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泊一体方案

搜索文档
独家丨四维图新收购鉴智机器人进入最后阶段
晚点Auto· 2025-08-24 20:35
收购动态 - 四维图新拟收购智驾公司鉴智机器人 进度接近完成[2][3] - 四维图新曾与轻舟智航洽谈收购事项但未果 轻舟智航于4月获得奇瑞汽车与立讯精密1亿美元战略融资[6] 四维图新战略布局 - 公司从2021年开始发展智驾ADAS业务 2023年确立转型为智能驾驶Tier1发展战略[3] - 每年增大智驾业务投入 扩充团队规模并引进高级人才 积极寻找可收购标的[3] - 通过资本手段快速并入外部智驾团队 去年10月已完成标的筛选进入遴选阶段[5] - 去年8月增资子公司南京四维智联1亿元 吸纳滴滴智慧交通近300人团队发展舱驾一体方案[5] - 从禾多科技引入技术骨干包括CEO倪凯[5] - 基础行车产品与舱泊产品已有稳定量产交付定点 正发力中高阶智驾方案[5] - 基于高通8620芯片推出支持城区NOA Lite功能行泊一体方案 基于高通8255芯片推出舱泊一体方案[5] - 在高通8650芯片上主要与卓驭科技合作推出产品[5] - 拥有基于地平线J6平台的智驾方案[7] 鉴智机器人技术优势 - 具备中高阶智驾研发能力 核心优势是基于地平线J6E/M的全栈量产能力[6] - 针对J6E/M平台提供量产方案的智驾公司仅三家 另两家为轻舟智航与大陆芯智驾[6] - 基于J6E芯片的纯视觉高速NOA方案将于今年四季度在多款车型量产[6] - 产品线从低算力纯视觉方案扩展至高算力城区领航辅助驾驶方案(搭配激光雷达)[6] - 去年11月与岚图汽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6] - 尚未与某家主机厂深度绑定[7] - 完成7轮融资 最新数千万美元B-1轮融资于今年4月官宣 投资方包括亦庄国投、地平线等机构[7] 行业趋势 - 传统主机厂在自研放缓背景下倾向于扶持外部智驾供应商保障供应稳定性[6] - 上汽投资Momenta、广汽投资禾多科技、北汽投资易航智能、长城投资元戎启行、奇瑞投资轻舟智航等案例持续涌现[6] - 一汽与卓驭科技洽谈融资 吉利与千里科技成立千里智驾并整合旗下极氪等智驾团队[6]
四维图新上半年营收17.61亿元,净亏损达3.11亿元
巨潮资讯· 2025-08-22 15:01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7.61亿元 同比增长5.62% [1][2] - 归母净利润-3.11亿元 同比减亏12.68% [1][2] - 扣非净利润-3.17亿元 同比减亏12.89%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046万元 同比下降146.59% [1] - 总资产109.60亿元 较上年末下降0.66% [1] - 净资产84.82亿元 较上年末下降3.15% [1] 智能驾驶业务 - 智驾解决方案在长城、北汽等客户实现有序交付 [1] - 推出AI新基建服务架构 实现数据全流程闭环管理 [1] - AI基建业务获得合资头部车厂客户订单 [1] 智能座舱业务 - 发布舱驾产品矩阵量产解决方案 含行泊一体功能 [2] - 基于SA8620P平台实现城区NOA Lite功能 [2] 芯片业务 - 芯片产品覆盖智能座舱SoC、车规级MCU等品类 [2] - 通过ISO/SAE21434汽车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2] - 累计芯片出货量超3亿颗 其中SoC达9000万套、MCU达8000万颗 [2] - 产品装配于国内外传统车型、新能源车及新势力车型 [2]
佑驾创新短期内接连斩获长安汽车重要定点:辅助驾驶方案加速上车
IPO早知道· 2025-07-14 20:23
公司业务进展 - 公司于7月14日获得长安汽车定点,将为其多个自主品牌、多款主力车型提供辅助驾驶域控制器,首发合作车型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量产[2] - 此次定点的辅助驾驶域控方案基于多传感器感知组合与高效系统框架,支持自动紧急制动、全自动泊车等功能,方案已通过市场量产验证并具有高度平台化特性[4] - 公司此前已与长安汽车在高阶域控项目达成深度合作,短期内连续获得行业龙头定点,体现研发与交付实力[4] 产品与技术优势 - 辅助驾驶域控方案聚焦20万以下经济型车型,为L2级ADAS市场提供确定性动力,行泊一体方案因性价比高成为车企优选[4] - 公司通过全栈自研实现深度资源复用与规模化量产效应,优化性能体验的同时摊薄系统成本[4] - 高性能域控iPilot 4系列为全场景辅助驾驶规模化落地提供技术支撑,形成中阶规模化与高阶攻坚的双线布局[5]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辅助驾驶从"尝鲜期"迈入"普及期",行业竞争焦点转向体验优劣与成本合理性,AEB标配、L3级制度加速落地推动智驾方案进入"深水区"[5] - 公司2024年已累计为全球超35家整车厂量产,覆盖传统自主品牌、新势力、合资品牌、豪华品牌及国际Tier 1客户[5] 市场拓展与客户合作 - 2024年上半年密集斩获多家头部车企项目定点,包括长安汽车、上汽大通等[5][10] - 长安汽车"复购"体现头部车企对公司产品可靠性、规模化交付确定性的高度信任[5]
