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士茶

搜索文档
茶咖日报|喜茶logo“偷偷整容”?网友扒出多处细节变化
观察者网· 2025-07-10 20:04
喜茶logo调整 - 喜茶官方确认更换logo,但未说明具体原因[1] - 新版logo涉及10处细节变化:耳朵变大、头型缩小、刘海变平、眼睛变方、鼻梁变挺、上唇变尖、茶杯倾斜度微调、胳膊线条变细、下巴缩短、发尾加长[1] - 该logo灵感源自中外铸币人物侧脸肖像和饮用芝士茶时45度倾斜动作[3] - 2022年9月曾移除黑发和握杯手指细节,2023年3月又恢复经典造型[3] 茶话弄海外扩张 - 品牌位于洛杉矶的美国首店即将开业,地址为17823 Colima Rd[4] - 纽约新店地址已于2024年1月确定[4] - 海外布局已覆盖多伦多、墨尔本、温哥华、爱丁堡、伦敦等地[4] 咖啡价格走势 - 拉瓦萨公司认为咖啡零售价格已见顶,巴西丰收导致生豆成本下降[5] - 2024年初咖啡期货价格达历史高点每磅4美元以上,目前较2月下跌30%[5] - 欧盟森林砍伐法规可能年底生效,或推高欧洲咖啡价格[5] - 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影响美国咖啡价格[5] 霸王茶姬泰国融资 - 泰国总统饮料公司投资1.42亿泰铢获得霸王茶姬泰国子公司51%股权[6] - 霸王茶姬2023年12月进入泰国市场,主打"100%真茶"健康概念[7] - 2025年4月曾关闭所有泰国门店进行品牌重塑,5月以新理念重开3家门店[7] 枫蓝咖啡融资进展 - 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专注精品咖啡连锁市场[8] - 资金将用于供应链建设、门店扩张和产品研发[8] - 计划加强全球咖啡产区直采合作,推出创意饮品和周边产品[8]
梨花奇门研修院:传统茶馆到现代茶饮消费新体验
搜狐财经· 2025-06-25 12:55
传统茶馆文化 - 中国传统茶馆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宋代进入鼎盛时期,成为城市生活重要组成部分,兼具商业活动和社交聚会功能 [2] - 传统茶馆集社交、娱乐、信息交流于一体:邻里商贾在此洽谈,评书戏曲表演盛行,同时作为民间信息传播枢纽 [4] - 建筑风格南北差异显著,江南茶馆白墙黛瓦灵秀,北方四合院布局古朴,内部陈设讲究紫砂壶、青花瓷等艺术茶具 [4][5] - 现代仍保留传统茶馆如杭州"青藤茶馆",延续江南韵味并改良茶点茶饮,定期举办茶艺表演和文化讲座吸引爱好者 [6][8] 现代茶饮消费 - 新式茶饮店以时尚装修(北欧风/国潮风)和多元化产品(水果茶/芝士茶)吸引年轻消费者,例"杨枝甘露"融合水果与茶饮创新爆款 [8] - 科技深度赋能:线上点单外卖配送普及,智能泡茶机精准控制参数,会员系统增强用户粘性,实现消费智能化 [9] - 衍生社交属性:茶饮店成打卡热点,品牌通过节日限定产品(情人节/春节主题)激发社交媒体传播,形成生活方式符号 [9] 茶文化发展意义与趋势 - 产业价值:带动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发展,促进地方经济 [10] - 未来方向:传统茶馆将深化文化挖掘,现代茶饮侧重健康食材与沉浸式体验(VR/AR技术应用),并加速国际化传播 [10]
博晓通:2025年现制饮品行业机遇分析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6-07 19:43
行业概况 - 中国现制饮品行业已进入质价比与规模化发展新阶段,2023年市场规模达5466亿元,预计2028年突破万亿 [1] - 二线及以下城市和东南亚市场成为核心增长引擎,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占比超60%,GMV复合增速达23% [1] - 中国与东南亚市场贡献全球现制饮品近40%的增量,东南亚年复合增速19.8% [1][12] 市场格局与增长驱动 - 一线城市门店密度饱和,下沉市场成为品牌扩张重点 [1][15] - 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密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023-2028年门店数增量预计达10万家,GMV复合增速23% [11][15] - 全球现制饮品市场增量中,中国和东南亚占比将从2022年的12%提升至2028年的19.4% [13][14] 消费需求与产品创新 - 消费者需求从解渴转向品质化、健康化、场景化,推动产品多维度创新 [1][20] - 茶饮小料进入4.0时代,以低糖、植物基为趋势,茶底多元化(绿茶、乌龙茶为主),水果茶、芝士茶成主流 [1][22] - 季节性产品(如冬季热饮、夏季果茶)平衡收入波动,头部品牌如喜茶每月甚至每周上新 [1][34] 供应链与数字化赋能 - 供应链向优质产地直采升级,头部品牌自建种植基地(如蜜雪冰城在川渝建柠檬基地) [2][41] - 数字化贯穿供应链、门店运营与消费者体验,小程序点单收集偏好数据驱动精准营销 [2][18] - 数字化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供应链效率,会员留存率和复购率 [18][19] 加盟模式与竞争优势 - 加盟成为品牌扩张核心方式,新茶饮单店初始投入12-40万元,回本周期1-2年 [2][32] - 加盟模式标准化运营降低风险,品牌通过强管控确保加盟店与直营店服务一致 [2][32] - 新茶饮加盟店初始投入和回本周期优于正餐和快餐业态 [32] 行业趋势与挑战 - 头部品牌通过公益基金(如新茶饮公益基金)提升社会责任感,同时拓展零售茶饮与生活方式产品 [2][40] - 同质化竞争加剧,需持续强化产品研发(如功能化茶饮)与数字化深度应用 [2][22] - 未来需平衡规模化与差异化,拓展下沉市场和国际化布局 [15][16] 品牌案例 - 沪上阿姨通过下沉市场产品价格调整提升质价比,聚焦二线及以下城市(占市场60%以上) [26] - 茶百道通过标准化SOP确保门店品质一致性,依托数字化平台提升消费者体验 [27] - 喜茶以高频上新和高端定位引领趋势,差异化产品创新延伸至营销策略和品牌文化 [28][34] 原材料市场 - 预计2028年中国现制茶饮原材料市场规模超1300亿元,水果类原料成本占比高 [23][24] - 原材料趋势包括低糖、健康甜味替代品、优质奶源和植物基奶、环保包材 [24] - 品牌向上游延伸,直接与果农合作建立种植基地,响应乡村振兴战略 [24][41]
茶饮投资往事:完美标的、大支票和非共识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4-23 10:58
霸王茶姬上市表现 - 北美时间4月17日霸王茶姬在纳斯达克上市 股价最高涨幅超过48% 收盘价32 4美元/股 市值达到59 5亿美元 成为目前市值第二大的茶饮品牌 [1] 现制茶饮行业特点 - 现制茶饮是风险投资人在消费领域唯一赚到钱的赛道 茶饮品牌几乎都靠加盟模式扩张 生意好时有成千上万的大小老板愿意送钱来开店 初创几年风险最大 之后完全不需要割出股份卖给风险投资机构 [2] - 茶饮行业发展8年 超过3000家茶饮品牌 42万家门店 用创新品类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新市场 五年前很难想象茶饮市场会比汉堡大 现制饮品规模快接近瓶装饮料 [11] 主要茶饮品牌发展历程 喜茶 - 2016年到2021年 喜茶估值被抬至惊人的600亿 创造了芝士茶 鲜果茶新品类 成为第一家能进中国一线购物中心 把大量门店开在星巴克旁边的本土品牌 [4] - 2022年之后 喜茶降价和开放加盟 产品差异化空间变小 公司陷入低迷 去年开始叫停扩张 做回最早的喜茶战略 [16] - 喜茶创始人聂云宸是投资人们偏爱的"小天才"创业者 年轻有商业天赋 能洞察消费者需求 在产品 运营 品牌上都有清晰的方法论 [13] 蜜雪冰城 - 蜜雪冰城是唯一的万店茶饮品牌 投资人们等待得最辛苦 但收获也丰厚 [4] - 2020年蜜雪冰城突破万店 向加盟商销售原材料和设备的收入占总营收90%以上 [25] - 2022年申请深交所主板上市 今年3月登陆港股 募资金额超过计划2000倍 按照最新市值计算 投资回报超过6倍 [27] 古茗 - 古茗长时间偏安一隅 固守三四线 用15年时间形成核心能力 "把新鲜的东西的成本控制得接近常温" [4] - 古茗从2017年开始自建供应链 在门店聚集处建仓 用冷链车代替部分空运 提升配送效率 支撑起低于对手的定价 [29] - 古茗是规模和盈利双维度最接近蜜雪冰城的茶饮品牌 目前是第二个突破万店的茶饮品牌 [4][43] 霸王茶姬 - 霸王茶姬是茶饮品牌中的例外 2020年创始人张俊杰主动寻找融资解困 XVC6天内决定投资 "付了非常高的溢价" [4] - 霸王茶姬用极限效率改写了茶饮竞争故事走向 推爆"轻乳茶"大单品 引发大机构们眼红 遗憾和无止尽的复盘 [4] - XVC用2 45亿的投资 收获了超过30倍的账面回报 [4] - 2023年霸王茶姬开出2317家新店 数量超过此前六年开店数的总和 [40] 投资机构表现 - 龙珠是资本角逐中的最大赢家之一 古茗和蜜雪冰城两个项目带来的净收益达到77亿 [4] - XVC在霸王茶姬项目上收获超过30倍的账面回报 [4] - 红杉中国 高瓴等机构在茶饮行业都有重要布局和丰厚回报 [15][26]
茶饮投资往事:完美标的、大支票和非共识
晚点LatePost· 2025-04-19 15:36
