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

搜索文档
鸿富瀚(301086) - 301086鸿富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0
2025-09-10 20:3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541.26万元,同比增长9.37%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73.19万元,同比下降52.41% [2]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0.64%,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0.42%,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6.66%,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47.56% [4] - 消费电子产品功能性器件收入26,085.82万元,自动化设备收入3,158.67万元,散热产品收入4,534.61万元 [5] 业务布局 - 液冷产品聚焦网通与服务器领域,核心产品包括液冷板模组及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 [3][6] - 国内与中兴通讯及服务器领域头部厂商合作,国外获取北美大客户送样资格 [3][6] - 生产基地布局:深圳(自动化设备)、东莞/淮安(精密结构件)、梅州(散热产品)、美国/越南/泰国(海外本地化生产) [7] - 主要客户包括鹏鼎控股、村田集团、富士康、Meta、Amazon,已取得A客户一级代码资质 [5] 战略举措 - 强化液冷技术研发投入,加快泰国、越南等新市场开拓进程 [2] - 优化生产排班计划,提升产能利用率以摊薄固定成本 [2] - 深化与华为数字能源在微电网及配套设备领域的战略合作 [4] - 2025年8月启动股份回购,拟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 [5] 市场展望 - 消费电子传统旺季订单处于饱和状态,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 [3][5] - 折叠屏手机推出将带动订单增长,散热产品在服务器领域持续拓展 [3][5] - AI技术聚焦散热解决方案,服务于服务器及智能穿戴设备领域 [7]
精研科技(300709) - 300709精研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4
2025-09-04 17:58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润为9,824.60万元,同比增长13.82% [7]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达9.45亿元,同比增长54.21% [7] - MIM零部件及组件营收同比增长30.19%,增加1.94亿元 [18] - 传动、散热类组件及其他营收同比增长70.27%,增加1.51亿元 [18] - 应收账款增加主要因营业收入增长,第二季度为销售旺季 [13] 业务板块发展 - MIM业务覆盖转轴零件、摄像头支架、穿戴结构件等,卡托产品收入占比低 [5] - 动力板块聚焦折叠屏转轴、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电机齿轮箱 [19] - 散热板块已量产风冷模组、液冷模组,应用于储能和边缘计算服务器 [21] - 精密塑胶板块重点开拓汽车内饰件业务 [20] - 液冷业务未对芯片公司取得量产订单 [23] 技术研发与产能 - 推进机器人灵巧手关节电机及汽车智能座舱电机研发 [17] - 拟发行可转债募集5.7789亿元,用于MIM零部件生产、研发中心及模具中心建设项目 [11][22][25] - 散热团队与高校合作研发新技术,具备全制程自动化生产设备 [21] 客户与市场 - 主要为安卓系客户提供折叠屏转轴及MIM零件 [3][5][8] - 消费电子终端客户覆盖北美、韩国、中国头部品牌 [24] - 受保密协议限制,无法披露具体客户合作细节 [3][8][24][25] 战略目标 - 2025年营业收入增长率目标不低于20%或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5% [11][16] - 围绕"四个现代化"战略推进标准化、精益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 [2] - 拓展新能源、新消费、新基建领域应用 [19] 风险提示 - 子公司安特信2025年半年度未实现盈利 [14] - 消费电子行业存在订单波动风险 [25] - 资产减值准备按谨慎会计政策计提 [13]
