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速递
搜索文档
战略调整仍在进行 阿里巴巴拟再度减持圆通速递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19:07
圆通速递股东减持与业绩表现 - 股东杭州灏月(阿里巴巴集团内企业)拟通过大宗交易方式转让公司股份不超过0.6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 [1] - 此次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发展战略和资金筹划考虑,此为杭州灏月年内第二次减持,3月12日曾公告拟转让不超过0.69亿股(占总股本的2%)[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8.83亿元,同比增长10.19%,归母净利润为18.31亿元,其中快递业务归母净利润为19.85亿元 [1] - 上半年快递业务完成量达148.63亿件,同比增长21.79% [1] 阿里巴巴在快递物流领域的战略调整 - 阿里巴巴持续减持快递物流公司股份,其布局策略已发生明显变化 [1] - 阿里巴巴在2023年9月确立"用户为先、AI驱动"战略重心后,有序退出非核心资产,持续推进自我瘦身,例如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分别出售了所持银泰百货、高鑫零售全部股权 [2] - 减持原因包括阿里巴巴发现竞争对手如抖音、快手和拼多多对快递公司持股均未超过5%,但物流体验不差,而阿里巴巴因持有大量快递公司股份反而因市场波动受到诟病 [2] 申通快递的资产收购 - 申通快递拟以3.62亿元的交易对价收购浙江丹鸟物流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2] - 丹鸟物流是"菜鸟速递"的运营主体,在国内提供半日达、次晨达、送货上门等高确定性履约服务 [2]
3.62亿,菜鸟把丹鸟卖了
新浪财经· 2025-07-29 18:55
交易概述 - 申通快递以现金3.62亿元收购菜鸟旗下丹鸟物流100%股权 丹鸟物流将成为申通快递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1] 丹鸟物流背景与表现 - 丹鸟物流是菜鸟速递的运营主体 由浙江菜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持股96.15%)、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2.95%)和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持股0.90%)共同持股[1] - 丹鸟物流2024年营收123.51亿元 营业利润0.31亿元 净利润0.2亿元 盈利能力较弱[3] - 2025年前四个月营收29.65亿元 营业亏损2.31亿元 净亏损2.34亿元[3] - 丹鸟物流在全国运营59个分拨中心和2600多个网点 日均业务量超过400万单[8] 交易动因分析 - 菜鸟出售丹鸟物流符合其"瘦身+聚焦"战略 将资源集中于国际物流和智慧物流技术两大核心板块[6][7] - 丹鸟物流市场定位模糊 在顺丰、京东和通达系之间缺乏明确的市场空间[2] - 菜鸟低估搭建快递网络的资源投入 导致丹鸟物流规模效应未能充分发挥[2] - 此次交易属于阿里内部关联交易 能够规避定价难题并保留为天猫超市配套的业务[4] 申通快递战略考量 - 收购有助于公司战略性切入高端市场 抓住区域配送和即时零售等新兴商业场景机会[7] - 能够丰富公司业务产品矩阵 填补在即时零售和高端市场方面的经验空白[7][8] - 丹鸟物流主要从事国内品质快递及逆向物流服务 综合单票收入显著高于申通2.02元的单票收入[8] - 交易完成后双方可在多个环节开展资源整合 优化成本费用并释放协同价值[7] - 丹鸟物流日均业务量400万单以上 申通2024年日均业务量约6200万件 收购将提升业务和收入规模[8] 行业竞争格局 - 申通快递2022-2024年业务量从129.47亿件增长至227亿件 复合增长率达32.3% 增速领跑通达系[4] - 2024年中通、韵达、圆通全年快递业务量分别为340亿件、237.83亿件和265.73亿件[4] - 菜鸟最初成立丹鸟物流旨在对标京东物流和顺丰 切入高端市场但发展未达预期[1][2] 市场反应 - 7月28日申通快递股价下跌6.74% 报收14.12元/股 总市值216.15亿元[5]
申通3.62亿元收购丹鸟 背后是怎样一盘棋?
