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设施贷
icon
搜索文档
农行内蒙古分行:引普惠金融活水 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1-07 17:20
转自:新华财经 普惠金融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是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体现,是国有大行应有的责任担当。农 行内蒙古分行始终贯彻党中央关于普惠金融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农总行关于普惠金融工作要求, 持续优化服务体系,精准对接金融需求,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取得明显成效。截至9月末,农行内蒙 古分行监管口径普惠贷款余额408.19亿元,较年初增长100.17亿元,增量连续两年突破百亿大关;融资 协调机制下累计支持小微企业5.71万户、累放贷款金额318.35亿元。 聚焦主责主业,精准浇灌"三农"特色产业 农行内蒙古分行深植三农沃土,突出普惠特色,立足自治区,创新"粮农贷""设施贷""粮食收储贷""智 慧畜牧贷"等特色产品,将服务重心精准锚定自治区农牧业产业链重点环节,实现服务模式创新升级, 以"金融副主任+龙头企业+信用村信用户评定+整村授信"模式支持大豆、中草药等产业,通过政府贴 息方式支持肉牛养殖产业,以粮食"种植+加工+流通"全链条模式支持兴安盟稻米产业。截至9月末,乡 村产业贷款余额1078.74亿元,较年初增长206.72亿元,其中:粮食产业贷款余额389.16亿元,较年初增 长103.86亿元。 家 ...
农行福建省分行 农村金融服务新探索 绘就山海共富新图景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19 23:13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构建新型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探索金融服务新模式,以弥补农村金融资源缺口、激发乡村经济活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1] - 公司以“惠农服务旗舰店”为核心载体,将金融服务下沉至县域乡村,有效提升服务能力,让更多客户获得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 [2][6][7] - 公司通过科技赋能和产品创新,如“惠农e贷”和“设施贷”,满足农户和小微企业主的信贷需求,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2][8][9] 农村金融现状与公司战略 - 农村市场金融需求旺盛,但供需不平衡问题突出,部分偏远乡村存在金融服务空白和结构性缺口 [1] - 公司坚守金融为民初心,扎根乡村,积极探索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模式 [1] - 公司推动“惠农通”转型升级,创新打造“惠农服务旗舰店”,以延伸金融服务触角 [1][6] “惠农服务旗舰店”模式与成效 - 至今年9月末,公司共建成“惠农服务旗舰店”88家,协助落地农户贷款57亿元 [7] - 旗舰店内部功能分区科学合理,包括基础金融服务区、“惠农e贷”业务受理区、文化宣传展示区 [3] - 该模式有效提升县域到乡到村服务能力,如在龙岩融合金融文化,在三明打造“五位一体”的“绿盈驿站”,在漳州设立“乡村振兴国债服务点” [6] - 在连江,依托旗舰店推广的“渔船贷”为超100户渔民提供贷款支持,总金额达5800万元 [6] 具体业务案例:茶产业支持 - 在宁德福安坦洋村,公司通过“惠农e贷”产品支持茶产业,该产品可通过手机申贷、办贷,无需多次往返银行 [2] - 受益者李岩忠的红茶年产量达5万斤至8万斤,销售额达300多万元,惠及周边100多农户 [2] - 坦洋村惠农服务旗舰店于2023年设立,服务附近2个乡镇34个行政村 [2] - 在公司的支持下,坦洋村茶产业规模扩大,茶园面积达5000多亩,村内有茶厂35家、茶店18家,2024年茶叶产值达1.1亿元 [3] 具体业务案例:渔业支持 - 在宁德蕉城区寒垅村,公司针对鲍鱼养殖户资金需求大的特点,量身定制信贷产品“设施贷”,最高贷款额度达100万元 [8][9] - 2024年12月,公司在寒垅村渔排上开设海上社区惠农服务旗舰店,实现贷款受理材料到放款3天内完成 [8][9] - 公司工作人员每周至少上门服务两次,曾连续驻点3个多月,受理了5000多万元的贷款申请 [9] - 寒垅村有养殖户250余户,鲍鱼养殖面积3200亩,养殖户吴彪介绍,仅鲍鱼苗采购一次就需要资金250万元,日常饵料支出可达每天5万元到7万元 [8] 服务模式创新 - 公司通过科技赋能延伸金融服务半径,并在线下设立旗舰店弥补服务空白区 [2] - 服务模式包括送“贷”上门、使用双屏POS机、惠农E站等工具,并用通俗语言普及金融知识防诈骗 [2][9] - 公司调整服务时间以适应渔民不固定的作业节奏,在其集中上岸时增派人手 [9]
融真心 送真情 出真招 农行北京分行擘画乡村振兴新蓝图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3 09:08
