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芝华仕沙发
icon
搜索文档
淘宝获苹果设计大奖,XR业务负责人:希望用下一代技术提升生活品质
新浪科技· 2025-06-12 19:03
2025苹果设计大奖与中国开发者表现 - 2025年度苹果设计大奖共有来自全球12个开发者团队的应用获奖,其中包括中国、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的团队 [2] - 中国开发者在本届苹果设计大奖中实现集体突破,淘宝、CapWords和《无限暖暖》三款中国应用获奖 [2] - 淘宝凭借在Apple Vision Pro平台上的应用获得"出色互动"类大奖,这是中国互联网平台首次问鼎该奖项 [2] - 苹果评价淘宝"以逼真的3D模型带来令人沉浸的实体产品模拟体验",为Apple Vision Pro上的3D元素设计"交出了完美答卷" [2] 淘宝Vision的创新与成就 - 淘宝Vision通过XR技术打破二维界限,将平面交互升级为立体空间交互,融合线上购物效率和线下购物体验 [4] - 淘宝Vision已沉淀百万级3D商品模型,覆盖家电、汽车、美妆等核心品类,与大疆、小米等数十家头部品牌建立深度合作 [8] - 淘宝Vision在2024年4月发布后半年内升级至3.0版,新增沉浸式入口、站内消息等功能,并推出小米SU7虚拟试车等体验 [8] - 2024年双11期间,淘宝Vision上线双11空间会场,上万款3D商品参与,联合5家品牌打造沉浸式购物场景 [15] - 淘宝Vision在2025年AWE展会上推出虚拟家居体验舱,成为现场唯一XR虚实融合的深度互动体验 [15] 技术突破与行业影响 - 淘宝Vision通过空间计算重构电商体验,实现商品立体化同屏对比、毫米级精度3D建模和MR环境融合 [14] - 淘宝团队克服了重构空间计算交互体系和海量商品3D化的双重技术挑战,解决了设备发热等问题 [12] - 淘宝Vision的成功源于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空间计算和3D建模等领域的技术沉淀 [11] - 淘宝Vision标志着电商从二维信息传递迈向三维场景重构,开创了空间电商新范式 [14] - 淘宝正在探索1:1复刻真人的3D人工智能数字人,以创造虚拟导购员与消费者实时互动的新场景 [16]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 2025年ADA取消了空间计算类应用的单设奖项类别,表明该技术生态地位提升 [18] - 淘宝的技术创新标志着中国XR+AI应用进入系统创新阶段,将技术转化为可感知的商业价值 [18] - 淘宝Vision的获奖并非孤立现象,而是中国应用在全球舞台上集体崛起的延续 [9] - 中国开发者的亮眼表现彰显了中国数字技术实力和产品创新能力 [3] - 淘宝Vision未来旗舰店概念店已开始试运行,融合"AI+3D+XR"技术展示虚拟试车等场景 [15]
下班不关电脑?罚!“吃东西罚领导2000元”……知名品牌芝华仕被曝随意扣钱
凤凰网财经· 2025-06-11 22:11
公司管理争议 - 芝华仕电商部门高管被曝以多种名目对员工进行罚款,包括下班不关电脑、桌椅摆放不整齐等,处罚金额从50元到千元不等 [2][3] - 该高管在工作群中表示"被我查到打游戏的直接开除",并称罚款将用于"财富重新分配"和团队建设 [3][4] - 公司回应称相关规定是"乐捐"而非罚款,并表示有意见的只是部分员工 [9]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营业收入169.03亿港元,同比下滑8.2%;归母净利润20.63亿港元,同比下跌10.4% [10] - 沙发及配套产品收入117.43亿港元,同比下降7.2%;床具及配套产品收入24.08亿港元,同比下降19.4% [10] - 毛利率达到40.5%,为近5年最高水平,主要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降11.2% [12] 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销售收入99.27亿港元,同比下降17.2%,占营收比重从65%降至58.7% [11] - 海外市场表现良好,出口沙发88.4万套,同比增长13%,北美、欧洲等市场收入均增长 [11] - 公司继续保持国内功能沙发龙头地位,市场占有率达45.3% [10] 运营调整 - 门店数量净增131间至7367间,加强下沉市场布局 [12] - 员工总数减少3700余人至26134人,降幅超12%,总员工成本下降至30.55亿港元 [12] - 董事酬金增加至2095.6万港元,上年同期为1740.6万港元 [13]
