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训推一体机
icon
搜索文档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训推一体机行业全景分析:随着AI泛应用,企业对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需求不断增加,训推一体机市场规模将迎来显著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1 09:33
训推一体机行业定义及分类 - 训推一体机是一种集成了AI模型训练和推理部署功能的专用计算设备或系统,具有软硬件一体化、本地化闭环及动态资源分配等特点 [1] - 根据部署位置可分为云端一体机、边缘一体机、混合一体机;根据垂直化程度可分为通用型、行业专用型 [1]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AI训推一体机市场空间为168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主要受AI大模型需求爆发、国产化替代加速、政策支持等因素驱动 [3] - 政务、金融、医疗等领域渗透率提升是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 [3]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芯片(CPU、GPU、存储器)、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硬件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 [5] - 中游为训推一体机研发生产及系统集成 [5] - 下游应用于政务、金融、医疗、制造业、能源、教育等领域 [5] 电子政务领域应用 - 训推一体机在电子政务领域覆盖智慧城市、政务决策、公共安全、民生服务等场景,凭借数据本地化处理、高效模型迭代、隐私安全保护等优势加速落地 [7] - 2024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市场规模约4732亿元,其中硬件规模1440亿元,预计2025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5000亿元 [7]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国产化主导、头部集中、垂直细分加速"特点,主要参与者包括ICT巨头、AI芯片厂商、云计算服务商及垂直领域解决方案商 [10] - 代表企业包括阿里巴巴、浪潮信息、中科曙光、科大讯飞、华为、中兴通讯、软通动力、恒为科技、云天励飞、云从科技等 [10] 代表企业动态 - **浪潮信息**:2024年营业收入1147.67亿元,同比增长74.24%,推出适配不同行业场景的大模型一体机产品 [12] - **中科曙光**:2024年营业收入131.48亿元,同比下降8.40%,净利润19.11亿元,同比增长4.10%,发布全国产DeepSeek大模型超融合一体机 [14] - **科大讯飞**:联合华为发布星火一体机,支持全栈国产化部署 [11] - **华为**:推出FusionCube A3000训推超融合一体机,适配DeepSeek私有化部署 [11]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融合、场景下沉、国产替代、绿色计算是行业四大变革方向 [16] - 未来将向高性能国产化(如Chiplet技术)、轻量化训练(LoRA微调)、多模态融合(文本+视觉一体机)方向发展 [16]
英伟达中国一把手造国产GPU,冲刺IPO了
量子位· 2025-06-19 17:07
公司上市进展 - 摩尔线程IPO辅导状态变更为"辅导验收",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1][2] - 公司于2020年6月成立,注册资本3.3亿元,实控人张建中持股44.07%[7][8] - 2023年11月启动上市时估值达255亿元,累计完成6轮融资超45亿元[3][4] 创始团队与技术背景 - 创始人张建中曾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团队具备近20年GPU行业经验[3][8] - 公司成立19个月即交付国产全功能GPU"苏堤",采用MUSA架构集成四大计算引擎[9] - 当前产品线覆盖芯片/显卡/集群,提供AI加速计算基础设施解决方案[9] 产品布局与技术突破 B端产品 - 推出大模型智算加速卡MTT S4000、训推一体机MCCV D800等AI基础设施[10] - 2024年3月通过中国信通院大模型适配认证,支持DeepSeek开源项目[11] - 专业显卡MTT X300在数字孪生/GIS领域性能提升,5月完成渲染优化[13] C端产品 - 2022年推出支持DirectX 12的消费级显卡MTT S80,配备PCIe Gen5接口[13] - 2024年5月显卡驱动升级使3DMark测试成绩提升35%[13] 资本市场表现 - 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腾讯、字节跳动、小马智行等头部机构[5] - 2024年2月获高粱基金战略投资,概念股和而泰盘中涨幅超8%[4][6] 行业竞争格局 - 同期启动IPO的GPU企业包括燧原科技(融资近70亿元)和壁仞科技[14] - 燧原专注AI芯片,腾讯持股20.49%;壁仞2024年获上海国投领投融资[14]
“千帆”系列昇腾DeepSeek技术沙龙重庆站成功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6-11 07:57
