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热镇痛药

搜索文档
8月1日主题复盘 | 医药持续活跃,光伏再度表现,AI应用午后大涨
选股宝· 2025-08-01 16:03
行情回顾 - 市场全天冲高回落 三大指数小幅下跌[1] - 医药股延续强势 奇正藏药、亚太药业等多股涨停[1] - AI应用方向继续活跃 启迪设计、郑中设计等封板[1] - 光伏板块集体反弹 捷佳伟创、双良节能涨停[1] - 雅江水电概念股调整 保利联合跌停[1] - 沪深京三市超3300股上涨 上涨个股占比居多[1] - 全日成交1.62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缩量超3400亿元[1] 医药板块 - 医药板块继续大涨 奇正藏药实现3连板 亚太药业、福元医药等多股涨停[4] - 奇正藏药收盘价34.69元 涨幅9.99% 流通市值183.89亿元[5] - 亚太药业实现5天3板 收盘价7.40元 涨幅9.96% 流通市值55.18亿元[6] - 福元医药实现4天2板 收盘价26.54元 涨幅9.99% 流通市值127.39亿元[6] - 昂利康实现2天2板 收盘价62.92元 涨幅10.00% 流通市值116.58亿元[6] - 贵州百灵实现2天2板 收盘价6.53元 涨幅9.93% 流通市值79.22亿元[6] - 新天药业涨停 收盘价11.96元 涨幅10.03% 流通市值28.54亿元[6] - 太龙药业涨停 收盘价6.82元 涨幅10.00% 流通市值39.14亿元[6] - 维康药业涨停 收盘价25.62元 涨幅20.00% 流通市值36.92亿元[6] - 扬子新材涨停 收盘价4.20元 涨幅9.95% 流通市值21.51亿元[6] - 华森制药涨停 收盘价20.74元 涨幅10.03% 流通市值64.06亿元[6] - 天目药业涨停 收盘价15.36元 涨幅10.03% 流通市值18.70亿元[6] - 兴业证券认为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 "创新+国际化"产业趋势不变[6] - 政策支持+全球竞争力持续加强+商业化盈利兑现推动行业发展[6] - 2025年需求有望迎来复苏 消费医疗领域基本面有望回升[6] - 医疗器械2025年亦有望迎来改善[6] 人工智能大模型 - AI应用板块大涨 环球印务2连板 郑中设计、启迪设计等涨停[7] - 鼎捷数智、万兴科技涨幅均超10%[7] - 软件开发公司Figma纽交所上市首日收盘价115.5美元 涨幅250%[8] - Figma市值超4000亿人民币[8]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9] - 国家发改委将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推动人工智能在各领域加快普及[9] - 环球印务实现2天2板 收盘价10.16元 涨幅9.96% 流通市值32.52亿元[10] - 郑中设计涨停 收盘价11.66元 涨幅10.00% 流通市值33.01亿元[10] - 启迪设计涨停 收盘价16.08元 涨幅20.00% 流通市值26.95亿元[10] - 深桑达A涨停 收盘价24.77元 涨幅9.99% 流通市值272.84亿元[10] - 果麦文化涨幅16.41% 收盘价63.34元 流通市值50.80亿元[10] - 鼎捷数智涨幅16.06% 收盘价60.99元 流通市值164.30亿元[10] - 受科环境涨幅11.27% 收盘价21.63元 流通市值26.63亿元[10] - 万兴科技涨幅11.01% 收盘价89.60元 流通市值153.42亿元[10] - 上海证券表示Figma是Adobe的颠覆者 带来生产力级别改变[11] - Adobe市值曾达3300亿美元 当前市值1570亿美元[11] - 华西证券认为Figma成功核心在于协同办公的产品基因[11] - AI有望辅助各工作流节点效率提升 具备与AI能力天然相容性[11] 光伏板块 - 光伏板块再度表现 文科股份、捷佳伟创等涨停[11] - 捷佳伟创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7.00-19.60亿元 同比增长38.65%-59.85%[12] - 工信部印发《2025年度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清单的通知》[12] - 文科股份实现6天3板 收盘价4.84元 涨幅10.00% 流通市值21.45亿元[13] - 捷佳伟创涨停 收盘价66.19元 涨幅20.00% 流通市值190.06亿元[13] - 双良节能涨停 收盘价6.13元 涨幅10.05% 流通市值114.86亿元[13] - 海优新材涨幅12.93% 收盘价51.70元 流通市值43.44亿元[13] - 东兴证券表示反内卷政策推动产业链参考全成本抬升报价[13] - 硅料、硅片报价大幅上涨 光伏行业供给侧改革有望提速[13] - 国联期货认为光伏新能源作为国家能源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需求具备坚实托底支撑[14] 其他活跃板块 - 氮化镓、优化生育等板块局部活跃[14] - 优化生育板块中倍加洁、汉商集团、海伦钢琴等表现活跃[16] - 机器人板块中马传动、明新旭腾、东杰智能等活跃[16] - 东数西算/算力板块淳中科技、瑞可达、可川科技等活跃[16] - 造纸板块凯恩股份、松炀资源受广东发布"反内卷"倡议书影响[16] - 军工板块万泽股份受9月3日阅兵仪式预期影响[16]
中国原料药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预测(2025)
搜狐财经· 2025-07-10 17:52
