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苏堤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未上市先造富!它号称中国英伟达,IPO前夜谁在疯狂扫货?
搜狐财经· 2025-10-02 04:36
资本市场反应与公司估值 - 摩尔线程上市预审消息引发A股市场概念股涨停潮,相关早期投资者公司股价应声上涨 [1][2] - 公司当前估值高达310亿元人民币,创始人张建中持股12.73%,个人财富近40亿元人民币 [2] - 公司计划通过IPO募资80亿元,主要用于产品研发 [6] 股东背景与投资逻辑 - 股东阵容汇聚顶尖投资机构,包括红杉中国、深创投、纪源资本等,以及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和小马智行 [3] - 投资逻辑核心是“中国英伟达”概念的强大吸引力,对标英伟达超过3万亿美元的市值潜力 [3] - 早期投资者展现出对巨额回报的强烈预期,公司成立仅一百天就完成两轮融资成为独角兽 [7] 公司成长轨迹与财务表现 - 公司成立于2020年6月,营收从2022年不足5000万元跃升至2023年的1.23亿元,2024年激增至4.38亿元 [4] - 三年半累计亏损超过52亿元,其中研发投入高达43亿元 [5] - 产品迭代速度惊人,平均一年一代新产品,覆盖AI智算、高性能计算、图形渲染等GPU核心应用领域 [4] 行业格局与竞争对手 - 国产GPU赛道有“四小龙”:摩尔线程、燧原科技(估值205亿元)、壁仞科技(估值160亿元)、沐曦股份(估值超210亿元),四家公司合计估值近900亿元 [6] - 竞争对手核心团队均拥有海外顶尖芯片巨头工作背景,创始人张建中曾为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助手并在英伟达工作十余年 [6] 市场机遇与发展前景 - 人工智能应用爆发式增长推动GPU需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攀升 [7] - 中国庞大的本土市场和国产化替代趋势为国产GPU公司提供了发展机遇和政策倾斜可能 [8] - 摩尔线程的MUSA架构据称能与英伟达主导的国际主流GPU生态兼容,技术突破具有革命性意义 [8] 行业影响与宏观意义 - 公司上市被视为国产芯片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将吸引更多风险资本青睐国产GPU赛道 [9] - 成功案例有望集聚优秀人才,并提振整个中国芯片产业的信心 [10] - 代表中国芯片产业的集体崛起,是投资人、创业者和工程师共同努力的结晶 [10]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不到三个月顺利过会:今日距“1+6”新政推出100天整
36氪· 2025-09-26 19:43
IPO进展 -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于9月26日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从6月30日获受理至过会历时不足三个月 [1] - 公司于9月5日更新招股书并披露审核问询回复 过会日恰逢证监会科创板新政发布满100天 [1] 业务定位与技术实力 - 公司成立于2020年 主营全功能GPU研发设计销售 专注AI 数字孪生 科学计算等高性能计算领域 [1] - 是国内极少数兼顾图形渲染与AI计算的国产GPU企业 产品覆盖云到端全栈计算支持 [1] - 2021至2024年每年推出一代GPU架构芯片 已发布苏堤 春晓 曲院 平湖四代芯片 2024年新增智能SoC芯片长江 [2] - 产品性能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MTT S80单精度浮点算力接近英伟达RTX 3060 MTT S5000千卡集群效率超同代国外GPU [2] - 是国内唯一实现量产的全功能GPU厂商 产品在应用场景适配性 兼容性具突出优势 [3] 财务表现与增长动力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02亿元 超过2022至2024年三年营收总和6.08亿元 [2] - 2022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0.46亿元 1.24亿元 4.38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超200% [2] - 增长源于产品矩阵持续丰富及市场需求释放 [2] 应用领域与行业前景 - 产品应用于大模型训练推理 数字孪生 消费电子 数字办公 云计算等领域 服务数据中心 智算中心 能源 制造等行业 [3] - GPU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自主可控成为科技自立自强关键环节 [3] -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9年全球GPU市场规模达3.6万亿元 中国占比从2024年30.8%提升至37.8%达1.36万亿元 [3] - 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从2024年1425.37亿元增长至2029年1.34万亿元 五年复合增长率超50% GPU为增长最快板块之一 [3] 技术趋势与竞争优势 - GPU应用从传统图形处理向AI计算 数字孪生 智能驾驶 元宇宙 具身智能等前沿场景扩展 [4] - 全功能GPU技术路线企业有望在多元场景实现产业化落地 为产业自主可控提供支撑 [4]
摩尔线程,成功过会
半导体芯闻· 2025-09-26 18:43
IPO审核与市场地位 - 摩尔线程科创板首发申请成功通过上市审核委员会会议审议[1] - 公司于9月26日科创板IPO顺利过会,审核周期仅88天,创下科创板纪录[3] - 此次过会是年内A股最大IPO过会项目,拟募资80亿元用于AI训练芯片、图形芯片等研发,也是年内规模最大半导体IPO[3] - 作为国产GPU第一股,其过会标志着国内AI芯片产业突破,上市后估值可能超越记录[3] 财务表现与盈利预测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7.02亿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营收4.38亿元[4][5] - 营收大幅增长归因于市场对大模型训练、推理部署、GPU云服务等需求提升,以及2024年推出的最新一代GPU芯片实现商业化[5]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2.7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6.02%,环比减少69.07%[5]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合计约50亿元,但净亏损呈现逐年减少趋势[5] - 