活动概述 - 华为中国政企解决方案伙伴"千帆"系列昇腾DeepSeek技术沙龙重庆站活动顺利举行,聚焦昇腾AI与DeepSeek的技术协同 [1] - 活动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数字重庆大数据应用发展有限公司智算科技分公司主办,东数西算(重庆)产业联盟等协办 [1] - 现场汇聚40+家行业客户及伙伴的100+名专家,围绕教育智能体、企业大模型等AI场景化实践展开交流 [1] 技术合作与方案发布 - 佳发教育与华为联合发布教育智能体应用基座方案,深度融合多模态AI与自适应学习算法,覆盖"考、教、管、评、学、研"全场景 [2] - 华为展示万卡级集群部署能力、昇腾软硬件全栈技术及行业大模型工程化经验,定位为AI算力基础设施核心赋能者 [8] - 沙龙议题包括昇腾+DeepSeek解决方案、DCS AI DeepSeek训推一体机方案及大模型智能应用平台分享 [10] 区域战略与基础设施 - 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一期算力达400P,定位为"一平台、一枢纽、三促进",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及人才培养 [13] - 创新中心以昇腾全栈AI技术为核心,助力产业链上下游聚集,目标打造西部领先、辐射东盟的算力枢纽 [13] - 重庆OpenLab提供全栈自主创新测试床,覆盖联接、计算、存储、数字能源及AI等领域,加速行业解决方案落地 [11] 行业趋势与战略方向 - 人工智能大模型推动行业ISV从"软件定制+服务"向"算力+数据+大模型+智能体"模式转型 [8] - 数字重庆强调将发挥算力资源优势,构建具有重庆辨识度的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 [4] - 华为呼吁ISV伙伴"坚决拥抱、主动学习、价值导向、勇于创新",共同把握AI数智化机遇 [8]
云从科技:2024年报与2025年一季报点评短期营收承压,平台化建设支撑发展韧性-20250527
华创证券· 2025-05-27 17: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云从科技2024年营收3.98亿元同比降36.69%,归母净利润-6.96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0.37亿元同比降31.56%,归母净利润-1.24亿元亏损收窄 [2] - 考虑大模型落地与行业需求回暖带动产品部署节奏加快,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为4.48/5.60/7.27亿元,同比增长12.6%/25.0%/29.9%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年预测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98/448/560/727百万,同比增速-36.7%/12.6%/25.0%/29.9%;归母净利润-696/-484/-358/-284百万,同比增速-8.1%/30.5%/26.0%/20.7% [4]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103,693.88万股,已上市流通股74,654.37万股,总市值127.23亿元,流通市值91.60亿元,资产负债率50.32%,每股净资产1.47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45.57/10.15元 [5]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4年营收同比回落,净利润仍处亏损状态;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降31.56%,归母净利润亏损收窄 [8] - 2024年营业总成本10.27亿元同比降15.45%;销售、管理与研发三项期间费用合计7.87亿元,占营收比重198%;研发费用4.72亿元同比降18.27%,销售费用1.31亿元同比降33.44%,管理费用1.84亿元同比升32.79% [8] 技术能力与平台建设 - 持续构建语言、视觉与多模态模型体系,完善训练与推理一体化架构,提升模型跨行业适配能力 [8] - 2024年依托“从容大模型 + 训推一体机”平台,联合华为昇腾推进政务、金融等场景部署,强化本地化商用能力 [8] - 模型在OpenCompass多模态评测中得分65.5,位列全球前三、中国第一 [8] - 深化与国家网安基地智算中心合作,协同推进DeepSeek平台相关部署,构建三位一体生态体系 [8] - 2025年3月子公司签署1.95亿元智算中心扩容项目合同,完善平台算力基础与模型治理体系 [8]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指标预测,如2024 - 2027年货币资金838/777/636/599百万,营业总收入398/448/560/727百万等 [9] - 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预测,如营业收入增长率-36.7%/12.6%/25.0%/29.9%,毛利率35.8%/36.9%/38.5%/39.8%等 [9]
云从科技(688327):2024年报与2025年一季报点评:短期营收承压,平台化建设支撑发展韧性