行业基本情况 - 原料药(API)是药品生产的核心物质基础,需加工为制剂才能临床应用,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等领域 [10][11] - 按产品周期可分为大宗原料药(抗生素、维生素等)、特色原料药(心血管、抗肿瘤类等)和专利原料药(受专利保护),分别对应不同壁垒和业务模式 [15][16][17][18] - 产业链涵盖上游基础化工、中游生产研发及下游制剂领域,中国依托完整化工产业链形成成本优势 [20][21][31] - 中国为全球最大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主导抗生素(占全球30%)、维生素(扑热息痛占全球50%产量)、肝素(占全球50%产能)等市场 [3][29][31] 市场发展情况 - 2024年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2261亿美元(同比+5.3%),预计2033年达3845亿美元,中国占全球35.5%份额 [3][35][36] - 中国化学原料药2024年规上营收5783亿元,占医药制造业17.6%;生物原料药2023年规模1200亿元,预计2025年达1800亿元 [3][38][39] - 产能方面,2017年达348万吨峰值后因环保政策下降,2020年起逐步恢复,2024年产量363万吨 [39][40] - 2024年进出口总额537.9亿美元(同比+5.6%),出口429.8亿美元(量增19.4%但价降12%),进口108.1亿美元(肽类激素占20%) [42] 企业发展格局 - 企业集中分布于江苏、山东等中东部省份,2024年3家企业营收超百亿元(新和成居首),中小企业占比高导致市场集中度低 [4][28] - 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占比未披露),上市企业多聚焦大宗和特色原料药领域 [2][4] 存在问题 - 技术研发投入不足,高端市场被欧美垄断;产业链协同不足,环保合规成本持续增加 [4][28] - 国内监管存在双轨制割裂(如运输适配性问题),国际市场竞争加剧 [4][28] 发展趋势 - 专利药到期将释放特色原料药需求,环保政策推动行业集中化,"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及CDMO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4][26] - 生物技术应用加速(如mRNA疫苗原料),政策支持绿色制造和产业升级,数智化提升生产效率 [2][30][36]
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链”聚新势能 “质”创新未来
中国化工报· 2025-07-07 14:34
产业升级与转型 - 荆门石化年产60万吨环烷基特种油高压加氢项目首吊到位,标志着"油转特"项目进入新阶段,推动石油化工产业链高端化发展 [1] - 园区聚焦六大产业(石油化工、碳一化工、锂电池材料、生物医药、光固化剂、防水材料),通过链式整合和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能级跃升 [1] - 采取"一企一策"盘活机制,累计让6家僵尸企业焕发新生,腾挪出数百亩低效用地,为优质项目开辟空间 [2] 产业链整合与集群发展 - 以荆门石化为龙头,引进28家下游企业(如玲珑轮胎、巨邦石化),构建从基础原料到高端新材料的完整生态 [2] - 以盈德气体煤制氢工业气体岛为核心,串联"气头—化工—新材料"碳一产业链,形成资源高效流转的闭环 [3] - 锂电池材料产业链实现全生命周期循环,涵盖上游锂盐(金泉新材料)、中游三元前驱体(格林美)、电解液(新宙邦)、下游电池生产(亿纬锂能)及回收(美华),预计总产值达200亿元 [3] - 园区内18家上市公司与90%中小企业实现上下游协同,年产值阶梯式增长 [3] 精准服务与价值链提升 - 构建"分企施策"服务机制,解决企业用工短缺、融资困难等问题,搭建产业链对接会等资源互通平台 [4] - 支持光固化产业链龙头企业固润科技投资15亿元扩建项目,预计新增35亿元产值,打造国内光固化材料重要生产基地 [4] - 防水材料产业链引进东方雨虹、科顺防水两家龙头,形成高端防水卷材和新型涂料特色产业链,预计年总产值突破20亿元 [5] 人才驱动与创新体系 - 建设化工安全技能培训基地和化工产业人才联盟,整合高校(如武汉工程大学)与龙头企业(亨迪药业、润都制药)资源,形成"产学研用"协同体系 [6] - 生物医药产业链覆盖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等六大品类324个品种,研发生产全链条体系完善 [6]
江苏吴中(600200) - 江苏吴中医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1-3月主要经营数据的公告
2025-04-29 22:13
营收与毛利 - 2025年1 - 3月医美生科业务主营收入11302.25万元,增8781.59%[1] - 2025年1 - 3月医美生科业务主营毛利9257.49万元,增12922.63%[1] - 2025年1 - 3月医药业务主营收入19753.26万元,减52.51%[1] - 2025年1 - 3月医药业务主营毛利10473.57万元,减25.30%[1] - 2025年1 - 3月医药工业主营收入13972.06万元,减16.15%[2] 药品营收 - 骨骼肌松弛药营收4642.66万元,同比增21.02%[2] - 解热镇痛药营收125.89万元,同比减80.41%[2] - 抗感染用药营收2169.47万元,同比减48.98%[2] 其他数据 - 2025年1 - 3月公司收到医药补贴191.45万元[3] - 2025年1 - 3月医药研发投入1268.09万元,费用化894.69万元,资本化373.40万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