核心观点 - 农行北京分行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多元化服务模式 全面支持首都乡村振兴战略 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乡村基础设施改善和农民收入增长 [1][8] 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 - 针对涉农供应链、农村集体土地等需求创新研发专属金融产品 包括"乡村振兴e贷"、"合作社联保贷"等系列产品 [2] - 为北京不老自然美合作社提供50万-100万元信贷资金 支持其建成烘干房和冷藏库 使产品从鲜菇拓展至菌菇干货和孢子粉等深加工品类 [3] - 通过"乡村振兴e贷"推动合作社年产值达300万元 带动村民年人均收入从2016年1.6万元增长至2025年2.8万元 [3] - 为北京京纯养蜂合作社提供阶段性金融支持:2013年发放100万-2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 2014年通过联保模式发放190万元 2020年追加100万元信用贷 [4] - 采用"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支持邑仕庄园酒业 使其年产能达70万瓶 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2812万元和利润304万元 带动200多户农户增收 [4] - 创新推出商户贷、乡旅贷、订单贷等多元化产品体系 全面覆盖乡村产业需求 [5] 产业赋能成效 - 推动密云区大窝铺村林下种植产业从单一赤松茸扩容至竹荪、羊肚菌等十余品种 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2][3] - 助力邑仕庄园酒业形成"公司+农户"模式 既解决农户销售难题又稳定企业原料供应 [4] - 北京京纯养蜂合作社已构建完善蜂种生产和蜂蜜加工产业链 产品辐射全国市场 [4]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为房山区黄山店村坡峰岭景区发放200万元"乡旅贷" 推动村容整治和旅游设施建设 [6] - 支持"百千工程"示范样板建设 为密云区14个村和延庆区10个乡镇提供超240万元公益性资金 用于道路硬化、垃圾分类等民生项目 [6] 人才与机制建设 - 实施"金融人才驻村金融服务工作" 选派5名优秀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和金融助理 提供融资、融智、融商三位一体支持 [7] - 通过乡村振兴示范村结对共建机制 打造可复制的金融特色样板村 [7] 战略规划与资源投入 - 制定支持百千工程的"二十条措施" 累计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贷款近90亿元 [8] - 建立涵盖粮食安全、乡村产业等七大领域的涉农重点客户清单 深化与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三大平台(新质生产力储备项目平台、信贷直通车平台、贷款贴息平台)的银政合作 [8]
农行柳州分行以金融之力为乡村振兴“添翼赋能”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9 19:20
核心观点 - 农行柳州分行通过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 重点支持粮食安全 产业升级 绿色转型及县域金融便利化 2025年以来累计投放涉农贷款21.9亿元 其中专项产品如"富民贷"投放1.14亿元[1] 乡村产业金融支持 - 聚焦糖业 林业等特色农业产业链 提供全流程信贷支持 2025年累计投放贷款4.35亿元 产业贷款较年初增加3.7亿元[1] - 创新产业专属金融产品 包括"金桔贷""螺蛳粉e贷" 提升产业链融资效率[1] - 针对柳州127万公顷林业用地资源 通过"林权抵押贷款""国有林场贷"等产品投放7500万元 支持林木种植 加工及林下经济[2] 粮食生产金融支撑 - 实施差异化服务策略 针对种粮大户 家庭农场等主体定制方案 深入田间调研农机购置 农资采购需求[3] - 延伸服务至粮食加工 销售环节 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与规模扩张 通过银企平台打通产销链条[3] - 2025年累计向粮食生产领域投放贷款2660万元[3] 绿色经济转型支持 - 重点支持可再生能源项目 如融安白云岭风电 三江八江48MW风电 提供固定资产贷款与优惠利率[4] - 为三江风电场项目定制综合服务方案 开通绿色审批通道 发放贷款3.3亿元 助力33台风机并网发电[4] - 项目配套建设30多公里道路 惠及11个村屯的茶叶 杉树种植农户[4] 县域金融服务优化 - 设立72个惠农通服务点 覆盖79个乡镇 乡镇覆盖率95.18% 提供取款 转账 缴费等基础金融服务[5] - 推广"大棚保""千里眼"等智慧场景 实现远程监测大棚湿度数据 助力智能化管理[5][6] - 运用"乡村振兴外拓平台"实现开户 信息建档等一站式服务 通过"惠农e贷·商户贷"等产品投放5362万元 支持130户经营主体[6]
农行福建分行推出“惠农服务旗舰店” 打通到乡到村的金融服务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06 23:41