下班不关电脑?罚!“吃东西罚领导2000元”……知名品牌芝华仕被曝随意扣钱
凤凰网财经· 2025-06-11 22:1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财年营业收入169.03亿港元,同比下滑8.2%,归母净利润20.63亿港元,同比下跌10.4% [13] - 沙发及配套产品收入117.43亿港元,同比下降7.2%,床具及配套产品收入24.08亿港元,同比降幅达19.4% [14] - 国内市场销售收入99.27亿港元,同比下跌17.2%,占营收比重从65.0%降至58.7% [17] - 海外市场表现亮眼,出口沙发88.4万套,同比增加13%,北美、欧洲及其他海外市场收入均实现增长 [15] 经营效率与成本控制 - 毛利率达40.5%,创近5年新高,主要因原材料成本同比下降11.2%(真皮、钢材、包装纸品等) [21] - 门店数量净增131间至7367间,下沉市场及一二线城市性价比系列门店布局加强 [20] - 员工总数减少3700余人至26134人,降幅超12%,总员工成本从31.93亿港元降至30.55亿港元 [21] - 董事酬金从1740.6万港元增至2095.6万港元,同比显著增长 [22] 品牌与市场地位 - 芝华仕品牌在中国功能沙发零售市场占有率达45.3%,连续9年领跑 [12] - 公司自称全球销量第一的功能沙发企业,国内每卖出2张功能沙发就有1张来自芝华仕 [11][18] 管理争议事件 - 芝华仕电商高管被曝以"下班不关电脑""桌椅不整齐"等名目罚款员工50-1000元,相关言论引发舆论质疑 [4][5][8] - 公司回应称处罚实为"乐捐",并强调规定仅部分员工不满 [9] - 涉事高管称罚款用于团队建设经费,并表示"投诉也不怕" [5]
吃东西罚2000?芝华仕一高管“花式罚款”言论引争议
格隆汇· 2025-06-11 10:39
管理风波 - 敏华控股电商部门刘姓高管在内部工作群中发布罚款言论,包括"吃东西罚2000元,不在工位罚2000元,下班不关电脑罚100元"等规定,并称"今晚进账大几千,团队建设经费又有了",引发公众对用工合规性的质疑 [3] - 公司回应称"已做内部处理",刘姓高管辩称相关规定为"乐捐"而非罚款,但员工提供的文件显示存在分级罚款条款:第一次50元,第二次200元,屡次不改者直接劝退 [6] - 法律界人士指出企业没有处罚权,即便在合同中约定罚款条款也属无效,以克扣工资为手段的管理方式已触碰法律红线 [6]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的财年内,公司营收下滑8.2%至169.03亿港元,净利润下跌10.4%至20.63亿港元 [8] - 中国市场销售收入锐减17.2%,沙发销量同比下降10.6%,床具销售跌幅达19.4% [8] - 海外市场收入约66.66亿港元,较上一财年上涨8.33% [8] - 员工总数从29837人锐减至26134人,裁员超过3700人 [9] 公司治理 - 董事酬金总额逆势增长20%,达到2095.6万港元 [10] - 公司逆势扩张渠道布局,新增131家门店使总数达到7367家 [10] - 前投资者关系总监杨雪丽因内幕交易调查被罚没218万元,导致股价单日暴跌6.87% [10]
吃东西?罚!电脑没关?罚!芝华仕“花式扣罚”引关注,母公司敏华控股2025财年业绩下滑,员工减少3700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0 22:03
