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债

搜索文档
时隔2年,自贸债有望重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4 23:40
所谓自贸债,全称自贸区债券,又称"明珠债",是面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 称"上海自贸试验区")内已开立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的境内外机构投资者发行的债券品 种,发行主体涵盖境内、自贸区内及境外的金融机构或企业,支持人民币和外币双币种发行。 作 者丨余纪昕 李览青 编 辑丨肖嘉 图 源丨图虫 时隔两年,自贸债有望重启发行。 6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宣布八项重磅金融开放举措。其 中,第五项专门指出,要 "发展自贸离岸债",将遵循"两头在外"的原则和国际通行的规则标 准, 拓宽"走出去"企业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优质企业的融资渠道。 自贸债的核心优势在于,兼具离岸与在岸债券特点,可视为"在岸的离岸债券", 资金通过FT 账户实现便捷流转,发行人无需在境内托管人处单独开户,且FT账户与区外账户可实现一定 程度的双向流动。 然而,自贸债的发展却历经坎坷。距今最近发行的一笔自贸债可以追溯至2023年10月,由境 外企业凯德中国发行的6亿元普通企业债,而境内城投企业发行的自贸债在2023年6月21日后 就再无新增。 如今,监管发声后,有望重启发行的自贸债,发行模式会出现 ...
自贸离岸债时隔两年有望重启,“两头在外”原则成亮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4 19:04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余纪昕、李览青 上海报道 时隔两年,自贸债有望重启发行。 6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宣布八项重磅金融开放举措。其中,第五项专门指出,要"发展自 贸离岸债",将遵循"两头在外"的原则和国际通行的规则标准,拓宽"走出去"企业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优质企业的融资 渠道。 所谓自贸债,全称自贸区债券,又称"明珠债",是面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上海自贸试验区")内已开立自由贸 易账户(FT账户)的境内外机构投资者发行的债券品种,发行主体涵盖境内、自贸区内及境外的金融机构或企业,支持人民币 和外币双币种发行。 自贸债的核心优势在于,兼具离岸与在岸债券特点,可视为"在岸的离岸债券",资金通过FT账户实现便捷流转,发行人无需在 境内托管人处单独开户,且FT账户与区外账户可实现一定程度的双向流动。 然而,自贸债的发展却历经坎坷。距今最近发行的一笔自贸债可以追溯至2023年10月,由境外企业凯德中国发行的6亿元普通企 业债,而境内城投企业发行的自贸债在2023年6月21日后就再无新增。 如今,监管发声后,有望重启发行的自贸债,发行模式会出现哪些变化?将为市 ...
浙商证券廖博解读八项重磅金融举措:不仅应对短期挑战,更是长期战略部署
中国经营报· 2025-06-24 13:52
金融政策举措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八项重磅金融举措,包括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和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等 [1] - 政策组合拳旨在应对不确定性外部环境,同时推动中长期金融体系改革与国际竞争力提升 [1] - 八项措施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外部冲击筑牢金融防线,并通过制度创新打开金融开放新空间 [1] 金融市场建设 - 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可提升金融机构交易与投资效率,增强金融监管精准度 [1] - 该机制将提供颗粒度更细的交易信号,提升金融市场透明度,捕捉买卖双方预期变化 [1] - 数字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迈出重要一步,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推动国际范围运营 [1] 数字人民币发展 - 数字人民币与稳定币协同发展有望重构跨境支付体系,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辟新路径 [2] - 数字人民币可能在供应链金融、跨境电商等领域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 [2] - 数字人民币具有时效性极快与结算安全性两大优势,未来结合金融产品创新有更多空间 [1] 个人征信体系 - 设立个人征信机构可整合分散的个人信用信息,为金融机构提供全面准确的信用评估依据 [2] - 该举措能有效降低信贷风险,为个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信贷服务 [2] - 预计可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推动经济内循环 [2] 人民币国际影响力 - 上海临港新片区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等政策将形成强大合力 [3] - 自贸离岸债(明珠债)有助于增强人民币计价债券国际影响力 [3] - 自贸债市场有望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债券市场 [3] 结构性货币政策 - 上海先行先试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紧扣外贸、科技创新、绿色金融三个关键链条 [4] - 跨境贸易再融资可提升上海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解决外贸企业融资难题 [4] - 国际信用证再贴现有助于形成稳定的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利率,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4] 外汇期货交易 - 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研究推进填补了我国外汇市场重要空白 [5] - 外汇期货市场具有管理汇率风险、发现汇率价格、配置外汇资源三大基本功能 [5] - 该举措有助于掌握人民币汇率话语权,提升实体经济汇率风险防范能力 [5] 政策红利 - 八项金融政策举措核心目标是服务实体经济、提振市场信心 [6] - 权益市场整体活跃度有望提升,科技创新、绿色产业等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6] - 债券市场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从1.65%下行至1.5%,长端利率下行空间约15个基点 [6] - 外贸企业可利用人民币外汇期货管理汇率风险,关注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 [6] - 科创企业可对接科创债券风险分担工具,降低融资成本 [6]
加力支持企业“走出去”与“一带一路”建设,陆家嘴金融沙龙聚焦跨境金融服务升级
第一财经· 2025-05-15 22:13
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 企业金融服务需求从单一融资转向涵盖投融资、风险管理及专业咨询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1] - 上海推出《行动方案》包含支付结算、外汇风险管理、融资服务等5方面18条政策举措,旨在解决资金跨境调拨不便等痛点 [2] - 政策亮点包括人民币跨境贸易再融资试点、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优化、跨境支付自动化处理等数字化赋能措施 [3] 金融机构实践与差距 - 平安银行通过跨境账户体系创新,在内保外贷、自贸债、资金池等业务为中资企业提供支持 [3] - 上海与纽约、伦敦相比仍存在跨境资金流动效率、国际投资者占比等差距,需优化FT账户功能并加强银团贷款创新 [4] - 渣打银行在40多个市场设网点,过去5年支持720个"一带一路"项目(总金额超1300亿美元),提供外汇套期保值等一站式服务 [5][6] "一带一路"金融支持 - 渣打银行营业网络与"一带一路"市场重合度超75%,通过培养中文人才为海外中企提供本地化服务 [5][6] - 保险机构需通过风险减量管理、再保险合作增强企业风险抵御能力,永诚保险承保大量海外电力项目并筹建再保险运营中心 [6] - 建议国际再保公司为中国火电企业提供支持,同时推动中文标准和中国指数以提升国际话语权 [6][7] 政策协同与制度保障 - 上海通过建立推进机制、强化宣传推介等举措确保《行动方案》落地,未来将深化金融改革完善监管机制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