农行福建分行惠农服务旗舰店创新模式 - 公司积极探索服务乡村振兴有效模式 重磅升级推出惠农服务旗舰店 有效提升县域到乡到村的服务能力 [1] - 在宁德市蕉城区寒垅村开设海上社区惠农服务旗舰店 解决渔民往返银行网点耗时问题 实现"家门口"金融服务 [1][2] - 针对渔业生产经营特点量身定制信贷产品"设施贷" 最高贷款额度达100万元 从受理到放款仅需3天 [2] 特色金融服务案例 - 为寒垅村250余户鲍鱼养殖户提供支持 养殖面积达3200亩 单户苗钱需求达250万元 [1] - 在连江依托旗舰店推广"渔船贷" 为超100户渔民提供5800万元贷款 用于更新养殖设备和渔船 [3] - 在三明建成7家"绿盈驿站" 集金融 电商 物流 民生 政务"五位一体"的绿色金融服务新模式 [3] 业务发展成果 - 截至2025年3月末 共建成惠农服务旗舰店68家 发展乡村联络人1300多户 [3] - 带动营销农户贷款91亿元 新增掌上银行月活客户49万户 [3] - 在漳州设立4家乡村振兴国债服务点 打造国债下乡前哨站和农村理财主阵地 [3]
金融支持源源不断 擦亮“白马柠檬”金字招牌——农行广安分行助力柠檬产业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22 23:12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名录入选 -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白马柠檬"成功入选2025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1] 农行广安分行金融支持措施 - 农行广安分行为柠檬种植户唐学金授信200万元信用贷款,帮助其渡过低迷行情并拓展产业链 [2] - "设施贷"是农行针对涉农全产业链客户提供的纯信用类贷款,无需抵押或担保,最高可获200万元信贷资金 [3] - 农行广安分行农户贷款余额达32.86亿元,较年初增加2.03亿元 [4] - 农行广安分行已建立306个信用村,评定信用户12384户,实现贷款全流程线上化 [5] 白马柠檬产业发展现状 - 白马乡柠檬种植面积达8000余亩,年产柠檬鲜果7500吨,总产值1.08亿元 [4] - "白马柠檬"带动农户人均年增收1000元,并远销海外市场 [4] - 白马乡正加快建设柠檬集散中心,布局精深加工产业链 [4] 柠檬种植户案例 - 唐学金夫妇2017年回乡创业,承包土地1300余亩种植柠檬,年投入约300万元 [2] - 获得农行贷款后,唐学金修建冻库用于储存柠檬,并扩大种植规模 [3]
2025首届大连海参(春季)采捕节启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5-16 17:09
大连海参产业概况 - 大连海参凭借北纬39度独特海域优势、寒暖流交汇带来的丰富天然饵料及清澈海水,培育出肉质紧实、营养丰富的高品质产品,在全国及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1] - 瓦房店海参作为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全国唯一制定地方质量标准的产区,建立了涵盖水质、饵料、养殖密度等21项指标的标准化体系 [1] 产业链质量管控 - 瓦房店市建立从育苗到捕捞的全链条质量追溯体系,实现海参"扫码溯源",确保"从海洋到餐桌"的安全可控 [1] - 采捕节现场展示深海采捕直播、海参分拣清洗流程,结合复州传统鼓乐表演,强化产业文化与品质透明度 [1] 产业活动与消费体验 - 活动设置6口海鲜蒸煮大锅,提供现捕海参、虾爬子、螃蟹等渤海湾特色海产自助品鉴,并搭配瓦房店虾皮等地标产品,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 [1] 金融支持与产业升级 - 农业银行等四家金融机构与大连旭笙海产合作设立海参养殖户金融支持服务站,推出"设施贷"等产品,并在瓦房店谢屯、长兴岛增设网点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2]
农行大连长海支行:构建“精准滴灌”的金融服务体系
中国经济网· 2025-04-29 13:24
龙头企业融资支持 - 兴国金茂海产品有限公司因2024年冬季极端天气导致海参出洞时间推迟,2025年初面临现金流紧张困境[1] - 中国农业银行长海支行通过"银担批量担保贷款"绿色通道,联合大连市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10个工作日内完成500万元贷款审批[1] - 贷款资金中400万元用于采购海参苗种,100万元用于支付工人工资,确保年底海参采捕"不断档"[1] 农户融资创新 - 养殖户李健因扩大海胆养殖规模急需资金,但无传统抵押物导致融资困难[2] - 农行长海支行创新采用"海胆存货质押"方式,为其办理"设施贷"50万元[2] 蓝色金融服务体系 - 农行长海支行构建"银担批量担保+设施贷"双产品服务体系,精准满足小微企业和农户差异化需求[3] - "银担批量担保贷款"单笔最高1000万元,截至3月末累计投放9笔4400万元,支持12家优质企业[3] - "设施贷"允许以养殖设施、存货等作为质押物,信用方式最高200万元,今年以来为179户农户发放1.89亿元[3] - 建立"海洋牧场专属服务团队",银担业务审批周期压缩至10个工作日以内,设施贷最快3个工作日放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