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级投资家
icon
搜索文档
九方智投控股(09636.HK):流量时代投教龙头 “科技+投研”打造护城河
格隆汇· 2025-08-01 18:28
公司是国内在线高端投教服务领军企业。九方智投控股是首批获得中国证监会颁发的证券投资咨询牌照 的公司之一,公司客群定位大众富裕阶层,已经形成从高端到长尾全覆盖的四大产品线:高端VIP 产 品"股道领航系列"和"超级投资家"、实体化产品股票学习机、小额轻量化产品"九爻股"和"九方智投 App"。 近年来投顾需求在政策端、需求端催化之下有望迎来爆发。近年来,政策端持续发力支持资本市场发 展,且随着房地产、信托、存款等传统投资渠道收窄,居民愈发需要通过资本市场进行投资,数据显示 理财存续规模从2019 年的0.37 万亿元高速扩张至2024 年的5.16 万亿元(CAGR 68.98%),与此同时近 三年住户新增存款持续萎缩。与之对应,投顾业务使用率持续增加,由2022 年的21%、2023 年的27% 进一步增长至2024 年的41%,并且投顾客户实际收益高于非投顾客户,体现了投顾的产品价值,有望 进一步推高投顾需求。 机构:东方财富证券 研究员:刘嘉仁 证券投资咨询牌照存量较少,新增停滞,具有稀缺性。截至2025 年4月,证监会披露的全国证券投资咨 询持牌机构仅78 家,且近年来监管未新增审批,同时对行业监管严格 ...
九方智投控股(09636):深度研究:流量时代投教龙头,“科技+投研”打造护城河
东方财富证券· 2025-07-31 19: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东方财富证券首次覆盖九方智投控股,给予“增持”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证券投资咨询牌照稀缺,监管严格,九方智投作为首批持牌公司,严守合规红线前提下有望满足投资者需求并持续发展 [6][16] - 政策和需求端催化下投顾需求增加,理财存续规模扩张、投顾业务使用率上升且投顾客户收益更优,公司有望受益 [6][53] - 公司前端流量优势与后端产品力结合,流量体系、投流转化、产品覆盖、技术赋能、合规管理及海外布局等方面表现出色,预计2025 - 2027年业绩增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内在线高端投教服务领军企业 - 历史沿革:公司1996年创立,1998年获证券投资咨询牌照,2023年港股上市并入选恒生综合指数,近年聚焦AI驱动发展 [15] - 投顾行业牌照稀缺,监管严格:截至2025年4月,全国证券投资咨询持牌机构仅78家,监管未新增审批且处罚违规机构,公司需严守合规红线 [16] - 商业模式:通过“公域MCN + 私域企微 + 自有App流量协同”获客,利用内容和精准运营转化流量,提供产品与服务变现并形成闭环 [24][25] - 产品体系:客群定位大众富裕阶层,构建高端到长尾全覆盖的四大产品线,2024年整合高端产品并推出小额系列 [29] - 业绩表现强劲,订单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019 - 2024年营收增长超8倍,2024年订单收入、合同负债和经营性净现金流高增,小额产品使用次数达220万次 [31] 政策端、需求端催化下,投顾需求增加 - 政策持续赋能资本市场,促进投顾需求升温:2024年多项政策改善资本市场流动性和风险偏好,投顾服务从“可选”变“刚需” [49] - 投顾业务覆盖率持续上行,居民投资需求增加:传统投资渠道收窄,居民理财规模扩张、存款下行,投顾使用率从2022年的21%增至2024年的41%,投顾客户收益更优 [53][63] 公司优势:前端具备流量优势,后端产品为核心 - 从抖音 + 微信视频号向其它平台投流,带来用户数及投流转化率提升:流量体系由公域、私域和平台流量构成,投流平台拓展使粉丝数超5000万,流量转化效率从2023年的3.5提升至2024年的5.2 [71][72] - 产品力为核心驱动,从高端向长尾阶梯式覆盖:核心产品内容来自自有研究所,高端产品溢价高,中端学习机规避竞争,低端小额产品覆盖长尾,2024年MCN账户、粉丝、付费客户数及转化率增长,ARPU因小额产品发行下滑 [82][90] - 技术赋能,增强用户体验,增强客户留存:以“科技 + 投研”驱动构建全链路AI体系,智能投顾助手服务超47万客户,AI赋能投教产品与营销,2024年获30项认证及奖项 [98] - 合规创造价值,严守合规底线:将“人人合规”理念贯穿全员,依托智能风控系统监测,将合规文化植入产品,树立行业标杆 [102] - 收购方德证券实现出海第一步,同时布局虚拟资产基金业务:港股估值低、资金流入强,公司拟收购方德证券进军海外,复用内地模式;与新火资管合作布局虚拟资产基金业务,募资用于数字资产投资 [106][10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34.99、41.77、45.4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8、15.65、17.73亿元,同比增长325%、35%、13% [112][113] - 估值:对应2025年7月24日收盘价,PE分别为19.40、14.35、12.67倍,考虑先发优势和商业模式壁垒,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