华创证券· 2025-05-27 16: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云从科技2024年营收3.98亿元同比降36.69%,归母净利润-6.96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0.37亿元同比降31.56%,归母净利润-1.24亿元亏损收窄 [2] - 考虑大模型落地与行业需求回暖带动产品部署节奏加快,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为4.48/5.60/7.27亿元,同比增长12.6%/25.0%/29.9%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年预测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98亿、4.48亿、5.60亿、7.27亿元,同比增速-36.7%、12.6%、25.0%、29.9% [4] - 2024 - 2027年预测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6亿、-4.84亿、-3.58亿、-2.84亿元,同比增速-8.1%、30.5%、26.0%、20.7% [4] - 2024 - 2027年预测每股盈利分别为-0.67元、-0.47元、-0.34元、-0.27元 [4]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103,693.88万股,已上市流通股74,654.37万股 [5] - 总市值127.23亿元,流通市值91.60亿元 [5] - 资产负债率50.32%,每股净资产1.47元 [5] - 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45.57/10.15元 [5]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成本10.27亿元,同比降15.45%;销售、管理与研发三项期间费用合计7.8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198% [8] - 2024年研发费用4.72亿元,同比降18.27%;销售费用1.31亿元,同比降33.44%;管理费用1.84亿元,同比升32.79%,主要系股权激励相关支出所致 [8] 技术与平台建设 - 持续构建语言、视觉与多模态模型体系,完善训练与推理一体化架构,提升模型跨行业适配能力 [8] - 2024年依托“从容大模型 + 训推一体机”平台,联合华为昇腾推进政务、金融等场景部署,强化本地化商用能力 [8] - 模型在OpenCompass多模态评测中得分65.5,位列全球前三、中国第一 [8] - 深化与国家网安基地智算中心的合作,协同推进DeepSeek平台相关部署,构建三位一体生态体系 [8] - 2025年3月子公司签署1.95亿元智算中心扩容项目合同,完善平台算力基础与模型治理体系 [8]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方面,2024 - 2027年预测货币资金分别为8.38亿、7.77亿、6.36亿、5.99亿元等 [9] - 利润表方面,2024 - 2027年预测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98亿、4.48亿、5.60亿、7.27亿元等 [9] - 现金流量表方面,2024 - 2027年预测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07亿、-2.41亿、-2.85亿、-1.39亿元等 [9] - 主要财务比率方面,2024 - 2027年预测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36.7%、12.6%、25.0%、29.9%等 [9]
深度丨“爬山神器”爆火,AI眼镜风靡……智能终端百花齐放,如何平衡“通用”与“好用”?
证券时报· 2025-05-26 13:11
智能终端AI功能发展趋势 - 智能终端的AI功能更聚焦实际需求与具体场景,在"通用"与"好用"、成本与收益之间寻找平衡 [1][2] - 帕西尼技术的DexH13灵巧手采用4指16自由度仿生结构,降低硬件成本同时保持触觉感知能力 [1] - 2025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聚焦终端智能设备,展出超1000件AI终端产品及技术,构建全链条展示矩阵 [1] AI终端设备渗透率提升 - 2023年全球智能终端渗透率达38.7%,预计2028年提升至45.7% [5] - 2025Q1中国智能手机AI功能渗透率达82%,AI从"加分项"变为"必选项" [5] - 创维电视机内置酷开超级智能体,提供智慧康养解决方案,包括安全看护和健康评估 [4] - 博士眼镜推出智能眼镜,通过APP连接实现提词功能,解决公开演讲忘词痛点 [4] 细分场景智能终端受追捧 - 肯綮科技聚焦外骨骼机器人,π系列运动助力机器人因登山辅助功能走红 [7][8] - 肯綮科技产品融合AI算法,通过传感系统判断运动姿态,提供精准助力 [8] - 杭州智元研究院发布"踏山"髋部助行外骨骼,金沙江创投投资水下机器人公司世航智能 [9] AI一体机市场爆发 - 2025年1月以来近百家厂商推出AI一体机产品,解决数据安全、算力成本和场景适配痛点 [11] - 铨兴科技添翼AI训推一体机训练成本下降90%,推理并发性能提升50%,兼容国产芯片及系统 [11] - AI一体机需结合业务场景和本地数据定制化,法务行业细分需求差异显著 [12] 通用性与实用性的平衡策略 - 机器人公司计划针对场景做减法,细化行业解决方案如搬货、拣选等特定任务 [12] - 帕西尼技术认为盲目追求"人形"会增加无意义成本,应优先解决实际需求 [9]
深度丨“爬山神器”爆火,AI眼镜风靡……智能终端百花齐放,如何平衡“通用”与“好用”?
