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类业务

搜索文档
节前,这个板块爆发!花旗将中国股票评级上调至“增持”,明日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能否继续拉
搜狐财经· 2025-09-29 19:37
9月29日,A股市场再度走强。在"牛市旗手"券商股的带动下,三大指数集体收红。 截至收盘,沪指涨0.9%,深证成指涨2.05%,创业板指涨2.74%。沪深两市成交额2.16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146亿。全市场超3500只个股上涨。 盘面上,能源金属、券商板块大涨,贵金属、固态电池、盐湖提锂板块表现活跃;教育板块领跌,黑色家电、互联网电商板块表现低迷。 具体来看,固态电池概念股表现活跃,天赐材料、湘潭电化、万润新能等9股封板。 券商股午后集体爆发 与此同时,花旗将中国股票评级调至"增持"。 花旗集团将欧洲股票评级从"增持"下调至"中性",指出这是由于经济指标表现疲软,以及美国关税对该地区经济增长可能存在滞后影响。花旗表示,目前 更看好中国股市而非欧洲股市,并将中国股票评级调至"增持",因对人工智能持乐观看法,且本地股市资金流入势头强劲。 释放了什么信号? 可以说,在当前市场结构当中,券商股可能是唯一没有怎么涨过,却又非常具有确定性机会的板块。 9月24日,浙商证券公告显示,为促进信用业务发展及做好融资类业务规模管控,董事会同意调增融资类业务规模,将融资类业务规模由400亿元提高至 500亿元。2025年内已 ...
一场财富转移,已经开始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9-29 18:35
去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78898亿元,同比下降了 20%; 就连新开工面积和施工面积,都在不断下降。 最近这几个月,如果你足够的敏锐,应该会发现一个愈发明显的现象: 聊房子的人越来越少了,而聊资本市场的人,越来越多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个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 资金正在进行乾坤大挪移,从楼市逐渐转移到资本市场。 数据上,也能佐证这个现象。 一方面,是 地产投资额在不断减少。 另一方面,是 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入不断增加。 今年股市 的融资 余额,相比 较2024年底,增加了 2633.96亿元, 而且是一个月的时间,股市里 面的杠杆资金就能增加接近500亿元。 私募的 资金,今年的 管理规模已经达到 5.24万亿元 ,相比2024年底增加 6712.42亿元。 保险的资金,二季度净流入也达到 3773.9亿元。 从去年924开始,尤其是在今年,你能看到, 热钱正在调转船头,逐渐流入资本市场。 除了市场自发的流入之外,GJ队也在有意识地引导资金流入资本市场。 这其中就有一个信息,是大家一定要留意的。 最近 浙商证券 发布了一个最新的公告: 董事会全票通过决议,将融资类业务规模上限从原先的400亿元大幅上调 ...
非银行业周报(2025年第三十五期):A股两融余额创新高券商业务规模扩容-20250929
中航证券· 2025-09-29 16:03
2025年09月27日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行业点评 非银金融 非银行业周报 (2025 年第三十五期) A 股两融余额创新高, 券商业务规模扩容 市场表现: 本期(2025.9.22-2025.9.26)非银(申万)指数-0.09%,行业排 9/31,券商Ⅱ指 数-0.18%,保险II指数+0.46%; 上证综指+0.87%,深证成指+1.06%,创业板指+1.96%。 个股涨跌幅排名前五位:湘财股份(+16.87%)、国盛金控(+8.46%)、越秀资 本(+4.47%)、广发证券(+3.01%)、江苏金租(+2.71%); 行业走势图 30% 10% 00% -10% -2006 个股涨跌幅排名后五位:建元信托(-5.59%)、渤海租赁(-5.42%)、天风证券 (-4.60%)、太平洋(-4.50%)、中银证券(-4.42%)。 (注:去除 ST 及退市股票) 核心观点: 证券: 市场层面,本周,证券板块下降 0.18%,跑输沪深 300 指数 1.25pct,跑输上证综 指数 0.39pct。当前券商板块 PB 估值为 1.42 倍,位于 2020 年 40 分位点附近,处 于历史低位。 本周,两 ...