公司高管管理争议 - 芝华仕电商部门刘姓高管被曝以多种名目对员工进行扣罚,包括下班不关电脑、桌椅摆放不整齐等,处罚金额从50元到千元不等 [2] - 刘姓高管在工作群中称查到员工打游戏直接开除,吃东西则罚款领导2000元、主管1000元、次主管500元 [2] - 刘姓高管表示网传内容基本属实但存在断章取义,称处罚为"乐捐"而非罚款,公司秉持以人为本态度 [3] - 相关爆料帖子在6月9日下午已不可见,敏华控股称具体情况仍在调查中 [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财年营业收入169.03亿港元同比下滑8.2%,归母净利润20.63亿港元同比下跌10.4% [4] - 沙发及配套产品收入117.43亿港元同比下降7.2%,床具及配套产品收入24.08亿港元同比降幅达19.4% [5] - 中国市场销售收入99.27亿港元同比下跌17.2%,占营业收入比重由65.0%下降至58.7% [5] - 毛利率由39.4%上升至40.5%,创近5年新高,已售商品成本同比下降9.9% [7] 市场与业务发展 - 海外市场表现持续令人满意,北美、欧洲及其他海外市场收入均同比增长,出口沙发产品88.4万套同比增加13% [5] - 国内功能沙发市场占有率45.3%,连续9年领跑中国功能沙发零售市场 [4] - 公司门店数量净增131间至7367间,下沉市场及一二线城市性价比系列门店布局加强 [7] 人力资源变动 - 员工总数由29837人减少至26134人,锐减超3700人,减少比例超过12% [7] - 总员工成本由31.93亿港元下降至30.55亿港元,同比下降5.2% [7] - 董事酬金由1740.6万港元增至2095.6万港元 [8]
泡泡玛特王宁成河南新首富;小红书最新估值350亿美元丨新鲜早科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10:06
巨头公司动态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以203亿美元身家成为河南新首富 其持有公司48.73%股权对应市值约1467亿元 [2] - 小红书估值达350亿美元(约2500亿元人民币) 股东惜售情绪明显 [3] - 360集团计划裁撤整个市场部 预计年省数千万成本 将转向AI智能体驱动营销模式 [4]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项目主管米兰・科瓦奇离职 由自动驾驶负责人阿肖克・埃卢斯瓦米接任 [9] - 敏华控股因高管要求员工每日6次打卡及违规罚款制度引发劳动法争议 公司称正在调查 [5] 人工智能行业研究 - 苹果研究指出现有大模型依赖记忆而非真正推理 复杂任务准确率会崩溃至零 [6][7] - Meta正洽谈对Scale AI超100亿美元投资 或成最大私营公司融资之一 [8] - 日本防卫省发布AI武器研发指南 明确要求人类责任明确化 [10] - 面壁智能推出端侧大模型MiniCPM 4.0 采用稀疏注意力机制实现最高220倍提速 [13][14] 资本市场与融资 - 柳叶刀机器人完成A+轮数千万元融资 专注于骨科手术机器人研发 [10] - 晟为数科获近亿元首轮融资 专注于AI赋能的跨芯片指令集技术 [11] 产品与技术突破 - AirPods将新增AI实时翻译功能 预计随iOS 26系统推出 [12] - 苹果Siri升级遇技术挑战 现有架构整合存在缺陷 [10]
“上班照镜子、下班不关电脑要罚款”!高管称一晚罚款进账大几千
凤凰网财经· 2025-06-08 22:30
高管罚款言论事件 - 敏华控股电商部刘姓高管被曝强制加班、一天打卡6次、禁止工位就餐等管理措施,相关言论涉嫌违反劳动法 [3] - 高管在群聊中公布罚款细则:打游戏直接开除、吃东西罚领导2000元/主管1000元/次主管500元、不在岗超3次降薪2000元、下班不关电脑罚100元 [7] - 罚款收入被高管称为"团队建设经费",计划用于购买书籍和建图书馆,引发舆论争议 [7] - 公司内部《8S办公环境管理规定》显示,违规罚款50-100元纳入"激励基金"统一管理 [7] - 公司回应已注意到舆情,调查结果原定6月7日公布但截至发稿未披露 [7]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4财年营收169亿港元同比下滑8.2%,净利润20.63亿港元同比下降10.4% [8] - 国内销售收入99.27亿港元锐减17.2%,收入占比从65%降至58.7% [8] - 主营业务全线下跌:沙发及配套产品收入117.43亿港元降7.2%,床具收入24.08亿港元降19.4%,其他产品收入16.66亿港元降8.4% [9] - 海外收入增长但规模仅为国内市场70%,面临海运成本飙升等风险 [9] - 裁员超3700人(减员10%),但董事酬金反增20% [9] 市场策略与IR事件 - 逆势扩张国内门店至7367家,试图通过下沉市场和"以旧换新"政策刺激需求但效果未显 [9] - 2024年2月IR杨雪丽父母通过其账号爆料,称实控人黄敏利涉嫌内幕交易却将责任推给杨雪丽致其被捕 [10] - 杨雪丽2021年因内幕交易星源材质被深圳证监局没收违法所得109万元并处罚款109万元 [12]