搜狐财经· 2025-07-29 09:47
申通收购丹鸟物流交易分析 - 申通拟以3.62亿元收购菜鸟旗下丹鸟物流100%股权 [1] - 丹鸟物流为菜鸟速递运营主体,拥有59个分拨中心和超2600家网点 [2] - 2024年及2025年1-4月日均处理超400万票高单价订单,营收分别为123.51亿元和29.65亿元 [2] 申通的战略考量 - 收购将加速品质快递网络体系建设 [2] - 可抓住区域配送和即时零售等新兴商业场景机会 [2] - 丹鸟具备商家品牌资源和送货上门服务口碑等稀缺能力 [1] 菜鸟的战略调整 - 出售丹鸟符合聚焦"国际物流+科技"核心业务的战略方向 [2] - 丹鸟在菜鸟整体业务中占比较小 [2] - 资源将更多投入跨境物流、海外快递和全球供应链等核心领域 [2] 菜鸟国际业务布局 - 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32万亿元,同比增长5.7% [3] - 菜鸟跨境包裹网络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 拥有18个海外分拨中心和超300万平方米跨境物流仓库 [4] - 每年处理跨境包裹超15亿件,服务商家超10万个 [4] 菜鸟国际物流优势 - 香港eHub可实现亚太核心市场4小时覆盖 [4] - 马来西亚自营仓面积2.2万平方米,仓储量达百万级 [7] - 配备自动化设施可保障48小时内出入库 [7] - 香港eHub实现RFID全场景覆盖,时效提升30% [9] 菜鸟技术应用 - 东莞沙田分拨中心采用六面扫高速安检设备,效率达6000单/小时 [9] - 分拨中心总时效提升20% [9] - 马来西亚仓将试水指环扫描和分拣筐自动跟随技术 [10] - 香港eHub计划优化6小时全流程出库 [10]
申通3.62亿接盘菜鸟速递,进军高端?两网如何融合?
36氪· 2025-07-28 19:03
收购交易概况 - 申通快递拟以3.62亿元收购菜鸟集团旗下丹鸟物流100%股权,丹鸟物流为菜鸟速递运营主体,主要服务天猫超市与淘天平台,日均业务量超400万单 [1] - 丹鸟物流2024年营收123.51亿元,利润2011.5万元,但2025年前四月营收29.65亿元,亏损2.3亿元,主要因业务爬坡期成本未摊薄及行业淡季影响 [4] - 交易条款约定交割前盈利归申通,亏损由菜鸟补偿,预计旺季经营改善后将提升申通整体盈利能力 [9] 菜鸟战略调整 - 菜鸟通过出售丹鸟物流加速处理亏损资产,战略聚焦国际物流、跨境物流、海外本地快递及物流科技等板块 [1][4] - 2024年3月撤回上市后,菜鸟明确将加大对全球物流网络投入,协同淘天集团提升服务体验 [6] - 菜鸟速递此前以直营+加盟模式快速扩张,2024年3月在全国近70城招募6000名快递员,已建成59个分拨中心及2600余家网点 [4] 申通战略意图 - 收购旨在切入高端配送市场,优化产品结构(丹鸟2025年前四月单票收入显著高于申通的2.02元),抓住即时零售等新兴场景 [7] - 申通总裁提出"三年内服务体验做到第一"目标,认为此次收购是打造差异化优势的关键一步 [9] - 双方此前在仓配、末端等板块有战略合作基础,如2023年联合推出智选仓配次日达服务 [11] 行业动态影响 - 行业兼并重组加速,申通通过收购瞄准"品质快递"赛道,试图在价格战内卷中实现差异化突围 [1] - 快递行业规模效应显著,日均业务量需达数千万票才能实现全网盈利,丹鸟400万单量级面临挑战 [4] - 交易完成后菜鸟速递是否独立运营尚待观察,行业格局重组博弈升级 [11]
阿里巴巴“巨变”波及物流板块,丹鸟物流3.62亿元售予申通
华夏时报· 2025-07-27 15:12
核心观点 - 阿里巴巴集团旗下菜鸟集团将国内快递业务"菜鸟速递"的运营主体丹鸟物流100%股权以3.62亿元出售给申通快递,标志着阿里物流战略重心从国内转向国际快递和物流科技[3][4] - 此次交易被视为两家公司业务布局的调整而非纯粹商业行为,收购价格被业内认为"不高"[4] - 菜鸟速递上线两年即出售,主要因阿里战略调整及该业务亏损拖累,2025年1-4月受行业淡季影响持续亏损[4][6] - 交易将帮助申通提升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但需面对丹鸟亏损和自身高负债率的挑战[7][9] 业务交易细节 - 申通快递全资子公司拟现金收购浙江菜鸟供应链、阿里创投、阿里网络持有的丹鸟物流100%股权,交易对价3.62亿元[4] - 丹鸟物流是菜鸟速递运营主体,已构建含59个分拨中心及2,600余家网点的全国品质快递网络[6] - 2024年及2025年1-4月丹鸟物流日均业务量超400万单,在天猫、淘宝等平台逆向物流渗透率排名靠前[8] 战略调整背景 - 阿里组织架构变革导致菜鸟战略重心转向国际快递业务、物流科技及无人车、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6] - 菜鸟速递上线时对标顺丰和京东,但2023年"618"大促期间淘宝天猫选择与顺丰合作,暴露其战略地位下降[5] - 菜鸟集团2023年撤回分拆上市申请,2024年初传出业务分拆传言[5] 行业现状 - 2024年快递业务量达1,750.8亿件(同比+21.5%),业务收入1.4万亿元(同比+13.8%),但单票价格同比下降6.33%至8.01元[7] - 行业面临价格战困境,申通公告称需通过供给侧改革优化产能结构,推动服务提质增效[8] - 品质快递业务具有上门服务、高时效性特点,目前仅丹鸟等少数企业具备全国性网络资源[9] 交易影响 - 对阿里淘天电商影响有限,但申通通过并购可获得天猫超市等高端客户资源,提升业务规模[7][8] - 申通产品结构和单票价格有望优化,其公告称丹鸟综合单票收入显著高于公司现有水平[9] - 交易或改变"三通一达"竞争格局,帮助申通避免在民营快递企业中排名垫底[9]
3.62 亿元!申通快递接盘,菜鸟为什么卖掉丹鸟物流?