一场财富大转移,已经开始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9-25 19:24
核心观点 - 资金正从房地产市场大规模转移至资本市场,这一趋势得到数据支持且受到政策引导 [1] - 经济增长模式正从地产驱动转向科技驱动,资本市场通过股价为科技企业定价,以支持其发展并实现财政从地产财政向股权财政的转型 [3][4][5] - 当前股市行情被视为“科技牛”,由深层经济转型需求驱动,预计行情尚未结束 [4][5] 资金流动趋势 - 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为78898亿元,同比下降20%,新开工与施工面积亦下降 [1] - 股市融资余额较2024年底增加2633.96亿元,单月杠杆资金增加近500亿元 [1] - 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达5.24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加6712.42亿元 [1] - 保险资金二季度净流入达3773.9亿元 [1] 政策与监管引导 - 浙商证券将融资类业务规模上限从400亿元上调至500亿元 [1] - 2025年内已有华林证券、兴业证券、山西证券等至少四家券商上调融资类业务规模上限 [1] - 华林证券在半年内两度调整上限,累计增幅超29% [2] - 监管放松被视为鼓励资本市场加杠杆的信号,历史表明大牛行情离不开杠杆资金参与 [2] 经济模式转型 - 经济增长模式正从依赖地产经济转向利用科技推动增长 [3] - 科技企业处于萌芽阶段,缺乏业绩和利润,难以通过传统方式定价和吸引投资 [3] - 资本市场通过股价成为体现科技企业价值的关键凭证 [4] - 近期股市上涨强劲的板块包括半导体、芯片、PCB、CPO等科技概念 [4] 财政转型与市场前景 - 财政目标从地产财政转向股权财政,即地方财政与上市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股权绑定 [5] - 当前行情被视为经济模式从依靠地租转向依靠科技的必然结果,是深层转型的一部分 [5] - 基于转型需求,资本市场行情及科技板块行情预计尚未结束 [5]
浙商证券上调融资类业务规模上限至500亿;红塔证券:云投集团终止17.33%股份转让计划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09:31
浙商证券融资业务调整 - 浙商证券将融资类业务规模上限从400亿元提高至500亿元 [1] - 此次调整基于市场两融业务需求旺盛 此前兴业证券和华林证券也已相继上调 [1] - A股两融余额已突破2.4万亿元 显示市场交投活跃 [1] 红塔证券股权变动 - 股东云投集团终止向云投资本转让8.17亿股股份的计划 占总股本17.33% [2] - 股份转让协议解除后 相关股份仍由云投集团持有 [2] - 此次终止反映国有资本对券商股权结构调整持审慎态度 [2] 创新药领域投资动态 - 多家公募基金参与百利天恒新股增发 包括中欧、易方达、工银瑞信等机构 [3] - 葛兰管理基金认购金额超6亿元 赵蓓管理基金认购超2亿元 朱少醒管理基金认购近1亿元 [3] - 明星基金经理集体布局彰显对创新药赛道长期价值的认可 [3] QDII产品限购调整 - 易方达旗下多只QDII产品申购限额大幅下调 纳斯达克100ETF联接等产品从5000元降至100元 [4] - 标普生物科技指数和医疗保健指数产品从3000元降至100元 [4] - 摩根旗下多只QDII产品同步下调限额 海外稳健配置混合从100万元降至1万元 标普500指数等从1000元降至500元 [4] - 限额调整反映海外投资需求旺盛但额度紧张 [5]
两融业务火热,又有券商大幅“提额”
中国基金报· 2025-09-24 23:12
浙商证券融资类业务规模调整 - 浙商证券董事会同意将融资类业务规模指标由400亿元提高至500亿元 以促进信用业务发展及做好规模管控 [2][6] - 公司上半年融资融券余额为237.85亿元 较2024年末减少0.48亿元 降幅0.20% 市场份额提升至1.29% [6] - 有负债的融资融券客户平均维持担保比例为280.87% 业务整体风险可控 [6] 券商行业信用业务扩张趋势 - 多家券商上调信用业务规模上限 华林证券将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调整至80亿元 涵盖融资融券、股票质押回购等业务 [6] - 华林证券在半年内两次上调信用业务规模 3月末首次提升至62亿元 9月再次上调至80亿元 [7] - 兴业证券董事会审议通过调整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议案 但未披露具体方案 [7] 两融市场规模及资金流向 - 截至9月23日A股融资融券余额达24167.88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24000.41亿元 融券余额167.47亿元 [9] - 上半年两融余额18505亿元 同比增长24.95% 同期A股总成交额162.66万亿元 日均成交近1.39万亿元 [9] - 融资资金大幅流入电子设备板块 净买入25.86亿元 专用设备和电器机械板块分别净买入19.44亿元和5.15亿元 [9] - 有色金属、医疗卫生和软件行业融资净偿还金额最高 分别为12.21亿元、9.97亿元和6.83亿元 [9] 券商两融业务发展策略 - 东方证券深耕高净值客户服务 完善融资定价机制 迭代恒生新一代系统 上线信用条件单功能 [9] - 国元证券打造专业化、精细化、差异化客户服务体系 实施"交易型+事件型"营销策略 为高净值与战略客户提供精准服务 [10] - 行业通过优化机制、差异化营销和科技赋能等方式积极拓展两融客户及市场份额 [9]
浙商证券:董事会同意调增融资类业务规模至50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18:20
公司融资业务调整 - 浙商证券董事会通过调增融资类业务规模指标风险限额的议案 [1] - 融资类业务规模从400亿元提高至500亿元 增幅达25% [1] - 此次调整旨在促进信用业务发展及做好融资类业务规模管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