上班照镜子要罚款?芝华仕高管随意罚款言论引争议,企业回应
南方都市报· 2025-06-08 13:00
高管言论引发热议 - 敏华控股旗下芝华仕电商部刘姓高管因在内部群发布罚款言论引发网络热议 内容包括"员工上班照镜子要罚钱""下班不关电脑罚款100元"等 [2][3] - 聊天记录显示该高管设立多项罚款制度 包括"吃东西罚领导2000元""月度工资降2000元"等 并称罚款将用于"团队建设经费" [5][7][11] - 公司内部文件《8S办公环境管理规定》显示违规行为将处以50-100元罚款 罚金纳入"8S激励基金"统一管理 [11] - 敏华控股回应已关注网络讨论 具体情况仍在调查中 但截至发稿未公布调查结果 [2][11] 公司经营业绩下滑 - 敏华控股2025财年营收16903亿港元同比下滑82% 净利润2063亿港元同比下跌104% [12] - 核心业务沙发销售收入11743亿港元下降72% 床具收入2408亿港元下降194% 国内销售收入锐减172%至9927亿港元 [12] - 公司裁员超3700人减员逾10% 但董事酬金反增20% 同时逆势扩张国内门店至7367家 [12] - 海外市场收入增长但规模仅为国内70% 面临海运成本飙升等不确定性 [12] 行业与市场环境 - 财报反映消费信心不足 家居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及价格战压力 [12] - 公司尝试通过下沉市场与"以旧换新"政策提振需求 但效果尚未显现 [12]
海外市场收入增长8%,也没能拉回敏华控股下行的业绩
观察者网· 2025-05-19 10:29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2024财年营收169.02亿港元,同比下滑8.2% [1] - 毛利68.44亿港元,同比下滑5.57% [1] - 营业利润28.24亿港元,同比下滑7.74% [1] - 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利润20.62亿港元,同比下降10.4% [1] - 利润下滑主因包括投资物业公允值亏损、商誉减值及资产减值 [1] 产品结构分析 - 沙发及配套产品收入117.43亿港元,占总收入68%,占比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 [2] - 沙发及配套产品收入同比下降7.2% [2] - 全年销售沙发188.5万套,同比下降0.9% [2] - 床具及配套产品、其他产品、其他业务及Home集团业务构成剩余32%收入 [2] 国内市场表现 - 国内沙发销量100.1万套,同比下降10.6%,收入65.84亿港元,同比下滑15.4% [2] - 国内市场总收入99.27亿港元,同比下降17.2%,占总收入比例降至58.7% [3] - 行业竞争白热化导致产品售价承压,公司采取降价策略保销量 [2][3] - 国内门店数量新增131间至7367家,聚焦下沉市场及性价比系列 [4] - "以旧换新"政策部分抵消内需疲软影响 [3][4] 海外市场表现 - 海外市场收入66.66亿港元,同比增长8.33% [5] - 北美市场收入44.2亿港元,同比上升3.17% [5] - 欧洲市场收入15.8亿港元,同比上升19.24%,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8.7% [5] - 其他地区收入6.66亿港元,同比上涨22.65% [5] - 海外沙发出口88.4万套,同比增长13% [5] - 北美市场通过产品本地化实现订单增长,欧洲市场通过渠道扩张驱动增速 [5] 海外运营风险 - 乌克兰厂房受俄乌战争影响需持续监控 [7] - 境外运输及港口费用大增31%至7.71亿港元,主因海运费上涨 [7]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出口压力,公司通过越南、墨西哥等海外工厂分散风险 [7] - 自建物流团队应对贸易壁垒,计划巩固北美欧洲市场并开拓新兴市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