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茂金属聚丙烯
icon
搜索文档
主力资金大幅流出 大盘大概率还要调整
长沙晚报· 2025-07-09 21:51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9日冲高回落 沪指跌0.13%收报3493.05点 深证成指跌0.06%收报10581.80点 创业板指涨0.16%收报2184.67点 [1] - 沪深两市成交15052亿元 较8日放量512亿元 [1] - 行业板块涨少跌多 多元金融、工程咨询服务、文化传媒、医疗服务、银行板块涨幅居前 保险、小金属、贵金属、船舶制造、风电设备板块跌幅居前 [1] - 个股方面上涨股票1856只涨停61只 下跌3327只跌停6只 [1] 概念板块 - 知识付费概念板块涨幅最大 受ChatGPT测试"一起学习"模式利好刺激 该功能可实现实时互动问答与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 [2] - 市场分析师认为此次技术突破标志AI教育应用从"知识检索"向"认知共建"跃迁 [2] 资金动向 - 主力资金9日大幅流出近450亿元 导致大盘股与小盘股齐头并进局面中断 [2] - 技术面显示三大指数日K线高位留长上影线 若无重大利好支撑可能回调 但5日/10日/20日均线将形成支撑 [2] 湘股表现 - 147只湘股中54只上涨 华银电力、九芝堂、岳阳兴长涨停 启迪药业涨超9% [2] 岳阳兴长业务进展 - 公司主营石油产品及石化加工 2025年Q1归母净利润1360.81万元 同比下滑37% [3] - 参股10%的揭阳东粤化学20万吨/年废塑料综合利用项目即将投产 技术可将废塑料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工原料 [3] - 将参与该项目二期300万吨/年扩建 子公司惠州立拓已产出茂金属聚丙烯合格产品并处于产能爬坡期 [3] - 公司是国内首个打破国外茂金属聚丙烯催化剂技术垄断的企业 [3]
二十风华正青春 接续奋斗向未来
中国能源网· 2025-06-05 10:57
公司发展历程与成就 - 公司成立20周年,从北京六铺炕小办公楼起步,迅速覆盖华北区域14个省市区,形成经营5大类570多个牌号化工产品的标杆企业[1] - 累计向社会提供化工品近2亿吨,实现营业收入近1.6万亿元[2] - 合成树脂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达28%,包括"高性能EVA""医卫输液袋产品"等打破进口垄断的产品[1] - 产品远销东南亚、美洲、非洲、欧洲、日韩等地区,成为连接华北区域生产企业和客户的关键纽带[1] 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 - 在生物基材料、高性能聚碳酸酯、光伏等领域取得突破,打通技术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2] - "可降解农膜专用料开发"项目入选国家绿色技术推广名录[2] - 成功量产"光伏胶膜专用EVA树脂""茂金属聚丙烯"等明星产品[3] - 联合齐鲁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攻克氢化丁腈领域"卡脖子"难题,2022年底生产出合格产品,结束高端橡胶依赖进口历史[3] - 开发15款差异化产品,包括支化顺丁BR9008、超低顺式稀土橡胶ND60等[3] 市场拓展与行业地位 - 合成树脂部荣获"高性能聚丙烯优秀销售团队""金牌战略供应商""卓越合作伙伴奖"等多项荣誉[2] - 推动PP、LDPE、HDPE、LLDPE、PC、EVA、UHMWPE、PVC等高端牌号产品发展[1] - 连续8年为雄安新区定向供应化工产品近40万吨[4] 绿色转型与社会责任 - 打造国内首款可工业化回收利用的高强"绿色"耐候膜,引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4] - 成功打造新疆农地膜循环经济产业链,为新疆、陕西等地农户捐赠地膜、化肥等物资[4] - 连续13年资助陕南秦巴山区尘肺病患者在学子女,连续3年向天津地区自闭症患儿、留守儿童等群体献爱心[4] - 坚持购买东乡藜麦、宁夏枸杞等帮扶产品,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4]
系统创新 机制破题 技术攻坚——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以科技创新驱动全链跃升   
中国化工报· 2025-05-16 10:18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和核心技术攻坚,构建了覆盖"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业应用"的创新生态,新材料产量稳居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炼化企业第一 [1] - 公司在炼油、化工、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包括分子水平炼油模型、智能巡检机器人、能源管控系统等,实现效益提升和节能减排 [2][3] - 公司通过"三阶四维"激励机制和对外联合的创新生态体系,激发科研人员活力,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4] - 公司在茂金属聚烯烃、溶聚丁苯橡胶、聚丙烯锂电池隔膜等"卡脖子"技术领域实现突破,部分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5% [5][6] - 公司规划建设年产百万吨新材料基地,重点攻关聚烯烃弹性体、特种橡胶等前沿领域 [6] 产业链创新 - 公司搭建分子水平炼油模型,覆盖2000余种烃类分子数据库,年加工800万吨原油,新增效益超3亿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万吨 [2] - 智能巡检机器人集成红外热成像与雷达扫描技术,设备预测性维护准确率达92% [3] - 完成86%分析仪器的数据直连改造,煤灰成分检测实现"一键生成报告",人工录入错误率归零 [3] - 智慧计量平台覆盖4万余台设备,年节约人工成本260万元 [3] 机制创新 - 构建"三阶四维"激励机制,设立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三类奖励通道,科研人员人均薪酬较管理岗高28% [4] - 建立"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让有能力、有抱负的科研人员承担关键科研项目 [4] - 与北京化工大学、中石油上海新材料研究院等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 [4] - 技术骨干中40岁左右的占比达到49% [4] 技术突破 - 自主研发的聚丙烯锂电池隔膜料T98系列产品累计供货量突破万吨大关 [1] - 茂金属聚乙烯膜料开发生产8个品种,为国内品种最全、产量最高的生产企业 [5] - 溶聚丁苯橡胶产量突破10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45% [6] - 开发出聚丙烯锂电池隔膜料T98系列产品与电容器膜专用料HP30CF,加速国产化替代进程 [6] 未来规划 - 依托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承接工业示范项目,倾力打造"百项创新" [5] - 规划建设年产百万吨新材料基地,重点攻关聚烯烃弹性体、特种橡胶、碳纤维材料、环烯烃共聚物等前沿领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