第一财经· 2025-07-25 22:00
收购交易 - 申通快递拟以3.62亿元收购菜鸟集团旗下丹鸟物流100%股权 [1] - 丹鸟物流是菜鸟速递的运营主体,提供半日达、次晨达、送货上门等服务 [1] - 截至2025年4月末,丹鸟物流已构建59个分拨中心及2600余家网点的品质快递网络 [1] 公司战略调整 - 申通快递通过收购瞄准"品质快递"市场,优化产品结构 [1][4] - 菜鸟集团加速处理亏损资产,战略聚焦国际物流和科技板块 [1][4] - 菜鸟速递曾是2023年重点建设的国内物流产品,2024年3月在全国近70个城市招募6000名快递员 [1] 财务状况 - 丹鸟物流2025年1-4月净利润亏损2.3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亏损2.8亿元 [2] - 2024年度丹鸟物流实现净利润2011.5万元 [2] - 亏损原因包括业务爬坡期成本高、规模效应未发挥及行业淡季影响 [2] 市场影响 - 快递行业竞争加剧,进入深度提质增效阶段 [4] - 申通看中丹鸟物流在电商平台的高渗透率和头部客户资源 [4] - 交易后双方可在多个环节开展资源整合,优化成本释放协同价值 [4] 股价表现 - 7月25日申通快递收盘价15.14元,上涨10.03% [4] - 同日阿里巴巴美股盘中报价119.84美元/股,下跌1.08% [4]
618被“自家人”踢出局,菜鸟还飞得动吗?
搜狐财经· 2025-06-20 07:28
从嫡系到出局,菜鸟缺席618 - 淘宝天猫618大促期间与顺丰达成"极速上门"合作,主打次日达服务覆盖全国300城,跨省订单实现"今日发、明日达",而菜鸟未被提及[2] - 顺丰在中国时效快递市场份额达63.9%,拥有379座分拣中心、12000条干线、29000个终端网点及80架货运飞机,形成空地协同配送体系[3] - 京东物流通过自建+收购构建完整履约网络,拥有34万名配送人员、1.9万个配送站、5万辆运输车,覆盖全国300+地级市[3] - 菜鸟基础设施规模明显落后:分拣中心350座、干线2700条、终端网点4400个,履约能力处于补课阶段[4] 菜鸟正在失去信任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菜鸟相关投诉量达8.9万条,主要问题为延误、绕路、不送货上门及快件破损[6] - 用户反馈菜鸟速递配送时效差,同城配送需4-5天且需频繁催促,部分订单出现跨省绕路现象[8] - 基层站点业务收缩导致单量骤减,骑手派费低至揽收2.6元/单、派送1.56元/单,且面临"两小时取单"政策下的高额罚款(超时1分钟罚50元)[11] - 驿站强制下载淘宝APP取件引发争议,淘宝扫码取件返利机制诱导驿站限制其他取件方式,加剧用户体验恶化[12][14] 失去主场话语权 - 菜鸟组织架构调整为聚焦物流运营,国际业务400余人团队划归阿里电商事业群,电商物流部等职能板块被剥离[15][16] - 2025财年Q3菜鸟营收282.41亿元同比下滑1%,成为阿里六大业务中唯一负增长部门,战略定位转为"电商辅助"[17] - 菜鸟提出"全球五日达"战略转向国际化,但面临DHL等成熟玩家竞争,国内基本盘因站点信任危机及履约能力不足持续萎缩[17][18] - 淘天618选择顺丰替代菜鸟,反映菜鸟在阿里体系内从核心履约伙伴降级为边缘变量,战略协同出现断裂[19]
菜鸟调整提速,阿里抽身快递股:物流赛道要“变天”?
