互设计缺陷 - 70岁以上老人操作触屏失误率是物理按键的4.2倍 [11] - "适老版app"仅放大字体未简化交互层级 [11] - 产品设计多从年轻人角度出发,程序过多使用难度大 [13] 技术应用痛点 - 穿戴设备依赖充电和联网,关键时候可能失效 [16] - 慢性病监测管理等真实场景缺乏精准解决方案 [11] - 互联网依赖度高,老年人使用体验差 [16] 未来发展方向 - 需从"智能"转向"智障",减少冗杂功能和误触 [19] - 硬件应采用防水、低功耗长续航设计 [21] - 软件服务应轻量化,避免订阅制陷阱 [21] - 需融合居家、社区、机构等不同养老场景 [19] 行业结构性问题 - 信息技术、养老服务、子女想法与老人需求间协调不足 [18] - 尚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 [18] - 需打破技术、购买者与老人间的三重割裂 [16]
5分钟内即可完成,填补相关国际空白 深圳智慧养老评估系统将被全国推广
深圳商报· 2025-07-12 00:51
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入选 - 南澳人民医院自主研发的"智慧老年人需求与综合能力评估系统"成功入选《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4年版)》老年人能力评估类目录 全国仅3例入选 [1] - 该系统获得国家级认可 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建设提供"深圳经验" [1] 系统技术创新与功能 - 系统基于国家标准《功能障碍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定方法(龙氏量表)》 创新采用情景图示替代复杂文字量表 非专业人员仅需3至5分钟完成评估操作 [1] - 依托微信小程序实现"线上评估+远程管理"模式 医务人员实时记录数据 系统自动生成失能等级报告 [1] - 已覆盖全国23个省份的患者数据库 与社康 养老机构及家属端实现数据互通 构建"评估-诊断-干预"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 [1] 数据应用与精准服务 - 评估数据实时接入医养结合平台形成康养大数据库 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预测失能风险并提前调配资源 [2] - 系统可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 如为高血压患者推荐智能药盒 为关节滑囊炎患者配置防跌倒智能设备 [2] 医养结合模式与荣誉 - 南澳人民医院开创深圳"政府主导+公立医疗机构"普惠型医养结合模式 通过六级共建打造15分钟"夕阳守护圈" 提供12项一体化服务 [2] - 2022年获评"广东省医养结合示范机构""深圳市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基地" 并入选广东省"质量强省"典型案例 [2] - 2024年荣获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称号 成为深圳市唯一"国家 省 市"三级示范单位 [2]
沈阳市聚焦银发经济释放530亿元投资合作机会
中国新闻网· 2025-06-21 13:27
活动概况 - 首届东北亚国际银发经济合作交流活动在沈阳开幕 聚焦银发经济共商未来共谋发展 [1] - 沈阳市民政局组织40余家养老企业参与活动 [1] - 沈阳市副市长郑滨发布养老项目 包括品质养老共享场景60个 重磅场景29个 总计释放投资合作机会530亿元 [1] 展区设置与展示内容 - 城市展区以"品质养老乐享生活"为主题 融入沈阳故宫元素 设有5个分区 [1] - 沈阳市老龄事业发展成果分区 - 居家养老分区 - 社区养老分区 - 机构养老分区 - 老龄产业分区 - 展区全面展示沈阳市老龄工作成果及养老企业在普惠养老 医养康养 智慧养老 旅居养老 老年用品研发等方面的发展成就 [1] 参展企业产品亮点 - 沈阳新松机器人展示家庭陪护机器人等智能辅助产品 [1] - 东软集团展示智能VR 智能药盒等健康智能产品 [1] - 天仁合一展示"智能艾灸仪"等康复训练及健康促进辅具产品 [1] - 娅思丹莉服装展示"定位防走失警示多功能冲锋衣"等功能性老年服装 [1] 沈阳市未来发展规划 - 立足东北亚中心城市定位 促进民生事业发展 老年产品创新 老龄产业转型升级 保障要素完善 [2] - 着力构建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打造东北亚银发经济示范城市 [2]
引入新物件,为老年人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民生观)
人民日报· 2025-06-19 05:53
银发经济中的科技产品应用 - 平板电脑等新物件能显著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通过误操作自拍案例展示80岁和83岁老人对科技产品的使用乐趣[1] - 智能设备在健康管理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包括电子血压计 智能药盒等工具提升日常健康监测效率[1] - 移动支付和网上挂号等智能手机功能解决老年人找零 排队等实际生活痛点[1] 数字产品对老年精神生活的改善 - 智能终端设备成为连接世界的通道 新闻APP 社交软件 K歌应用满足求知与娱乐需求[2] - 摄影修图等软件创造晚年生活新可能性 案例显示老年人通过平板电脑产生自发创作行为[1][2] 代际互动与科技产品推广 - 年轻人引导使用过程创造代际相处机会 强化亲情连接并形成共同话题[2] - 健康监测手表 外卖软件等产品普及使异地子女获得安心感 体现远程关怀价值[2] 银发消费市场特征 - 产品设计需兼顾易用性与功能性 智能感应夜灯等解决起夜安全等具体场景需求[1] - 市场存在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 科技产品成为传递家庭关爱的载体[2]
【养老之道】 银发经济 要标准更要温度
证券时报· 2025-06-06 01:57
适老产品标准化现状 -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发布《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标准化发展规划(2025—2030)》,行业现有21 6万种适老产品和1万多家相关企业 [1] - 当前存在企业应付式达标现象,例如普通家电刷灰漆标榜"老年专用"、仅放大操作界面字体声称"适老改造",缺乏真正实用性 [1] - 标准化建设存在"办公室思维"问题,技术参数达标但忽略实际使用场景,如老年餐蛋白质含量符合标准但未考虑假牙老人咀嚼困难 [2] 适老产品设计痛点 - 日本养老院案例显示有效标准需结合生理机能与生活场景,如地板与墙壁色差30%以上以防老人撞墙,而国内部分适老化电梯虽符合按钮高度国标但功能键过密导致老人不敢使用 [2] - 行业标准过度聚焦硬指标(尺寸、承重),缺乏对用户体验的细腻考量,例如浴缸防滑标准可能不敌老人习惯使用的旧拖鞋 [2] - 老年食品包装存在合规标签与用户体验割裂问题,如无糖饼干营养成分表复杂难懂且缺乏试吃环节 [3] 适老服务改进方向 - 建议建立标准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引入"老人体验官"制度,杭州某养老院通过老人直接给护理员打分(如评价"擦脸先试水温")提升服务温度 [3] - 行业需从"符合国标"转向"场景适配",标准制定应基于实地调研(如测量老人家庭实际需求),而非单纯技术参数达标 [2][3] - 银发经济需突破标准化局限,通过"放大镜看需求、显微镜做产品、望远镜布局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