公司预计最早于2027年可实现合并报表盈利,该盈利包含政府补助收益,扣除后2027年将实现微利[5] - 2025年至2027年,公司预估因政府补助带来的收益分别约为2000万元、2亿元和3亿元[5]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公司定位为全功能GPU研发,产品线划分为AI智算、图形加速和面向边缘计算的智能SoC三类[6] - 募集的80亿元资金将用于上述三大产品线的研发[6] - 自2020年10月成立至今,公司已推出以“苏堤”、“春晓”、“曲院”、“平湖”命名的四代芯片[7] - 2024年末推出的最新“平湖”架构芯片S5000新增支持FP8精度,片间互联带宽提升3倍至800 GB/s,最大显存容量为80 GB,其部分性能已逼近国际先进水平(如英伟达H20芯片片间互联带宽为900 GB/s,最大显存容量为96 GB)[7] - AI智算产品收入占比显著提升,从2024年的77.63%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94.85%[8] - 公司主要以集群和板卡形式销售AI智算产品,2024年和2025年分别销售3套和5套AI智算集群,这两年集群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61.26%和65.59%[8] 核心业务与市场动态 - 2025年销售的5套集群中,1套为“平湖”集群产品,4套为“曲院”集群产品,平均单价超过1亿元[9] - 其中“平湖”集群产品在2025年上半年带来近4亿元营收,约占上半年总营收的57%[9] - 公司透露在AI智算领域正在洽谈的项目合同金额超过17亿元,项目主要为平湖系列板卡为核心的集群,部分已完成交付或测试[9] - 与AI智算产品需求看涨相比,图形加速产品营收占比从2024年的22.06%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4.68%[10] - 图形加速产品面临挑战,第一代产品进入生命周期末端,第二代产品面临英伟达中低端产品竞争,公司已着手推进新一代图形芯片的研发与产业化布局[10]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不到三个月顺利过会:今日距“1+6”新政推出100天整
IPO早知道· 2025-09-26 18:28
公司IPO进展 - 摩尔线程于9月26日科创板IPO首发上市获得通过 [2] - 公司IPO从6月30日获受理到9月26日过会历时不到三个月 [2] - 上交所对硬科技企业的大力支持,体现政策层面对人工智能和新质生产力的高度重视 [2]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成立于2020年,主要从事全功能GPU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2] - 公司是国内极少数兼顾图形渲染与AI计算的国产GPU公司 [2] - 自2021年至2024年,公司每年推出一代GPU架构芯片,已推出四代芯片及一款智能SoC芯片 [3] - 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量产的全功能GPU厂商 [4] - 产品已应用于大模型训练推理、数字孪生、消费电子、云计算等领域 [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02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规模已超2022年至2024年营收之和 [3]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0.46亿元、1.24亿元和4.3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超200% [3] 产品性能与市场地位 - MTT S80显卡的单精度浮点算力性能接近英伟达RTX 3060 [4] - 基于MTT S5000产品构建的千卡GPU智算集群效率超过同等规模国外同代系GPU集群 [4] - 产品在不同应用场景的适配性、兼容性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4] 行业前景与机遇 - 2029年全球GPU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6万亿元,中国GPU市场规模将达1.36万亿元 [4] - 中国GPU市场占比将从2024年的30.8%提升至2029年的37.8% [4] - 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1425.37亿元增长至2029年的1.34万亿元,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 [5] - GPU的应用场景加速向AI计算、数字孪生、智能驾驶、元宇宙等前沿场景拓展 [5] - 行业呈现高速成长与国产替代的双重机遇 [4]
成立不到五年,这家GPU厂商即将A股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6-19 18:54
上市进展 - 摩尔线程于2024年6月10日率先完成上市辅导 进入"辅导验收"阶段 成为国产GPU"四小龙"中进度最快的企业 [2] - 公司于2024年11月在北京证监局备案 由中信证券开展两期辅导 已建立符合上市公司标准的治理制度与财务内控体系 [3][4] - 2024年完成股份制改造 注册资本从2441.32万元增至3.3亿元 为IPO铺路 [12] 技术产品 - 推出三代全功能GPU芯片:"苏堤"(首代MUSA架构 支持AV1编解码)、"春晓"(220亿晶体管 性能较苏堤提升3-5倍)、"曲院"(性能较春晓再提升3-5倍) [7][8] - 2024年7月推出万卡级"夸娥智算集群"解决方案 支持FP8计算精度 可训练GPT/DeepSeek等主流大模型 [8][9] - 累计获得425项授权专利 构建覆盖AI芯片/游戏显卡/集群的B+C端产品线 [7] 融资历史 - 成立至今完成6轮融资 累计金额达数十亿元 投后估值240亿元(2022年B轮) [10][11] - 主要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五源资本/深创投/字节跳动/中移数字新经济基金等 2023年B+轮单轮超20亿元 [11]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张建中为英伟达前全球副总裁及中国区总经理 拥有20年GPU行业经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