界面新闻· 2025-03-24 19:39
阿里巴巴的战略调整 - 阿里巴巴减持圆通速递股份,套现约9.4亿元,减持后仍持有18.62%股份为第二大股东 [1] - 阿里巴巴全面收购菜鸟小股东剩余股份并实施员工股权激励退出计划,以强化对菜鸟的控制权 [1] - 阿里巴巴集团业务战略变动频繁,菜鸟是变动最为频繁的板块,在2023年1+6+N组织架构拆分后启动IPO进程 [1] 菜鸟的战略定位演变 - 菜鸟定位从“科技平台”和“生态协同者”转向“独立运营的物流公司”,承载“全球72小时达”野心 [3] - 菜鸟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国际业务团队整合成立单独的全球快递产品技术团队,国内电商供应链团队完全移交淘天集团以强化协同 [2] - 阿里巴巴加大对菜鸟投入,回购股份让决策权更集中,提升战略调整效率,董事长蔡崇信称看到构建全球物流网络的重大长期机遇 [2] 菜鸟的财务与业务表现 - 菜鸟在2025财年第三财季实现收入282.41亿元,同比下降1% [5] - 菜鸟去年1-3月营收245.57亿元同比增长30%,4-6月营收268.11亿元同比增长16%,7-9月营收246.47亿元同比增长8% [5] - 菜鸟国际业务占整体营收比重超50%,是近两年最大增量来源 [7] 菜鸟的全球布局与投入 - 菜鸟海外仓面积超80万平方米,跨境物流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8] - 菜鸟加码技术壁垒,在超30城运营L4无人车,县域智能分拣中心普及自动化设备 [8] - 菜鸟在2024年12月与卡塔尔航空货运深化合作,2025年1月启动建设三大跨境商家中心并完成美洲四大分拨中心技术升级 [9] 菜鸟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因素 - 国际物流市场被DHL、FedEx等传统巨头垄断,新兴市场存在文化差异和基础设施落后问题 [11] - 跨境物流链路长、节点多,需重资产投入而回报周期长,海外逆向物流成本高、效率低 [11] - 菜鸟未来高度取决于阿里战略投入持续性、独立运营后能力迭代速度及全球化网络壁垒构建深度 [13]
晚点独家丨阿里京东互相开放:京东物流进淘宝,支付宝进京东
晚点LatePost· 2024-09-26 17:11
阿里与京东的物流支付互通 - 淘宝天猫即将正式接入京东物流 预计10月中旬上线 商家可选择京东物流配送[3] - 京东将接入菜鸟速递和菜鸟驿站 双方物流合作已达成一致[3] - 京东将接入支付宝支付 预计双11前夕推出 支付排序为京东支付、云闪付、微信支付[3] 合作背景与行业意义 - 阿里与京东首次大规模合作 打破20年对抗局面 共同应对年轻对手竞争[4] - 淘宝已接入微信支付 超九成商家开通 微信支付9月底全量接入[4] - 互联网平台基础设施全面开放 竞争消解垄断 追求极致效率[4] 物流业务影响分析 - 京东物流接入淘系将提升单量 商家有望整合库存提高周转率[5] - 2023年Q3通达系占淘系包裹量近80% 顺丰占6% 极兔占约12%[5] - 京东物流上半年供应链收入418亿元 占比近50% 运营1600+仓库和40+亚洲一号园区[6] 支付业务变革 - 京东时隔13年重新接入支付宝 2011年因费率过高终止合作[7] - 支付宝月活9亿 微信支付超10亿 京东支付加速外部平台接入[7] - 拼多多2020年推多多支付 美团等平台仍将支付宝隐藏在下拉菜单[12] 开放程度与现存壁垒 - 主流交易平台已支持双支付 但小程序生态仍存隔阂[11] - 京东/拼多多未开通支付宝小程序 淘宝未入驻微信小程序[11] - 平台倾向自有支付 如拼多多百亿补贴限用多多支付 京东活动需用京东支付[12] 竞争格局演变 - 菜鸟供应链规模不及京东物流 天猫超市曾考虑合作但放弃[6] - 蚂蚁招股书显示淘天仅占支付宝交易额6% 菜鸟/京东物流外部收入占比达70%[10] - 基础设施开放后 行业竞争将回归效率本质[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