杀疯了!汽车供应链惊现“合作潮”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09 10:04
汽车供应链合作新趋势 核心观点 - 汽车供应链企业正打破传统边界,通过跨领域合作掀起"跨界联盟"风暴,涉及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核心零部件等多个领域 [2] - 行业面临内卷、脱钩与转型压力,合作成为企业应对挑战、实现降本增效和资源共享的关键策略 [5][6] - 未来供应链合作将向更深更广方向发展,包括资本层面合作、国际市场拓展及本地化需求满足 [8][9] --- 合作案例与技术整合 智能座舱领域 - 伟世通与火山引擎合作开发基于AI大模型的下一代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结合汽车电子经验与AI创新能力 [3] - 黑芝麻智能与英特尔合作开发舱驾融合平台,计划2025年Q2推出参考设计,整合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芯片技术 [3] 自动驾驶领域 - 博世与地平线签署战略合作,结合汽车行业经验与智能驾驶芯片算法优势,共同开发辅助驾驶系统 [3] - 均联智行与保隆科技联合开发L2~L4级智能驾驶技术,目标2025年落地3款量产车型(含30万级高端电车) [4] - 四维图新联手高通推出高性价比智驾方案,聚焦行泊一体与舱泊一体技术 [4] 核心零部件国产化 - 星宇股份、欧冶半导体、晶能光电联合发布全球首款全自主iVISION智眸大灯,实现芯片、算法到光源100%国产化闭环,预计加速智能车灯35%市场渗透 [3] - 中国汉德车桥与盖瑞特合作开发新一代商用车电驱动桥,有望降低20%维护成本 [4] --- 行业合作驱动因素 市场与竞争压力 - 国内市场内卷严重,整车企业降本压力传导至供应链,迫使供应商通过合作避免重复研发、共享资源 [5][6] - 全球关税问题与脱钩风险加剧,促使企业探索跨国合作以优化全球布局 [5] 技术与转型需求 - 新业务与新技术迭代加速,合作可分散投资风险并实现协同效应(如保隆科技与蒂森克虏伯倍适登联合开发减震器产品) [5][8] - 外资企业需本地化融入中国产业链,国内企业需借助国际合作开拓海外市场 [8][9] --- 未来合作方向 深度协同与成本优化 - 联合采购可提高议价能力降低原材料成本,共享生产设施可提升设备利用率 [8] - 资本层面合作或成为趋势,如合资企业共同分担风险与收益 [8] 国际化进程加速 - 国内企业可通过合作学习国际管理经验与技术,利用外资销售渠道拓展海外市场 [9] - 外资企业借助本土合作伙伴适应中国市场,实现"世界共赢链"式发展 [8][9]
四维图新发布全新舱驾产品矩阵量产解决方案
证券时报网· 2025-04-25 19:32
产品发布与合作 - 公司在2025年上海车展发布全新舱驾产品矩阵量产解决方案,并与高通深化合作,聚焦"行泊一体"与"舱泊一体"两大方向,发布中高阶辅助驾驶新品 [1] - 公司依托Snapdragon Ride平台(SA8620P)的异构计算架构,通过算法优化提升算力利用率,实现行泊一体并支持城区NOA Lite功能 [2] - 基于第四代骁龙座舱平台(QAM8255)的异构计算能力,通过算力资源复用实现座舱与泊车功能融合部署,平台支持QNX+Android双系统架构,适配约90%主流车企软件生态 [2] - 公司与卓驭科技联合推出中高阶行泊一体解决方案 [2] - 2024-2025年一季度公司辅助驾驶产品新增量产定点突破360万套,其中基础行车产品300万套,舱泊产品60万套 [2] 技术能力与战略 - 公司以丰富精准的数据及合规云为基础,搭建端到端算法能力,构建完整的数据闭环及AI新基建能力 [1] - 公司将地图的时空认知能力加入世界模型驱动的智驾技术基因进化图谱中 [1] - 地图已从静态图层进化为世界模型驱动阶段必不可少的动态数据引擎,在提升单车智能水平、减少算力制约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 [3] - 公司演示了针对临时施工改道场景的安全解决方案,分为车端智能感知上传、交管平台中心预警、警报分发三个场景,可降低事故概率 [3] 行业生态与合作 - 公司与高通合作充分发挥双方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领域的技术优势,为OEM厂商带来高性能与成本优势的解决方案 [2] - 公司与火山引擎、航盛电子、卓驭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地图+数据+硬件+算法+云"多位一体生态 [3] - 合作旨在夯实产业协同与技术跃迁根基,助力车企实现"全栈可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