证券时报· 2025-05-26 12:56
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 - 帕西尼DexH13灵巧手采用4指16自由度仿生结构,通过减少手指数量降低硬件成本,同时保持触觉感知和运动能力[1][2] - 该产品是全球首款"多维触觉+AI视觉"双模态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创新性地平衡了性能与成本[2] - 行业对机器人"人形化"存在分歧,部分厂商选择基于实用性和成本考量开发非完全仿生结构[11] AI终端设备发展趋势 - 2025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聚焦终端智能设备,展出超1000件AI终端产品,构建"核心技术-终端产品-大模型应用"全链条展示矩阵[2] - 2023年全球智能终端渗透率达38.7%,预计2028年提升至45.7%[6] - 2025Q1中国智能手机AI功能渗透率已达82%,AI从"加分项"变为"必选项"[7] 细分场景应用案例 - 创维推出智慧康养解决方案,通过AI电视实现老人安全看护、健康评估和情感陪伴功能[4][6] - 博士眼镜开发智能提词眼镜,解决公开演讲等场景的忘词痛点[6] - 肯綮科技专注外骨骼机器人,其π系列运动助力机器人因登山辅助功能成为"爬山神器"[9][10] 专用化与成本优化趋势 - 厂商更倾向开发垂直领域专用终端,如杭州智元"踏山"助行外骨骼和水下机器人[11] - 帕西尼计划针对特定场景做功能减法,开发更细分的行业解决方案[14] - 行业共识是在"通用"与"好用"间寻找平衡,避免过度设计导致成本增加[11][14] 大模型技术推动终端进化 - DeepSeek、通义千问等开源大模型降低AI应用门槛,加速终端创新[13] - AI训推一体机市场爆发,铨兴科技产品使训练成本下降90%、推理性能提升50%[13] - 大模型本地化部署成为趋势,需结合业务场景和数据安全需求进行定制[14]
2025年AI医疗行业发展现状、趋势、主要应用领域及相关标的分析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5-22 19:52
行业基本概况与核心价值 - AI医疗通过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技术深度分析医疗数据,覆盖辅助诊断、药物研发、健康管理等多场景,核心目标是提升医疗效率、降低成本并优化患者体验 [1] - 谷歌DeepMind的眼科诊断系统、IBM Watson的肿瘤治疗方案等案例已验证AI在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中的价值 [1] - 中国近年密集出台《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等政策,明确84个应用场景,推动AI与医疗深度融合 [1] 发展历程与市场规模 - 国内AI医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978-2015年为萌芽期,以辅助程序为主;2015-2021年进入起步期,数据建设与影像AI兴起;2021年至今为探索期,数据互联互通深化 [2] - 2025年中国AI医疗规模预计达1157亿元,2028年将增至159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0.5% [2] - 主要驱动力包括人口老龄化、医疗资源供需矛盾及技术突破 [2] 产业链与细分领域 AI医学影像 - 作为最成熟领域,2024年市场规模约74.5亿元,2026年预计达235.7亿元 [3] - 截至2024年6月,国内获批AI医学影像三类证产品达92款,覆盖心血管、肺部等疾病 [3] AI制药 - AI技术可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29.94亿美元 [3] - 国内企业如晶泰控股通过"AI+机器人"模式推动药物研发,已有多个合作项目进入临床阶段 [3] AI健康管理 - 2024年市场规模近1.4万亿元,覆盖慢病管理、老年康养等场景 [3] - 讯飞医疗的星火大模型赋能诊后管理,覆盖超7万家基层机构 [3] 医疗信息化智能化 - 卫宁健康、创业慧康等企业通过"AI+电子病历""智慧医院"等解决方案推动医疗流程数字化 [3] - 2023年医疗软件市场规模206亿元,AI辅助诊断、智能分诊等应用落地加速 [3] 挑战与未来趋势 - 当前行业面临数据标准化不足、隐私保护、技术落地成本高等挑战 [4] - 未来趋势包括技术融合深化(如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X1实现全科辅助诊断合理率94%)、国产化与自主可控、场景扩展(从医院端向基层医疗延伸)、政策驱动商业化 [4] 代表性企业布局 - 祥生医疗:超声设备结合AI便携化,SonoEye掌上超声获国际认可 [5] - 润达医疗:体外诊断与AI数智化结合,推出"华擎智医"训推一体机 [5] - 联影医疗:高端影像设备+AI出海,超高端CT市占率突破20% [5] - 讯飞医疗:星火医疗大模型覆盖诊前、中、后全流程,基层服务超7万家机构 [5]
夯实健康中国数智底座,AI赋能医共体建设
搜狐财经· 2025-05-21 08:45