研选行业丨军工+新能源双引擎、还有雅下项目,这些企业将瓜分千亿市场
第一财经· 2025-07-31 21:09
军工与新能源双驱动产业 - 年初至今相关产品价格涨幅超过43% [1] - 2025年行业供需缺口预计突破2900吨 [1] - 军工与新能源领域共同推动需求增长 雅下项目将释放十年期红利 [1] - 相关企业有望分享千亿级市场规模 [1] AI散热技术升级 - AI Agent发展推动散热技术革新 主动散热渗透率目标达30% [1] - 散热市场规模接近200亿元 [1] - 产业链相关标的已准备就绪 [1]
台股AI算力2025H1经营总结 - 计算机
2025-07-14 08:3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AI 算力、锂电、PCB、BMC、先进封装 - **公司**:广达、纬创、红海、英业达、齐虹、双宏、台积电、海光信息、寒武纪、协创数据、鸿景科技、有方科技、盈丰环境、工业富联、中科曙光、浪潮信息、华勤技术、胜宏科技、沪电股份、金溢盛、天孚通信、中际旭创、曙光数创、飞荣达、华丰科技、龙芯中科、奥飞数据、官黄新网、大卫科技 [1][3][10][1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AI 服务器市场**:2025 年三季度保持强劲增长,广达、纬创和红海全年营收三位数增长,英业达全年 AI 服务器出货两位数增长,通用服务器因 AI 应用带动快速增长;广达 AI 服务器营收占比从一季度 60%升至 70%,纬创提升至 50% - 60%,英业达为 30% - 40%;GPU200 二季度出货放量,首批 GPU300 7 月 3 日出货,各 ODM 大厂 GB300 基本进入测试阶段,预计三季度出货 [1][2][4] - **锂电业务**:上半年提前拉货,下半年旺季拉货动能放缓,受汇率影响,厂商对三季度持保守态度,预计全年持平或略有增长 [1][5] - **核心组件(液冷)**:英伟达 GPU 系列全面转向液冷,新增齐虹和双虹两家散热公司;二季度液冷厂商成长来自 GB200 放量,已启动对 GB300 准备;齐虹在大型云厂商 GB200 液冷元件市占率 7 - 8 成,有 ISIC 客户导入液冷方案;双宏二季度营收同比、环比超 20%,上半年同比超 30% [1][6] - **PCB 行业**:GPU 供应顺畅推动逆势上涨,源于英伟达 50 系列新 GPU 出货及传统 PC 业务推升,厂商强化 AI 服务器布局 [1][7] - **BMC 出货**:上半年主要由 AI 服务器推动,通用服务器受 AI 应用一定拉动 [1][8] - **台积电**:产能持续增长,先进封装技术或变革;美国先进封装设施 2028 年动工,与第三座晶圆厂相连,导入更先进封装技术;预估 2025 年 AI 芯片业务营收翻倍,未来五年约 45%复合增长率 [3][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报告推荐关注 AI 处理器、算力租赁、服务器整机、PCB、光模块、散热、铜连接、CPU、IDC 等领域公司,具体包括海光信息、寒武纪等多家公司 [3][10][11]
第一创业晨会纪要-20250627
第一创业· 2025-06-27 11:38
核心观点 - 小米 YU7 预售数据良好,受此推动小米美国 ADR 涨 9.8%,预计今日港股小米及相关配套企业受益较大;中美关系短期缓和趋势明显,利于资本市场回暖;新能源自卸车行业加速电动化转型,有较大提升潜力;2025 年暑期档电影市场热度高涨,有望迎来强势复苏 [1][2][5][7] 产业综合组 - 小米 YU7 3 分钟大定突破 20 万台,其中锁单超 10 万台,一小时大定达 28.9 万台,预售数据虽未超小米 SU7,但远好于其他公司新车 [1] - 小米 YU7 售价相比特斯拉 Model Y 更便宜,考虑特斯拉五年免息优惠后仍有价格优势 [1] - 受小米 YU7 良好销售数据推动,小米美国 ADR 涨 9.8%,预计今日港股小米及国内配套企业华阳集团、德赛西威、富特科技、思泉新材等受益较大 [1] 先进制造组 - 工信部第 396 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发布,新能源自卸车申报车型 33 款(含底盘),环比增长 65%,反映行业加速电动化转型 [5] - 2024 年新能源自卸车渗透率 26.36%,显著低于新能源汽车整体渗透率 40.9%,有较大提升潜力 [5] - 技术路线上纯电主导,换电为辅,混动边缘化,充电车型 23 款环比增长 130%,换电车型 9 款环比增长 12.5%,插电混动 1 款仍处探索期 [5] - 性能升级方向为大电池普及和高功率电机应用加速,600kWh + 电池包解决里程焦虑,重汽、福田推出 700 - 800 马力电机提升复杂工况适应性 [5] - 企业竞争格局上,中国重汽申报 16 款领跑,主打重载场景;福田戴姆勒申报 5 款,聚焦高端;三一集团申报 3 款,押注充电车型性价比路线 [5] - 电池领域,宁德时代配套 18 款车型维持一线供应商地位,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瑞浦兰钧等合计配套 15 款,格局趋向多元化 [5] 消费组 - 2024 年电影行业暑期档因优质内容匮乏遭遇“滑铁卢”,票房仅 116.4 亿元,同比下滑 43%,票房超 10 亿影片仅 2 部,观影人次锐减 44%至 2.84 亿 [7] - 2025 年暑期档开局票房突破 10 亿创近年同期新高,《碟中谍 8》以 3.33 亿票房领跑,动画电影表现亮眼 [7] - 2025 年暑期档已定档影片 94 部,市场热度高涨,猫眼数据显示想看指数超十万影片 6 部,超一万达 34 部,有望推动电影市场强势复苏 [7]
华为昇腾产业链
傅里叶的猫· 2025-05-17 20:05
华为昇腾产业链分析 一、整机 - 2024年中国新增算力规模约2万PFlops,2028年智算中心市场投资规模预计达2886亿元,2023年市场规模879亿元同比增长90% [2] - 全国已布局300余个智算中心项目,其中约1/3项目规划算力超500PFlops,2024年投运项目超50个,60%以上为地方政府/国资项目 [2] - 互联网及云厂商建设的智算中心算力占比达35%,字节跳动和腾讯2024年分别订购23万颗英伟达AI加速器,全球采购量排名第二、第三 [3][4] - 昇腾整机硬件伙伴分为战略级(昆仑技术、华鲲振宇)、领先级(神州鲲泰)、优选级(长江计算等6家)、认证级(新华三等5家) [7][8][9][12][13][14] - 昆仑技术G5680 AI服务器搭载8颗昇腾910处理器,提供1.76-2.24 PFLOPS FP16算力,支持最大66kW供电 [8] 二、电源 - AI服务器供电采用柜外UPS、rack内PSU(AC/DC转换)、tray级DC/DC三级架构,GPU需将电压降至0.8伏特 [15][19] - GB200 NVL72机柜配备48个5.5kw PSU,采用1:1冗余设计,单柜供电能力达132kW,未来GB300可能升级至10kw PSU [16] - 华为Atlas 800T A2训练服务器采用4+2冗余电源设计,单模块功率2600w,昇腾910B若升级8卡配置将提升电源模块价值 [18] - 泰嘉股份与华为合作电源业务,其子公司获华为"2023年度现场改善奖二等奖",具备全流程电源解决方案能力 [22][23] - 杰华特量产30A-90A DrMOS及6/8/12相控制器,可满足GPU瞬态响应>1000A/us的需求,单GPU板电源芯片价值达130美元 [25][26] 三、散热 - 智算中心单机柜功耗达20-40kW(传统4-6kW),25kW以上需液冷技术,2023年中国液冷市场规模86.3亿元(+26.2%),预计2026年达180.1亿元 [27][28] - 液冷技术中冷板式占比91%(超聚变、浪潮主导),浸没式占8%(曙光数创主导),喷淋式占1% [28] - 芯片散热方案按TDP分级:<1000W用风冷,1000-2000W用单相冷板,>2000W需两相冷板/耦合液冷 [31] - 英维克2024H1液冷业务收入同比翻倍,申菱环境推出DPC相变冷却系统等产品,两家公司均受益AI算力需求爆发 [34][37] 四、连接 - 中国通信连接器市场CAGR达30-35%,2025年规模预计突破600亿元,其中AI相关连接器占比超70%(420亿元) [40] - 海外厂商垄断70-80%高端市场:TE布局新能源高压连接器,安费诺独占英伟达GB200 50%份额,安波福实现80%国产化率 [41] - 华丰科技开发224Gbps-PAM4互连解决方案,2024H1新增33项专利,有望实现国产替代 [42]