现制茶饮行业投资概况 - 现制茶饮是消费领域少数能让投资人获利的赛道 加盟模式扩张使品牌无需过多依赖风险投资 [4] - 行业8年发展已形成3000+品牌 42万家门店 市场规模接近瓶装饮料 [9] - 主要品牌按价格带分为10元以下(蜜雪冰城) 10-20元(古茗) 20元以上(喜茶) 后因喜茶降价演变为两个价格带 [15][29] 喜茶投资分析 - 2016-2021年估值从1亿飙升至600亿 创造行业估值标杆 吸引红杉/腾讯/高瓴等顶级机构 [10][13] - 创新点在于首创芝士茶/鲜果茶品类 命名方式被全行业模仿 首家进驻一线商场的本土茶饮品牌 [4][10] - 2022年战略转向:降价+加盟导致差异化减弱 2024年重新聚焦产品创新暂停加盟 [13][29] 蜜雪冰城投资分析 - 唯一万店规模茶饮品牌 90%收入来自加盟商原材料销售 2020年融资估值233亿 [15][18] - 投资难点:创始人极度谨慎 龙珠耗时1年多接触 最终与高瓴各获4%份额 [15][17][18] - 2024年港股上市超募2000倍 早期投资人获6倍回报 单项目盈利超50亿 [18] 古茗投资特点 - 深耕三四线15年 自建三温冷链系统使新鲜原料成本接近常温 [4][20][23] - 2019年融资时仍是非共识标的 红杉/龙珠通过长期驻守获得投资机会 [20][22] - 采取区域密度策略:单区域达500家店才扩张 目前成为第二个万店品牌 [22][29] 霸王茶姬崛起路径 - 2020年濒临解体时获XVC投资 6天决策 首轮估值7亿(P/S约10倍) [24][25] - 聚焦"伯牙绝弦"大单品 通过品牌升级(茶马古道杯)和极致效率实现逆袭 [25][27][28] - 2023年新开2317家店(超前6年总和) 2024年纳斯达克上市市值59.5亿 [4][25][29]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蜜雪冰城门店超4.5万家 相当于行业第2-4名总和 品牌形象完成升级 [29] - 霸王茶姬对标星巴克 推出Teaspresso产品线 股票代码CHA强化茶饮定位 [29] - 古茗控制扩张速度 创始人认为"巷战"比开店速度更重要 [22][29]
茶饮投资往事:完美标的、大支票和非共识
晚点LatePost· 2025-04-19 15:36
现制茶饮行业投资概况 - 现制茶饮成为消费领域少数实现投资回报的赛道,品牌多采用加盟模式扩张,吸引大量资本进入 [4] - 行业8年发展形成超3000个品牌、42万家门店,市场规模已超越汉堡并接近瓶装饮料 [9] - 主要品牌分三个价格带竞争:10元以下(蜜雪冰城)、10-20元(古茗)、20元以上(喜茶),后因喜茶降价演变为两档 [13][29] 核心品牌发展历程 喜茶 - 2016-2021年估值从1亿飙升至600亿,创新芝士茶/鲜果茶品类,首家进入一线购物中心的本土茶饮品牌 [4][10] - 2022年降价并开放加盟后陷入同质化竞争,2024年暂停加盟并回归差异化战略 [13][29] - 龙珠2017年以40亿估值独家投资4亿,占股10%,后续未参与高估值轮次 [10][13] 蜜雪冰城 - 唯一万店茶饮品牌,90%收入来自加盟商原材料销售,2020年以233亿估值融资,龙珠/高瓴各投9.33亿占4% [15][18] - 2024年港股上市募资超预期2000倍,早期投资者回报超6倍,龙珠净收益超50亿 [18] - 极致低价策略形成4.5万家全球门店,规模超行业第二至第四名总和 [29] 古茗 - 专注三四线城市15年,自建三温冷链实现新鲜原料低成本配送,门店密度达500家才跨区域扩张 [19][22][23] - 2019年非共识期获龙珠/红杉投资,估值50亿,现为第二个万店品牌,盈利规模仅次于蜜雪 [19][22][29] 霸王茶姬 - 2020年XVC以7亿估值投资1.2亿,6天决策,看重创始人张俊杰的战略决断力与组织建设能力 [24][25] - 聚焦"伯牙绝弦"大单品,2023年新开门店2317家超此前总和,2024年纳斯达克上市市值59.5亿 [4][25][29] - XVC投资2.45亿获超30倍回报,营销投入达7.8亿教育轻乳茶市场 [25][28] 资本运作特点 - 头部机构争夺激烈:喜茶融资轮次估值从40亿→600亿,蜜雪冰城融资出现龙珠与高瓴份额争夺 [10][18] - 非共识机会显著:古茗早期仅红杉/龙珠参与,霸王茶姬曾被多数机构拒绝 [19][24] - 回报差异明显:蜜雪冰城投资者收益超6倍,霸王茶姬达30倍,喜茶因未上市回报待定 [18][25][29]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效率创新:蜜雪冰城靠工业化标准化,古茗靠区域冷链密度,霸王茶姬靠大单品简化管理 [23][25] - 战略分化:喜茶回归产品创新,蜜雪持续低价扩张,霸王茶姬对标星巴克推"Teaspresso"产品线 [29] - 市场容量:头部品牌已形成规模壁垒,新进入者机会减少,行业进入整合期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