政府政策与行业协同 -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1] - 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与AI深度应用形成战略协同,为基层医疗体系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 - 国家卫健委发布《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给出84个典型场景,推动资源向基层、预防和中医倾斜 [2] 基层医疗现状与AI赋能 - 我国已建成覆盖城乡的60余万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500余万基层医务人员网络 [1] - AI技术成为"强基层、固基础、保基本"战略的重要支点,推动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1] - AI技术突破催生新一轮产业升级热潮,沿着"技术摸高"与"工程创新"两条路径并行发展 [2] 行业挑战 - 数据工程耗时长,原始数据需要大量时间进行归集、清洗、标注 [2] - 模型训练和应用落地难,效率较低且对专业人员要求高 [2] - 客户需考虑如何在有限资源下发挥模型最大效能,降低综合成本 [2] 华为战略与解决方案 - 持续加大对卫生健康领域投入,向上攀峰通过根技术突破和医学场景融合,向下赋能基层医生和家庭 [4] - 推出开箱即用的DS一体机、DCS AI训推集群方案等多个创新产品 [10] - DCS AI解决方案包括面向中心场景的训推集群方案和轻量化场景的训推一体机方案 [12] - 通过集成AI平台ModelEngine实现三个统一:IT坚实底座、数智平台和医院数据中心统一管理平台 [13] 头部医院创新实践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与华为联合发布眼科大模型ChatZOC,赋能基层 [5]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联合华为和润达发布齐鲁•心擎急性胸痛大模型,提升急性心血管事件识别准确率 [5]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联合华为发布瑞智病理大模型RuiPath,助力癌症早发现 [5] 生态合作与联盟 - 成立县域医共体人工智能生态学术联盟,推动AI技术与县域医疗深度融合 [8] - 华为呼吁加强协同合作,推动AI技术普及至每一所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 [10] - 与生态伙伴共同推动产品和技术针对医疗应用场景的优化 [15] 未来展望 - 华为将结合"算存网云安智"全栈自主创新产品和系统工程能力,打造面向健康中国的数智底座 [17] - 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数智医疗新体系,让人人都可以就近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17]
润达医疗: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材料
证券之星· 2025-05-15 16:15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3.12亿元,同比下降9.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5亿元,同比下降79.77% [4] - 收入下降主要受国内宏观经济和诊断产品集采政策影响,产品到院价格下降,同时服务成本、固定资产折旧等固定开支未减少 [4] - 坚持"稳基础、谋创新"双轮驱动战略,一方面夯实核心服务业务与自产产品业务基础,另一方面加大AI医疗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布局 [5] - 集约化及区域检验中心客户共计432家,较上年同期净增加23家 [6] - 积极拓展区域病理中心新业务,推动县市级医院病理科的区域化、专业化、信息化发展 [7] 产品与技术发展 - 自主品牌产品覆盖糖化、临床质谱仪、分子诊断、POCT、数字信息化系统等领域 [8] - 惠中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产品线在国内市场具有领先地位,并成功实现出海 [8] - 推出五分类血球分析仪系列产品MH-60、MH-120,可与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形成自动化流水线 [8] - 子公司润达榕嘉提供临床质谱仪、流式细胞前处理仪等一站式解决方案 [8] - 基于华为轻量化AI训推底座和DeepSeek大模型发布"华擎智医"训推一体机 [9] AI医疗布局 - 已为80余家医院提供AI数字化解决方案 [9] - 推出《基于数据与能力双轮驱动构建医疗AI服务新模式》项目,获国家数据局大赛奖项 [10] - 发布杭州市拱墅区"墅智健康"大模型1.0 [10] - 开启"繁星行动",与顶尖医院合作开发专病Agent,如"睿兵Agent"、"齐鲁•心擎-急性胸痛大模型" [10] - 与太平保险推出数智化乳腺癌健康管理产品Lumisense [11] - 与美年健康合作打造AI机器人"健康小美",已在60余家体检中心上线 [11] 董事会与公司治理 - 第五届董事会设成员11名,其中独立董事4名,2024年度共召开9次会议 [12] - 2024年共召开4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多项议案 [12] - 2024年实施了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 [29] - 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由亚太(集团)改为众华会计师事务所 [28] - 监事会2024年度共召开6次会议,审议通过11项议案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