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节点产品

搜索文档
超节点、液冷、存储、电源:月度跟踪 - 计算机
2025-10-19 23:58
行业与公司 * **行业**:AI算力基础设施行业,涵盖芯片、服务器、散热、电源、存储及半导体制造等关键环节 [1] * **公司**:涉及众多公司,包括但不限于OpenAI、甲骨文、软银、华为、阿里巴巴、英伟达、AMD、博通、中科曙光、浪潮信息、鸿海、纬创、广达、台积电、奇宏、双鸿、台达、光宝科技等 [1][2][4][7][8][9][10][11][13] 核心观点与论据 AI算力需求强劲,大额投资与合约频现 * OpenAI与甲骨文签署为期5年、总值3000亿美元的4.5GW算力采购合约,并规划7GW新项目(甲骨文负责5.5GW,软银负责1.5GW),预计未来18个月内完成 [1][2][4] * OpenAI与英伟达、AMD、博通三家芯片厂商达成合计电力容量26GW的合约,对应资本开支预计达5000至6000亿美元 [2][4] * 全球主权AI项目加速推进,美国星际之门项目预计投资超1万亿美元,欧盟计划投入2000亿欧元,沙特计划投入1000亿美元,大部分项目有OpenAI参与并有明确时间表 [1][2][5] 云厂商资本开支大幅上调,反映乐观预期 * 海外四大云厂商2025年资本开支合计可能达到3900亿美元 [1][6] * 国内云厂商资本开支大幅增长,阿里巴巴2025年二季度资本开支同比增长超200%,并重申未来3年3800亿元人民币的AI资本开支指引;腾讯2025年二季度资本开支同比上涨119% [1][6] AI算力基础设施技术快速迭代,超节点产品密集推出 * 华为升腾384节点截至9月18日已部署3100多套,并计划明后两年推出新一代产品 [1][2][7] * 阿里巴巴发布盘九128超节点AI服务器,中科曙光推出曙光AI超级群系统,浪潮信息发布元脑SD200并首创多主机3D网格系统架构 [1][2][7] * 英伟达GB系列机柜开始放量出货,并计划2026年迭代Ruby架构;AMD发布首个机架级产品,将于2026年推出下一代解决方案 [7] 产业链关键环节公司业绩表现突出 * AI服务器代工:鸿海、纬创、广达2025年AI服务器营收均有望实现三位数增长 [1][3][10];纬创2025年9月营收同比增速达110%,连续5个月营收超越广达 [10];广达预计2025年AI服务器营收将占其总服务器营收的70% [10] * 半导体制造:台积电CoWoS产能预计2025年达65万片,2026年至少百万片水平,对应英伟达芯片出货量有望达850万颗 [9][15] * 液冷散热:随着GB200等机型推广液冷成为必须选项,奇宏2025年9月营收增速达128%,其在AI服务器液冷中出货比重约占2-3成 [9][11];双鸿自2025年9月正式进入量产后,市场份额逐渐回升至10%-15% [11][12] * 电源:台达在AI服务器电源领域市占率从2024年的50%提升至近70%,2025年9月营收增速达54%,预计全年营收同比增长30%,并积极切入800伏高压直流等新架构 [2][13];光宝科技备用电源产线已于2025年三季度投产 [13] 存储市场供需趋紧,价格预期保持高位 * 存储市场从2025年8月开始供给紧张,云厂商对2026年存储需求超预期并提前下单,压缩了PC和手机端存储供货 [2][14] * 预计2026年存储供给依然紧张,价格将保持高位 [2][14] 其他重要内容 * **投资建议**:文档列出了在AI芯片、服务器整机、散热、铜连接、算力租赁及数据中心等细分领域的投资建议公司 [16]
新华三图灵小镇跑出“贵安速度”:打造智算枢纽的西部新范式
环球网资讯· 2025-09-04 13:43
公司战略升级 - 新华三集团提出"AI in ALL"与"AI for ALL"双轮驱动战略 实现从卖设备到建生态、促运营、创价值的商业模式跃迁 [1] - 公司通过"算力×联接"理念解决算力资源利用率低和网络拥塞问题 采用以网强算和算网协同两大技术路径 [3][4] - 推出图灵小镇产业模式 构建AI算力服务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孵化中心和人才赋能中心四大能力中心 形成全链条AI产业生态圈 [5] 技术创新突破 - 超节点产品支持单机柜64卡全互联 单卡训练效率提升25% 推理效率提升62.5% [4] - 液冷技术渗透率达40% 采用冷板式和浸没式方案解决高密度算力散热挑战 [7] - 傲飞算力调度平台与智算网络架构深度融合 支撑千亿/万亿级参数大模型训练 [4] 商业模式创新 - 图灵小镇模式破解算力中心投入大、运营难、盈利差困境 实现完整商业闭环 [5] - 通过需求反向规划机制提前锁定互联网、科研等领域算力需求 避免资源闲置 [6] - 全国布局7个图灵小镇形成协同发展格局 贵阳侧重国产算力训练 广西服务推理需求 西宁推动医疗教育智能化 [6] 数据价值释放 - 推出智能可信数据空间解决方案 通过"数桥"工具实现数据不出域、可用不可见流通模式 [8] - 数据主权始终保留提供方 需求方仅获取分析结果 不保存不备份原始数据 [8] - 方案已在政务、金融、医疗领域应用 计划部署超节点数桥和边缘数桥构建全国数据流通网络 [8] 区域发展布局 - 以贵阳贵安图灵小镇为核心打造区域性智算枢纽 持续扩容多元异构算力基础设施 [11] - 通过"1+7+7"模式复制推广成功经验 一个核心加七个区域和七个场景实现全国泛化 [11] - 目标吸引AI模型、算法应用等上下游企业入驻 推动数字政务、城市治理和工业互联网场景规模化应用 [11]
国泰海通:scale up带动交换芯片新需求 国内厂商市场份额有望逐步提升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07:35
行业技术趋势 - 大模型参数规模从千亿向十万亿级别演进 推动数据并行 张量并行 流水并行 专家并行等多种策略发展[2] - Scale up网络因带宽显著高于跨服务器Scale out网络 成为构建高带宽低延迟网络的主流技术方案[2] - 海外GPU互联规模从几十卡向数百卡演进 AI定制芯片互联规模达几十卡到上千卡[3] 市场规模预测 - 中国交换芯片总规模预计2025年达257亿元 2026年356亿元 2027年475亿元[1] - 交换芯片市场规模同比增速预计2025年61% 2026年39% 2027年33%[1] 国产化进程 - 当前交换芯片整体国产化率较低 高端芯片市场由博通 迈威尔 英伟达等海外厂商主导[1] - 华为昇腾实现384颗芯片互联 百度昆仑芯支持32卡/64卡互联[3] - 中兴超节点服务器内置16计算节点和8交换节点 GPU通信带宽达400GB/s至1.6T/s[3] - 新华三UniPod系列支持以太网和PCIe互联 可适配不同AI芯片构建系统[3] 技术路线格局 - Scale up交换领域将以太网 PCIe 私有协议(包括NVLink和UB协议)并存[3] - Scale out领域以太网凭借开放生态和成本优势占据主导 InfiniBand保持部分份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